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工业化在建筑的应用

2015-03-09 02:13段伟成
建材与装饰 2015年45期
关键词:工业化成本性能

段伟成

(南通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南通 226000)

引言

工业化建筑要想达到全面化的应用,必须进行综合考虑。需要建设单位和甲方对成本和工期进行综合考虑,并且将工业化建筑的后期维护和人力成本作为后期效益来看待。并且提高生产效率、缩短工期,以求提高建造产品的安全性。

1 我国现阶段建筑工业化发展特点

我国的工业化建筑发展较早,由20世纪50~80年代的创建,主要技术和施工经验来自前苏联。其施工标准也延续苏联的管理制度。在标准化控制上大大提高了建筑寿命。工业化建筑是平均建筑寿命的2倍以上,并且在后期建筑处理上避免了大拆大建的成本。

1.1 节约施工周期、降低时间成本

在建筑控制上工业化建筑的施工周期变得更加可控,在工业化技术上对施工周期能够提高,施工周期的比例由8:4变为10:2。这就使施工周期得到延长,工程在完工后,需要提高设备周转效率,并且节约了冬季施工时间,降低了施工成本。

1.2 使劳动关系发生转变

工业化建筑中不需要大量人工量。尤其降低了技术性人员,并且在人员组织上节省了管理费用。我国现阶段劳动成本不断增大,使建筑施工的劳动力更加紧张。所以工业化建造提倡工种升级、提高人工个人待遇,就成为人工成本效率提高的关键。升级人工劳动效率成为了关键。其次工业化建筑能够使施工机械化转变,更多的施工现场也在逐渐普及机械化。此外工业化建筑能够降低施工的危险性,这不仅极大提高了工程的安全生产系数,也提高了建筑工程的社会效益。

1.3 提高环保能力,扩大环保质量标准

工业化建筑在建筑成本和环保控制上十分明显,目前我国工业化生产需要大量的节约性工程项目。工业化在建筑方式和建造传统上需要更加明显的转变。工业化建造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的关键。同时工业化建筑节约资金成本、节省使用成本、节约时间成本和节能环保等综合效益,方面更加突出。(图1)工业化建筑能够更加提高施工的环保性能,例如工业化建筑不需要混凝土生产场地,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被大幅度降低。其次在施工收益上来看。工业化建筑更加符合人们的意愿。有统计显示“愿意体验使用工业化技术建造的房屋”的消费者占73.43%,这说明大多数消费者对工业化建筑充满期待。而不愿意的比例只占5.59%,这部分人对工业化建筑缺乏了解。使个人利益及新技术在应用上存在矛盾。在工业化发展的途径上来看,工业化建筑在推广和宣传上缺乏了解,在未来还需加大对建筑工业化的宣传,使人们能够更加真实的了解和体验工业化建筑以及其在各方面表现出来的优势。

1.4 工业化建筑提高生产效率

图1 工业化建筑优势分析图

工业化建筑对比传统建筑来说,在效率上大大提高,施工周期会降低缩短50%以上,工业化建筑的所以的混凝土结构都需要预制,这使主体工程被有效分解,并且简化了施工流程,极大的缩短了施工建设时间。以万科上海新里程建设为例,所有的小高层都采取工业化建筑建设方法,使时间周期由计划的10个月降低到7.5个月。(见图2)而30层以上的高层建筑由29个月降低到23个月,这使小区内的整体建筑时间降低了20%.工业化建筑在建筑上采取预制构件,极大提高了结构和墙体的质量,对结构质量通病的控制十分有效。具统计采用工业化建筑建筑的小区的抗渗能力极高,质量通病仅为传统建筑的的22.64%。

图2 12层建筑工期对比

2 工业化建筑推广趋势分析

未来工业化建筑的规模在发展中要将成本控制作为主要方向。虽然在成本上工业化建筑会略高于传统建筑,但是在性能和优越程度上,逐渐被市场所接受。要将工业化建筑的优势体现的更加明显,我们下文对工业化建筑的成本控制作出如下分析:

