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宁德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2015-03-02 15:12吴正善谢国强吴晓军林以玑
中国药业 2015年4期
关键词:宁德市生物医药企业

吴正善,谢国强,吴晓军,林以玑

(福建省宁德市经济贸易委员会,福建 宁德 352100)

加快宁德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吴正善,谢国强,吴晓军,林以玑

(福建省宁德市经济贸易委员会,福建 宁德 352100)

目的为加快宁德市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分析宁德市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加快发展的对策。结果与结论宁德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基础良好,但仍存在产业规模小、创新能力弱、药品流通渠道不畅、品牌优势未充分发挥、融资难等问题。建议加强产业创新体系建设,培育龙头企业,构建区域品牌,完善政策保障和组织体系,以推动宁德市生物医药产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对策

生物医药作为集公益性、战略性、竞争性为一体的关系国计民生的新兴产业,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和蓬勃的生命力,是21世纪发展最迅猛的高科技产业。随着人口增长,老龄化进程加快,医保体系不断健全,居民支付能力增强,人民群众日益提升的健康需求逐步得到释放,我国已成为全球药品消费增速最快的地区,2013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17万亿元,同比增长17.9%,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5%,高于工业增速3.8个百分点。“十二五”期末,我国生物医药产业产值将达3.6万亿元,到2020年将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药品市场,因此生物医药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1]。宁德市位于福建东北部,生态良好,中药材资源丰富,具备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良好条件。目前,生物医药产业已发展成为宁德市八大重点特色产业之一。加快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对于推进宁德市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 发展现状

1.1 产业规模初步形成

宁德市生物医药产业已初步形成了“一城两基地”发展格局,“一城”即柘荣 “海西药城”,“两基地”即以开发生产化学原料药与化学制剂为重点的古田药业基地和以发展生物制药为重点的福鼎药业基地。产品涵盖生物技术药物、化学新药和新型制剂、现代中药、先进医疗器械和海洋药物等系列数百种产品。“十一五”以来,宁德市生物医药产业产值稳步增长,2013年全市规模以上医药工业产值突破20亿元,产业规模居全省第3位,见图1。

图1 宁德市“十一五”以来生物医药产业产值

1.2 产业自然资源丰富

宁德有着得天独厚的中药材种植环境,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据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统计显示,宁德市分布的中药材品种达278科1 138种,其中全国重点普查品种227种。全市建立了太子参等11个中药材生产种植、养殖基地,其中柘荣县太子参基地通过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认证,“柘参1号”“柘参2号”2个品种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3年,全市共种植中药材19.16万亩,其中太子参13.23万亩,无患子1.20万亩,黄栀子0.90万亩,金银花 0.87万亩,白术 0.85万亩,其他2.11万亩(如金钱莲、铁皮石斛、淮山、木瓜等),见图2。同时,宁德市海洋资源极为丰富,拥有海洋生物600多种,其中400多种可用于开发海洋药物。

图2 宁德市2013年中药材种植面积分布

1.3 创新基础逐步夯实

柘荣县成立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柘荣分院,与厦门大学药学院合作建设生物医药研发中心,并分别与上海药物研究所、福建中医药大学等单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立“一药企一课题一团队”的项目成果对接机制,加快企业科技创新、技术改革、产能提升。力捷迅、广生堂、安发(福建)生物科技等企业先后建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新药研发中心、宁德市生物医药研究开发中心等产业技术平台,实现了从仿制为主向仿创结合、自主知识产权新药研发的转变,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至今,全市生物医药行业拥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位和中高级职称的科研骨干人才160多名;院士工作站1个,省级技术中心2个;已获得发明专利37项,在报发明专利15项。

1.4 园区建设进展顺利

柘荣县着力构建药业发展平台,下村药业园区被列为全省首个县级生物医药循环经济产业园,规划建设6 500亩,并于2013年10月获批省级经济开发区,现已入驻药企10余家,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已投资1.2亿元,园区配套设施建设日益完善,为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福安市政府相继在畲族经济开发区规划1 200亩、溪北洋1 600亩、石门院小区200亩,以及在王基岭工业园区、铁湖工业园区、溪柄工业园区中预留部分发展用地,总面积达5 000亩作为发展医疗保健器材建设平台。现正着手申报省级医疗器械工业园区相关工作。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产业整体规模偏小

