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办高校的发展模式初论

2015-03-10 00:22熊跃梅
老区建设 2015年2期
关键词:民办高校办学发展

熊跃梅 黄 俭

中国民办高校的发展模式初论

熊跃梅 黄 俭

中国民办高校的发展模式从理论上可以分为内生滚动、资产注入、国有民办、独立学院四种。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体现了各种发展模式的相互渗透、影响与借鉴。实践动力主要来自于民办高校治理结构的不断完善,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发展能力的持续提升和办学特色的逐步显现。

民办高校;发展模式;理论概括;实践动因

一般认为,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模式,是以民办高校的创办形式、发展机制为背景,分析其产生背景、存在基础、实践动力等方面,从而揭示不同举办主体的民办高校运行机制、走向。探究中国民办高校发展模式的理论问题,分析发展的实践动因,对于推动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一、民办高校发展模式的研究视角

关于中国民办高校的发展模式,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至今没有形成统一共识,主要有:

第二,从运行视角进行研究。刘莉莉(2002)从民办高校的资金来源以及创办主体出发,将民办高校的发展模式概括为六种:以学养学的滚动发展模式、以产养学的注入发展模式、国有高校改制运作模式、民办二级学院的附属运行模式、资本联合的教育股份制以及教育集团的连锁经营模式。

二、民办高校发展模式的理论概括

综上所述,借鉴上述观点,从运行视角出发,我国民办高校的发展模式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

(一)内生滚动模式。是指从创办民办教育起家,通过以学养学、内生动力、滚动发展的民办高校发展模式。该模式是改革开放初期一种主要的发展模式,如黄河科技学院。

(二)资产注入模式。是指由股份公司、企业集团等社会主体注入一定规模的资金,创立或重组民办高校的一种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反映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部分社会投资主体对高等教育的关注,体现了高标准投入、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高速度发展的特点,如北京吉利大学。

(三)国有民办模式。是指在办学过程中学校资产归国家所有,依照法律程序,报经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由社会团体或公民个人等民营主体承办,采用灵活的市场机制进行运作的一种发展模式。这种模式是我国在改革的过程中,顺应市场经济发展趋势,对国有高等院校进行改制而形成的一种特殊模式,如浙江万里学院。

(四)独立学院模式。是指公办普通高校与民间社会资金结合,运用民办高校的机制,相对独立运行的发展模式。

我国民办高校的发展模式,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理论问题。有的学者还提出了资本联合的教育股份制、教育集团的连锁经营模式等概念。笔者认为,这些模式都可以归入资产注入模式之中。随着形势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因独立学院在概念上已发生变化,在运行上也相对独立,“民办二级学院的附属运行模式”这一提法也需要重新考虑。基于这些因素,笔者将我国民办高校的发展模式归纳为以上四种,是一种初步的理论探索,也充分考虑了民办高校的现实情况,力图对客观现状进行一种理论描述,还需要实践的进一步检验。

三、民办高校发展模式的实践动力

一所民办高校既可能是一种发展模式的非典型体现,具有多种模式的“身影”与特征,也可能是多种发展模式的集合体,体现了多种模式的相互渗透。在新的形势下,民办高校实现可持续发展,也将是各种发展模式之间,相互渗透、影响与借鉴的历史过程,实践动力来自于四个方面。

目标要求:理解诚实正直三原则及其重要性;学习重要词汇和习惯表达法;把握文章各部分的重要信息;分析文章结构和逻辑组织方法,完成相关词汇、语法和翻译练习。

(一)民办高校治理结构的不断完善

法人治理结构是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特征。一般认为是指民办高校作为独立的法人实体,在投资者、决策者、管理者、教职工等权益相关人之间建立的权利运行机制或组织结构,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权责划分、相互制衡等一整套制度安排。当前,我国完善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主要是理顺董事会与校长的关系,依法设立董事会(理事会),健全董事会决策程序,保障校长的执行权,确保其能够按照教育规律,组织教学、管理等活动;落实教职工参与管理的权利,建立校务委员会、教授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健全民主治校的管理机制;完善监督制约机制,逐步建立监事会,监督、稽查学校法人的资产情况、财产状况、工作运行等方面的情况。

(二)民办高校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近年来跳跃式的发展态势,大众化教育逐步推进,高校之间生源的竞争也日趋激烈,高等教育实现了由“供给方”向“需求方”的转变。面临如此挑战,民办高校只有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才能有效应对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民办高校发展能力的持续提升

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求民办高校是全面发展的。民办高校的全面发展,要求质量、结构、规模、效益四个方面都得到发展。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民办高校还要抓好规模、结构、效益三个方面,切实做到统筹兼顾,全面发展。

在办学规模方面。要深刻认识到,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办学质量的提升、办学规模的扩大、办学结构的优化、办学效益的提高。但是在扩大教学规模的同时,一定不能只讲究速度而忽略了质量,最终都会影响到办学结构、办学效益的提高。同时,民办高校也不能一味贪大求全,希望通过扩大规模来收取更多的学费,弥补经费的不足,这都是不可取的,不利于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在办学结构方面。我国绝大多数民办高校都只是在专科这一层次办学,学校的学科结构也比较单一,这种现状是不利于其可持续发展的。民办高校在通过自身努力,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完善学科结构,能够通过教育部的评估,获得本科层次学历教育资格,并向北京城市学院等民办高校学习,积极开展研究生层次教育,使学校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在办学效益方面。民办高校要把办学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统筹考虑,要通过加强内部管理,完善财务管理和会计制度,加强财务监督和资产监管,实行财务公开,提高经济效益;要通过面向社会,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提高学校知名度和社会满意度,打造学校的品牌,为自身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

综上所述,民办高校的办学质量、结构、规模、效益四个方面是密切联系、相辅相成的,统筹处理好质量、规模、结构和效益的关系,是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四)民办高校办学特色的逐步显现

民办高校在日趋激烈的高校竞争中,如何提高自身的影响力和竞争优势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多样化并具有特色的办学方式才能使得民办高校逐步创新,具有更显著的竞争力。

如前所述,全国各个省份共有1000多所民办高校,但在人们的心目中,一些地区已经形成了区域特色,一些有实力、有品牌的高校,往往是办学特征明显、专业优势突出的院校或专业。正如柯佑祥(2005)所言,西安的民办高校以外语类专业为主,河北的民办高校以医学类专业为主,成都的民办高校以影视专业为主。再如,一提起北京吉利大学,人们自然就会联想起汽车专业,一提起西安翻译学院,人们自然就会联想起外语专业。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民办高校只有办出特色,才能真正具有社会影响力,才能实现其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我国民办高校虽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真正办出特色的还比较少。在这种背景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也鲜明提出,要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

民办高校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坚持合理定位。在合理定位的基础上,要加大改革力度,创新办学体制,不断创新办学模式、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避免与其他高校形成“同质化”现象。只有这样,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之间才能真正实现错位发展、有序竞争,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实现可持续发展。

[1]宫丽艳.探索多元民办教育模式,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全国民办教育学术研讨会综述[J].教育科学,1997,(4).

[2]饶爱京,邱琳.经济欠发达地区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6,(4).

[责任编辑:程文燕]

熊跃梅(1976—),女,江西省教师资格认定和培训中心助教,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江西南昌330000)黄俭(1972—),男,南昌工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民办高等教育。(江西南昌330044)

猜你喜欢
民办高校办学发展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民办高校图书馆电子书资源建设研究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研究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可持续竞争优势理论下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分类管理制度下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成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