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内联合宫颈旁局部麻醉用于人工流产镇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5-03-05 02:51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5年8期
关键词:宫腔内局麻利多卡因

周 萍

江苏省江阴市妇幼保健院妇保科(214400)

2010年3月以来,本院观察宫腔内联合宫颈旁局部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手术镇痛的临床效果,并与其他镇痛方法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3月~2014年12月本院行人工流产术450例,均为健康妇女,停经10周内,B超均提示宫内妊娠。孕妇无药物过敏史,非过敏体质,无心血管疾病及其他禁忌证。行常规术前检查和准备,手术及麻醉均由专人操作。孕妇自愿选择宫内联合宫颈旁局部麻醉186例(联合局麻组);静脉麻醉136例(静脉麻醉组);宫颈局部麻醉128例(宫颈局麻组)。

1.2 麻醉方法

1.2.1 联合局麻组 孕妇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以宫颈钳钳夹宫颈,先以一次性宫腔组织吸引管(直径3.1mm)向宫腔内注入2%利多卡因3ml,向宫颈内注入1ml,等待3min后取出微管,于宫颈旁3及9点处分别进针,抽吸无回血后注入2%利多卡因各2ml,30s后行人工流产术。

1.2.2 静脉麻醉组 用心电监护仪连续监测术中血压、心率、氧饱和度。面罩吸氧,使用常规剂量芬太尼、异丙酚实施静脉麻醉。麻醉起效后开始行人工流产术,从诱导麻醉开始面罩正压给氧,一直到有自主呼吸。

1.2.3 宫颈局麻组 于宫颈旁3及9点处进针,抽吸无回血后注入2%利多卡因各2.5ml,2min后行人工流产术。

1.3 观察项目及评定标准

1.3.1 镇痛效果 参考WHO疼痛程度分级标准,0级:无痛或稍感不适;I级:轻微疼痛可忍受;Ⅱ级:明显疼痛仍可忍受;Ⅲ级:剧烈疼痛不能忍受,大喊大叫。0级、I级为镇痛有效;Ⅱ级、Ⅲ级为镇痛无效。

1.3.2 宫颈松弛 能一次顺利通过6号宫颈扩张器判定为宫颈松弛。

1.3.3 人工流产综合反应 术中出现心率过缓或不齐、面色苍白、胸闷、头晕、面色苍白及大汗淋漓。

1.3.4 术后2min内自动离床 手术结束2min内意识清醒,无须搀扶,自动离床。

1.3.5 出血量 刮出物滤除组织以量杯测量出血量。

1.3.6 术中氧饱和度 以心电监护仪监测<95%为异常。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q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度a=0.05。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3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镇痛效果

联合局麻组镇痛有效率89.7%,静脉麻醉组为100%,宫颈局麻组为76.5%,3组间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2.3 宫颈松弛

联合局麻组、宫颈局麻组与静脉麻醉组宫颈松弛情况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局麻组与局部麻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 人工流产综合反应

3组人工流产综合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2.5 术后2min内自动离床

3组术后2min自动离床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局麻组与宫颈局麻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2.6 术中出血量

3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2.7 术中氧饱和度

静脉麻醉组血氧饱和度异常发生率为38.2%(52/136)。

表1 3组一般情况比较()

表1 3组一般情况比较()

组别 例数 年龄(岁) 孕次 产次 停经时间(周) 胚囊直径(mm) 宫腔深度(cm)联合局麻组 186 28.2±5.6 1.6±1.2 0.7±0.3 7.1±1.1 17.8±4.2 10.2±1.0静脉麻醉组 136 27.4±6.0 1.5±0.9 0.6±0.5 6.6±1.6 18.2±3.5 9.8±1.2宫颈局麻组 128 27.7±5.3 1.4±1.0 0.7±0.4 6.8±1.3 18.4±3.6 9.9±1.3

表2 3组观察项目比较[例(%)]

3 讨论

人工流产静脉麻醉手术多采用芬太尼与异丙酚配伍,能够达到确切的镇痛效果。芬太尼是一种阿片受体激动剂,镇痛作用强,但有呼吸及循环系统抑制的副作用;异丙酚是一种新型短效静脉麻醉药,起镇静作用,适用于诱导和维持全身麻醉,其起效及代谢快,复苏迅速,但对呼吸和循环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两者叠加,可使术中的心率、血压、氧饱和度不同程度地下降,甚至导致严重不良后果,故必须由有人员资质和设备的医疗机构施术。本资料中静脉麻醉组血氧饱和度异常发生率为38.2%。静脉麻醉虽然可使受术者免受痛苦,但其无宫颈松弛作用,本资料显示静脉麻醉组宫颈松弛情况明显不如宫颈局麻组和联合局麻组。对一些宫口扩张困难的妇女,手术时间将会延长,术中维持麻醉的药用剂量也会相应增加[1]。

利多卡因是一种局麻药,宫颈注射能阻断走向子宫下段和阴道上部的神经分支,使宫颈肌肉松弛,颈口扩张,同时又阻止神经冲动的传导,特别是对感觉神经作用快,使受术者痛觉快速减弱或消失,并抑制了迷走神经反射,阻止了人工流产综合反应的发生[2]。但宫颈注射利多卡因不能弥散至宫腔,不能减轻手术操作对宫腔的刺激,而同时向宫腔内注入利多卡因,行子宫内膜及宫颈黏膜表面局部麻醉,弥补了这一缺点。另外利多卡因使血管平滑肌收缩,但不影响子宫收缩,故不增加术中出血量。利多卡因副反应较少,主要是眩晕、口周麻木,只要应用适量,非过敏体质一般不会引起严重的毒副反应。

本文观察结果显示,宫腔内联合宫颈旁局部麻醉用于人工流产镇痛能取得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虽镇痛效果不如静脉麻醉,但在宫颈松弛度、术后2min内自动离床率方面明显优于静脉麻醉,且无呼吸循环抑制之忧;在镇痛效果方面又优于宫颈局部麻醉,而且安全简便,价格便宜,妇科医生可独立操作,无需麻醉医生监护[3],特别适宜在基层医疗机构推广应用。

[1] 周晔 .异丙酚联合阿托品开展无痛人流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9,15(5):312.

[2] 张虹,鄢丽娟,人工流产术中镇痛方法探讨[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7,10(6):363.

[3] 关铮.微创妇科学[M].第1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106.

猜你喜欢
宫腔内局麻利多卡因
利多卡因通过miR-146b-5p调控胃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分子机制研究
局麻剑突下单切口胸腔镜双侧交感神经阻断术治疗手汗症的临床研究
宫腔内放置球囊压迫治疗产后出血产妇的研究进展
术中持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的应用进展
探讨经阴道与腹部彩色超声诊断宫腔内病变的价值
基于模糊理论的利多卡因凝胶在老年患者导尿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宫腔内人工授精的时机选择
局麻放大镜下经腹股沟精索静脉结扎术疗效分析(附45例报告)
五官科局麻手术患者的舒适护理
新生儿唇裂局麻下行手术治疗的可行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