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形调强放疗同步口服卡培他滨治疗Ⅱ、Ⅲ期直肠癌术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

2015-03-08 09:44王卫华刘佳刘丽丽郑国宝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8期
关键词:卡培口服直肠癌

王卫华 刘佳 刘丽丽 郑国宝

适形调强放疗同步口服卡培他滨治疗Ⅱ、Ⅲ期直肠癌术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

王卫华 刘佳 刘丽丽 郑国宝

目的对适形调强放疗同步口服卡培他滨治疗Ⅱ、Ⅲ期直肠癌术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展开对比分析。方法74例Ⅱ、Ⅲ期直肠癌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各37例, 对照组给予适形调强放疗, 并在治疗前后进行肝肾功能、血糖、血常规和心电图检查。治疗组给予适形调强放疗同步口服卡培他滨, 适形调强放疗治疗方法同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3.78%、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54%, 同对照组患者的59.46%、64.86%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形调强放疗同步口服卡培他滨在治疗Ⅱ、Ⅲ期直肠癌临床上效果较为理想, 且不良反应较少。

适形调强放疗;卡培他滨;Ⅱ、Ⅲ期直肠癌;临床效果;不良反应

目前, 直肠癌发病率逐渐上升, 手术为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方法, 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Ⅱ、Ⅲ期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率较高, 影响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因此, 对于直肠癌晚期患者和直肠癌复发患者应通过放化疗方法进行治疗,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1]。为进一步了解适形调强放疗同步口服卡培他滨治疗Ⅱ、Ⅲ期直肠癌术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展开对比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在2011年6月~2013年1月收治的74例Ⅱ、Ⅲ期直肠癌患者, 通过CT、超声和病理检查确诊, 肿瘤可清晰测量且无转移。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 治疗组37例, 男25例, 女12例;患者年龄35~70岁,平均年龄(52.68±10.27)岁;22例为Ⅱ期,15例为Ⅲ期;对照组37例, 男26例, 女11例;患者年龄36~71岁, 平均年龄(51.06±9.87)岁;23例为Ⅱ期,14例为Ⅲ期。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适形调强放疗, 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肝肾功能、血糖、血常规和心电图检查。指引患者俯卧在模拟机上,双手放在颏下, 放疗下界为闭孔下缘、上界为 L5椎体下缘。对正患者中线位置后, 旋转机架角90°和270°, 调整前后界,距离为8~10 cm, 后界需包括患者骶骨一半。后野的两侧界在患者骨盆外1~2 cm, 上下界同两侧野相同。患者全盆腔三野同中心放射治疗相同。用8mwX DT直线加速器放疗, 剂量为40 Gy。完成盆腔放疗后, 对局部肿瘤病灶进行3 d阴极射线管(CRT)加量照射, 剂量20~25 Gy。并将患者CT重建图传输到治疗系统, 通过直方图控制和优化放疗剂量, 患者脊髓和膀胱照射剂量<10 Gy。最后, 根据适形治疗计划系统计算结果, 对患者肿瘤病灶实施治疗。

1.2.2 治疗组 适形调强放疗同步口服卡培他滨, 适形调强放疗治疗方法同对照组患者一致。同时, 指引患者每日早晚各口服1次卡培他滨, 每日总剂量为825 mg/m2, 持续服用14 d, 休息7 d继续下1个疗程治疗。

1.3 疗效判定标准[2]根据WHO关于实体瘤疗效判定标准对本次研究选取患者近期疗效进行评价, 将其分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和进展四个部分。总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展开对比分析 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展开对比分析, 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2 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展开对比分析 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展开对比分析, 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展开对比分析[n(%)]

表2 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展开对比分析[n(%)]

3 讨论

临床上研究证明遗传、饮食、生活习惯和社会环境均同直肠癌疾病发病机制之间具有密切关系, 直肠息肉为诱发直肠癌的主要因素, 给患者健康和生命带来严重威胁。手术为治疗直肠癌的主要方法, 但部分患者在实施手术治疗后会出现复发, 且转移情况不够乐观。Ⅱ、Ⅲ期直肠癌为直肠癌晚期,便血和疼痛为其主要临床症状, 此时患者丢失手术机会, 放化疗方法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 改善患者预后。适形调强放疗对患者病灶进行靶向照射, 提高患者肿瘤组织所受照射剂量, 同时, 该种方法可降低对患者正常组织的照射剂量, 减少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 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卡培他滨为一种新型氟尿嘧啶类化疗药, 其主要通过肠黏膜吸收快速起效, 同传统药物相比不良反应较少, 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因此, 在治疗Ⅱ、Ⅲ期直肠癌临床上适形调强放疗同步口服卡培他滨临床效果较为显著, 本次研究选取患者中, 通过适形调强放疗同步口服卡培他滨治疗患者临床治疗的治疗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通过适形调强放疗治疗的对照组(P<0.05)。在杜凯学者研究中, 通过适形调强放疗同步口服卡培他滨治疗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4.8%[3],同本次研究结果较为相似。证明, 适形调强放疗同步口服卡培他滨可显著改善Ⅱ、Ⅲ期直肠癌患者临床症状, 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综上所述, 适形调强放疗同步口服卡培他滨在治疗Ⅱ、Ⅲ期直肠癌临床上效果满意, 且安全性较高, 改善患者预后。

[1]刘佳.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口服卡培他滨治疗Ⅱ、Ⅲ期直肠癌术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中国实用医药,2013,8(5):74.

[2]张培良.简化调强放疗同步卡培他滨治疗直肠癌术后复发临床观察.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2,19(14):1103.

[3]杜凯.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口服卡培他滨治疗Ⅱ、Ⅲ期直肠癌术后疗效探讨.当代医学,2013,19(2):80.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8.096

2015-01-07]

471000 解放军150中心医院肿瘤科

猜你喜欢
卡培口服直肠癌
MRI在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及预后的应用研究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早期结直肠癌患者凝血指标异常及其临床意义
经常口服避孕药和使用节育环的女性何时怀孕
卡培他滨对复发转移三阴性乳腺癌的疗效分析
口服避孕药会致癌吗
为口服避孕药正名
腹腔镜下直肠癌前侧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观察
卡培他滨单药与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中晚期胃癌临床疗效的比较研究
卡培他滨联合调强放疗治疗乳腺癌肝转移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