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肝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疗效观察

2015-03-08 09:44卢婉娜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8期
关键词:凝血酶原辛伐他汀肝素

卢婉娜

低分子肝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疗效观察

卢婉娜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和辛伐他汀联合治疗。评定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前的PaCO2、PaO2、血氧饱和度及凝血酶原时间分别和对照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PaCO2、PaO2、血氧饱和度及凝血酶原时间分别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疗效显著, 值得借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辛伐他汀;低分子肝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程较长, 且长期慢性炎症以及缺氧状况存在, 当在某些诱因作用下, 可引起急性加重, 导致患者病情加重, 肺功能进一步下降。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血液表现为高凝状况。研究认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血栓患者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占有一定比例, 所以高凝状态影响到患者预后。本文选择本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 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辛伐他汀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 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标准[1], 上述患者均在短期内病情加重(气短或喘息症状较重、痰量增多、痰液可为脓性等), 表现为急性加重。同时排除实验前2周服用阿司匹林等对患者凝血有影响的药物、不能得到有控制的高血压患者、合并有严重心脏疾病患者、近期有手术史患者、合并有出血性疾病或其他血液系统疾病患者、肝肾功能障碍或对实验中所用药物过敏患者。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50例。观察组中男30例,女20例;对照组中男28例, 女22例。观察组最小年龄59岁, 最大年龄为79岁, 平均年龄(65.3±6.4)岁;对照组患者年龄58~78岁, 平均年龄(64.9±5.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处理(低流量吸氧、给予抗生素抗感染、给予扩张支气管药物解痉、给予平喘药物、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维持酸碱平衡等)。对照组采用上述常规治疗, 观察组同时给予辛伐他汀(哈药集团三精明水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10454, 批号:110917)和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低分子肝素钙(Glaxo Wellcome Production, 国药准字J20090006, 批号:110803), 每次注射剂量为5000 U, 注射2次/d, 皮下注射, 连续应用7 d,7 d为1个疗程;辛伐他汀,服用40 mg/次,1次/d, 睡前服用, 连续应用2周。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凝血酶原时间改变情况;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动脉血气指标改变情况(测定PaCO2、PaO2、血氧饱和度)。

1.4 疗效判定标准[2]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呼吸困难、咳嗽、浓痰等)和体征改变情况。患者的临床症状(呼吸困难、咳嗽、浓痰等)和体征在治疗后得到显著缓解或者消失, 评定为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呼吸困难、咳嗽、浓痰等)和体征在治疗后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评定为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呼吸困难、咳嗽、浓痰等)和体征在治疗后和治疗前比较, 没有缓解, 评定为无效。总有效率=(有效+显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观察指标比较 察组治疗后的治疗后的PaCO2、PaO2、血氧饱和度及凝血酶原时间分别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显效38例、有效10例、无效2例, 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显效29例、有效12例、无效9例, 总有效率为82.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PaCO2、PaO2、血氧饱和度及凝血酶原时间比较 (±s)

表1 两组PaCO2、PaO2、血氧饱和度及凝血酶原时间比较 (±s)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组别 例数 PaO2(mm Hg) PaCO2(mm Hg) 血氧饱和度(%) 凝血酶原时间(s)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50 58.3±5.9 71.5±6.7 75.1±4.8 67.3±6.1 64.8±5.0 82.3±3.3 9.98±0.69 10.97±0.78观察组 50 60.3±6.1 89.3±5.7a 74.3±5.2a 58.1±5.3a 63.6±4.1 90.4±2.7a 10.01±0.55 13.05±0.71a

3 讨论

低分子肝素相对于肝素而言, 其分子量较小, 其抗凝作用主要是对凝血因子Xa起到抑制作用, 对纤溶作用起到促进作用, 而其抗凝以及抗血栓时, 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不产生影响, 低分子肝素同时对血液的高粘滞状态有降低作用,有助于防止新的血栓形成, 所以低分子肝素能够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高凝状态[3-5]。辛伐他汀属于调脂类药物,研究表明, 辛伐他汀能够对平滑肌增殖作用产生抑制效果,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起到改善作用, 同时对炎症反应也可产生一定的抑制效果, 这些是其调脂作用以外的治疗作用[6,7]。而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来说, 在其病理生理改变过程中, 此类患者的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而高凝状态容易导致血栓形成, 特别是肺部血栓形成可导致患者病情加重, 严重影响到患者预后。本文结果显示, 观察组治疗后的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长于对照组, 观察组治疗后的动脉血气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 观察组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

总之, 说明辛伐他汀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疗效显著, 值得借鉴。

[1]王红阳, 郭秀华, 戈艳蕾, 等. 小剂量肝素对老年AECOPD患者疗效及Fbg、Hs-CRP、TNF-α的影响. 实用医学杂志,2013,4(20):3312-3314.

[2]林宏. 低分子肝素钠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D-2聚体增高32例疗效观察. 陕西医学杂志,2014,8(5):559-561.

[3]张立江, 李秀萍. 抗凝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中的临床应用. 新疆医学,2014(10):42-45.

[4]林宏. 低分子肝素钠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D-2聚体增高32例疗效观察. 陕西医学杂志,2014,8(5):559-561.

[5]袁莉, 凤靖, 罗凤鸣. 低分子肝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Meta分析.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4,7(7):821-826.

[6]徐启康. 辛伐他汀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重症肺心病疗效观察.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9(2):137-139.

[7]杨菊月.低分子肝素钙在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中国实用医药,2013,8(15):12-13.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8.119

2015-01-21]

474350 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人民医院内一科

猜你喜欢
凝血酶原辛伐他汀肝素
辛伐他汀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观察
肝硬化患者凝血酶原时间及血小板检验的临床价值
载辛伐他汀PCL-Gt/PCL屏障膜对兔颅骨缺损修复作用的研究
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效果观察及机制分析
血清异常凝血酶原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临床价值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产后出血影响的临床效果
肝素在生物体内合成机制研究进展
费森尤斯血液透析机中肝素泵的故障处理及日常维护保养
老年人应用辛伐他汀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PCC中不同水平抗凝血酶和肝素对其促凝及抗凝能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