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与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穿孔性阑尾炎的比较分析

2015-03-07 09:12张红战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3期
关键词:阑尾穿孔阑尾炎

张红战

临床医学

腹腔镜与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穿孔性阑尾炎的比较分析

张红战

目的对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和腹腔镜治疗穿孔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方法72例穿孔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35例和开腹组37例,腹腔镜组患者行腹腔镜手术,开腹组患者行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术后进食时间、术后并发症、愈合情况以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腹腔镜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63.5±3.0)min,开腹组为(45.5±4.5)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平均术后进食时间、术后并发症愈合情况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均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腹腔镜切除术切口小、术后恢复快,但仍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术式。

穿孔性阑尾炎;传统阑尾切除术;腹腔镜切除术

阑尾炎属于临床外科手术中最为常见的急腹症,包括慢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坏疽性阑尾炎以及穿孔性阑尾炎。原则上患者一旦被确诊穿孔性阑尾炎,应立即为其实施手术。权威资料和临床实践表明,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手术过程中出血量较大,术后易出现粘连性肠梗阻等并发症。近些年,腹腔镜逐渐代替传统开腹手术,被广泛应用在急性阑尾炎切除手术中。为进一步比较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术的临床效果,本文选择本院72例穿孔性阑尾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12月72例穿孔性阑尾炎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42例,女30例,年龄20~57岁,平均年龄(34.2±7.8)岁。所有患者均为穿孔性阑尾炎,符合阑尾炎切除手术的相关标准[1],且均不存在其他器官功能性疾病。随机将患者分为腹腔镜组35例和开腹组37例,其中腹腔镜组男22例,女13例,开腹组男20例,女17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腹腔镜组: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患者在手术前,要充分将小便排出体外,全身麻醉后,在患者肚脐下方置入10 mm套管针,并通过套管针向患者腹腔内注入CO2气体,增加患者腹腔内的空间,为医师实施手术提供方便。应用腹腔镜在患者腹腔内进行监视和探查,找到右下腹阑尾。用7号丝线在阑尾根部进行双重结扎,在结扎线远端0.5 cm处将阑尾切除。然后清洗患者腹腔,将CO2气体充分排出。针对穿孔性阑尾炎患者,须对腹腔进行反复冲洗。经过反复检查后,确保患者腹腔无任何异常后将腹腔镜退出,然后缝合切口。患者阑尾系膜处理完后,用分离钳将患者阑尾根部轻轻夹住,检查是否有粪石,然后应用1号线(可被人体吸收)做双重套扎。同时,在阑尾远侧10 mm位置再做一个套扎,充分防止阑尾切断时化脓类的液体流出。若阑尾根部已经发生病变或其他原因导致很难对其进行套扎时,可缝合根部盲肠壁,起到相同作用。

开腹组:在进行连续硬膜外麻醉的基础上,在患者右下腹探明切口,取长度为6 cm的麦式切口,将阑尾切除后对切口进行缝合。

1.3 观察指标 将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术后进食时间、术后并发症、愈合情况以及平均住院时间进行记录,并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效果比较 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平均术后进食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优于开腹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愈合情况及并发症比较 腹腔镜组患者愈合率为97.1%,与开腹组81.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组术后2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1例患者出现肠梗阻,而开腹组10例患者切口感染、6例患者并发肠梗阻,4例出现腰背不适,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效果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效果比较(±s)

组别 例数 平均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平均术后进食时间(h) 平均住院时间(d)腹腔镜组 35 63.5±3.0 98.3±19.5 12.5±3.1 4.5±2.0开腹组 37 45.5±4.5 148.6±23.4 29.1±2.9 9.5±1.0 P<0.05 <0.05 <0.05 <0.05

表2 两组患者愈合情况及并发症比较[n(%),±s]

表2 两组患者愈合情况及并发症比较[n(%),±s]

注:与开腹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愈合情况 并发症情况愈合率 愈合时间(d) 切口感染 肠梗阻 腰背部不适腹腔镜组 35 34(97.1) 5.8±1.9 2(5.7) 1(2.9) 0开腹组 37 30(81.1) 12.6±3.3 10(27.0) 6(16.2) 4(10.8)

3 讨论

阑尾炎是外科常见急腹症,在腹腔镜技术应用前,急性阑尾炎患者通常会接受开腹阑尾切除术。开腹术操作简便、风险较小,但也具有一定局限性。如术后易发生感染、粘连以及肠梗阻等[2,3]。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开腹手术比较,具有很多优势。腹腔镜手术方法切口较小,患者疼痛和不适感觉较轻。且应用腹腔镜实施手术时,对患者腹腔及肠道不会带来较大影响,可有效减少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为患者预后创造良好条件。实施腹腔镜手术时,要向患者腹腔内注入CO2气体,进一步增加患者腹腔空间,为临床手术医师提供更为良好的手术视野。同时,腹腔镜具有探查功能,可在手术过程中观察到其他器官是否存在病变,为患者及早发现疾病、提前进行预防提供保障[4]。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疾病确诊率,充分防止不良合并症状漏诊现象。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切口小,发生感染的几率很低。因此,术后4 d左右患者即可出院。

本研究结果表明,两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术后进食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等方面上比较,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效果明显优于开腹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将不适宜行腹腔镜切除术的穿孔性阑尾炎患者排除后,其临床治疗效果要优于开腹术。本研究表明,腹腔镜组患者愈合率为97.1%,且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显著低于开腹组患者(P<0.05)。进一步说明腹腔镜手术方法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具有安全性和可靠性,能够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值得在穿孔性阑尾炎患者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虽然腹腔镜在穿孔性阑尾炎治疗中具有应用前景,但并不表示它可以完全替代传统开腹术。在为穿孔性阑尾炎患者行手术前,要根据患者病情实际合理选择术式。针对合并心、肝、肺、肾等器官功能不全者,要尽量避免应用腹腔镜开展手术。

[1]何庆平.比较开腹手术和腹腔镜阑尾炎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效果. 中国内镜杂志,2013,8(2):130-131.

[2]张宏伟,闫军峰,支莉,等.腹腔镜在化脓穿孔性阑尾炎手术中的应用分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6):104-105.

[3]冯强,卓恩挺,符潘杰,等.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临床观察与预防.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1,12(8):83-85.

[4]张彦.急性穿孔性阑尾炎30例术后切口感染诊治体会.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10(12):217-218.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3.008

2014-11-04]

459000 济源市肿瘤医院外二科

猜你喜欢
阑尾穿孔阑尾炎
超声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腹腔镜高位阑尾切除术的不同入路戳孔对比
外伤性鼓膜穿孔的护理效果
阑尾真的无用吗?
阑尾炎能自愈吗?
鼻石致鼻中隔巨大穿孔1例
頤和園十七孔橋再現“金光穿孔”景象
根部穿孔性阑尾炎的腹腔镜治疗策略
腹茧症合并急性阑尾炎并腹股沟斜疝1例
手术治疗5例阑尾类癌临床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