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咏茶词
——宋代咏茶词研究

2015-03-01 11:36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2期
关键词:词人饮茶文人

于 巧

舌尖上的咏茶词
——宋代咏茶词研究

于巧

(陕西理工学院 文学院,陕西 汉中 723000)

一个时代的社会潮流和风尚都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某种文化。宋代咏茶词出现并兴盛,使得饮茶从一种生活方式上升为一种社会文化。咏茶词作为宋代饮茶文化的载体,对茶文化中的采茶、制茶、饮茶和茶艺方面都有详尽的描写和表述。同时,由于宋代文人将自身的思想感情和内心涵养融注到咏茶词中,从而让咏茶词中的茶文化具有了人的情感和内涵。包括词人通过咏茶词来言志;咏茶词中禅茶一味的思想;还有咏茶词中蕴含的离别和相思之情。

咏茶词;茶文化;感情内涵

咏茶词的创作和发展让饮茶从一种生活方式升华为一种高雅的社会文化。宋代的咏茶词在社会文化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学界在咏茶词方面的研究较多,但是深入将咏茶词和茶文化结合起来进行分析研究的较少。本文试从咏茶词出现和兴盛的原因、咏茶词中茶文化的具体表现及茶文化中所蕴含的情感内涵三个层面,对宋代咏茶词进行详尽的考察和论析。

一、宋代咏茶词的出现和盛行的原因

咏茶词是伴随着宋代文人的饮茶、斗茶这一生活方式出现的咏茶现象,是宋代文人在闲暇之余的兴趣所在。茶词的出现和发展与茶叶种植业的发展、悠久的饮茶历史以及宋代文人的喜爱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茶叶种植业的空前发展

宋代作为一个社会、政治和经济高度发展的时代,农业、商业、手工业的发展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其中茶业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大面积的茶叶种植给茶词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据《宋史·食货志》记载:“茶之产于东南者,浙东者、江东者、湖南北、福建、淮南、广东西,路十,州六十六,县二百四十二。”[1]4508茶叶的种植面积广泛,主要产自我国的东南地区,涉及的省份主要河南、陕西、山东、四川、湖北、广东、安徽、福建、浙江等。茶叶种植业的空前发展使得社会上出现了大量的以茶业为生的人,保障了人们的生活水平,茶业得到了人们的喜爱;同时,茶叶的发展带动了宋代瓷器的发展,像官窑、汝窑的瓷器都是很好的饮茶器具。因此茶业种植业的空前发展为咏茶词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二)悠久的饮茶历史

中国作为茶的故乡和世界上产茶大国之一,其产茶饮茶文化浓厚。陆羽在《茶经》一书中曾提到在神农时代就开始饮茶,到了鲁周公时期进一步发展起来。可见,茶的历史悠久。但是,神农时期的茶还是作为一种药出现,直到秦代茶才成为一种饮品。到了唐代,社会经济和文化的空前发展给茶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饮茶经过各个朝代的发展,到了宋代已经在社会的各个阶层盛行。在宋代蔡练的《铁围山丛谈》中指出“茶之尚,盖自唐人始,至本朝为盛,而本朝又至佑陵时盖穷极新出,而无以加矣。”[2]106由此可见,宋代茶作为一种生活饮品已经与盐米没有什么本质区别,茶坊遍布整个城乡之间,社会上掀起了一股饮茶热潮,各种有关茶的文学作品也不断增加,咏茶词应运而生。

(三)文人的喜爱

茶从一种生活饮品逐渐成为一种文化,这种变化和发展离不开文人的参与,宋代文人对茶的吟咏让茶从饮食文化直接上升到了文化的层面。到了宋代,文人的地位得到了提高,文人的生活条件不断得到改善,文人不仅可以通过饮茶的方式提高自己的生活品味,而且文人还从饮茶中追求一种精神享受和满足。饮茶和斗茶这一娱乐方式在宋代文人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宋代文人在聚会之时通常在饮酒之后品茶,然后咏茶词助兴。因为对茶的喜爱,宋代文人将茶尊称为“茶苦居士”和“清苦先生”。黄庭坚的《惜馀欢·茶词》:

四时美景,正年少赏心,频启东阁。芳酒载盈车,喜朋侣簪合。杯觞飞劝酬献,正酣饮、醉主公陈揭。坐来争奈,玉山未颓,兴寻巫峡。歌阑旋烧绛蜡,况漏转铜壶,烟断香鸭。犹整醉中花,借纤手重插。相将扶上,金鞍马要,碾春焙、愿少延欢洽。未须归去,重寻艳歌,更留时霎[3]404。

