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科控制处方价格的药品因素分析

2015-03-08 09:44邓东明董正蓉马丹晓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8期
关键词:口服药外用药组胺

邓东明 董正蓉 马丹晓

皮肤科控制处方价格的药品因素分析

邓东明 董正蓉 马丹晓

目的为该院药事委员会制定皮肤科合理处方控价制度提供参考信息, 同时反馈皮肤科药品影响皮肤科处方价格的信息。方法对该院2011~2013年药品的品种、销售金额及单价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1~2013年该院每人次处方年均价80~120元;前10名销售金额口服药与外用药占比高;外用药单价高且3年来几乎无变化。结论该院处方年均价比较合理, 但增长率在增加, 仍需控制处方价格;药事委员会应结合实际情况, 制定相关制度, 合理控制处方价格。

皮肤科;控制处方价格;药品销售;分析

皮肤病是常见疾病, 发病率很高却难以根治, 易反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 且有很多慢性皮肤病存在用药疗程长等情况。因此控制与降低皮肤病的医疗费用对减轻人们医疗费用负担有一定的意义。从该院的药房管理系统中获取2011~2013年皮肤科药品销售数据, 进行相关的统计与分析,了解该院2011~2013年每人次处方均价、不同用药途径的药品销售金额占比、销售金额前10名药品及单价等。为该院皮肤科控制处方价格提供数据信息, 指导药事委员会制定合理控价规定与措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从广东省泗安医院药房管理系统获取2011~2013年的皮肤科药品销售数据。把数据输入Excel, 对数据做处理与归纳,以表格方式列举年销售总金额、平均处方金额、前10名药品等统计数据。

2 结果

2.12011~2013年药品年销售总金额、平均每人次处方金额与增长率, 见表1。

2.22011~2013年口服药、注射剂与外用药品种数与销售金额占比, 见表2。

2.32011~2013年口服药销售金额前10名排序及相应的占比与日用量金额, 见表3。

2.42011~2013年外用药销售金额前10名排序及相应的占比与年均单价, 见表4。

表1 2011~2013年药品年销售总金额、平均每人次处方金额与增长率

表2 2011~2013年口服药、注射剂与外用药品种数与销售金额占比(n, %)

表3 2011~2013年口服药销售金额前10名排序及相应的占比与日均费用(DDC)金额

表4 2011~2013年外用药销售金额前10名排序及相应的占比与年均单价

3 结果分析

3.1 由表1可见2011~2013年人均处方金额在逐年增加,且增长率也有所上升。

3.2 由表2可见2011~2013年该皮肤科口服药销售金额最高, 且3年均超50%, 注射剂最低且从14.96%逐年下降到7.35%。外用药这3年来的销售金额占比很稳定。

3.3 由表3可见2011~2013年口服药销售金额前10名对口服药销售总金额的总占比很高, 均达70%多, 说明占药品销售总金额超50%的口服药销售金额主要来自前10名的药品销售金额。3年来的口服药前10名药品共12种,8种3年均上榜,说明该皮肤科用药变化不大, 很稳定且集中;其中有5种抗组胺类,1种抗真菌药, 维甲酸类2种, 中成药3种;12种药中有4种进口或中外合资药。表中看出, 这前10名口服药的日均费用大部分在3~5元之间, 且每种药3年的价格几乎无变化。

3.4 由表4可见2011~2013年外用药前10名与外用药销售总金额的占比, 前10名的总占比均在70%左右。共14种药进入前10名,6种3年均上榜, 单价大部分在20~30元之间且每种药3年的价格几乎无变化;其中抗生素类2种, 激素类3种, 中成药3种, 其他4种;14种药中只有一种进口药。

