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内介入治疗技术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临床效果评价

2015-03-07 05:55王序王文革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2期
关键词:弹簧圈球囊栓塞

王序 王文革

血管内介入治疗技术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临床效果评价

王序 王文革

目的对血管内介入治疗技术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究。方法54例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根据不同时期采用的不同方法将其分为三组, 各18例, 第1组患者采用球囊辅助可脱弹簧圈栓塞治疗, 第2组患者采用血管内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治疗, 第3组采用单纯应用支架置入治疗, 对比三组患者的复发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单纯应用支架置入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0)及血管内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0)明显低于球囊辅助可脱弹簧圈栓塞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1.1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内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组患者的术后复发率(0)明显低于球囊辅助可脱弹簧圈栓塞组(11.11%)及单纯应用支架置入组(11.1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内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球囊辅助可脱弹簧圈栓塞及单纯应用支架置入治疗, 且安全可靠, 值得推广应用。

血管内介入;支架辅助;颅内宽颈动脉瘤;临床效果

临床上颅内动脉瘤是较为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病类型, 目前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方法主要为开颅动脉瘤夹闭术及介入动脉瘤栓塞术, 而介入治疗因其创伤小, 术后恢复快, 目前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介入治疗, 所以越来越多的医务人员致力于对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方法的研究中[1,2]。对于大部分动脉瘤, 尤其是对于窄颈动脉瘤, 血管内介入治疗往往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 而对于宽颈动脉瘤, 则一直是介入治疗的难点。宽颈动脉瘤包括绝对宽颈(瘤颈>4 mm)和相对宽颈(瘤体/瘤颈≤2), 随着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发展, 血管内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越来越成为热点, 因此, 本院为进一步研究血管内介入治疗技术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临床效果, 特选取5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对其进行研究,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4年7月~2014年7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54例, 其中破裂动脉瘤46例, Hunt-Hess分级为Ⅰ~Ⅱ级, 未破裂动脉瘤8例, 将其分为三组, 每组18例。球囊辅助可脱弹簧圈栓塞组中男11例, 女7例, 年龄36~65岁, 平均年龄(48.0±12.3)岁;血管内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组中男13例, 女5例, 年龄37~66岁, 平均年龄(47.0±14.4)岁;单纯应用支架置入组中男12例, 女6例,年龄35~68岁, 平均年龄(48.0±16.8)岁。54例术前均行CT血管造影术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检查确诊。三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术前行DSA明确动脉瘤的位置、形状、大小、与载瘤动脉的关系及周围重要穿支血管情况, 选择工作角度。术中全身麻醉, 第1组患者采用球囊辅助可脱弹簧圈栓塞治疗, 其方法为:首先从患者的右侧股动脉进行血管内插管,先将微导管送入动脉瘤, 再从对侧置入引导管, 把不可脱卸球囊导管送至瘤颈处, 球囊充盈后填塞弹簧圈, 释放球囊造影,反复达到致密填塞。第2组患者采用血管内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治疗, 其方法为:首先术前给予阿司匹林300 mg、波立维225 mg顿服, 术中应用8 F动脉鞘, 微导管先进入动脉瘤, 然后支架半释放覆盖瘤颈口, 支架释放时开始静脉泵入替罗非班, 支架到位后开始投放弹簧圈, 第1个弹簧圈释放后全身肝素化, 达到接近致密填塞后完全解脱支架。第3组采用单纯应用支架置入治疗, 其方法为:选取适合的Neuroform支架,覆盖动脉瘤瘤颈, 造影显示造影剂明显滞留, 释放支架后即开始静脉泵入替罗非班, 术后常规口服阿司匹林及波立维。

