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词素义的非范畴化
——以“被XX”的“被”为例

2015-03-09 05:27骆牛牛
关键词:造词词素及物动词

骆牛牛

论词素义的非范畴化
——以“被XX”的“被”为例

骆牛牛

词素在创制新词时的范畴属性会发生变化,我们称之为词素义的非范畴化。在近年来出现的“被XX”式新词中,词素“被”的非范畴化表现较为突出。与一般被动句相比,“被XX”中的“被”在概念意义、语法意义和色彩意义诸方面的范畴属性都发生了改变,具有鲜明特点,最终发展为新义项。词素义的非范畴化是利用既有范畴认知新事物的常用手段,也是词素义系统不断丰富发展的重要方式。

词素义; 词义; 非范畴化; 造词

词素的意义在造词时会发生一些改变,许多词素的静态存在意义与动态造词意义产生了明显差异。这种现象说明,词素在参与造词时并不是原封不动地予以使用,其范畴属性会发生变化以适应造词的需求。近年来,汉语中出现了许多“被XX”式新词,如“被自杀”、“被增长”、“被小康”、“被幸福”、“被网瘾”、“被高铁”、“被失踪”、“被代表”、“被就业”、“被捐款”等。与一般的被动句或被字短语不同,这些词中的“被”并不是单纯的被动标记,后面所接的成分也不限于及物动词,还有不及物动词、名词、形容词等。词素参与造词时其原始范畴属性消失、获得新属性的过程,我们称为词素义的非范畴化。本文拟以“被XX”式新词中的“被”为例,对这一现象进行探讨。

一、创制新词时词素的范畴属性变化

范畴划分,就其本质而言,是一个概念形成的过程,每个概念都有一个对应的范畴*王寅:《认知语言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 89页。。范畴和概念都是范畴化的结果,范畴化是一种基于体验,对客观世界进行概括和分类的过程。正因为有了概括和分类,纷繁复杂的客观世界才能从无序转为有序,并为人们所认知。可见,范畴化实际上是认知方法的一种。客观世界总是处于变化发展之中,新事物、新现象不断出现,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也在不断深化,因此已有的范畴必须不断突破既存的界限,才能构建出与新世界相对应的新秩序。也就是说,建立新范畴的过程,往往包含着对既有范畴的改变。

语言产生之后,词就承担了标记概念的作用。一般来说,一个词可以与一个范畴相对应,多义词则对应着多个相关联的范畴。也就是说,词的功能主要是把范畴在语言中固定下来。当新范畴产生后,人们也要用词来标记,但语言中的既有词并不总是能满足标记新范畴的需要,有限的词和无限的交际需求就产生了矛盾。为了解决这个矛盾,需要不断创制新词。

创制新词就是造词,理想化的造词是赋予每个新范畴以全新的形式,但这样必然会造成词汇系统的无限膨胀,实际上是不具备可行性的。最经济的做法是从现有词汇和语法形式中构成或衍生新的表达形式,也就是利用既有词素按照一定规则组合成新词。但是,词素记录的是既有范畴,而新词则是新范畴的标记形式,新旧范畴之间既有重合,也有偏移。当新旧范畴属性重合时,旧范畴的属性可以

直接被新范畴所用。例如词素“床”标记的是一种供人躺在上面睡觉的家具,根据其材质的不同,可分为“木床”、“铁床”等;根据其面积大小,可分为“单人床”、“双人床”等。但是,不管哪一类床,它们都含有家具属性,而这个属性是从词素“床”中直接获得的。

然而,根据对造词活动的考察我们发现,新旧范畴基本重合的情况比较少,更多时候表现为互有偏移。这时,人们就必须根据造词需要,对词素范畴进行调整,因此大部分词素在参与造词时,其动态意义往往和静态存在的意义有所差异。比如“被自杀”、“被代表”、“被幸福”、“被高铁”、“被就业”等新词中的“被”,其范畴属性就与单纯表示被动的“被”在诸多方面产生了差异,新词中“被”的概念意义、语法意义和色彩意义都表现出全新的特点。和单纯表被动的“被”相比,新词中的“被”失去了一些属性,同时获得了新属性。

