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张性心力衰竭临床特征分析

2015-03-08 09:44程保玲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8期
关键词:心肌病心动图心室

程保玲

舒张性心力衰竭临床特征分析

程保玲

目的探讨舒张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特征。方法48例舒张性心力衰竭(DHF)患者(DHF组),同期48例收缩性心力衰竭(SHF)患者(SHF组), 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 统计舒张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特征。结果DHF主要为Ⅰ度心力衰竭, SHF主要为Ⅱ、Ⅲ度心力衰竭, 通常DHF对比SHF明显要轻,经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早期峰值血流速度/舒张晚期峰值血流速度(E/A)、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IDs)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等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HF在治疗时应注意对症治疗、原发疾病治疗及病理机制治疗, 经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心力衰竭;舒张性;超声心动图

舒张性心力衰竭(diastolic heart failure, DHF)指在心室收缩功能保持正常情况下, 出现心室松弛性及顺应性下降现象导致心室充盈量降低, 充盈压上升, 由此使得肺循环及体循环出现瘀血的综合征, DHF通常出现在收缩性心力衰竭症状前, 在临床中是一种独立疾病, 大约为全部心力衰竭患者的1/3[1]。因为舒张性心力衰竭在临床中无典型特征往往被忽视, 为了了解DHF病因、机制、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 本文选取48例DHF患者, 现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48例DHF患者(DHF组), 诊断标准:DHF标准按照欧洲心脏协会1998年制定的诊断标准执行, 存在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症状或体征;左室收缩功能保持正常或稍有降低, LVEF≥45%;有左心室松弛、充盈、舒张期扩张度降低或僵硬度异常依据。其中男23例, 女25例, 年龄45~80岁, 平均年龄(61.2±6.8)岁;高血压病21例(43.75%), 冠心病21例(43.75%), 糖尿病合并心肌病2例(4.17%), 扩张型心肌病1例(2.08%), 肥厚型心肌病1例(2.08%), 原发性限制型心肌病1例(2.08%), 瓣膜性心脏病1例(2.08%)。选取同时期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SHF组)48例, 其中男27例, 女21例, 年龄46~81岁, 平均年龄(62.5±7.1)岁;高血压病21例(43.75%), 冠心病22例(45.83%),糖尿病合并心肌病1例(2.08%), 扩张型心肌病1例(2.08%),肥厚型心肌病1例(2.08%), 原发性限制型心肌病1例(2.08%),瓣膜性心脏病1例(2.08%)。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分析对比两组患者心力衰竭分级、分度及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查情况。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查内容主要包括LVEF、E/A值、LVIDs和LVIDd。

1.3 心力衰竭的分级、分度[2]应用国际通用NYHA分级、分度标准, 心力衰竭心功能分成4级3度, Ⅰ级心功能,患者体力活动均无受限性, 心力衰竭为代偿期;Ⅱ级心功能也是Ⅰ度心力衰竭, 患者体力活动出现轻度受限性;Ⅲ级心功能, 也就是Ⅱ度心力衰竭, 患者体力活动出现明显受限性;Ⅳ级心功能也就是Ⅲ度心力衰竭, 患者体力活动受到完全限制, 无法进行任何体力活动。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予以统计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心力衰竭分级比例及LVEF、E/A、LVIDs、LVIDd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心力衰竭分级与超声心动图检查情况对比[n(%),±s]

表1 两组患者心力衰竭分级与超声心动图检查情况对比[n(%),±s]

注:两组比较, P<0.05

组别 例数 Ⅰ度 Ⅱ度 Ⅲ度 LVEF(%) E/A LVIDs(mm) LVIDd(mm) DHF组 48 34(70.83) 12(25.00) 2(4.17) 0.65±0.09 1.10±0.68 51.30±5.46 34.60±5.48 SHF组 48 12(25.00) 27(56.25) 9(18.75) 0.31±0.08 2.12±0.74 57.20±5.68 43.60±6.48

3 讨论

舒张性心力衰竭在临床中的发病机制使得患者发生舒张性心力衰竭症状的机制存在一定复杂性, 通常分成两种类型,在患者自身冠心病症状发生显著心肌缺血情况时, 心肌能量供应出现一定限制情况, 患者心肌细胞中钙离子无法及时有效泵出至细胞外部, 由此使得患者发生心脏舒张功能障碍现象。当患者自身具有高血压或心肌病等病变时, 往往因为左心室肥厚等情况使得心室肌顺应性明显变差, 由此发生充盈障碍症状。引发舒张性心力衰竭症状出现的主要因素为冠心病、高血压、瓣膜性心脏病、肥厚性心肌病及糖尿病性心肌病等。

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心功能分级存在不同时其临床症状也存在不同表现, 对患者病理机制予以统计分析表明, 日常生活中患者与皮料相接触、呼吸道感染、食盐大量摄取、情绪波动等均有可能使得疾病快速进展, 临床诊断存在明显难度。对于此疾病诊断在临床中已然达成共识, 患者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才能够得到确诊:①左室收缩功能出现轻度异常或保持正常状态;②具有充血性心力衰竭相关体征及临床症状;③在左心室舒张期出现扩张僵硬度较为异常、充盈出现异常现象[3]。

经本文研究结果分析可知, DHF组与SHF组心力衰竭分级对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F、E/A、LVIDs、LVIDd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体征及临床症状主要为肺循环瘀血, 有的患者会有体循环瘀血症状,患者均未发生外周组织器官缺血症状。患者病理特征主要为心肌纤维充盈及伸展能力减弱, 舒张期心室出现僵硬度提高情况, 主动松弛能力出现损伤, 因此导致舒张期心室损害,心搏量下降, 使得舒张末期发生心力衰竭。

[1]李洪仕.舒张性心力衰竭病理生理和治疗进展.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2,28(4):244.

[2]易红.舒张性心力衰竭临床特征及护理体会.中国实用医药,2012,7(4):205-206.

[3]陆立岚.高血压致舒张性心力衰竭80例临床护理.齐鲁护理杂志,2011,17(30):60-61.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8.022

2014-12-24]

450000 河南省直属机关第一门诊部

猜你喜欢
心肌病心动图心室
超声心动图诊断Fabry病1例
产前MRI量化评估孕20~36周正常胎儿心室内径价值
王新房:中国超声心动图之父
左归降糖舒心方对糖尿病心肌病MKR鼠心肌细胞损伤和凋亡的影响
起搏器融合波排除的心电图表现
伴有心肌MRI延迟强化的应激性心肌病1例
早孕期超声心动图在胎儿严重先心病中的应用
超声心动图诊断Loffler心内膜炎1例
补硒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效果研究
『孙爷爷』谈心室为孩子上网撑起『保护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