1.3 疗效评定标准[3]分别对两组患者的脑梗死以及腔隙性梗死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观察, 并对比分析。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复发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分析时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患者经不同治疗后的并发症情况 球囊辅助可脱弹簧圈栓塞组有1例术中出现弹簧圈部分脱出至载瘤动脉,导致术后脑梗死, 有1例术中未见明显异常, 但术后出现载瘤动脉远侧的小腔隙性梗死;血管内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组及单纯支架置入栓塞组术后均未见并发症。单纯应用支架置入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0)及血管内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0)明显低于球囊辅助可脱弹簧圈栓塞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1.1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三组患者治疗后的术后复发情况 球囊辅助可脱弹簧圈栓塞组术后随访1年后有2例复发;单纯应用支架置入组有2例术后未达到治疗目的, 再次介入手术治疗, 按复发处理。血管内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组患者的术后复发率(0)明显低于球囊辅助可脱弹簧圈栓塞组(11.11%)及单纯应用支架置入组(11.1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三组患者经不同治疗后的并发症情况[n(%), %]

表2 三组患者治疗后的术后复发情况(n, %)

3 讨论

颅内动脉肿瘤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脑血管病, 是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最主要的原因, 可占70%~80%, 病死率可达25%~50%[4], 而对于破裂动脉瘤, 再次破裂的几率很大, 致死率、致残率与出血次数呈正相关。尽快确诊动脉瘤并早期手术干预[5], 能够明显改善患者预后。宽颈动脉瘤是介入治疗的难点[6], 单纯弹簧圈栓塞难以致密栓塞, 更容易复发, 部分甚至无法进行介入治疗[7]。本研究中显示, 血管内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组患者的术后复发率明显低于球囊辅助可脱弹簧圈栓塞组及单纯应用支架置入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中表明, 应用不同的血管内介入治疗方法对颅内动脉肿瘤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 其临床效果并不相同, 血管内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其他两种治疗方法。血管内介入治疗方法是临床上较为常用的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方法, 但其因所选用的栓塞方式不同又分为几种不同的治疗形式。血管内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治疗方法是将血管内支架与弹簧圈栓塞两种方法联合使用, 在支架的辅助中给予患者有效的栓塞, 一方面提供栅栏作用, 重塑瘤颈, 避免弹簧圈脱入载瘤动脉, 增加致密栓塞率, 另一方面改变了载瘤动脉的血流状态, 从而使血流对动脉瘤瘤颈及载瘤动脉远侧壁的冲击力大幅度减弱[8], 两者结合应用使疾病的治疗效果得到了大大的提高。但是由于支架的侧向支撑力欠缺, 致密填塞时有时会出现弹簧圈压迫支架, 形成狭窄,甚至突入载瘤动脉的情况。对于单纯支架置入, 作者通过观察, 支架置入后造影剂明显滞留, 并且观察到载瘤动脉血流改变, 与Fiorea等[9]的观察相似, 但是同样观察到, 在支架置入后通过随访发现,2例患者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复查,动脉瘤内未形成血栓, 动脉瘤体积也未出现明显缩小, 需再次行动脉瘤弹簧圈栓塞, 究其原因可能与支架网率高, 血管内膜无法覆盖支架, 以及术后长期抗凝治疗, 影响血栓形成有关, 这与Lanzino等[10]及Liu等[11]相吻合。

与此同时, 单纯应用支架置入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0)及血管内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组患者的的并发症发生率(0)明显低于球囊辅助可脱弹簧圈栓塞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1.1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球囊辅助可脱弹圈簧栓塞治疗的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的分析得知:①球囊辅助栓塞过程中, 需要不断反复膨胀、收缩球囊, 在膨胀球囊的时候会导致血流暂时阻滞, 如侧枝循环不足或微血栓形成,则容易导致载瘤动脉远端的梗死;②球囊辅助对于弹簧圈的支撑不足, 在致密栓塞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脱出至载瘤动脉的情况;③由于担心弹簧圈脱出至载瘤动脉, 可能导致瘤颈栓塞不充分, 从而导致远期复发;④由于球囊在动脉瘤栓塞完成后要撤离, 所以对于瘤颈的保护作用减弱, 血流反复的冲击仍有可能导致动脉瘤的复发, 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动脉瘤, 支架留置, 对于瘤颈的保护作用更强, 并且通过改变血流情况减轻了血流对瘤颈的冲击作用, 大大降低了复发率。血管内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治疗方法降低了患者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 保证了治疗过程的安全, 并且降低了复发的风险,满足了患者对手术安全性和微创的要求, 使患者对治疗的过程更为满意, 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2-15]。