4 讨论

该皮肤科2011~2013年用药的人均处方价格在120以下,人均处方价格比较合理。但增长率在增加, 还是要注意控制好处方用药价格, 搭配合理, 做到高性价比。

从表2看到口服药销售金额占比很重, 外用药排第二,注射剂最后。从能外用不口服, 能口服不直接体内给药的原则来说, 该皮肤科用药不合理。原因可能是该院为了控制处方价格, 以减少患者经济负担为目标, 要求医生不能开高价处方, 超出范围的处方要做书面说明。外用药单价高, 前10名的14种外用药只有一种约50元的进口药, 其他都是国产药, 也都在20~30元之间, 开2~3支下来就近百元了。因此医生的控制处方价格的注意力落在了外用药上。从表2看到3年来外用药的占比非常稳定, 说明每个医生都要尽心的控制使用外用药的数量。前10名的口服药日均费用大部分在3~5元间, 看起来好像钱不多, 可由于皮肤科疾病的特点, 很多病用药时间较长, 一般用药时间是7 d甚至14 d, 算下来每张处方中的一种口服药也要几十元。因此, 皮肤科医生不仅要注意外用药数量, 也要注意口服药联合用药和服药天数对处方价格的影响。

该皮肤科共180多种药, 口服药80多种, 外用药60多种, 可从表3、表4可看出, 影响该皮肤科药品销售金额的药品集中在前10名。控制好前10名药品的用量可以有效的控制本院皮肤科处方价格。口服药前10名中有5种抗组胺药,前3名均是第三代抗组胺药, 另外2种是进口的第二代抗组胺药氯雷他定片(开瑞坦)和盐酸西替利嗪片(仙特明)。与第一代抗组胺药相比, 第三代抗组胺药起效更快, 作用时间久, 副作用小, 无中枢镇静作用和无心脏毒副作用的优点[1],因此受医生与患者的喜欢, 用量很大。第一代抗组胺药氯苯那敏、赛庚啶、苯海拉明等价格便宜, 日均费用不足0.5元,可有镇静作用, 副作用较大。该院口服抗真菌药品种很少,只有2种, 国产和进口的伊曲康唑均上榜, 因日均费用很高;另一种口服抗真菌药是国产的特比萘芬片, 日均费用也要10.3元。维甲酸类对痤疮、脂溢性皮肤病、皮肤角化病等的治疗有效[2]。该院维甲酸类口服药有2种, 均上榜, 且日均费用很高。可见该皮肤科抗真菌类和维甲酸类口服药无低价药供医生选择;用量最大的抗组胺药品种多, 可副作用小,疗效好的价格都不低。

该院的药事委员会决定新进或淘汰药品, 监督与执行与药品相关的事务, 制定该院的相关规定与措施。控制处方价格可以从多方面出发引导医生用药:①结合本院的实际, 建立合理处方控价制度, 确定本院的低价基本用药和必要药目录;②根据不同病种制定合理限价标准;③定期监督与分析处方, 合理地新进低价药, 淘汰非必需的高价药。

医院能否购进低价药, 其中一重要因素是源头(供应商)是否供应多的低价药给医院选择。从本文看到治疗发病率高的季节性过敏药鼻炎和慢性荨麻疹等皮肤病的一线药物(第二、三代的抗组胺药)价格都不低, 基本在3~5元间;供应价高, 销售价则相应高。药价虚高是我国的一个老大难问题,政府推出了一系列降低药品价格、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的政策措施[3], 从本文外用药三年单价非常平稳, 侧面看出收效不大。应从源头上控制药品的价格, 减少药品生产和流通的不合理利润, 减轻群众药品费用负担。

[1]赵利枝, 徐斌, 徐晓光. 抗组胺药的药动学研究进展.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06,15(6):399-402.

[2]申国庆, 陈本风. 我院2001-2005年皮肤病用药分析. 中国药房,2007,18(2):103-105.

[3]郭丽珍. 药品价格虚高的成因与治理对策.公共管理评论,2007,6(00):68-107.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8.203

2015-01-06]

523003 广东省泗安医院

猜你喜欢
口服药外用药组胺
备用口服药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儿童医院门诊口服抗组胺药应用情况分析
标准化口服药发放流程,提高患者用药安全
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药治疗糖尿病的效果分析
果酸治疗黄褐斑30例临床分析
使用PDCA循环降低病区口服药管理缺陷率
试论外用药治疗银屑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干预
三黄水治疗糖尿病足坏疽急性感染期疗效观察
激素类外用药使用指南
培养液组胺的检测及鲣鱼产组胺菌的生物活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