在一定条件下,范畴成员逐渐失去范畴属性的过程叫做非范畴化*刘正光、刘润清:《语言非范畴化理论的意义》,《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1期。。从认知的角度来看,非范畴化实际上是一种思维创新,是使用既有的词素去表达新的概念,这一过程体现了既有范畴在认知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人们总是在掌握一定范畴的基础上,利用既有范畴去认识新范畴的。选择怎样的既有范畴去容纳新范畴,则着眼于新旧范畴之间的家族相似性,或者通过非范畴化增加某些属性,使之获得家族相似性。这样,非范畴化就给范畴化奠定了基础。可见,非范畴化并不是范畴化的反动,从广义上说,非范畴化其实就包含在范畴化的过程中,是整个范畴化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图示如下:

图一 范畴化与非范畴化的关系*刘正光:《语言非范畴化——语言范畴化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2006年,第63页。

词素义非范畴化与造词有着天然的紧密联系。造词是词素义非范畴化的前提,静态存在的、未参与造词的词素义是不会发生非范畴化的。非范畴化作为一种认知方法和语言现象,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造词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非范畴化利用既有范畴帮助人们理解新事物和新现象,解决语言系统怎样运用有限资源满足无限交际需求的问题,而造词的主要目的则是在既有词素的基础上(有时也会创制新词素)创造新词以满足交际需求,所以二者共同的特点是“创新”。如果把创制的新词看作范畴化的结果在词汇中的体现,那么造词过程中对词素义的多方面调整,就是打破原范畴以建立新范畴,即非范畴化的体现。换句话说,词素义的非范畴化与认知过程中对既有范畴界限的突破,实际上是一体两面的关系,是同一过程分别在认知活动与造词活动中的不同表现。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词素义非范畴化是创制新词的必要条件。正因为范畴具有相对性、可变性,才能保证可以通过调整既有词素义的范畴属性,使之适应新范畴的要求。如果范畴在形成后就不能再有任何变化,那么人们就无法用既有的词素表达新概念,因此词素义非范畴化与造词是相辅相成的,参与造词是词素义非范畴化发生的必要条件,而词素义范畴属性的可改变性,为造词提供了可能。

词素义非范畴化之后,处于一种不稳定的中间状态,也就是说,新旧范畴之间有一个较大的“过渡带”。部分词素义可能长期处于过渡带中,部分词素义可能通过高频使用,逐渐形成新的范畴,也就完成了再范畴化。这时,新范畴就从原范畴中分裂出来,不再被视为某种变体,而获得了独立性。这也就是词素义引申的过程。词素的新义总是在既有义的基础上产生的,既有范畴通过非范畴化达到中间状态,然后通过再范畴化固定为新义。因此,非范畴化是词素义引申的基础,要获得新义,首先要改变旧义。再范畴化则是词素新义的产生手段,只有完成了再范畴化,词素的新义才能够得到普遍认可,或者说,只有当词素的新义被普遍认可了,才可以视为完成了再范畴化的过程。

二、“被XX”新词中“被”的非范畴化

词素义主要表现为概念意义、语法意义和色彩意义三个方面,我们考察81个“被XX”新词后发现,其中的“被”在以下三个方面发生了非范畴化。

1.概念意义的非范畴化

“被”的本义是被子,后转化为动词并引申出新义,表示遮盖、覆盖。单纯表示被动的“被”是在动词的基础上虚化而来的,例如:

①那棵树被大风刮倒了。

②这套书被人借走了一本。

例①、②中的“被”表示纯粹的被动关系,用在句子中表示主语是受事,施事一般放在“被”字后,有时可省略。但是,“被XX”中“被”则不表示纯粹的被动,其概念意义明显复杂化。例如:

③分数不够照样上大学?无缘无故被录取要当心。(《广州日报》2009.8.6)

④妻子喊冤,副市长丈夫“被自杀”。(《海峡都市报》2009.12.22)

例③、④中的信息有明显的逻辑矛盾。例③中,考分既然不够,如何能无缘无故地“被录取”?例④中,自杀只能是个人行为,如何“被”自杀?这里,“录取”和“自杀”的施事角色与受事无法顺利对应,甚至无法找出施事。要理解句子的含义,必须明确“被”的意义。与单纯的被动句不同,“被XX”中“被”有三个层次的意义。

(1)表示“非自愿”。“被”后连接的行为尽管是主体发出的,却并不是他自愿发出,而是在外界压力下被迫作出的选择。例如:

⑤教师节到来之际,湖南长沙县教师网上反映“被捐款”的声音引起了各方的重视。网友质疑,原本出于自愿的捐款为何要用“红头文件”强制规定?(《京华时报》2011.9.6)

