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护理程序在产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2015-03-07 09:13马文辉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3期
关键词:产科整体程序

马文辉

整体护理程序在产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马文辉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程序在产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对产妇住院分娩期间作经常性的动态评估,观察有效运用整体护理程序,同时采用调查表对产妇及家属进行满意度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120例产妇中,经阴道顺利分娩105例,顺产率87.5%,头位难产5例,剖宫产9例,产后大出血1例;无一例发生产褥感染。患者满意度96%,护理投诉率较前明显下降。结论及时有效的动态评估,对整体护理程序的效果起到了很好的方向作用,而足够的护理人力资源是整体护理程序的有力保障;护士良好的素质及真诚和蔼的态度、耐心细致的服务,是取得产妇及家属信任并配合整体护理程序有效实施的基础。

整体护理程序;产科;应用;全程

护理程序是临床护理中一种有逻辑的、科学的工作方法,是有计划系统的实施护理的过程。其目的是使护士明确护理对象的健康状况,实际或可能发生的健康问题,并制定计划满足其需要[1]。而整体护理是将患者看成一个身体、心理、社会的统一体来进行全面护理,使其达到最佳健康状态,这是我国护理界为适应现代护理的需求提出的最佳护理模式。本院产科2007年开始对部分住院分娩的产妇实施全程整体护理,通过经常性的动态评估,及时调整护理计划,修订护理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护理效果,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头位难产率、剖宫产率,同时有效降低了产妇产褥感染、产后抑郁的发生,患者及家属满意度逐步提高,推动和促进了全院的整体护理工作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0~2013年入住本站分娩的产妇120例,均为白班时间分娩的初产妇。其中,头位顺产108例,剖宫产12例;年龄最大36岁,最小22岁,平均年龄26.5岁;大学及以上学历50例,高中36例,初中34例;城市人口80例,农村人口40例。120例产妇经产科医师检查评估均无骨盆异常及其他妊娠并发症,入院后均进行阴道试产。

1.2 方法 应用整体护理程序的方法,对产妇住院分娩期进行注重动态评估的整体护理。同时在产妇出院时进行满意度调查,产妇出院后进行电话追踪随访。

2 护理方法

2.1 补充人力资源,保证护士到位 以往本院护理人力资源不足导致护士只能机械的执行医嘱,没有更多的时间接触产妇,整体护理程序流入形式,只停留在产妇入院时的最初评估,无法进行动态评估而影响护理效果,平时只能应付各种护理记录而并没有实际与产妇多接触沟通,导致产妇不满意,医院不满意。为改变此现象,本院为产科增加了护理人力资源,调整了排班模式,固定2名业务素质高、沟通能力和业务能力强的护士上整体护理班,负责当天白班及夜班入院的待产妇1~2例,如遇本班次仍未分娩者,应作好交接并开通通讯工具保持与产妇及家属的联系,以满足产妇的心理安全需要。同时及时启动整体护理程序,直到所负责的产妇出院以及随访结束,这样就保证了产妇住院分娩的护理连续性和安全性,也符合整体护理的要求。

2.2 设计护理程序记录表 将护理程序的5个步骤设为一张总表,挂在床旁,护士就能便捷的完成记录。护理程序记录表如下。

床号: 姓名: 诊断:时间 评估 诊断 计划 实施 评价护士长: 执行护士:

2.3 护理程序应用

2.3.1 评估 评估是护理程序的基础,如果评估不正确,将影响整个程序的效果。产妇入院时,护士在第一时间完成入院评估,随即在整个护理过程中,使用以上表格始终对产妇进行不断评估,并及时根据评估及时修订实施完成整个程序,护士长每周进行检查和指导。

产科护士应正确运用评估知识,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良好的沟通能力,并把对孕产妇及其家庭真诚的关心、理解和支持传递给他们,使之产生亲切感、信任感。产妇入院时,护士应以热情真诚的态度、通俗的语言,取得产妇的信任,与产妇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基础,同时密切观察产程进展情况及产妇的各种反应,才能作出客观真实有效的评估。进入待产室后,要求护士必须在待产室陪伴产妇。在待产的过程中,护士将正常分娩的全过程对产妇及其家属进行通俗易懂的讲解,在讲解时,要耐心倾听和解释产妇的咨询和疑问,消除产妇顾虑,减轻紧张、焦虑、恐惧的心理,同时告之生产时由该护士陪伴分娩,增强产妇的信心,以配合医护人员顺利完成接产。

2.3.2 诊断、计划、实施,评价 以收集的评估资料进行护理诊断,针对诊断作出计划并实施、评价。这个过程需要护士具有良好的产科护理业务水平,能熟练掌握和运用整体护理程序,能有一定的预见性,将潜在的、可能的风险消除在最初萌芽状态。诊断必须明确、具体,要能在护理职责范围内进行而达到目的;计划必须针对诊断,设定优先次序,首先确定需要立即采取行动的问题,其次按马斯洛的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进行排列,优先解决生理需要;实施时将计划中的各项变为实践[2]。沟通是护士和患者进行交流的一种治疗性护理技术,是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必不可少的方法,最后做出评价。

3 结果

通过有效实施整体护理程序,120例产妇中,经阴道顺利分娩105例,顺产率87.5%,头位难产5例,剖宫产9例,产后大出血1例;无一例发生产褥感染。患者满意度96%,护理投诉率较前明显下降。

4 讨论

护理是一门精细的艺术。在整个护理工作中,融合了医学、伦理、心理学、自然科学、审美、礼仪等内容。一个优秀的护理工作者,不仅要有过硬的业务能力,还要有很好的道德责任心、爱心、耐心以及良好的综合素质。产科护理有别于其他专科护理,与非妊娠期妇女比较,妊娠期妇女基本属于健康的状态,被视为正常人的特殊生理阶段。在实施整体护理过程中,要求护士要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要善于观察产妇的生理、心理状况,及时作出评估、诊断,以真诚的态度和耐心的服务将计划变成实践,最后措施才能有效,评价也才能有满意效果。随着整体护理的开展,护理健康教育、心理护理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正在被广大护士所接受。如果护士不注重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等整体护理内容,产妇会由于知识缺乏,心理紧张造成产程延长,导致难产、新生儿窒息、产后大出血等发生。与以前的功能制护士角色相比,整体护理模式下护士的自主性有了很大提高,产科护士在健康教育指导、处理个案、提供具体的产前保健、产时护理、产后康复、母乳喂养及计划生育等方面的工作中,均有其独立的护理功能[3]。其实本院实施产科整体护理的方法也就是一对一的分娩护理模式,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早已推广,这种模式极大地降低了分娩剖宫产率、产后大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等[4]。保障充足的护理人力资源,才能切实落实整体护理程序,才能真正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服务理念;把护士还给患者,实现了患者、护士思想和行为的高度统一;同时提高了护理人员的职业荣誉感,保障了护理质量,也实现了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1]张景龙.护理学基础.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20-132.

[2]丁言雯.护理学基础.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4.

[3]陈涛花.产科护理进展.护理研究,2004,18(5):853-854.

[4]桂冰,周肖郁.一对一分娩护理模式的探讨.现代护理,2004,6(5):493-494.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3.155

2014-11-03]

163712 黑龙江省大庆市让胡路区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站

猜你喜欢
产科整体程序
助产士主导镇痛分娩管理模式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模拟急救演练在产科住院医师综合培养中的应用
探讨产科护理中常见风险与预防和处理方法
歌曲写作的整体构思及创新路径分析
关注整体化繁为简
试论我国未决羁押程序的立法完善
“程序猿”的生活什么样
设而不求整体代换
英国与欧盟正式启动“离婚”程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