由此可见,饮茶成为当时文人宴饮之后的常事。宴席之上,觥筹交错,酒意正浓,不忍离去,此时一杯淡淡的香茗,留香齿间,既有助兴之效又有留客之意。宋代黄庭坚作咏茶词11首,在宋代文人中是作咏茶词最多的词人。文人的参与使得茶词出现并且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二、宋代咏茶词中茶文化的具体表现

宋代咏茶词除了表达对茶的赞咏和喜爱,词中所描述的每一道和茶有关的工序都体现着浓厚的茶文化。从采茶到制茶再到饮茶都有着严格的要求,都是茶文化的具体表现。

(一)采茶

采茶是一切工序的前提和基础,是茶文化中的第一道工序,也是第一层文化。在宋代,对采茶的节令和时间有着严格的要求。黄庭坚在《阮郎归》里提到“黔中桃李可寻芳,摘茶人自忙。”[3]503可见,采茶的最好时节应该是春天桃李争妍斗艳的时节。葛长庚《水调歌头·咏茶》:“采取枝头雀舌,带露和烟揭碎,炼作紫金堆。”[3]3278采的茶叶也应该是茶树枝头最嫩的部分,并且是清晨带着露水的嫩芽。除了采茶的时间,宋代人在采茶的时候还举行盛大的开茶习俗,黄庭坚的《踏莎行》一词中如下写道:

画鼓催春,蛮歌走饷,雨前一焙谁争长。低株摘尽到高株,株株别是闽溪样。碾破春风,香凝午帐,银瓶雪滚翻成浪。今宵无睡酒醒时,摩围影在秋江上[4]501。

在黄词中,展现给我们一副黔洲茶农采茶的热闹场景。锣鼓震天,茶歌动听,我们看到了黔洲茶农在山间击鼓呐喊,来催促茶树新芽萌发,这样的风俗表现出的正是一种独特的采茶文化。

(二)制茶

宋代的制茶工艺十分的繁琐,宋代多将茶制成团茶饼。先挑选茶叶中的嫩芽,再将茶叶放置在瓯中蒸好,将蒸好的茶从水中榨出,然后挤压和揉搓茶叶,再者将茶叶研磨,制成团型茶饼。李清照的词《小重山》中写道:“碧云笼碾玉成尘。留晓梦,惊破一瓯春。”[3]1205词中所言“碧云笼”就是制茶过程中蒸茶用的笼屉。李处全的《柳梢青·茶》词中:“九天圆月,香尘碎玉。素涛翻雪,石乳香甘。松风汤嫩,一时三绝。”[3]1731将团茶饼称为“九天圆月”,宋代人在团茶饼上印上龙凤的图案,进贡给皇上,故团茶饼又名“小凤团”、“龙凤团”。张孝祥在《丑奴儿》中写道:“北苑春风小凤团,炎州沈水胜龙涎,殷勤送与绣衣仙。”[3]1700将茶制成团茶饼是宋代的一种独特的制茶文化。

(三)泡茶

经过了采茶和制茶的严格要求,宋人在泡茶时的用水和茶盏也是十分考究的。烹茶时的用水应该是泉水最佳,苏轼《西江月·茶词》中的“龙焙今年绝品,谷帘自古珍泉”[3]284就体现了用水的重要性。再说饮茶用的茶盏,宋代的茶叶以白色为佳,所以为了衬托茶叶的白嫩之色,宋代人多用深色的茶盏。程邻《西江月》:“琼碎黄金碾里,乳浮紫玉瓶中。”[3]914王庭珪《好事近·荼》:“黄金碾入碧花瓯,瓯翻素涛色。今夜酒醒归去,觉风生两腋。”[3]823秦观《满庭芳·茶词》:“窗外炉烟似动,开瓶试,一品奔泉。轻淘起,香生玉乳,雪溅紫瓯圆。”[3]589“紫玉瓶”、“紫瓯”都是指深色的茶盏。除了深色的茶盏,宋代人还用兔毫纹的茶盏,黄庭坚《西江月·茶》中:“兔褐金丝宝碗,松风蟹眼新汤。无因更发次公狂。甘露来从仙掌。”[3]397宋人饮茶文化中对茶盏的精致讲究也使得宋代的陶瓷业迅速发展。

(四)茶艺

在饮茶成为一种社会潮流的同时,宋代的茶艺也发展到了一个成熟的时代。在很多词人的咏茶词中我们都可以轻松地看到对歌姬茶艺表演进行的细致优美的描写。比如在黄庭坚的《看花回·茶词》中写道:“纤指缓、连环动触。渐泛起、满瓯银粟。香引春风在手,似粤岭闽溪,初釆盈掬。”[3]404歌姬的纤纤玉手轻盈的移动,茶盏内缓缓的飘散出茶的缕缕芳香。毕良史的《好事近·席上赋》中:“翠虬宝钏捧殷勤,明灭粲金碧。宾主放怀谈笑,满华堂春色。”[3]1219歌姬的茶艺表演美轮美奂,不仅给饮茶者带来了味觉的享受,还带来了视觉的美感。在王之道《西江月·和董令升燕宴分茶》中:

磨急锯霏琼屑,汤鸣车转羊肠。一杯聊解水仙浆。七日狂酲顿爽。指点红裙劝坐,招呼岩桂分香。看花不觉酒浮觞。醉倒宁辞鼠量[3]1490。

这首词完整的描写了歌姬茶艺表演的过程,茶饼在歌姬的手中被碾成了琼屑,茶水在茶盏中发成清脆的响声,仿佛车轮的声音。饮过这一杯清香的茶后,长时间积累的不适感都会顿时散去,让人神清气爽。歌姬穿梭在宴席间将冲泡好的茶奉与各位饮者,给饮茶者带来了诸多乐趣。

三、宋代茶文化中蕴含的感情

在宋代之前就有饮茶的历史,但是饮茶真正成为一种文化却是在宋代。宋代文人将自己的内心情感和人格思想赋予茶,让茶拥有浓厚的文化内涵,让饮茶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一)以茶言志

茶不但实用价值比较高,同时茶本身质朴,淡雅的特点也成为文人吟咏的对象。茶生长在远离尘嚣的地方,品性高洁,象征着人性中清虚恬静的一面。茶是作为一种饮品,属阴寒之物,清火去热。茶味清苦,初尝时给人感觉平和自然,但是当细细品味的时候,给人一种回味无穷之感,让品茶人的心情慢慢的平静下来。因此,茶性和文人人性中相吻合的这些特点使得宋代文人常常以茶言志。在姚述尧的《如梦令》一次中提到:“龙焙初分丹阙。玉果轻翻琼屑。彩仗挹香风,搅起一瓯春雪。清绝,清绝,更把兽烟频爇。”[5]556这首词中词人用了两次“清绝”,表现除了茶香的隽永。同时“清绝”中的“清”字不仅将茶味的清香表现的淋漓尽致,而且还体现了词人高洁尚清的人格,彰显了词人追求高洁和淡泊人生的品格。再如,刘过的《临江仙·茶词》云:“红袖袂来聊促膝,龙团共破春温。高标终是绝尘氛,两厢留竹影,一水试啼痕。欲罢清风生两腋,余香齿颊犹存。离情凄咽更休论,银鞍和月载,金碾为谁分。”[3]2152词人在创作这首词的时候正值南宋朝廷抗金之时,词人借茶来折射国家昏庸,百姓凄苦的社会现实,同时来抒发自己满腔报国热情无法施展,报国无门的愤恨之情。

在宋代茶是承载文人感情和志向的载体和媒介,茶用自身的特点和文人之间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人借咏茶词来抒发自己内心的志向和感情,成为文人精神上的益友。

(二)禅茶一味,超然物外

蔡镇楚和龙宿莽合著的《唐宋诗词文化解读》一书中曾经提到:“茶禅者,以茶参禅之谓也。茶禅,乃是以茶参禅的一种人文境界,一种艺术境界。”[6]饮茶、参禅,参禅如品茶,品茶如参禅。饮茶和参禅的本质都在于通过这两件事情进行感悟,感悟一种如饮茶如参禅一般的恬静淡泊的境界和情趣。陈与义的《玉楼春》:“一瓯清露一炉云,偏觉平生今曰永。”[3]1069僧人吕谓老《水调歌头·送手修同希文去秀》作词云“十年禅榻畔,风雨飏茶烟”[3]1454。这些都可以看出词人闲适安逸的生活状态,更能够感受到词人甘于平淡、超越世俗的生活志向。如陈人杰《沁园春》:“万法皆空,空即是空,佛安在哉。有云名妙净,可遮热恼,海名圆觉,堪洗尘埃。翠竹真如,黄花般若,心上种来心上开。教参熟,是菩提无树,明镜非台。偷闲来此徘徊。把人世黄粱都唤回。算五陵豪客,百年荣责,何如枘子,一钵生涯。俯仰溪山,婆婆松检,两腋清风茶一杯。拏舟去,更担尘东壁,聊记曾来。”[4]3906上阙主要讲的是佛法,下阕讲的是僧侣生活的闲适,一个衣钵,一杯清茶,享受闲适的人生。捧一杯香茗放在手中,瞬间就可以让人们忘记尘世间的烦忧,茶中蕴含的是平静、沉淀和顿悟。茶与禅,茶的清香和清苦能够帮助顿悟禅思,禅能够帮助我们更深层次的领悟茶味,茶和禅,禅和茶总是这般如影随形。