大多数生物医药产业企业处于资本积累阶段,布局分散,单体规模小,单个企业的产值与国内知名大中型药企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全市医药工业中规模以上企业仅10家,最大规模的企业年销售不超过10亿元。龙头企业的拉动作用和辐射作用不强,生物医药行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限。

2.2 科技创新有待提升

首先,研发投入明显不足。我市医药企业的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多数仅为0.5%~2%,与国内外同行业研发投入相比差距较大[2-3]。其次,医药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滞后,企业的研发技术中心还处于初创起步阶段,研发资源配置分散,各自为政,难以优化配置,至今还未建成一个能为企业提供医药研发、中试、服务外包、企业孵化等功能于一体的医药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导致生物医药企业在基础研究、工艺创新、新药创制等方面受到严重制约。再者,研发成果转化率低,制造与流通、研发、种植关系不够紧密,特别是太子参、食用菌、茶叶、水产品等本地禀赋资源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化进展缓慢,尚未形成具有明显地域优势竞争力的拳头产品。

2.3 药品流通渠道不畅

市场信息不够灵通,中介服务体系不够健全,产销衔接不够紧凑,与国内大市场及制药企业缺乏长期性、紧密型合作关系。

2.4 品牌优势未充分发挥

“柘荣太子参”仅以中药材身份进行宣传、销售,无法进入大众消费市场,产业链延伸受到严重制约。

2.5 融资难、融资渠道单一

医药工业是高投入、高收益、高风险、高技术密集行业[4]。全市制药企业大多为自然人投资的民营企业,资产规模较小,企业普遍反映融资困难、资金缺乏。由于前期基础建设、新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改造等投入大量资金和信贷额度,后续投入能力较弱,加上融资渠道单一,导致用于产品研发、生厂运营、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后续投入低下,限制了医药企业生产规模扩张。

3 对策

3.1 推进生物医药产业创新体系建设

健全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切实贯彻落实好《宁德市委、宁德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构筑环三人才高地的若干意见(试行)通知》[5]和《宁德市引进高层次人才认定实施细则(试行)》[6]等政策措施,重视对医药领域急需的科技创新、质量管理、国际化运作等方面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保证高级管理人员和高层次专业人员引得进、落得下、留得住,对企业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实施地方政府津贴、享受人才公寓、税收奖励和子女就学、配偶安置等优惠政策;鼓励引导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联合培养高层次人才,加强技能型人才培养,在宁德市属中高等职业院校扩大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急需的高技能实用型人才培养的规模,逐步建立经营管理、高层次专业技术和高技能等多层次人才体系[7]。

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加强现有企业技术中心的建设与提升,支持企业设立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和企业技术中心,以及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通过产学研整合技术资源,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对获批准设立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和企业技术中心能发挥正常效能并取得显著成效的,除按有关规定获得省级以上资金和支持扶持外,市本级财政要分别给予补助。加大对医药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对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在科研立项、经费补助、新药审批、进入医保目录和技术改造投资上给予优先支持。

提升产业信息化水平:加强信息技术在新药研发设计、产品数据管理、生产过程控制、自动化装备等主要环节的应用[8],推动药品生产线和质量检测设施的数字化改造,实现产品质量的可追溯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在广生堂、力捷迅已经被列入省级“两化融合示范项目”的基础上,重点推进康乐、古田药业的“两化”融合进程,切实提高全市生物医药工业整体竞争力。

3.2 加快培育生物医药龙头企业

推进企业重组兼并:落实国家推进企业兼并重组的优惠政策,进一步细化企业重组兼并支持措施。支持龙头企业采取多种方式,对其上下游企业进行兼并重组,企业在兼并重组、股权交换等过程中发生的税费构成地方收入部分,由受益财政全额返还。对新建或扩建致当年新增固定资产投资、年营业额收入达到一定规模,或年度纳税额增长达到一定幅度的企业,分别给予奖励扶持。力争到2017年,全市生物医药产业总产值达到100亿元,年产值达10亿元以上生物医药企业3家,5~10亿元企业4家;年销售收入达5亿元的医药流通配送企业4家,培育4家现代医药物流企业。

