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的护理体会

2015-03-08 09:44张致玲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8期
关键词:胃管胃肠功能根治术

张致玲

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的护理体会

张致玲

目的对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的护理体会展开对比分析。方法72例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各36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 治疗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14.62±2.01)d、胃动力恢复时间为(14.86±0.73)d、住院时间为(16.28±1.18)d、治愈率为100.00%、对护理质量总满意度为97.22%, 与对照组患者的(28.23±1.16)d、(27.56±1.13)d、(30.05±1.57)d、80.56%和75.00%相比,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改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 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护理效果

临床上, 胃瘫综合征为一种常见的胃癌根治术后并发症,麻醉、手术创伤和精神等因素均同胃瘫综合征之间具有直接关系, 胃排空迟缓为其主要特征, 给患者健康和正常生活带来一定威胁。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患者临床症状具有一定改善作用, 能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促使患者早日康复[1]。为进一步了解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的护理体会,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3月~2013年8月收治的72例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 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反酸、饱胀不适等临床症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各36例。治疗组男21例, 女15例;平均年龄(55.53±10.03)岁;17例出现在术后拔除胃管后5 d内,11例出现在术后拔除胃管后5~10 d内,8例出现在术后拔除胃管后10 d外;对照组男22例, 女14例;平均年龄(56.38±9.68)岁;18例出现在术后拔除胃管后5 d内,12例出现在术后拔除胃管后5~10 d内,6例出现在术后拔除胃管后10 d外。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 治疗中护理人员实施常规护理、健康指导和健康教育等。

1.2.2 治疗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 具体如下。

1.2.2.1 心理护理 基于患者病程长、反复发作等特点,极易出现不同程度的紧张和焦虑等不良情绪, 为治疗带来一定难度。此时, 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因精神因素直接影响患者迷走神经兴奋性, 影响治疗的效果,因此, 护理人员应全面掌握患者心理状况, 对患者进行动态心理指导, 改善患者心理状况, 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同时,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详细讲解胃瘫综合征影响因素和发病因素等, 让其正确认识疾病, 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

1.2.2.2 营养支持 患者需长时间禁食, 因此护理人员应通过留置胃管持续降低患者胃肠部压力, 使胃肠得到良好休息, 缓解水肿症状。同时, 患者长时间禁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 因此, 护理人员应为患者提供及时营养支持,保持肠内外营养。在患者恢复肛门排气功能后为患者提供适当饮食, 为患者制定科学的饮食计划, 促使食物顺利排入肠道。

1.2.2.3 胃肠减压 护理人员用3%高渗盐水清洗患者胃肠部, 保持胃管通畅, 缓解患者胃黏膜水肿症状。同时对患者胃部引流量、颜色和性质等进行详细记录。胃管插管时,护理人员应动作轻柔缓慢, 严格控制插入深度, 避免出现吻合口损伤。患者在留置胃管过程中应保障合理营养, 拔出胃管后, 根据患者身体状况给以其相应食物, 并通过药物促使胃动力恢复正常等。

1.3 观察指标[2]对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胃动力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治愈率和对护理质量总满意度进行密切观察。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胃动力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展开对比分析,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对两组患者治愈率和对护理质量总满意度展开对比分析,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胃动力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对比 (±s, d)

表1 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胃动力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对比 (±s, d)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组别 例数 胃肠功能恢复时间 胃动力恢复时间 住院时间治疗组 36 14.62±2.01 14.86±0.73 16.28±1.18对照组 36 28.23±1.16 27.56±1.13 30.05±1.57

表2 两组患者治愈率和对护理质量总满意度对比[n(%)]

3 讨论

临床上, 胃癌根治术后极易出现胃瘫综合征并发症, 其指各种腹部手术使正常神经激素和肌源性因素对胃排空的调控功能出现障碍, 在手术治疗后非机械性梗阻因素导致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胃动力紊乱综合征, 给患者健康和正常生活带来严重影响。为巩固临床治疗效果, 在保守治疗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 提高患者临床治愈率, 促使患者早日康复。但在实施综合干预护理措施前, 应尽量避免腹腔感染、营养不良和水电解质失衡等诱因, 且在操作过程中不应急于求成, 将患者实际情况作为护理重点, 为患者提供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 缓解患者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 促使患者保持良好和轻松心态, 便于胃功能恢复正常,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3]。因此, 综合干预护理措施对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具有理想临床效果, 本次研究中, 通过综合干预护理措施护理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胃动力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治愈率和对护理质量总满意度与通过常规护理措施护理患者之间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综合干预护理措施可显著提高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康复速度, 改善患者预后。

[1]袁晓红.胃癌术后胃瘫综合征的护理.江苏医药,2011,37(12):1486.

[2]赵倩.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的护理.江苏医药,2009,35(12):1531.

[3]刘玉芬.综合性心理干预应用于腹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的效果评价.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6):13.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8.135

2015-01-07]

459000 河南省济源市肿瘤医院

猜你喜欢
胃管胃肠功能根治术
调胃承气汤联合西药治疗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作用分析
耳穴压豆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干预效果
促进患者子宫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重症昏迷患者可视喉镜在胃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
不同胃管固定法对急诊昏迷患者非计划拔管的影响
极低出生体重儿胃管喂养后采用空气冲管的临床效果
术后早期促康护理措施对肝癌开放性手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
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11例治疗体会
H形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