(三)表达离情别意以及相思之情

在宋词中除了用月亮以及柳叶等来表达离情别意和相思之情外,宋代文人还用茶来寄托和表达这种情感。在黄庭坚的《阮郎归·效福唐独木桥体作茶词》中:“烹茶留客驻金鞍。月斜窗外山。别郎容易见郎难。有人思远山。归去后,忆前欢。画屏金博山。一杯春露莫留残。与郎扶玉山。”[3]390“烹茶留客驻金鞍”一句先表明了词中的主人公和自己的情郎饮茶结缘,由相识到相爱。“别郎容易见郎难”则写出了主人公和情郎分别的情况,并表达了主人公的思念之情。词的最后一句“一杯春露莫留残”则细致的描写出主人公回忆曾经为自己的情郎奉茶的温馨场景。刘过《临江仙·茶词》:

红袖扶来聊促膝,龙团共破春温。高标终是绝尘氛。两箱留烛景,一水试云痕。饮罢清风生两腋,馀香齿颊犹存。离情凄咽更休论。银鞍和月载,金碾为谁分。[3]2152

词的上阕描写了离别前夕二人促膝相聚的场景。下阕则写茶抒情,饮过清香的茶,茶的香气在唇齿间存留。离别的不舍之情难以言表,就让这茶的香气掩盖住离别的思绪。最后一句“金碾为谁分”更是表达了词人面对和好友的分离依依不舍的心情。毛滂《玉楼春》:“泥银四壁盘蜗篆。明月一庭秋满院。不知陶菊总开无,但见杜苔新雨遍。去年醉倒云为簟。未尽百壶惊日短。小云今夜伴牢愁,好在凤凰春未晚。”[3]670重阳佳节本就是一个思乡思亲的节日,词人独在异乡,没有家人的陪伴,只有一轮明月对影成三人,故词人只能将无尽的思念溶入到浓浓的香茗之中,来慰藉自己的思乡之情和内心的愁苦。再如李清照的《鹧鸪天·饮茶词》:“寒雨潇潇上琐窗,梧桐应恨夜来霜。酒至更恨团茶苦,梦断扁宜瑞脑香。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樽前醉,莫负东篱菊花黄。”[7]38这首词是李清照在南迁以后写的,在南迁之前,李清照曾经常和自己的丈夫赵明诚饮酒品茗,夫妻甜蜜恩爱。但南迁之后,李清照孤身一人,身边有茶却再无丈夫的陪伴和关爱。所以全词透露出词人对往日与丈夫品茗生活无法追寻的心痛和凄凉以及对丈夫的思念。

注释及参考文献:

[1][元]脱脱.宋史·食货志(卷一八四)[M].北京:中华书局,1977.

[2][宋]蔡练.铁围山丛谈(卷六)[M].北京:中华书局,1997.

[3]唐圭琼.全宋词[M].北京:中华书局,1965.

[4]唐圭琼.全宋词[M].北京:中华书局,1999.

[5]朱德才.增订注释全宋词(卷一)[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

[6]蔡镇楚,龙宿莽.唐宋诗词文化解读[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7][宋]李清照.李清照词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8]吴启桐.宋代咏茶词研究[D].延吉:延边大学,2012.

[9]付以琼.宋代茶词与宋代文人日常生活审美化[J].农业考古,2006(5).

[10]谢穑.浅论宋词中的茶民俗[J].湖南论坛,2008.

[11]刘学忠.宋代茶词研究[J].学术月刊,1998.

(责任编辑:周锦鹤)

A Bite of Song LyricsaboutTea:The Researching of Song LyricsaboutTea

YUQiao
(College ofLiberal Arts,ShaanxiUniversity ofTechnology,Hanzhong,Shaanxi723000)

Periods of social trends represent a particular culture.In the Song Dynasty,the appearing of Song lyrics about Tea led tea from a way of life into a kind of culture.Song lyrics about Tea contains culture of tea,for example,tea plucking,tea making and tea art.The literati put their feeling into Song lyrics about Tea.The Song lyricsabout Teaexpressed theiraspirations,feelingsof calm,and theirmiss.

Song lyricsabout Tea;culture of tea;emotional connotation

I207.23

A

1673-1883(2015)02-0018-03

2015-03-31

于巧(1990-),女,汉族,山东济南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唐宋段。

猜你喜欢
词人饮茶文人
古代文人与琴棋书画
饮茶养生De四季区别
古代文人的雅号由来
词人的职业
文人吃蛙
《浮世清欢,岁月安好》
明清鼎革之际文人不同出路
四季饮茶与健康
林逋梅妻鹤子
月下饮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