加快重点项目的建设:推动一批重点产业项目列入中央及省级新增投资计划,对列入国家、省级重点产业振兴与技术改造投资计划的项目、省级“百项千亿”技改项目和宁德市“双百”项目,优先享受有关优惠政策。以广生堂、力捷迅等企业为龙头,重点推进广生堂核苷类抗乙肝病毒药物系列产品的产业化项目,力捷讯法莫替丁钙镁咀嚼片产业化项目,今古通医疗器械、保健品生产线建设项目,福鼎康乐药业有限公司年产7 000万瓶大容量注射剂及2 000万支注射用无菌粉末(二期)项目建设,推动宁德市医药产业集聚发展。

加快发展大型流通企业:以国药控股宁德有限公司、宁德鹭燕医药有限公司、古田远航医药有限公司等重点医药物流企业为基础,结合新版《药品经营质量规范》(GSP)的实施,积极推进医药商业企业整合重组,鼓励发展大型医药零售连锁业。加快柘荣九州通医药物流项目建设,推动柘荣县打造面向全国的现代生物医药产品集散中心,引导制药企业参与产销合作,增加企业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

3.3 构筑宁德市生物医药产业区域品牌

支持企业开拓市场:加强政府采购对生物医药产业的导向作用,在同质同价的基础上,鼓励本地医疗机构优先采购和使用本地产品。积极争取宁德市生产的3类及以上化学药品、6类及以上中药和具有新药证书的生物药品纳入国家基本用药目录和国家医疗保险目录。对宁德市内企业研制的首台(套)医疗器械给予补贴奖励。支持企业生产经营与国际医药行业标准的对接,积极推进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欧洲药典适用性认证(COS)工作,制订政策,鼓励医药产品出口,支持有条件的企业逐步构建国外营销渠道。支持企业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扩大产品销售,拓展国内外市场。

鼓励优势企业创建名牌:加大投入,安排专项资金扶持区域品牌发展。对新获得国家驰名商标、省名牌称号的企业,省级扶持企业上市专项资金和地方奖励资金分别给予奖励。同时,成立负责区域品牌管理的组织机构,加强对宁德市生物医药产业内部企业的管理和监督,维护区域品牌形象;鼓励注册优质中药材品牌商标,抢注福鼎“分关1号”黄栀子品牌商标,培育提升闽东中药材品牌效应[9]。

切实抓好园区招商: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高效率运营”的原则,加快生物医药循环经济产业园开发建设,大力推行市场化运作,完善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和产业公共服务平台,促进工业园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10];同时,加大招商力度,将生物医药列入宁德市招商引资重点项目之一,充分利用每年“6.18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9.8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民企产业项目对接会”等招商平台,有选择地对接规模大、落地快、效益好的医药企业,大力引进具有带动作用的“大好高”项目,改善生物医药产品结构,完善生物医药产业链,持续放大产业规模集聚效应。

3.4 完善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

优化产业发展政策环境:根据宁德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需要,适时地调整支持和鼓励医药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进一步完善产业发展环境,有效的促进生物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对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支持作用,对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具有拉动作用的重大投资项目,可采取一事一议方式,给予更加优惠的政策扶持。同时,要加大政府的投入力度,改进资金运作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积极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通过国家政策性贷款、财政配套资金和骨干企业资金共同入股的形式,建立并扩大生物医药产业融资担保平台等;鼓励银行通过信用贷款、担保贷款、抵押贷款和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方式发放贷款,对放贷银行提供风险补贴;引导企业用好“助保贷”“成长贷”等政策措施,缓解融资难题。积极推进生物医药中小企业在创业板上市融资;推进设立生物医药产业投资基金,结合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等多元化的投资方式,优化产业投资机制[11];同时各级政府对符合条件的生物医药企业在国内外上市融资、发行股票和企业债券要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服务。

