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生态优化与学生自主能力培养的实践

2015-03-02 00:48江苏如东县长沙小学226400陆玉琳
小学教学参考 2015年25期
关键词:麦穗苏格拉底语文课堂

江苏如东县长沙小学(226400) 陆玉琳

“真学”课堂应致力于优化师与生、生与文、文与情、情与理、导与放等方面的平衡与和谐,着意打造自然、亲和、开放、创新的语文课堂。和谐生态课堂能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发学生智慧的火花,从而赋予课堂更多生机。

一、亲和师生关系,和谐学习环境

和谐生态课堂上的生命必须鲜活且有朝气,而平等、协商、和风细雨式的教与学环境是孕育课堂鲜活生命的良田沃土。所以,语文课堂中我十分重视与学生的关系,总是用厚重的爱和尽心的情演绎着师生关系的和谐之美:每个环节都考虑学生所想,解决学生所急,分享学生所乐,分担学生所忧。没有强求、没有呵斥,课堂上一切顺乎自然。同时,我还注重课堂中生生关系的生态之美,在设计教学时,会巧设疑惑并留足时间,引导学生在讨论、探究、互动中学习,实现共识、共享、共进。

二、解析认知水平,设计问题难度

和谐生态语文课堂的提问要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把握问题的难易程度。问题过于简单,学生轻易就能解答,不利于思维能力的提升;问题过难,学生除了望而生畏、挫伤思考积极性外,还会影响学习的信心。基于这样的理念,我在设计每堂课的教学问题时,总是先换位解答,发现有极难或极易的提问,就及时修正。如教学《最大的麦穗》第一课时,我设计了一个梳理课文的问题:“为什么苏格拉底要求弟子们‘只许进,不许退’?”学生们面面相觑,小声猜测:“是不是苏格拉底怕学生踩踏麦子呀?”见状,我知道问题难度有点高了。于是,接连提出以下几个问题:“苏格拉底带学生到麦地去干什么?”“田里有最大的麦穗吗?”“最大的麦穗在田的哪一头呢?”“学生们摘到最大的麦穗了吗?”“如果允许他们退回去重新摘,他们还会空手吗?”几个简单问题的串接,让学生忽然醒悟:“只许进,不许退”是只给一次选择机会,结果的“两手空空”正好给苏格拉底提供了讲道理的最好时机。

三、了解学习心理,设置练习强度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强度不只是练习的量和度,还应是语文生态课堂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驱动力的强弱。既然是生态课堂,就应产出高质量、高效率、较理想的学习效能,使学生在课堂中表现为心情愉悦、兴趣盎然、主体张扬。为此,我经常深入学生当中,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掌握他们乐于接受的训练方式。如在教学重点或难点章节时,我用分层的方式开展训练:用练习的形式生疑解惑、用竞赛的形式巩固提升、用演讲的形式激发热情……

如果我发现学生在某些节点理解有困难时,还会再针对性地设计一些训练内容,运用导、学、练的方式,用检测考试的形式,有重点地进行强化训练,帮助学生理解、巩固、完善。

四、解读语文文本,增进学习效度

语文教材内容丰富、意蕴深广,教师认真解读文本,就能将语文课堂的和谐生态之门打开。我在教学前总会静心详尽地解读课程文本,潜心认真研究,创设出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情境。如教学《荷花》一课时,我发现文章意境优美,为了让三年级的学生体会到文中情境,我课前利用多媒体精心设计了两个教学画面:(1)碧波荡漾中的荷花开放图。(2)林中笋尖钻出地面的过程图。这两个课堂情境的设置,一下子把学生带到了荷塘边,他们仿佛亲眼看到了文中描述的画面,体味到了荷花从圆圆荷叶中“冒”出的俏皮、可爱。当学生快乐徜徉在溢满生态之美的课堂环境中时,我把握时机,适时指引他们将充满真情实感的人生体验、爱憎情感与文本内涵融汇在一起,实现了师生情、作者情的和谐共振。如此教学情境的创设和积极情感的交融,让我与学生间的交流、学生与文本间的对话变得更为密切、更加融合。

五、依据课程标准,把握课堂高度

新课标明确了教学任务、目标及评价方法,它所设置的课程标准高度就是我们生态课堂的高度。基于这样的理念,在语文和谐生态课堂中,我坚持以课标为依据、教师用书为参考,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广度,主动地进行教学动态设计,增加学生的活动空间和体验空间,用辩论赛、小组间“找疑”竞赛、游戏等趣味活动,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在实际教学中,无论课堂设计了何种状态的活动、知识拓展援用了什么层面的素材,我都严格按照课标中诸如“初步”“把握”“理解”等不同用语的要求,定位课堂教学和课后训练的高度,开展扎实有效的教学活动。避免因定位过高而挫伤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总之,只有在和谐的生态语文课堂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才会不断提高。

猜你喜欢
麦穗苏格拉底语文课堂
五月麦穗金灿灿
苏格拉底的信仰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苏格拉底
麦穗穗
拣麦穗
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故事两则)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