⑥正像京沪等高铁线的开通一样,很多公众对此的反应并不是欢呼速度的提升,反倒是担忧“被高铁”,因一些既有的线路无法再选择,而不得不花更高的成本去坐价格昂贵的高铁。(《国际金融报》2012.12.26)

例⑤中,教师们确实参与了捐款,但不是出于本意,而是红头文件的强制规定。如果没有这样的规定,教师们可以选择不参与。例⑥中,乘客乘坐了高铁,完全是因为没有其他出行方式供选择。“被捐款”和“被高铁”中的“被”,表达了违背主体意愿的被迫性。“被迫”不等于“被动”,被动仅仅是施事与受事之间的关系,与受事主语的主观愿望无关。尽管是被迫,但该行为事实上的确发生了,信息是真实的。

(2)表示“不受认可”。“被”后连接的情况、状态等,得不到普遍的认可,特别是得不到处于该情况、该状态中的主体的认可。例如:

⑦评价幸福,要始终坚持“人民说了算”,不能“被幸福”。(《东方早报》2011.1.7)

⑧给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不能让群众处在“被代表”、“被作主”的地位,关键是看群众认不认可、买不买账。(《人民日报》2012.12.18)

生活幸福与否,需要体验者亲自说明,人们不认可的幸福是没有意义的。“被幸福”意味着人们并不一定认为自己生活幸福。“不受认可”不同于“非自愿”,“非自愿”的行为的确是由主语发出的,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而“不被认可”的对象则不一定是客观事实,而是有争议的,不同立场的人可能持有不同看法,尽管并不意味着绝对虚假。

(3)表示“非真实”。“被”后连接的行为、事件等均未经证实,或者完全是虚假信息。例如:

⑨最近的娱乐圈,假新闻层出不穷。一会儿,张靓颖“被结婚”了。一会儿,白岩松“被自杀”了。没多久,杨振宁妻子翁帆又“被怀孕”了。(《京华时报》2009.11.2)

⑩从“被就业”牵扯出的高校就业率造假,到各种大学排行榜背后的利益链条,种种事件都反映着教育功利化的迷思。(《人民日报》2011.7.4)

事实表明,例⑨中的“结婚”、“自杀”、“怀孕”等均与客观情况不符。例⑩中的“被就业”是就业率造假的结果,实际上并未就业。在这里,“被”均表示与事实相悖,是完全的虚假信息。

由此可见,与一般被动句相比,“被XX”中的“被”意义更复杂,其范畴扩展经历了“被动→被迫(非自愿)→不被认可→不真实”的过程,而事实本身则经历了“事实→有争议的事实→非事实”的转变。一般被动句和“被XX”新词虽然都保留了表示汉语被动式的形态标识,但在“被XX”式新词中,“被”既有范畴的属性得以扩展。因此,典型的“被动”是“被XX”新词词义扩展的基础。因为“被动”,就可能出现“非自愿”的行为,导致主体对结果的不认可,而不被认可的就有可能是虚假的。

非范畴化后的“被XX”新词包含了更复杂的背景信息和语境信息,含有该类词的句子往往很难为人理解。要获得准确的信息,必须结合具体语境或上下文,而不能单纯依靠句子中的论元和“被XX”进行推导。换句话说,“被XX”新词对背景信息、语境或上下文的依赖性较强,在不同的背景和语境下,相同的“被XX”可以有不同的含义。如例④中的“被自杀”表达的是“非自愿”,尽管是无奈之举,事实上自杀行为确实发生了。而例⑨中的“被自杀”,表达的则是“非真实”,即事实上该行为并未发生。

2.语法意义的非范畴化

在一般的被动句中,“被”的作用是引入施事主体,“XX”一般为及物动词。“被XX”新词由“被”和“XX”两部分组成,所以在“被XX”新词中,“被”的语法功能有两个明显变化:

(1)“被”的组合能力增强,后接的“XX”成分多元化

在我们搜集的81个“被XX”新词中,原本专门和表被动的“被”搭配的及物动词在“XX”中的使用数量较低,共15个,占19%。及物动词以外的成分使用数量更高,共66个,占81%。其中,后接及物动词的如“被录取”、“被代表”、“被培训”等;后接不及物动词的如“被自杀”、“被下降”、“被吸毒”等;后接名词的如“被韩国人”、“被中产阶级”、“被心脏病”等;后接形容词的如“被高尚”、“被繁荣”、“被富裕”等;后接动宾短语的如“被涨工资”、“被用水”等。“被”的后接成分多元化,从表面上看,是“被”的语法功能得到了扩展,但如果深入考察就会发现,与其说“被”可以和更多类型的词组合使用,不如说“被”改变了“XX”的范畴属性,特别是非及物动词的范畴属性。例如:

“广告”本为名词,在“被广告”中有(被强迫)“观看广告”之义;“富裕”、“贫穷”本为形容词,在“被富裕”、“被贫穷”中有(被当作)“富裕或贫穷”之义。可见,“被”后的非动词成分均带有相当程度的动词色彩。因此,“被”字可以对其后的不及物动词、名词和形容词进行压制,改变其范畴属性,压制的程度等级为名/形>不及物>及物*王寅:《“新被字构式”的词汇压制解析——对“被自愿”一类新表达的认知构式语法研究》,《外国语》2011年第3期。。“被XX”中的“被”对后接成分没有强制要求,因为“被”具有赋予名词和形容词以动词语法范畴的能力。典型被动式中的“被”不仅没有此能力,反而还要求出现在后面的成分为必须为不及物动词。

(2)“被”之后的施事主语消失

一般被动句中,“被”后的施事主语虽然可以省略,但也可以补充出来。在“被XX”新词中,“被”后无法补充出施事主语,或者施事主语理论上虽然存在,但已经无法以语音形式出现。无论“被”后的“XX”是及物动词还是非及物动词,施事主语均无法获得语音形式,因此,“被XX”新词是无法还原为主动形式的。如果一定要赋予例③“被录取”中的施动主体以语音形式“大学”,如“被大学录取”,则意义完全改变,因为“被大学录取”不再是“被录取”的真实词义,整个句意也随之改变。事实上,例③中的“被录取”表达的是不正常的录取,学生没有参加高考,就不存在录取一说;所谓“被录取”,实际上是犯罪分子骗取学费的手段。“被大学录取”无法表达出该含义,除非增加背景信息,即“被(虚假)大学(欺骗性)录取”。与此类似,如果强行赋予“涨工资”的施动主体以语音形式“老板”,则“被老板涨工资”,或者“老板涨了(我的)工资”、“老板把(我的)工资涨了”,意义同样发生变化。根据上文分析,“被涨工资”中的“被”表示的是“非事实”,工资实际上并没有增加,但某些统计单位玩文字游戏,将实际无变化的收入作出增加的表象,补充或转换后的句子表达不出这层含义。原因很简单,施动主体赋予语音形式后,词义立刻回归到一般被动句的意义,“被”的特殊意义随之消失。

3.色彩意义的非范畴化

单纯表被动的“被”没有明显的褒贬倾向,既可以用于褒义语境,也可以用于贬义语境。例如:

“被XX”新词普遍体现出贬义色彩,与概念意义的非范畴化有关。色彩意义是附属意义,其形成和变化受概念意义的制约。一般被动句的“被”只表示纯粹的被动关系,本身没有褒贬之别。而“被XX”中的“被”则有三个意义:被迫的、不被认可的、不真实的,三者均有消极倾向。受此影响,“被XX”自然也体现出贬义色彩。从意义上看,“被XX”的“被”接近于古汉语一些隐含轻动词结构的复苏*黄正德、柳娜:《新兴非典型被动式“被 XX”的句法与语义结构》,《语言科学》2014年第5期。。古汉语中的动词“被”有“蒙受”、“遭受”之意,也可以认为带有一定贬义色彩。

除了贬义色彩之外,“被XX”还带有一定程度的戏谑色彩。“被幸福”、“被全勤”等词,充分说明了人们对自身生活的不满意。他们借助造词来宣泄内心的不满,其戏谑、调侃意味不言自明。这种戏谑色彩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被”和“XX”的超常规搭配。将通常不能与“被”结合的不及物动词、名词、形容词等纳入“被XX”中,不仅能造成一种新奇的表达模式,更能唤起语言使用者的注意,激发起人们探求不和谐背后隐藏的含义。这可能是本应与“被”搭配使用的及物动词在“被XX”中反而少见的原因。此外,多数语料中的“被XX”均带有双引号,其使用目的可能与此类似。