完善产业配套服务体系:建立或引进服务于生物医药产业的科技中介机构,具体承担项目跟踪管理、新药申报、市场调研、技术交易、知识产权办理等工作,提供良好的配套服务;依托省内外基础较好的高校或研究院所,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建立健全为生物医药产业服务的技术支撑体系,提高全市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的水平;加快宁德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和柘荣“海西药城”公共服务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为医药企业提供中药材检测检验、药品检验受理、医药科技项目成果转化、专家咨询等服务,提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中药材电子交易平台、电子信誉平台,实现培训、信用、融资、创业、技术创新等服务的信息化。

3.5 完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组织体系

加强组织领导:建议成立宁德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分管领导担任组长,建立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产业发展中的产业布局、重点项目引进和建设等重大问题。

制订产业发展规划:针对全市生物医药产业的分布情况及发展特征,编制以柘荣县为发展核心集中区,古田县和福鼎市、福安市为三轴,辐射带动周边县(市、区)的宁德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划,突出规划引领,加快转型升级,在产业规模、产业链延伸和产品档次方面实现跨越发展。

成立生物医药行业协会:成立宁德市生物医药行业协会,加强与国内外同行的合作与交流,为企业提供信息咨询、教育培训和技术交流等服务,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做好信息统计、行业规划、行业标准制定和核准等工作,加强对行业发展问题的调查与研究,加强行业自律,全力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4 结语

随着全球人口的老龄化和人们健康观念的转变,生物医药产业正处于迅猛发展阶段。生物医药的发展需要在政府部门的精心培育和政策指导下,企业、研究机构和高校密切配合,不断探索和尝试各种发展策略,推动宁德生物医药产业的更好、更快发展。

作者简介:吴正善(1972-),男,硕士研究生,副主任药师,研究方向为医药行业管理,(电子信箱)wugsp@163.com。

[1]工业和信息化部.医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Z].2011.

[2]林建宁.国内外医药产业发展状况对比分析[J].中国药房,2011,22(24):2 218-2 219.

[3]刘昌孝.我国医药产业创新药物研发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中国药房,2012,23(22):2 017.

[4]本刊编辑部.世界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特点及趋势[J].中国药业,2005,14(9):83.

[5]中共宁德市委,宁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构筑环三人才高地的若干意见(试行)的通知[Z].2010.

[6]中共宁德市委组织部,宁德市公务员局.关于印发宁德市引进高层次人才认定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Z].2013.

[7]连桂玉,黄康泰.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药业,2007,16(14):16-17.

[8]杨 洋.贵州制药业的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J].经济视角,2010,29(6):70-72.

[9]郑华夏.让道地药材造福“道地”[N].中国医药报,2011-10-20(06).

[10]王 帅,陈玉文.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园的发展现状及对策[J].中国药事,2012,26(10):1 048-1 051.

[11]王景嵫.辽宁加快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思路和对策[J].时代经贸,2013,11(15):29-30.

Countermeasure Research on Promoting Development of Ningde Bio-Pharmaceutical Industry

Wu Zhengshan,Xie Guoqiang,Wu Xiaojun,Lin Yiji
(Economic and Trade Commission of Ningde,Ningde,Fujian,China 352100)

Objective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Ningde bio-pharmaceutical industry.Methods By analy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main existing problems of Ningde bio-pharmaceutical industry,the countermeasures for promoting the quick development of Ningde bio-pharmaceutical industry were put forward.Results and Conclusion Ningde has a good found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bio-pharmaceutical industry,however,some problems still exist,such as the scale of the bio-pharmaceutical industry is currently small,its innovation capacity is weak,the drug circulation channel is unfavorable,the brand advantage has not been fully played and the financing is difficult.It is suggested to strengthen the bio-pharmaceutical industry innovation system construction,cultivate the leading enterprises,develop the regional brand of Ningde bio-pharmaceutical industry and perfect the policy guarantees and organizational system for promoting a better and faster development of bio-pharmaceutical industry of Ningde.

bio-pharmaceutical industry;development;countermeasures

R954;F207

A

1006-4931(2015)04-0010-04

2014-07-14)

猜你喜欢
宁德市生物医药企业
湖北恒玖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苏州浩欧博生物医药销售有限公司
企业
湖北恒玖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企业
企业
同享好时光
苏州高新区:加速驶向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产业“两千亿级”新蓝海
宁德市妇联举办“传承好家风·建设新宁德”主题活动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