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治疗的认识及焦虑情况调查

2015-03-08 09:44汪明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8期
关键词:程度胰岛素血糖

汪明星

2型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治疗的认识及焦虑情况调查

汪明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治疗的认识及焦虑情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心理状态调查评估表对262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形式调查, 同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性别、文化程度及付费方式及不同年龄患者焦虑评分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患者接受胰岛素治疗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较治疗前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患者对胰岛素缺乏基本认识, 认为胰岛素治疗意味着病情加重, 患者不愿意一辈子都打针, 并认为注射胰岛素影响社交。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普遍具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 对他们进行有效疏导, 可以提高胰岛素治疗的依从性。

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焦虑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 糖尿病已成为我国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之后的第3 位严重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糖尿病病程久可引起多个系统损害, 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很大危害,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1]。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对门诊及病房的262例2型糖尿病患者在注射胰岛素之前的心理状态进行问卷调查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门诊及病房的262例2型糖尿病患者, 所有病例均符合WHO糖尿病专业委员会(1999)诊断标准。如果患者有显著的“三多一少”症状、空腹血糖(FPG)>19.6 mmol/L时, 应首先采用胰岛素治疗。患者一般经过多种口服药物联合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仍>7.0%或FPG>11.1 mmol/L时就可以考虑启动胰岛素治疗, 还有其它情形需要使用胰岛素降血糖的,临床大多采用皮下注射胰岛素来控制病情, 少数开始时需要静脉注射胰岛素。262例患者中, 男167例, 女95例, 年龄22~83岁, 平均年龄(50.3±11.6)岁, 病程最短6个月, 最长为25 年, 平均病程(7.6±4.5)年。

1.2 调查方法

1.2.1 SAS调查 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是W.K.Zung于1971年编制, 用于评出有焦虑症状的个体的主观感受, 作为衡量焦虑状态的轻重程度及其在治疗中变化的依据。应用SAS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的焦虑症状, SAS有20项, 评分标准:正向计分题A、B、C、D按1、2、3、4分计;反向计分题(标注*的题目题号:5、9、13、17、19)按4、3、2、1计分。总分乘以1.25取整数, 即得标准分。焦虑评定的分界值为50分, 分数越高, 则说明了患者的焦虑倾向越明显。

1.2.2 自行设计的心理状态调查评估表进行问卷形式 调查评估表分为:第1 部分为基本资料(性别、文化程度、付费方式);第2 部分关于对胰岛素注射对心理方面的影响(注射很疼痛;自我注射非常麻烦;注射令我很恐惧;需要别人的帮助来注射胰岛素;不愿意一辈子都打针), 共5项;第3部分为关于注射胰岛素对社交影响方面, 共3项。

1.3 观察指标 观察SAS各项得分情况及自行设计的心理状态调查评估情况, 并观察FPG、餐后2 h血糖(2 h PG)及HbA1c的数值。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性别、不同文化程度、不同付费方式患者SAS 得分比较 患者不同性别得分, 女高于男,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文化程度越高, 则分值越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费方式明显高于其他付费方式,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 患者接受胰岛素治疗前后血糖及HbA1c 值比较 患者接受胰岛素治疗后血糖及HbA1c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 控制比较理想。见表1。

表1 262例患者接受胰岛素治疗前后血糖及HbA1c值比较(±s)

表1 262例患者接受胰岛素治疗前后血糖及HbA1c值比较(±s)

组别 FPG(mmol/L) 2 h PG(mmol/L) HbA1c(%)治疗前 13.52±2.35 16.89±3.87 12.32±2.01治疗后 6.42±1.98 7.89±1.23 6.39±0.67 t5.98 7.63 4.76 P <0.05 <0.05 <0.05

2.3 患者对胰岛素注射的担忧30%左右的患者对胰岛素注射有各种担忧。39.31%患者不愿意终身注射胰岛素,34.73%的患者嫌每天随身携带注射器、自我注射非常麻烦,特别是对于年龄大、文化程度低的患者, 可能由于记忆力差,反应慢, 接受能力差, 糖尿病知识缺乏, 加之是首次接受治疗, 易产生对操作麻烦而恐惧。见表2。

表2 262例患者对胰岛素注射的担忧[n(%)]

2.4 不同年龄患者焦虑评分比较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划分青年、中年以及老年3个年龄段的标准, 将所有患者分为<45岁组、45~59岁组、≥60岁组, 其中以45~59岁组最高,≥60岁组最低,45~59岁组与其他两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不同年龄段患者焦虑评分比较(±s, 分)

表3 不同年龄段患者焦虑评分比较(±s, 分)

注:与其他两组比较,aP<0.05

组别 例数 SAS <45岁组 53 35.23±7.32a45~59岁组 117 39.76±6.59b≥60岁组 92 31.22±7.24c

3 讨论

负性情绪会使糖尿病患者处于应激状态而使一系列升糖激素升高或使患者胰岛素敏感性减弱诱发胰岛素抵抗状态,因而对患者血糖控制极其不利[3]。为探讨患者情绪障碍状况,本研究发现, 性别、文化程度、付费方式都是影响患者情绪变化的重要因素。

调查显示, 大多数已接受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治疗普遍存在误区。因此患者的日常生活方式、对胰岛素的认知程度、是否愿意使用胰岛素治疗、是否能坚持胰岛素治疗等因素均对糖尿病的病情控制和生存质量有很大影响。本研究中,30%多的患者认为注射胰岛素会影响他们的社交, 认为别人知道了自己的病情, 会用特殊眼光看待他们, 从而限制自己的社交活动, 或因此失去竞争机会, 因此对胰岛素治疗产生排斥。只有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使其对胰岛素治疗由被动变为主动, 对治疗的依从性增高, 血糖控制较好, 低血糖及注射局部不良反应降低, 同时要了解其所需, 提供适宜的帮助, 并严格保护他们的隐私。

综上所述, 医务人员在实施治疗的过程中, 应重视糖尿病教育, 从正反两方面充分说明注射胰岛素的重要性, 要重视依从性的引导, 要有良好的医学素养和人文关怀精神, 耐心倾听患者的陈述, 准确找出患者心理障碍的症结所在, 从而获取患者的信任和有用的信息, 运用医学和心理学的知识为患者解除病痛, 使患者能够安全的渡过心理危机, 尽早、坚持进行胰岛素治疗, 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1] 纪立农, 冯波, 苏青, 等.使用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欠佳的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起始胰岛素治疗现状.中国糖尿病杂志,2011,19(10):746-751.

[2]李兴梅, 郝尧.102例老年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与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的相关性探讨.陕西医学杂志,2013,42(8):1086-1088.

[3] 何双涛, 刘军, 周连华.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水平与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关系.中国临床医学,2012,19(4):391-39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8.191

2015-01-27]

513404 广东省连州市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程度胰岛素血糖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居家监测血糖需要“4注意”
精致和严谨程度让人惊叹 Sonus Faber(意大利势霸)PALLADIO(帕拉迪奥)PW-562/PC-562
男女身高受欢迎程度表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胰岛素拆封前后保存有别
胰岛素笔有哪些优缺点?
将内燃机摩擦减小到最低程度
幸福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