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唱法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2015-03-07 00:00黄山
艺术研究 2015年4期
关键词:唱法演唱者歌唱

黄山

流行唱法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黄山

本文将从专业和非专业的角度,挖掘流行唱法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意在对喜欢流行唱法和正在专业学习流行唱法的演唱者们给予一些有实践性的建议、训练方法和解决方式,以体现流行唱法的专业性和艺术性。

模仿 歌唱状态 二度创作 情绪

在我国,流行唱法和美声唱法、民族声乐唱法统称为三大唱法,其中流行唱法也是一直被百姓喜爱并且最易接受的一种唱法。很多人喜欢流行歌曲,喜欢流行唱法,喜欢用这种很直接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目前,无论是从专业教学角度,还是业余喜好角度,流行唱法都是值得去研究和探讨的。随之而来的,在流行唱法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显而易见但却经常会被大家所忽略的问题,当然也是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是为了更好地完成作品,发挥演唱者的声音,展现演唱者的表现力。

一、了解自己的声音

对于演唱艺术来说,声音是第一位的。声音要能够展现美的音乐,表达作品的情绪,与听众达到精神上的交汇,这些都是演唱者所要追求的最高的目标。任何事情都要讲求“适合”二字。流行歌曲虽然朗朗上口,易于演唱,但若想完成好一首作品也是不容易的。所以,选择适合自己声音条件和声音特色的歌曲尤为重要。比如,有些人喜欢张惠妹的歌曲,但烦恼于高音上不去;有些人喜欢汪峰的歌曲,但唱不出他沧桑的音色;有些人喜欢邓丽君的歌曲,但字里行间的韵味不够;有人喜欢孙楠的声音,但无法展现张力无穷的高音等等,这就让很多人对自己的演唱打了个大大的问号。流行唱法就是一种追求个性、展现自我的演唱艺术门类,它不同于另外两种唱法,要求声音的共性和统一性。所以,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歌曲,就一定要先了解自己的音色、音域,包括对歌曲的理解,要能够挖掘自己声音的独特之处。有很多人,不注意自己的声音,也并不知道自己声音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一味盲目的追求大作品,高难度。其实,所有的演唱者都要记住,提高演唱技巧是必要的,但千万不要强求,那样会使嗓子遭到破坏,导致根本无法完成作品,甚至于毁掉一个优秀的作品。再有,演唱技巧是经过科学、系统的训练方法和长期反复的演唱实践才能够成熟的表现,千万不能操之过急,拔苗助长。

提到了解自己的声音,那就不得不提到“模仿”。流行唱法中,个人声音的音质特点是能够被人记住和接受的最鲜明的特征。所以,不可否认的是,流行歌手一定都要经历模仿的阶段,也是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其实,对于模仿来讲,应该辩证的去理解。首先,对于初学者,模仿的唯一目的就是找到适合自己,或者说是“像”自己声音的歌手。在演唱这个歌手作品的时候,除了可以使声音很有契合度的完成作品,而且还可以很舒服的寻求到一些演唱模式、演唱技巧及演唱的处理方式。比如,有的人模仿王菲很像,那种比较强调鼻音的音色和装饰性的假音,都运用的很自如,那这个人在演唱其他歌曲的时候,就会在适当的地方自然而然地运用这样的小技巧,或者往这种习惯的声音上去靠。其实,这也是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到了比较适合自己的演唱方式,有的演唱者甚至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通过起初模仿的阶段,使自己逐渐走进流行唱法,接触如何来演唱,这是个比较直接并且有所收获的学习过程。接下来,歌者就要学会淡忘模仿,去除模仿的痕迹。因为“像”,会阻碍下面学习演唱的过程。流行唱法的魅力就在于个性,就在于每个声音有每个声音的灵魂所在,你就是你,他就是他,如果你是他,或者他是你,就永远不会有属于自己的独特个性了。学习流行唱法,一定要在模仿之后的阶段,揣摩自己的声音特征,或者说是拓展自己暂时固有的演唱方式,找到属于自己的最真实的声音。所以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歌曲,就要了解自己的声音,这些都是要建立在长时间的学习和演唱实践过程当中,通过不断地失败成功,反复揣摩、练习、实践,才能够造就和磨炼出真正的好歌手。

