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联姻快的

2015-03-05 15:53
商周刊 2015年5期
关键词:滴滴出租车补贴

谢文担忧的是,在滴滴和快的合并的背后是“互联网领军人物的堕落”,互联网行业在中国有演变为传统行业的趋势,因为三大互联网领军企业没有将精力放在大数据、3D打印、人工智能等高科技行业。具体来说,最初网络打车行业是一个有望打破出租车行业垄断、让消费者获得更好服务的革命性的行业,初期曾遭到各地政府取缔,现在好不容易站稳脚跟了,结果马上成了新的垄断者,这是最滑稽的。

滴滴和快的突然“联姻”,成为2015年情人节最大的新闻。2月14日,滴滴与快的联合发布声明,宣布实现战略合并。两家公司在人员架构上保持不变,业务继续平行发展,并将保留各自的品牌和业务独立性。

这次合并,是中国互联网历史上最大的未上市公司合并案,新公司也是最快进入中国前十的互联网公司,据称滴滴和快的合并后估值或将达到60亿美元。同时,合并也引发了补贴减少和导致垄断等质疑。

打造了“互联网+交通”的新模式

滴滴和快的之争,也是他们身后的腾讯与阿里之争。滴滴和快的的业务都在2012年推出,在2013年下半年开始高速增长,随着腾讯在微信支付的推广投入,滴滴成为移动支付突破口。2014年1月滴滴接入微信支付,且在微信端推出滴滴打车入口;背靠阿里的快的也开始加大市场推广的力度,于2013年8月接入支付宝。

双方的大战在2014年上半年爆发,滴滴与快的为争夺移动出行市场发动“烧钱大战”,双方共补贴超过24亿元资金。通过烧钱大战,两家企业迅速占领市场。截至2014年12月,快的打车、滴滴打车分别以56.5%、43.3%的比例占据中国打车APP市场累计账户份额领先位置,合计市场份额达到99.8%。2014年下半年,两家企业又将业务延伸至专车领域。

滴滴和快的能够迅速做大市场,主要在于启动了“移动出行”市场,打造了“互联网+交通”的新模式。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新打车模式,方便了乘客,带来了更好的用户体验。通过高额的补贴,培育出了新的市场和用户习惯。此外,APP打车也提高了出租车的使用效率,基于大数据的用户评价机制,也为出租车驾驶员管理提供了新的参考。

打车软件的合纵连横才刚刚开始

此次滴滴与快的合并,知情人士透露,主要是由资本推动,“两家公司模式相近,合并能够助力新公司尽快登陆资本市场,甚至与Uber在资本市场进行角力。”

据了解,目前,Uber已经进入全球50多个国家280多个城市,估值达400亿美元。而滴滴与快的合并后的新公司估值约60亿美元,另据媒体报道,公司正在准备启动上市事宜。

Uber方面拒绝透露上市准备情况,对于是否考虑在中国收购并未直接回答,此前Uber也与易到用车传出过绯闻。Uber的相关人士表示,科技、经验、员工是公司发展的动力,也是拓展业务的最佳途径。

AA租车内部人士则明确表示,公司目前正在进行B轮融资;此前已有巨头伸出橄榄枝希望合并,但最后并未谈拢。该人士指出,专车领域打车软件平台的合纵连横才刚刚开始,出于对车源、渠道、资金等需要,打车软件行业将出现并购潮。

并购并不限于行业内部各平台之间,打车软件还与其他产业寻找合作机会。日前,Uber和全球高端酒店连锁喜达屋酒店及度假酒店国际集团达成全球战略合作;AA租车、易到用车等接入了携程等平台。

阻碍创新的“败笔”?

滴滴和快的两家公司背后的大佬马化腾和马云都在合并后的第一时间发来了贺电。马化腾坦言:“合并后的滴滴和快的将成为这一大领域毫无争议的领先者。”

对于合并,腾讯和阿里有各自的战略考量,主要原因还是合并将更有助于IPO及投资方套现。2014年12月11日,滴滴打车获得7亿美元D轮投资,2015年1月,快的打车获得6亿美元D轮投资。获得新融资之后,两家企业仍然保持了继续烧钱的能力。

羊年伊始,合并后的新公司表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针对乘客的红包补贴和司机的奖励将继续发放。诚如滴滴总裁柳青所言,补贴营销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培育市场的通行做法之一,双方在这方面做得十分成功,这种作法直接而有效。

