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5-03-01 03:10江苏启东市徐龙小学226200李锋锋
小学教学参考 2015年30期
关键词:列式面积思维能力

江苏启东市徐龙小学(226200) 李锋锋

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江苏启东市徐龙小学(226200) 李锋锋

创新思维能力是在智力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一种综合能力,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这种能力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认可。课堂教学中,教师通经过联想、求同、求异、类比等思维方式,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和创新能力,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创新思维能力 悬念导入 巧妙迁移 鼓励质疑 运用类比 培养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教师要转变思维方式,重视创新教育。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

一、悬念导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创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古人注重培养创新思维的经典总结。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创设问题情境,通过设置悬念导入,激励学生自主创新。一般来说,可以采取“制造矛盾,设疑生趣”“温故知新,沟通引趣”“设置悬念,激发兴趣”等途径。例如,教学“圆的面积”一课的导入环节,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个动画,先让学生复习数方格法、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割补法和推导三角形面积的拼合法,再提出问题:“求圆的面积到底用哪些方法呢?”一石击起千层浪,学生情绪高涨,兴高采烈地进行讨论,有的主张用数方格法,有的支持用割补法或者拼合法等。教师继续引导学生观察动画,使学生发现刚才讨论得出的方法都不能准确得出圆面积的大小。这时,有个男生提出把圆切开再拼的方法,于是大家纷纷积极动手操作并进行动画演示,最后验证了只有采取切拼法才能得出圆面积大小的猜想。这样教学,使学生对新知产生浓厚的兴趣,不断深入探究所学知识。

二、巧妙迁移,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所谓的学习迁移,就是指在一种学习中获得的经验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的影响。学习迁移是一把双刃剑,具有正迁移(促进作用)和负迁移(阻碍作用)的影响。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科学运用学习迁移,对学生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促进学生沿着正迁移的方向发展,从而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六年级“应用题综合复习”的教学中,要求学生至少采用三种方法解答以下问题:“技术员赵刚原计划15天生产零件900个,结果4天时间就完成了360个,以此进度继续工作,可以比原计划提前几天完成生产计划?”学生通过多角度思索和全方位审视,最后得出了以下的解题思路:①用分数法求解,列式为15-4÷(360÷900);②用归一法求解,列式为15-900÷(360÷4);③用比例求解,设实际x天完成,列式为900/x=360/4,这样提前了(15-x)天;④用方程求解,设可提前x天完成,列式为900÷(360÷4)+x=15;⑤用倍比法求解,列式为15-4×(900÷360)……这些一题多解的方法,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分数、归一、比例、方程和倍比等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有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三、鼓励质疑,培养学生大胆创新的勇气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既是学生进行创新的催化剂,又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原动力。而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是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是学生积极自主探究的重要标志。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勇于发现问题并大胆提出质疑,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例如,教学“长方形面积”时,为了帮助学生学会观察、思考,教师布置如下的家庭作业:“仔细观察家里或者周围哪些物体属于长方形的,要求先自己测量、计算其相应的面积,再让爸爸妈妈初步予以恰如其分的评价。”第二天上课时,有个女生提出质疑:“我家桌面的面积为42平方厘米,而班长家桌面的面积为108平方厘米,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差距啊?”面对学生的质疑,教师首先予以充分鼓励,接着针对学生的质疑进行有针对性的点拨。最后,教师要求学生观察教室里黑板和课桌的面积,使学生明白黑板和课桌虽然都是长方形面积,但面积有大小之分的道理。

四、运用类比,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类比是根据两类事物或两个对象间存在的不同和相同属性,联想到另一类事物也许具有某种属性的思维方法,是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比较行之有效的数学思维方法。在数学教学中,学生通过类比,能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促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类比中巩固已学知识,发现新理论。例如,在教学六年级的总复习时,教师要求学生当堂完成以下习题:“甲乙两地相距240千米,飞鹰快客从甲地开往乙地需要4小时,农村公交车从乙地开往甲地要6小时,若两车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需花多少小时相遇?”不一会儿,有个学生上台列式为240÷(240÷4+240÷6),这是先求出甲与乙两车的速度和,再用路程除以速度求出所需时间。教师提问:“还有其他的解法吗?”一个平时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举手了,他说:“老师,可以把两地相距的路程看作单位‘1’,列式为1÷(1÷4+1÷6)。”很明显,这个学生采用类比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这样教学,既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又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总之,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为学生提供具有开放性的思维空间,从而为打造高效的课堂教学奠定基础。

(责编 蓝 天)

G623.5

A

1007-9068(2015)30-032

猜你喜欢
列式面积思维能力
怎样围面积最大
最大的面积
巧用面积法解几何题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巧用面积求坐标
准确审题正确列式精确验证
每筐多装多少
让课堂焕发创造活力
二年级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单元自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