二、掌握作品的本质

如果你想演唱好一首流行音乐作品,那就一定不要只停留在学唱歌曲的层面上了,认真掌握作品的本质,揣摩歌曲的内在,拿捏作品的风格,是流行唱法尤为重要的一点。

第一,歌曲的旋律。旋律中包括音高和节奏,一般的旋律都比较好演唱,但如果遇到稍难些的作品就要增加练习了。例如爵士风格中的变化音、上下滑音,有些作品中的六度、七度以上的大跳旋律,作品中的频繁转调、临时升降记号等。节奏是流行音乐各种不同风格的根本,流行音乐的节奏变化也是最能体现流行音乐个性的。大量同小节和跨小节连线的运用,各种变化的切分节奏的频繁出现,多种连音的变化,重音移位,甚至于合音多声部模式的变换节拍、交错节拍等等,都是流行音乐中常见的。所以,要提高读谱能力,掌握歌曲的基本旋律是必须完成的。当然,如果你有较强的即兴演唱能力,你就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按照歌曲风格的要求,来适当的变化和填补旋律,使演唱能够更加精彩,也更能体现演唱实力和个人能力。

第二,歌词。如果说歌曲的旋律是抽象的话,那歌词就是最能直接具体表达歌曲内容的。在演唱前,一定要把歌词通读,并理解歌词的深刻含义,甚至包括创作背景,用自己的内心去感受歌词,并最终用声音传达给听众。除了比较直白的歌词外,现在还有很多借助中国古文、文言文,或是寄景抒情,借物抒情的歌词,想把这样类型的歌词表达准确,这就需要歌手具备一定的文化底蕴,否则,就会词不达意,歌不表情。诸如“浮图塔断了几层?,断了谁的魂,痛直奔一盏残灯,倾塌的山门,容我再等历史转身,等酒香醇等你弹一曲古筝”的情断柔肠,“当花瓣离开花朵暗香残留,香消在风起雨后无人来嗅,如果爱告诉我走下去,我会拼到爱尽头”的至深真爱,要有深体会,才会有真表达。再有,如果是国外的流行歌曲,歌词就更加重要。有一些歌手,外国歌唱得不错,但意思根本就不明白,只能说是学唱的像。所以,弄清每一句歌词非常重要,只做表面功夫是不行的。

第三,二度创作。二度创作是任何一个从事艺术表演者必须要具备的能力。为什么好的歌手可以把一首作品表现得淋漓尽致,用精彩的声音和表现,来准确展现静止的作品,不放过任何一个音符,任何一个节奏,甚至是一个呼吸,能够让听众发自内心的流泪或是欢呼,这就是二度创作的魅力,也是歌手能力的体现。二度创作一定是建立在原作的基础之上,通过歌手的演唱能力、演唱经验、文化底蕴和个人阅历来表达的,也包括歌手对作品的词曲作者、作品的创作背景、歌曲风格等的了解和分析。当然,二度创作要准确,而不是盲目,要真正理解作品,吃透作品才可以,否则就会事与愿违,词不达意,无法让听众听懂作品,更不用提享受作品了。所有的准备都是为了作品而服务的,所以掌握作品的本质极为重要。

三、调整歌唱的状态

几乎所有人在正式演唱前都会有这样那样的不适,比如感觉气息不够用,身体稍感僵硬,面部表情麻木,口干舌燥等等,甚至因为身体和声音的紧张大脑空白导致忘词,这样都会影响到演唱的水准。所以,演唱前,必须要调整好歌唱的状态。

首先,必要的开声练习一定要做。因为人的歌唱状态和说话状态在各个器官上都是有所区别的,如果在没有事先准备好的前提下演唱,那一定不会是一个好的、舒服的声音。所以,在演唱前,要有适当的开声练习,比如口腔打开的张力练习,调整呼吸均匀的练习,低中高声区转换的练习等等,都可以在很短时间内,使人体的发声器官调整到一个比较适合于演唱的状态,演唱起来也可以非常顺畅。就像舞蹈演员在表演之前,一定要活动四肢关节、压腿甩腰,运动员在比赛之间要开跨、活动各关节一样。叫醒各器官后,才有歌唱的状态和兴奋度,以便完成好整个演唱。当然,也不乏有些人有一些比较特殊的准备方式。不管怎样,各种方式都是要将声音调整到一个充分的、好的歌唱状态,以便完成作品。