滴滴和快的春节期间都加大了对消费者的补贴力度,派发了大量红包。据悉,双方为此投入的资金均超过数亿元。未来打车红包发放渠道与发放形式将更加多层次和多元化。

业内人士认为,新用户有待培育,老用户需要增强黏性,强化使用习惯。因此,继续发放红包有助于用户群体的维系和拓展。与此同时,专车市场才刚刚起步,行业竞争对手很多,例如AA租车、Uber、神州租车、易到用车等。

但也有在互联网行业深耕多年的人士表示,柳青担任总裁的滴滴公司本应着力于技术创新,以更多的创新型产品和服务赢得市场,但人们失望地看到,柳青并没有在到任后的第一时间就拿出相关的鼓励政策,而是继续重复以前的补贴,在并购后以更大的财力支持这种补贴,这是令人失望的,甚至可以说是“败笔”。

尽管有互联网巨头在背后做支撑,双方合并仍遭到多方质疑。2月16日,滴滴专车领域的竞争对手北京东方车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易到用车”)宣布已向中国的反垄断部门举报“滴滴”和“快的”的合并行为违法,请求有关部门立案调查并禁止这两家公司合并。

资深互联网观察家谢文指出:“你不搞创新,全靠财大气粗以势压人,不是垄断是什么呢?”他担忧的是,在滴滴和快的合并的背后是“互联网领军人物的堕落”,互联网行业在中国有演变为传统行业的趋势,因为三大互联网领军企业没有将精力放在大数据、3D打印、人工智能等高科技行业。具体来说,最初网络打车行业是一个有望打破出租车行业垄断、让消费者获得更好服务的革命性的行业,初期曾遭到各地政府取缔,现在好不容易站稳脚跟了,结果马上成了新的垄断者,这是最滑稽的。

另一方面,虽然截至2014年12月,快的打车、滴滴打车分别以56.5%、43.3%的比例占据中国打车APP市场累计账户份额领先位置,但也有分析称,虽然两家企业在细分市场绝对垄断,但就整体出租车和用车市场而言,滴滴和快的所占市场份额还不足15%。例如北京有7万辆出租车,使用滴滴打车的出租车不到1万。两家企业合并之后,必然会加强整体竞争力和和博弈能力。而且移动出行市场仍然面临监管的不确定性,就目前来看,打车软件合法性问题并未得到完全解决,不少地方监管方依旧认为其扰乱了市场秩序。两家合并之后,也能壮大行业话语权和谈判力。

用户最该关心什么?

对于滴滴和快的合并,不少用户关心的问题似乎只有一个,那就是“补贴会减少吗”?其实,这并不是问题的关键。烧钱式补贴难以持续,企业和用户都心知肚明,所以补贴肯定是会逐渐减少的。但用户福利并不仅仅是补贴,出行便利、差异化服务、撼动现有出租车定价模式,都有价值。

现有出租车模式有诸多问题,例如准入垄断和份子钱、出租车价格的垄断刚性和运营机制的僵化等,这些都为人所诟病。由于受到既得利益的阻挠,出租车行业改革一直“我自岿然不动”,即使人民日报发出声音《是取消出租车公司暴利模式的时候了》,直指出租车现有模式弊端,但也难以撼动行业格局,份子钱还在收,运价还在涨。

出租车行业改革,最好的方法是在市场竞争中,通过鲶鱼效应带动改革。此前滴滴和快的虽然扮演了搅局者,但主要局限于出租车调度与移动互联网的衔接,属于技术层面的改良。滴滴和快的合并后,抢占市场的任务已经完成,烧钱补贴逐渐成为过去时。如果“滴滴快的”满足于现有市场地位,把眼光局限于出租车调度,甚至凭借市场垄断地位,和出租公司联手对司机和对乘客收费,那么对用户而言,“滴滴快的”很快就将成为过眼云烟。

滴滴与快的合并的真正意义,在于体量放大、谈判力增强之后,能否用互联网思维真正带动出租车行业管理改革。例如打破准入垄断,改为合规备案制度;推动出租车管理成本透明化,大幅降低份子钱;对车辆和驾驶员从内部管理,变为基于大数据的综合式管理……

是成为鲶鱼,还是成为云烟,这才是滴滴和快的合并,广大乘客最应该关心的问题。

猜你喜欢
滴滴出租车补贴
“滴滴”上的叮咛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乘坐出租车
滴滴断臂求生?
“三清一改”农民能得到哪些补贴?
“厉害了,我的国”之滴滴打车
“二孩补贴”难抵养娃成本
晏平要补贴有多难
李书福炮轰出租车
滴滴Uber 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