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分析

2015-03-08 09:44陈石红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8期
关键词:潜血凝血酶奥美拉唑

陈石红

凝血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分析

陈石红

目的探究凝血酶联合奥美拉唑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9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4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奥美拉唑进行治疗,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凝血酶, 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止血时间和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29.45±6.21)h、97.83%;对照组分别为(44.37±8.93)h、80.43%, 两组比较, 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凝血酶联合奥美拉唑对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有较好的疗效, 能明显减少止血时间, 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 对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凝血酶;奥美拉唑;上消化道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胃、食管、胰胆或十二指肠等病变引起的出血, 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呕血或黑粪, 往往伴有急性周围循环衰竭, 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消化道疾病, 死亡率和患病均较高, 对患者危害较大[1]。近年来常使用奥美拉唑对患者进行治疗, 它是一种较好的质子泵抑制剂, 在治疗的过程中加用凝血酶能更好地发挥治疗作用, 为探究二者联合治疗的作用效果, 作者做了临床实验并对结果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现将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于2011年8月~2013年9月接收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92例, 所有患者均符合该病临床诊断标准, 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46例。观察组男29例, 女17例, 年龄20~72岁, 平均年龄(42.3±6.3)岁;对照组男30例, 女16例, 年龄20~71岁, 平均年龄(41.4±6.0)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生活环境等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用药前需进行体征监测、禁食、补充血容量、保持呼吸通畅等基础治疗。两组患者均使用奥美拉唑进行静脉滴注治疗, 于100 ml 0.9%氯化钠溶液中加入40 mg奥美拉唑进行静脉滴注,1次/d,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凝血酶, 于20 ml 0.9%氯化钠溶液中加入蛇毒凝血酶1000 U静脉推注,2次/d。

1.3 疗效评定标准[2]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可分为以下标准:①显效:治疗3~4 d后, 患者无黑便、呕血, 大便潜血实验结果为阴性;②有效:治疗5~6 d后无黑便、呕血,大便潜血实验为阴性;③无效:治疗6 d以上, 仍有血和黑便, 大便潜血实验为阳性。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止血时间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止血时间为(29.45±6.21)h, 对照组患者的止血时间为(44.37±8.93)h, 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2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比较 观察组显效26例, 有效19例, 总有效率为97.83%;对照组显效17例、有效20例,总有效率为80.43%, 两组比较, 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n(%)]

3 讨论

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性溃疡疾病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 其病因较为复杂, 一般上肠道疾病、上肠道附近组织病变、门静脉高压及其他全身性疾病均可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患者除了会出现呕血、黑便等症状以外, 还会出现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发热、氮质血症等症状, 不仅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 严重时还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3]。临床上常用奥美拉唑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治疗, 它是一种质子泵抑制剂, 能够有效地抑制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 显效快, 作用可逆, 患者可能会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 但并不影响用药治疗, 且耐受性良好, 但只能用于静脉滴注治疗[4]。凝血酶是从猪血或健康人体内提取的一种有效物质, 它能直接作用于凝血的第三阶段, 能明显缩短凝血的时间, 还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患者口服凝血酶后, 能够立即与创面进行接触, 形成小血栓, 快速止血。口服凝血酶后, 胃酸会很快将其溶解, 因此在治疗的过程中同时进行奥美拉唑滴注治疗, 能够有效地抑制胃酸的分泌, 明显降低细胞壁中的相关酶的活性, 从而减少凝血酶的溶解, 有效地治疗上消化道的出血症状[5]。本文中, 两组患者均使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凝血酶, 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的止血时间和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29.45±6.21)h、97.83%;对照组分别为(44.37±8.93)h、80.43%, 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 奥美拉唑联合凝血酶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较好, 安全性较高, 能明显减轻患者的痛苦, 对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值得推广应用。

[1]杨先平.生长抑素及凝血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疗效分析.中国当代医药,2012,19(34):86-87.

[2]张杏.凝血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分析.中国当代医药,2013,20(9):58-59.

[3]洪晓萍, 马淑媚.凝血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19(21):3170-3173.

[4]刘海平, 雷锐利.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73例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19(3):540.

[5]徐永.凝血酶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疗效观察.当代医学,2013,14(32):91.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8.084

2014-11-28]

527200 罗定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猜你喜欢
潜血凝血酶奥美拉唑
奥美拉唑、血凝酶联合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观察
金属离子/环糊精包合物在潜血指纹显现中的应用
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应用研究
尿潜血“+”是肾炎吗
尿潜血如何诊断治疗
基于稀土离子介导石墨烯量子点荧光开关的凝血酶生物传感器
抗生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活动期胃溃疡的疗效观察
多肽自组装膜用于凝血酶的检测
羊血凝血酶制备条件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