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对产后出血的预防作用

2015-03-08 09:44吴小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8期
关键词:益母草宫素出血量

吴小艳

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对产后出血的预防作用

吴小艳

目的探讨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对产后出血的预防作用。方法68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各34例。对照组患者单独给予缩宫素预防治疗, 治疗组患者实施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方法预防治疗。对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产后各时间段平均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妇产后联合对益母草注射液和缩宫素加以运用, 可有效预防产妇产后出血。治疗组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 且各个时间段子宫状态均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产后出血;益母草注射液;缩宫素;联合;预防作用

按产科定义, 胎儿娩出后24 h内产妇出血量>500 ml的情况即为产后出血, 该种情况大多数发生在产后2 h内。作为分娩期比较常见的并发症, 产后出血后果也比较严重,在各种导致产妇死亡的病因中占首位。在我国, 尤其边远落后地区产妇出血发病率更加突出, 几乎占了分娩总数的2%~3%[1]。因此, 积极预防产后出血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本文主要探讨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对产后出血的预防作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接收的68例剖宫产产妇为对象。其中初产妇40例, 经产妇28例;年龄22~35岁, 平均年龄(26.4±4.1)岁;孕周36~43周, 平均孕周(38.4±2.2)周;所有产妇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将68例产妇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各3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产妇胎儿分娩后, 在其子宫壁肌立即进行注射10 IU缩宫素, 之后再进行静脉滴注20 IU;术后4 h在产妇臀部加以注射10 IU缩宫素, 每12小时注射1次,连续4 d。治疗组产妇胎儿分娩后, 在产妇子宫壁肌立即对2 ml益母草注射液实施肌内注射, 然后对20 IU缩宫素静脉滴注, 术后4 h将益母草注射液1 ml肌内注射于产妇臀部,每12小时注射1次, 并静脉注射缩宫素20 IU, 连续4 d。

1.3 观察指标[2]对产妇各项生命体征进行实施监测, 其中出现宫缩乏力、出血等情况为重点监测对象, 同时对其他止血办法积极采取。对两组产妇产后2、24 h等时段产后出血量进行记录和比较, 同时对两组产妇中总出血量≥500 ml的例数加以统计。观察两组产妇术后恢复情况, 比较两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比较 对照组产后2、24 h时段出血量均高于治疗组, 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出血量≥500 ml者为1例, 对照组出血量≥500 ml为3例,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组共出现2例不良反应患者, 发生率为5.9%;对照组共出现4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8%;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产后出血量比较(±s, ml)

表1 两组产后出血量比较(±s, ml)

注:两组比较, P<0.05

组别 例数 产后2 h出血量 产后24 h 出血量对照组 34 226±77 478±87治疗组 34 114±41 363±86

表2 两组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面的比较[n, n(%)]

3 讨论

作为分娩期间最为严重并发症之一, 产后出血若得不到及时治疗很可能会导致产妇出现死亡情况, 是威胁产妇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综观产后出血原因, 除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裂伤外, 还包括胎盘因素及凝血功能障碍等, 其中最常见的因素为子宫乏力, 占产后出血比例的70%[3]。产妇生产过程过长、身体虚弱等都容易导致患者发生子宫乏力情况,影响患者子宫收缩正常功能, 继而导致患者出现产后出血。

缩宫素是临床中针对宫缩乏力治疗的主要药物, 作为一种多肽类激素, 缩宫素可是对子宫平滑肌产生刺激促使其实现收缩, 对子宫收缩具有显著效果。但缩宫素的用量随着浓度增加受体对其敏感性会一定程度降低, 在收缩子宫的效果上宫缩素将不会再有所提高。另一方面, 缩宫素需要一定的耐受性, 不同患者耐受程度具有一定差异, 严重者可能会导致产妇出现血压升高情况, 致使产妇冠脉压力变大, 在子宫收缩方面有较大的副作用[4]。益母草作为一种缩宫止血中药药材, 对子宫收缩也具有显著的促进效果。在益母草注射液中, 生物碱及水苏碱是其主要成分, 患者在实施益母草注射治疗后不会出现血压升高情况, 半衰期长达6 h, 仅需肌内注射便可达到子宫收缩的良好效果。益母草注射液与缩宫素共同应用于产后出血, 则可促进子宫迅速收缩, 且能够持续宫缩较长时间, 具有较持久的作用[5]。两者之间的相互弥补,对产后出血起到更好的协同效果。

本次研究结果中, 治疗组实施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 产后2、24 h时段出血量均低于单纯使用宫缩素治疗的对照组, 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 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的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9%, 对照组为11.8%, 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在预防产妇产后出血方面的明显效果, 且各个时间段子宫状态均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王改改, 陈芳琴.产后出血54例临床分析.临床误诊误治,2010,6(6):33-35.

[2]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9-70.

[3]李力, 俞丽丽.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原因识别及防治.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2,1(2):101-102.

[4]刘广翠.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治疗剖宫产术中及术后出血效果分析.中国乡村医药,2014,2(4):28-29.

[5]阮金兰, 杜俊蓉, 曾庆忠, 等.益母草的化学、药理和临床研究进展.中草药,2003,11(11):52-54.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8.074

2015-01-05]

546600 桂林荔浦县妇幼保健院

猜你喜欢
益母草宫素出血量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缩宫素在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中的治疗效果
称重法和升级容积法并用对产后出血量的估算调查
益母草中的1个新二萜苷
综合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
益母草的毒副作用
分娩镇痛联合微泵静注缩宫素的临床效果观察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益母草到底能治疗哪些妇科病?
5种干燥方法对益母草质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