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服装立体裁剪教学改革探究

2015-03-09 01:38陈泓
亚太教育 2015年3期
关键词:剪裁服装设计立体

文/陈泓

高职服装立体裁剪教学改革探究

文/陈泓

立体剪裁是一个古老而又现代的剪裁方法,它先于平面剪裁而产生。但是随着人们时尚概念的改变,人们对于服装开始要求越来越多变,越来越有特色,因此立体剪裁又开始走入了人们的视野,为高级成衣和礼服设计服务。立体剪裁进入我国的时间不长,我国的高职院校在服装立体剪裁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存在理解上的偏差。未来,立体剪裁将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时尚潮流,这也是高职服装毕业生安身立命的根本。因此,本文针对高职服装立体剪裁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结合立体剪裁的特点提出了建议和完善策略。

高职;立体剪裁;改革

前言

立体剪裁的方式源自西方,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高职院校教学和市场的追捧。用立体剪裁的方式制作出的服装更为立体,更加符合人体工学的要求,不但视觉美观,穿着的感觉也更加舒适。与平面剪裁方式不同,立体剪裁在设计的过程中,依托于人台或者人体模型,将服装面料直接覆盖在模型上,按照人体的曲线和特点,将面料进行折叠、提拉、聚集等方式设计为一个立体的造型。立体剪裁相对于平面剪裁难度更大,对设计师的考验更为全面。在西方,高级成衣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在高级成衣的制作过程中使用的最基本的方法就是立体剪裁。因此,长久以来,立体剪裁都是服装设计行业中最为主流的剪裁方法。在我国,服装设计一般多采用平面剪裁的方法,这种方法通过公式推算,很快就能掌握,但是却不能满足高级成衣的制作。立体剪裁的方法传入我国的时间尚短,无论是教学,还是行业生产,都仍然处于起步阶段。高职院校服装设计专业致力于培养高素质的服装设计人员,立体剪裁方法是最基本的技能。但是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立体剪裁这门课程的教学仍然是相对比较落后的,不能完全满足未来行业对服装人才的要求。因此,高职院校的立体剪裁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传统立体剪裁教学存在的问题1000字

(一)对服装结构缺乏准确理解

立体剪裁的方式在制作高级成衣和礼服等具有造型创意的服装方面具有一定优势。而一些常规的款式在设计的过程中要比平面剪裁更加复杂,效率较低。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更加重视服装造型的教学,而对于基本的服装结构缺乏重视。这也就导致学生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对立体剪裁产生了误解,认为立体剪裁就是复杂的造型,就是新奇的褶皱。基于这种教学理念和学习方法所掌握的立体剪裁,不过是仅仅学会了一些皮毛知识,只是掌握了立体剪裁的外在形式,而并没有真正掌握立体剪裁的深刻内涵。缺乏对于服装结构的基本理解,缺乏对于人体结构的基本理解,采用立体剪裁设计出来的服装看似新奇,穿着起来却并不一定舒适,也不符合基本服装结构。

(二)学生缺乏综合理论素质

在西方,立体剪裁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13世界的欧洲,立体剪裁就已经出现。立体剪裁在发展中,并不仅仅积累了基本的工艺从而成为了最为上流社会所追捧的剪裁方法。更是因为立体剪裁在长久的发展中,伴随着欧洲贵族的对成衣和礼服的需求,积淀了深厚的服装文化。在当前我国的高职院校中,奉行“拿来主义”,教师自己对于立体剪裁的历史缺乏了解,对于它所产生的历史背景、文化背景、审美背景缺乏了解,自然在教学过程中也就不能让学生们深刻地领会到立体剪裁方式的精髓。学生对于立体剪裁所涉及的相关历史知识、美学知识、服装结构理论缺乏必要的了解,那么即便是掌握了基本的立体剪裁方法,在未来也将无法应对高级成衣或者高级礼服的设计需要。

(三)立体剪裁与平面剪裁相割裂

在当前我国的高职学校的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非常重视立体剪裁,认为立体剪裁更加符合现代时尚潮流的需要,认为只有立体剪裁才能设计出好的服装作品。相反,对于平面剪裁并不重视。其实,在实际的服装设计中,立体剪裁与平面剪裁不能完全割裂开来,只有将二者融会贯通,才能创作出优秀的设计作品。尤其是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他们缺乏一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刚开始接触剪裁时,立体剪裁更加具有直观性,更加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忽视对于立体剪裁的学习和重视。如果学生能够掌握牢固的平面剪裁知识,那么对于在立体剪裁的过程中,也将会多有裨益。

二、高职院校立体剪裁教学改革必要性

(一)立体剪裁是未来服装设计潮流的重要依托

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在毕业以后,就业目标非常明确,基本都是在服装行业内部从事相关的工作。无论是作为设计师,还是作为服装助理,打版师,立体剪裁都是需要掌握的一项重要的技能。只有熟练掌握了立体剪裁,才能够迅速适应行业瞬息万变对于服装变化的需要。与平面剪裁相比,立体剪裁更加能够适应行业多变的需要,更能够创作出具有特殊视觉效果的服装。