目前工业化建筑的成本增加主要发生在建筑的成本追加上,工业化建筑主要使用PC构建,PC施工费增加、现浇部分差异、PC设计费增加等。例如PC的动态构件可以直接预制出建筑楼板、楼梯、阳台、梁、等,这一部分中预制构建不仅增加了后期吊装和运输费用,同时在构件配筋、混凝土用量差异、钢模板费用摊销以及人工、蒸养等方面成本也大幅度增加。其次工业化建筑在建设中主要依靠大型机械化设备。而建筑的连接方式更多采用粘接,这使机械设备、辅助器械、高强度砂浆、密封胶带等成本提高较大。最后是设计方面的成本增加,设计方面主要分为设计、咨询、监测。在设计方面混凝土结构的现浇部分配筋和预制构件配筋存在较大的差异,配筋系数会提高0.1%。在咨询方面,对于设计中很多新型结构的施工方法要进行专家论证,尤其是超高脚手架施工将会在工业化建筑中应用推广,无疑提高了设计成本。在监测方面,工业化建筑多设有设备监控装置,使建筑的智能化状态极高,但是这使工业化建筑在构造、图纸、技术审核方面更加复杂,极大的提高了成本费用的追加。

3 工业化建筑成本与性能分析

工业化建筑属于高科技建筑工程,它的自身优势不仅是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难度,同时在建筑质量、环保条件等方面也处于较先进的水平。另外工业化建筑在使用后会升级,而升级的替代品会自动降价,再次应用就能够降低建筑的建筑成本。所以通过研究工业化建筑在成本控制上有着如下特性:首先建筑的初期建造成本较高,但是其建筑性能方面的优势已经十分明显,在环保和质量控制上更加简便。但是新型技术的研发需要大量经费,这就形成了工业化建筑早期成本升高的原因之一。随着产品的不断换代和建造技术的逐渐成熟,新型技术将更好的被行业接受,这一阶段的成本费用将会降低。同时产品性能会根据实际使用进行调整,产品性能在进一步提升的同时日益多元化,使产品结构得到提高,新型技术在这一时期会被全面推广。

4 工业化建筑的价值优势分析

工业化建筑的结构优势在应用后被更好的体现。建造工程价值=建筑性能÷建筑成本。我们结合这一理论就能看出工业化建筑在价值控制上具备更加良好的发展前景。根据其发展阶段我们可以进行三种划分。①使工业化建筑和传统建筑的对比。工业化建筑的性能要远远高于传统建筑,但是由于价格和前提投入较高。更多的客户会选择性价比低,价值低的建造结构。②性能和价格比优势阶段。工业化建筑性能在技术成熟后会逐渐提高,但是自身价格会下降。此时性价比已超过现有建筑,工业化建筑开始慢慢被更多的用户所接受。直接进入性能、价格双优阶段。工业化建筑一旦在市场上大幅度出现就会形成统一规模,并且形成新型的建筑行业。在这一过程中新型的建筑行业达到量产,不仅使建造价格降低。性价比越来越大高,价值大幅提升。普通消费者也能购买得起工业化建筑,工业化建筑大面积推广时机已经逐步成熟。

5 结束语

我国工业化建筑发展还,处于研究阶段。这就要求我们要重视工业化建筑的基础研究,要将产品性能和工程质量同步提高。在控制成本的同时做到积极推广,其次要注意对建筑工人的产业化转变,新型建筑工程技术必定会带来建筑行业的变革。使工业化建筑行业在我国建筑工程领域具备更加广泛的升值空间。

[1]李恒,郭红领.推进中国建筑工业化进程的关键技术[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1,2(5):85.

[2]金毅程,赵兴祥.建筑建设工业化若干问题的实践与探讨[J].建筑施工,2012,4(30):56.

[3]陈伟,李铁林,蔡玉春.基于循环经济的工业化建筑与传统建筑的对比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14,7(4):126~128.

[4]徐松林,谭宇昂.万科工业化技术在保障性住房中的应用[J].建设科技,2011,12(5):254.

[5]李忠富,曾塞星,关柯.工业化建筑性能与成本趋势分析[J].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2012,8(35):65~66.

猜你喜欢
工业化成本性能
2021年最新酒驾成本清单
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提供将近80 Gbps的带宽性能 DisplayPort 2.0正式发布
《新型工业化》征稿启事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工业化失败的国家缺了什么?(上)
Al-Se双元置换的基于LGPS的thio-LISICON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强韧化PBT/PC共混物的制备与性能
RDX/POLY(BAMO-AMMO)基发射药的热分解与燃烧性能
独联体各国的劳动力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