三、词素义的非范畴化是词素义系统不断发展的重要方式

非范畴化是范畴理论的有机补充,为我们深入探讨认知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与单纯表示被动的“被”相比,“被XX”新词中的“被”发生了多方面变化。换句话说,“被XX”式新词是在传统被动式的基础上产生的,在不断创制新词的过程中,“被”获得了全新的语法意义、概念意义和色彩意义,归结起来就是词素义的范畴属性发生了改变。这种改变是词素义非范畴化的结果。至此,与传统词法规则不相容的“被XX”新词得到了比较合理的解释,词素“被”新义的产生轨迹也由此得到初步厘清。该新义产生之后,获得了人们的普遍认可,已经被《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收录。所以我们认为,“被”的词素义经历了非范畴化,同时也完成了再范畴化的过程。

众所周知,汉语的形态变化极其匮乏,词素意义的变化难以通过形态来体现,词素组合成词时,更重“意合”而非“形合”。另外,由于韵律因素的制约,词语内部的音节资源非常有限,因此人们在创制新词时,总是尽可能地对词素范畴属性进行调整,使之在不需要增加音节的前提下,意义得到最佳整合,最大限度地符合新范畴的要求。这就是词素义非范畴化对造词的作用。而词素之间的组合是否完全符合词法规则,并不是造词时优先考虑的。或者说,人们可以把本来不符合组合规则的成分,通过非范畴化使之符合规则,“被XX”中的“被”对“XX”的压制正说明了这一点。当然,不止“被”的词素义如此,现代汉语中还有诸多例证。比如“闹”指吵闹、打扰,是动素,在“医闹”中则转为吵闹、打扰的人,是名素。“医闹”并不是“医生吵闹”,而是“打扰医生的人”。“瘦”本是形素,在“瘦身”中则转为“使之变瘦”,是动素。“瘦身”并不是“瘦的身体”,而是“使身体变瘦”。词素义在非范畴化后,本来不符合词法规范的组合,也可以被接受,而且具有超常规搭配的表达效果。

在范畴理论的视域下我们认为,就复合词而言,词义范畴总是在词素义范畴的基础上形成的。词素义范畴的属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词义范畴的属性。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词素义范畴都会完全被词义范畴继承,人们的认知能力会根据需要改变词素义的范畴属性,然后纳入词义范畴中。这一过程就是词素义的非范畴化。尽管词素义在非范畴化后处于一种不稳定的中间状态,但如果所创制的新词具有较高的使用频率,那么词素义的动态意义就会得到人们的认可,并被约定俗成为新义项。这时,词素义的范畴集合就扩大了,增加了新成员,实际上也就是词素义从非范畴化发展到了再范畴化。这是人们认知活动一个阶段的结束,同时是另一个阶段的起始。当然,通过再范畴化获得的范畴,可能会经历新的非范畴化。

由此可见,词素义的非范畴化是词素义系统不断发展的重要方式。正是由于词素在创制新词时经历各个方面、各种角度的非范畴化,词素义系统才可能不断丰富发展,变得更加细致、更加完整。如“被”的新义所标记的概念,并非从未出现过,只是此前尚未以语言形式固定下来。因此,当“被”通过非范畴化和再范畴化产生新义并固定下来之后,反应客观世界的语言就和被反应的客观世界更加吻合了。传统的造词研究受结构主义影响,偏重对词作结构分析,对词素义的范畴改变与造词之间的互动关系重视不足,对复合词内部体现出来的许多非句法特征也缺乏相应的讨论,也就不能与构词研究相区别。考察词素参与造词时的非范畴化,或许可以给汉语造词研究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角。

[责任编辑:丁秀菊]

The Study of Decategorization of Morpheme Based on the Meaning of Bei in New WordsBeiXX

LUO Niu-niu

(School of Literature & Journalism,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250100, P.R.China)

The attributes of morphemes changes when forming new words, which can be seen as the decategorization of morpheme. Morpheme “Bei” in “BeiXX” is a typical example of decategorization. The conceptual meaning and connotative meaning of “Bei” in “BeiXX” are obviously changed comparing with “Bei” used in normal passive sentences. It also changed grammatically. The decategorization of morpheme is how people cognize new things. It is also the motive that develops the meanings of morphemes.

meaning of morpheme; meaning of word; decategorization; word formation

2014-07-31

骆牛牛,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济南 250100)。

猜你喜欢
造词词素及物动词
基于词素解构的高中英语词汇扩充方法分析
关于网络新词语中的仿拟造词
词素配价理论与应用
从词素来源看现代汉语词素同一性问题
词素溶合与溶合词素
造字・造词・造句——论网络语言的要素及其擅变
Swagger:气场压人
从2006及2007年度新词语看“修辞转化”造词法的应用
及物与不及物动词的用法与区别
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下)units 1~6复习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