第二,在演唱前一定做热身活动。虽然演唱主要是发声器官的工作,但当整个身体活动完之后,整个血液循环系统可以使演唱者的身体处于较兴奋的状态,使人体达到半亢奋的状态,保持身体的热量,保持状态的兴奋度,这样才会让歌者的演唱容易全身心的发挥,并且有助于声音的展现。当然,热身要有度,要适可而止,一般适度的拉伸筋骨即可,千万不能做太多的剧烈活动,这样会导致气息的短促,出现气息不够用的状况,会影响到演唱。

四、预备歌唱的情绪

情绪是需要酝酿的,尤其是在短短几分钟的演唱当中,让所有的人能够被你带动,这就要求演唱者一定要有一个非常精准的表现。在演唱前,要让自己的心沉静下来,默默地在心底陈述所要演唱的作品,包括旋律、歌词、或是准备好的舞台动作,更重要的是作品的情感表达,一定要做到全身心投入,并在一张嘴演唱就开始进入对的状态和情绪。在沉静的同时,也可以缓解歌唱的紧张度,或是闭目养神,或是深吸气,都可以有比较好的调整效果。情绪会影响演唱,也会渲染演唱,所谓欲扬先抑,以静制动,为的就是演唱时达到最高的爆发点。要能够更好的进入作品中的角色,你就要学会先跳出作品来审视,再跳进作品来表现,这是非常必要的。

五、其他

流行演唱艺术是一门综合艺术,流行歌手的完美表现,不仅仅是单一的表演,而是结合乐队(或是伴奏带)、音响、舞美、灯光、造型,甚至是观众等一系列的综合性展示。所以,在演唱前,一定要熟悉场地,熟悉音响,熟悉一切能够影响演唱的环境。其中最重要的,还是音响和乐队,对于流行歌手来讲,音响和乐队是完成演唱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比如流行演唱话筒的运用技巧等,都是需要掌握和配合的。不同场地的音响设备是有区别的,室内和广场不同,舞台和体育馆不同,要让自己能够适应每一种音响的使用,每一种环境的声场,每一个不同场合声音的运用和调整。避免出现跟不上伴奏,或是听不到监听等一些问题。还有就是跟乐队沟通作品的定调、段落的反复、速度等,要准确细致,这些都是非常必要的。再有就是要适应演唱时的装束,包括衣服、鞋子、装饰、道具等,有时还要细致到化妆,鞋子的大小,衣服的松紧等等,当然这些东西除了是为演唱和作品服务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有舒适度,因为这些一切外在的包装都会影响歌者的演唱和肢体动作,合适的外在包装会大大增强歌者的自信心,会提高演唱者的发挥。有的演唱者,还会采用自弹自唱的方式,如配和演奏钢琴、吉他、打击乐等,那么提前的乐器位置,话筒的摆放等等,也都是需要细致安排的。最后,就是适应环境,对于场地的大小和观众的远近、数量等因素,歌者就一定要考虑对自己声音的调整、舞台动作的设计和在舞台上的走动等,例如在广场和体育馆等大场地的表演动作就一定要比在小剧场演出的动作大,走动也要大,并且要顾及到不同方向和远近的观众,这样会达到最佳的听觉、视觉效果,还有较好的互动效果,保证整个作品演出的高质量,高欣赏度。

[1]付林.流行声乐演唱新概念[M].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

[2]刘新庚郝巍.流行音乐演唱教程[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1.

[3]【美】维克托·亚历山大·菲尔兹.李维渤(选译).训练歌声[M].2003.

作者单位:沈阳音乐学院

猜你喜欢
唱法演唱者歌唱
声乐表演中音乐素养对美声唱法的重要性
为你而歌唱
为你歌唱
关于《村歌唱晚》的通信
声乐演唱中弱音技巧的训练与运用
歌唱十月
谈声乐教学中的轻声唱法
跨界唱法的春天——对谭晶参加《蒙面唱将》的思考
声乐钢琴伴奏在与演唱者合作中的协调作用
论我国民族声乐演唱者的舞台形体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