(二)立体剪裁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

立体剪裁虽然只是高职服装教学中的一个部分,但是它所涉及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并且立体剪裁对于学生的理论基础和知识储备要求较高。因此,可以说,立体剪裁是对于学生能力的综合考验。学生只有掌握了基本的服装知识,才能够学习立体剪裁,也才有可能熟练掌握立体剪裁的内容。当前,在服装行业内,服装企业在招聘人才的过程中,立体剪裁也是非常重要的考察部分,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立体剪裁能力,能够设计出有美感,有内涵的作品,那么其综合能力也一定较好。

三、高职院校立体剪裁教学改革的策略1000

(一)引导学生认识服装结构

立体剪裁是最具有现代感的剪裁方式,世界上的著名设计师例如法国的安卡罗、意大利的瓦伦迪诺等都是采用立体剪裁的方式设计服装。他们随着带着大头针和剪刀,在有灵感的时候,就会随时随地在人体模特上进行立体剪裁。在很多学生看来,似乎立体剪裁并不需要掌握理论知识,更多的只是依赖灵感。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在远古时代,野蛮人将兽皮裹在身上的做法其实就是一种最简单的立体剪裁,但是却并不具有美感。真正的大师,不仅要掌握基本的立体剪裁方法,更重要的是对于服装的结构心领神会。设计师看似随意的设计背后,都是深深符合基本的服装结构的。因此,高职学校在立体剪裁课程教学过程中,要进行改革。例如,如果立体剪裁课程安排在大三进行,那么在大二时,就要对学生进行服装结构、服装面料、人体工学等一系列基础课程的学习,为立体剪裁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提升高职学生综合素质

立体剪裁只是一种剪裁方式,学生在掌握了基本的立体剪裁方式以后,要掌握综合性的知识,才能够不断利用立体剪裁为服装设计贡献更多灵感,其设计的作品,也才能更加具有持久的美学魅力。其一,教师要教导学生具备一定的审美眼光。立体剪裁在欧洲具有悠久的历史,最初的立体剪裁是为欧洲贵族服务的,在立体剪裁的发展过程中蕴藏了深厚的文化。教师在制定教案的过程中,就要将这些与立体剪裁相关的历史和美学知识蕴含其中,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美学素养。其二,学生对于各种服装材料要有全面的了解。立体剪裁在人体模特上操作完成,在设计的过程中,针对不同的面料的特性,立体剪裁的手法也是不同的。学生只有对于各种不同面料的特性有准确的理解,才能在设计中把握准确的感觉,为设计整体服务。

(三)立体剪裁与平面剪裁相融合

立体剪裁具有灵活性和直观性,无论是在教学还是在学生自己创作中,可以依托人体模特,将创意迅速、直观的呈现在面料上。设计师对于面料的处于,对于造型的设计,也能够马上得到想要的效果。但是对于学生来说,立体剪裁正因为其灵活性,因此在设计完造型以后,但是对于设计精确性的把握却并不理想,相反传统的平面剪裁却具有较好的准确度。因此,高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引导学生正确地看待这两种剪裁方法的优劣,并且能够结合不同的设计和设计环节,将而且融会贯通,共同为设计服务。例如,高职教师在上课时,针对同一设计作品,可以进行分组设计,其中一个小组采用传统的平面剪裁方式,另一个小组采用立体剪裁的方式进行。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分别陈述创作感受,分析设计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而由教师同一进行研讨,共同探讨立体剪裁和平面剪裁两种方式的应用方法。

综上所述,在当前大型服装企业中,立体剪裁技术已经占有很大的比例,因此,很多高职院校在服装设计专业学生的培养方面也着重学习立体剪裁技术。立体剪裁的确有很多优势,其直观性、灵活性、独创性都是传统的平面剪裁所无法比拟的。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立体剪裁终归要用平面剪裁的版样去呈现,只有二者融会贯通,才能共同为设计服务。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也只有提升综合素质,才能够创作出更加具有美感、更加具有文化内涵的设计作品。

(作者单位: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1]王银华.关于服装立体裁剪技术的思考[J].科技资讯. 2008(14)

[2]於琳,杨佑国.服装立体裁剪中的审美教育及创美性培养[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07)

[3]吴巧英,屠晔,朱秀丽.成衣立体裁剪操作流程及要点分析[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07(06)

[4]龚勤理.立体裁剪在服装产业中的作用和地位[J].浙江工艺美术.2001(02)

[5]崔荣荣.立体裁剪中人体美的塑造[J].南通工学院学报. 1999(04

)

猜你喜欢
剪裁服装设计立体
心灵手巧的“剪裁师”——卷叶象甲
几何思维在服装设计上的应用
念个立体咒
浑然一体有玄奥——写人作文之人事“剪裁”与“拼接”
论报纸图片编辑如何巧“剪裁”
立体登陆
基于服装设计工作室的实践教学改革
炫酷立体卡
服装设计
吐鲁番杏花诗社活动剪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