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冲洗中的问题及护理对策

2015-03-08 09:44王静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8期
关键词:饮水量导尿管尿路感染

王静

膀胱冲洗中的问题及护理对策

王静

目的探讨膀胱冲洗中的问题以及护理对策。方法92例留置导尿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6例, 分别采取生理性膀胱冲洗方式和被动性冲洗方式, 冲洗过程中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对策。观察两组尿路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白细胞数量、尿培养结果阳性数量、尿路感染率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生理性膀胱冲洗方式, 并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对策, 有利于减少尿路感染, 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膀胱冲洗;尿路感染;护理

留置导尿患者容易发生尿路感染, 膀胱冲洗具有稀释尿液、清洁膀胱、避免导尿管堵塞、清除沉淀物、保持导尿管通畅的作用, 临床多用此法来达到预防和控制尿路感染发生的目的。但留置导尿破坏了患者尿道黏膜的生理结构[1], 降低了尿道黏膜细菌防御功能, 而膀胱冲洗时对泌尿系统密闭性的破坏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尿路感染率。基于此, 本文分析了膀胱冲洗中的问题以及护理对策,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需长期留置导尿患者92例, 男64例, 女28例, 年龄21~62岁,平均年龄43.5岁;其中41例脑卒中、24例瘫痪、16例截瘫、11例前列腺摘除;留置导尿时间9~45 d;留置导尿前, 所有患者尿细菌培养呈阴性;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46例, 两组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选用硅胶导尿管、一次性输液器, 利用16×104U庆大霉素和生理盐水配制成膀胱冲洗液[2], 执行无菌操作,现配现用。膀胱冲洗方法均采取密闭式, 观察组患者增加饮水量, 采取生理性冲洗, 根据患者日常饮水习惯可每日饮水2000~3000 ml, 将每日饮水量为2000、2500、3000 ml者记录数据;对照组患者未增加饮水量, 采取被动性冲洗。膀胱冲洗开始于留置导尿管后第2天。分别于留置导尿第7、14、21天行导尿管穿刺采集患者尿标本, 并送检进行细菌培养。

1.3 观察指标 观察尿液颜色、性质、患者体温、尿道口分泌物情况, 若体温持续3 d超过38℃, 尿色浑浊, 尿道口分泌物脓性, 则判断为阳性。进行尿常规检查, 观察两组白细胞数量、尿液培养结果、尿路感染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尿路感染情况对比 两组白细胞数量、尿培养结果阳性数量、尿路感染率比较(P<0.05), 见表1。

表1 两组白细胞数量、尿培养结果阳性数量、尿路感染率比较(n, %)

2.2 观察组不同饮水量感染情况对比 观察组15例每日饮水2000 ml, 其中7例尿培养结果呈阳性, 感染率为46.7%;20例每日饮水2500 ml, 其中5例阳性, 感染率为25.0%;11例每日饮水3000 ml, 其中1例阳性, 感染率为9.1%。

3 讨论

3.1 膀胱冲洗中所致尿路感染原因 作为临床常规无菌操作, 膀胱冲洗时冲洗液的稀释和冲洗作用能够使膀胱充盈并排空, 抑制膀胱内细菌的大量繁殖滋生, 达到清洁膀胱的效果。长期留置导尿患者利用冲洗液流动原理能够加速膀胱脱落黏膜、尿沉渣结晶、膀胱内细菌的清除[3], 减少由细菌繁殖引发的感染。但膀胱冲洗的作用仍具有一定局限性, 对留置导尿患者定时进行膀胱冲洗, 冲洗液通过导尿系统会使导尿管的残余尿液向膀胱逆流, 从而导致尿路感染。而且, 膀胱冲洗时反复开放密闭尿管系统, 加之医护人员没有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手部细菌通过尿管进入膀胱也会引发交叉感染。相关研究显示, 膀胱冲洗的速度、频率都与尿路感染率相关。此外, 导尿管狭窄、患者膀胱疼痛而收缩痉挛也会使尿液进入尿道间隙和导尿管, 从而流至尿道口, 细菌容易侵入, 则增加了尿路感染发生率。

3.2 护理对策 留置导尿护理属于医院常规临床护理, 由于膀胱冲洗过程中容易发生尿路感染, 因此需重视每个环节的诱发因素, 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 有效预防尿路感染。具体内容包括:①加强无菌操作观念。临床护理质量受到无菌操作观念的直接影响, 在膀胱冲洗操作中, 包括对冲洗液严格消毒, 严格按照八步洗手法彻底清洁手部[4], 掌握熟练的冲洗技巧, 尽可能降低冲洗时间;对尿道外口进行护理,使用0.2%碘伏每日消毒2次, 每周更换尿袋1次, 在导尿管分叉端的引流袋上方2~3 cm处进行冲洗, 对一次性输液器严格消毒。②优化冲洗方式。患者泌尿系统是一个密闭系统, 膀胱冲洗对密闭通道的破坏为外界细菌侵入提供了可能。因此必须采用高度密闭冲洗系统。采用输液式冲洗方法, 对导尿管末端进行消毒, 然后与滴管连接, 可以保证冲洗系统密闭性, 减少感染率。③把握冲洗速度。膀胱冲洗的速度对患者具有一定影响。若速度为250 gtt/min, 患者会出现呼吸、心率加快现象, 而且冲洗速度过快会损伤膀胱黏膜, 膀胱的机械性损伤也会增加感染率, 通常速度为100~140 gtt/min时较为适宜, 注意保持冲洗液滴速一致。④把握冲洗液温度。较低温度的冲洗液会导致膀胱收缩痉挛, 减少膀胱容量, 导致尿液从尿道和导尿管间隙溢出, 细菌容易侵入, 通常将温度控制在20~30℃时膀胱平滑肌的适应性最佳。⑤加强健康教育。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尿路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每日饮水量2500、3000 ml患者尿路感染率均少于每日饮食量2000 ml患者, 说明生理性膀胱冲洗方法对尿路感染预防具有重要作用, 而增加饮水量也可以有效降低感染率。对此, 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详细讲解留置导尿、膀胱冲洗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 叮嘱患者多饮水, 以预防感染。

[1]张淑杰, 李新新.一次性持续膀胱冲洗引流装置的设计与应用.中华护理杂志,2013,48(6):552.

[2]赵琪珩, 姜连英, 张妍, 等.两种膀胱冲洗方法对预防脊柱损伤患者尿路感染效果的探讨.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 (22):4712.

[3]李敏.膀胱冲洗次数的选择及其与尿路感染相关性的研究.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1,40(9):832.

[4]谭创, 黄秀良.留置导尿管与尿路感染的监测分析及护理.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13):1671.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8.157

2014-12-19]

457000 河南省濮阳市油田总医院

猜你喜欢
饮水量导尿管尿路感染
综合护理干预对手术后留置导尿管减轻尿路感染的效果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预防与个性化护理干预效果
牛羊猪的最佳饮水量
饮水量也是宠物犬的重要健康指标之一
女性多喝水尿路感染风险小
尿路感染 用药不同
每天要喝多少水?饮水量公式帮你算
护理干预在手术室全麻留置导尿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改良导尿管在尿道成形术患儿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