综上所述, 血管内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球囊辅助可脱弹簧圈栓塞及单纯应用支架置入治疗, 并且手术后并发症较少发生, 提高了手术过程的安全性, 可以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对于单纯支架置入治疗宽颈动脉瘤,由于技术、材料等限制, 目前尚不能广泛应用, 有报道说应用双支架重叠覆盖的技术[16], 仍需大样本的资料及长期随访以观察其疗效及安全性。

[1]温小华.颅内宽颈动脉瘤应用血管内介入治疗技术的临床效果.中外医疗,2013,32(9):65-66.

[2]王卫, 王志刚, 丁璇, 等.手术夹闭和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疗效比较.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51(4):55-58.

[3]张向艳, 左书浩, 宏伟, 等.应用辅助技术介入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临床研究.河北医药,2010,32(9):1089-1092.

[4]Hop JW, Rinkel GJ, Agra A, et al. Case-fatality rates and functional outcome after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a systematic review. Stroke,1997,28(3):660-664.

[5]Byrne JV. Acute endovascular treatment by coil embolisation of ruptured intracranial aneurysm. Ann R Coll Surg Engl,2001,83(4):253-256.

[6]Zubillaga AF, Guglielmi G, Vinuela F, et al. Endovascular occlusion of intracranial aneurysms with electrically detachable coils: correlation of aneurysm neck size and treatment results. Am J Neuroradiol,1994,15(5):815-820.

[7]尚发军, 张鸿琪, 支兴龙, 等. Neuroform支架配合弹簧圈治疗宽颈动脉瘤.中国微侵袭外科杂志,2006,11(12):566-567.

[8]Imbesi SG, Knox K, Kerber CW. Aneurysm flow dynamics: alterations of slipstream flow for neuroendovascular treatment with liquid embolic agents. Am J Neuroradiol,2003,24(10):2044-2049.

[9]Fiorea D, Albuquenque FC, Han P, et al.Preliminary experience using the Neuroform stent for the treatment of cerebral aneurysms. Neurosurgery,2004,54(1):6-17.

[10]Lanzino G, Wakhloo AK, Fessler RD, et al. Efficacy and current limitations of intravascular stents for intracranial internal carotid. Vertebral, and basilar artery aneurysms. J Neurosurgery,1999,91(4):538-546.

[11]Liu JM, Zhang X, Zhou XP, et al. Endovascular treatment of widenecked aneurysms using stents combined with electrolytic detachable coils in a canine model. J Intrevent Radiol,2004,13(3):258-262.

[12]徐海林, 甘邻元, 周明森.血管内支架介入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临床分析.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4,29(S1):133.

[13]姜克文.血管内支架介入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临床分析.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8):39-40.

[14]黄清海, 杨鹏飞.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3).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3,10(11):606-616.

[15]龙飞, 秦坤明, 冯大勤.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分析(附42例报告).微创医学,2012,7(3):252-254.

[16]黄玉杰, 杨咏波, 游潮, 等.血管内支架在颅内宽颈动脉瘤介入治疗中的应用.华西医学,2008,23(2):205-207.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2.022

2014-10-20]

455000 安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猜你喜欢
弹簧圈球囊栓塞
动脉血管瘤栓塞弹簧圈机械解脱装置设计
Neuroform Atla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Meta分析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组蛋白和TLRs在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中的作用机制
切割球囊用于冠状动脉疾病治疗的现状及应用前景
主动脉球囊反搏应用于胃贲门癌手术1例
介入治疗脑动静脉畸形栓塞术的护理体会
大规格弹簧圈栓塞术在颅内动脉瘤中的临床疗效探讨
球囊压迫法建立兔双节段脊髓损伤模型
体外膜肺氧合在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