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病理性黄疸43例治疗分析

2015-03-08 09:44刘群格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8期
关键词:四联双歧口服液

刘群格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43例治疗分析

刘群格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方法86例新生儿黄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3例, 对照组给予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和茵栀黄口服液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6.7%, 观察组总有效率93.0%,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满意。

病理性黄疸;新生儿;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茵栀黄口服液

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可自行缓解, 但病理性黄疸可长时间不消退[1], 如进一步加重可导致胆红素脑病, 造成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 故新生儿黄疸要早期干预, 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本院应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茵栀黄口服液联合用药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5月~2014年6月在本科住院治疗的新生儿黄疸患儿86例, 所有患儿均符合《实用儿科学》制定的新生儿黄疸的相关诊断标准[2], 排除生理性的黄疸、先天性胆道闭锁性黄疸及胆红素脑病患儿, 合并有新生儿缺氧、窒息、甲状腺功能低下及低蛋白血症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3例, 男22例, 女21例, 早产儿26例, 足月儿17例, 胎龄35~41周, 平均胎龄(39.35±1.16)周, 体重2.9~4.6 kg, 平均体重(3.82±0.50)kg;观察组43例,男24例, 女19例, 早产儿27例, 足月儿16例, 胎龄34~42周, 平均胎龄(39.19±1.01)周, 体重2.8~4.7 kg, 平均体重(3.79±0.46)kg。两组患儿在性别、胎龄、体重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儿均给予去除诱因及病因、吸氧、补液保暖、抗感染吸氧等治疗, 并应用间歇性蓝光照射治疗,上下双面蓝光照射治疗,6 h/d,2次/d, 可据病情适当调整照射时间(光照时遮盖双眼和会阴部), 病情较重者给予人血白蛋白, 剂量按照1 g/kg, 静脉滴注,1次/d;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1片/次,2次/d, 用温开水溶解后口服, 茵栀黄口服液,5 ml/次,2次/d,口服。两组均治疗1周后观察疗效。

1.3 疗效评定标准[3]治愈:患儿症状及体征恢复正常, 黄疸完全消退, 血清总胆红素<90 μmmol/L, 小便颜色正常;显效:患儿症状及体征恢复显著好转, 基本恢复正常, 黄疸显著好转, 大部分消退, 血清总胆红素检查在100~120 μmmol/L之间;有效:患儿症状及体征恢复有所好转, 黄疸症状有所减轻,血清胆红素检查有所下降;无效:患儿症状及体征恢复, 胆红素等与治疗前相比较未见好转或者加重。总有效率=(治愈+有效+显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后1周后对照组治愈7例, 显效14例, 有效12例,无效10例, 总有效率76.7%, 观察组治愈16例, 显效16例,有效8例, 无效3例, 总有效率93.0%,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n, n(%) ]

3 讨论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是临床常见的新生儿疾病之一, 多种原因导致患儿肝前性胆红素产生过多, 而血中对胆红素的有效运载能力较低, 再加上新生儿肝脏尚未发育完全, 肠肝循环功能尚不完善, 肝对血中胆红素摄取能力较低, 还有肝后性的胆汁排泄发生障碍等因素均可使新生儿出现黄疸。黄疸发生后, 胆红素蓄积过多可发生胆红素脑病, 危及患儿生命。因此, 本病应早发现早治疗, 避免对患儿造成损害。目前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方法有蓝光照射、药物及换血疗法等, 其中蓝光疗法和药物疗法对患儿伤害较小, 安全性高, 因此在临床上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运用[4], 蓝光可将患儿体内脂溶性的胆红素转变为水溶性的胆红素, 不经过肝脏结合直接经尿液或者胆汁排出体外。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属肠道微生态调节剂, 主要包含有嗜酸乳杆菌、蜡样芽胞杆菌、双歧杆菌、粪肠球菌, 口服后以上菌群可定植在肠道内, 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 刺激患儿的免疫系统产生大量细胞因子与抗体, 形成免疫保护屏障[5],还可阻止结合胆红素分解成未结合胆红素, 减少患儿肠肝循环, 促进胆红素的代谢。茵栀黄口服液由茵陈、栀子、黄芩及金银花等提取而成, 可诱导肝酶系统摄取并结合胆红素,促使胆汁的分泌, 有效抑制肠肝循环, 增强肠道的蠕动, 促进胆红素排泄[6]。现代药理研究显示, 茵陈可促进胆汁中胆红素、胆酸等的排泄;栀子有利胆和促进胆汁分泌。本次临床观察结果显示,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联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的观察组总体有效率明显由于对照组(P<0.05)。

总之, 联合用药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好, 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

[1]满丽娜.茵栀黄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68例.中国卫生产业,2014(30):187-188.

[2]卢华萍, 应小明, 符艳华.蓝光照射联合茵栀黄口服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观察与护理配合.海峡药学,2013,25(4):142-143.

[3]董丽滨.茵栀黄注射液加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疗效观察.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0,31(2):50-51.

[4]黄敏潘, 玉杰生.不同方式的蓝光疗法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比较.中国实用医刊,2014,41(23):67-68.

[5]颜波.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疗效观察.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2014,2(5):125.

[6]李玉勤, 唐炜, 金胜利.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培菲康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40 例疗效观察.中国实用医药,2014,9(22):180-181.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8.122

2015-01-12]

471300 河南省伊川县妇幼保健院

猜你喜欢
四联双歧口服液
分析Hp阳性消化性溃疡应用含铋剂四联疗法治疗的效果、安全性
益生菌产品中双歧杆菌计数培养基的比较研究
双花保健口服液的制备及对应激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法洛四联症的价值
双歧杆菌及其产品缓解肠炎症状的研究进展
Systematic Evaluation (Meta-analysis) of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Pudilan Xiaoyan Oral Liquid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 in the Treatment of Suppurutive Tonsillitis in Children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蒙脱石散联合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分析
HPLC法同时测定固本补肾口服液中3种黄酮
HPLC法同时测定阿胶强骨口服液中4种氨基酸
绿色四联新能源 缔造智能新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