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分析

2015-03-07 09:13项燕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3期
关键词:炔雌醇子宫出血绝经期

项燕

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分析

项燕

目的探讨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106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诊断性刮宫后给予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子宫内膜厚度、血清性激素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促卵泡生成素、黄体生成素、雌二醇、孕酮水平和子宫内膜厚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米非司酮;去氧孕烯炔雌醇;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疗效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临床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主要发病人群是围绝经期妇女,其发病机制为卵巢功能衰退引起下丘脑-垂体-卵巢轴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失常进而导致子宫异常出血、月经周期紊乱等症状[1,2]。常用治疗方法包括药物及手术治疗,传统的性激素长期应用有一定副作用,刮宫治疗容易复发,而且有导致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风险,子宫内膜电切与子宫切除创伤大,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寻找一种疗效确切、安全可靠、低复发的保守治疗方法一直是妇科医生关注的热点。本科应用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6月~2013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106例,年龄40~55岁,平均年龄(47.5±3.4)岁。均有不同程度的经量过多、经期延长、月经周期紊乱等临床表现,经B超、刮宫病理检查确诊,符合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诊断标准。将10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3例,年龄40~53岁,平均年龄46.9±3.8)岁;病程3~32个月,平均病程 (15.2±6.3)个月;子宫内膜厚度6~13 mm,平均子宫内膜厚度(9.4±3.0)mm。对照组53例,年龄41~55岁,平均年龄(47.5±4.3)岁;病程3~36个月,平均病程 (16.8±7.1)个月;子宫内膜厚度6~15 mm,平均子宫内膜厚度(9.8±3.3)mm。两组患者年龄、病程和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抗感染及抗贫血治疗。对照组给予去氧孕烯炔雌醇片(荷兰欧加农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治疗,于诊刮术后第3天开始口服去氧孕烯炔雌醇片,1次/d,1片/次(每片含去氧孕烯0.15 mg与炔雌醇30 µg),连服21 d为1个疗程,停药后患者产生撤退性出血现象,第5天开始第2个疗程,共3个疗程。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小剂量米非司酮(北京紫竹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治疗,于诊刮术后第3天开始口服米非司酮10 mg/次,1次/d,1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B超检查测量子宫内膜厚度,空腹抽血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性激素水平,包括促卵泡生成素、黄体生成素、雌二醇、孕酮。

1.4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治疗后绝经、有红稀发、经量少或月经恢复正常且维持3个月以上;有效:治疗后月经量、月经周期恢复正常但不能维持3个月;无效:治疗后症状无改善,或因出现突破性出血而改用其他方法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对照组显效33例,有效1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0.6%;观察组显效42例,有效1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63,P<0.05)。

2.2 两组子宫内膜厚度比较 治疗3个疗程结束后,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两组治疗前血清性激素水平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血清4项性激素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对照组治疗后黄体生成素略有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指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变化(±s,mm)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变化(±s,mm)

注:治疗后两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53 9.8±3.3 5.0±1.1观察组 53 9.4±3.0 3.9±0.7

表2 两组治疗前血清性激素水平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血清性激素水平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比较,b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促卵泡生成素(U/L)黄体生成素(U/L) 雌二醇(pmol/L) 孕酮(nmol/L)对照组 53 治疗前 12.45±3.47 9.44±2.95 389.44±87.41 3.94±0.78治疗后 8.04±2.68a 8.38±2.57 193.5±54.28a 2.45±0.39a观察组 53 治疗前 12.69±3.75 9.56±3.04 392.46±88.13 3.98±0.81治疗后 5.63±2.30ab 5.95±2.07ab 134.25±46.72ab 1.43±0.35ab

3 讨论

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治疗一直是临床非常棘手的问题,寻找一种更有效、安全、低复发的治疗方法势在必行。米非司酮具有较强的抗孕激素作用和一定的抗糖皮质激素作用,其使子宫内膜萎缩,对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均有影响。研究表明米非司酮可能通过上调颗粒细胞表面Fas、Caspase-3蛋白的表达并诱导颗粒细胞发生凋亡,抑制卵泡发育,导致闭经[3]。去氧孕烯炔雌醇是由去氧孕烯和炔雌醇组成的复方口服避孕药,具有很强的孕激素受体亲和力,能有效抑制孕激素作用,使子宫内膜萎缩,从而减少经量[4,5],且由于与性激素球蛋白结合的能力非常弱,且不良反应轻微。因此,二者联合使用可达到协同作用。

本科在传统诊断性刮宫基础上,使用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能够有效提高总有效率,治疗3个疗程后患者性激素水平和子宫内膜厚度明显下降,但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能够调整血清激素水平,有效止血,抑制子宫内膜增生,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是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理想保守性治疗方法。

[1]丁淑华.浅谈急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表现与诊断.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13(13):179-180,

[2]孙燕,袁媛.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相关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医学综述,2011,17(10):1481-1483.

[3]乔林,陈波,徐克惠,等. 米非司酮对卵巢颗粒细胞中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43(4):517-519.

[4]王雪梅,徐克惠,乔林,等. 米非司酮对体外大鼠卵巢颗粒细胞Fas表达影响的研究.生殖与避孕,2011,31(4):266-269.

[5]邹宏兵,郑江红,胡玉峰,等. 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对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及月经周期控制的疗效探讨.中国现代医生,2014,52(12):51-53.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3.104

2014-10-27]

110011 沈阳市沈河区妇婴医院妇产科

与单独应用去氧孕烯炔雌醇比较,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效果更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炔雌醇子宫出血绝经期
口服屈螺酮炔雌醇片与GnRHa对卵巢生殖细胞肿瘤化疗患者卵巢功能保护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延续性护理应用于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中的效果研究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护理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在围绝经期阴道炎预防中的效果研究
异常子宫出血,是子宫内膜息肉惹的祸吗
情绪疗法干预围绝经期心理障碍的研究进展
自拟化痰调经方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运动改善围绝经期女性健康
某市市售食品中环境雌激素的污染状况调查
你以为的月经不调,其实是异常子宫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