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G桩的偏位处理实例

2015-03-11 03:49王中士王东明
安徽建筑 2015年5期
关键词:桩间偏位桩位

王中士,王东明

(1.商丘市华厦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河南 商丘 476000;

2.保定市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河北 保定 071000)

1 复合地基作用机理

复合地基是指部分土体被增强或被置换,形成由地基土和竖向增强体共同承担荷载的人工地基。就本工程而言,CFG桩复合地基置换部分土体,形成由桩间土和竖向增强体CFG共同承担由上部结构传至基础底的荷载。复合地基由CFG桩、桩间土、褥垫层三部分组成。由于桩与桩间土弹性模量相差较大,为使这两种不同的材料共同工作,需要桩顶的褥垫层厚度来调节上部荷载的分配,才能使三者作为一个整体人工地基。

2 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地上20+1层,地下1层,基础为平板式筏板基础,筏板基础混凝土等级采用C35,设计筏板厚度均为1.3m。地基采用CFG桩复合地基。上部结构传至筏板底面的总荷载标准值为192754kN,筏板面积按500m2计算,则基础底面反力为386 kPa,为保证有一定的安全储备,基础底面处理后复合地基未考虑深度修正的承载力特征值为不小于415kPa。CFG桩桩端持力层为第6层细砂,各土层岩土参数和典型地质剖面详见勘察报告。经勘察,场区稳定水位为现状地表下5.0m~5.2m。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本工程CFG桩复合地基主要设计参数见表1。

3 问题分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7.1.4条的规定:复合地基增强体单桩的桩位施工允许偏差:对条形基础的边桩沿轴线方向应为桩径的±1/4,沿垂直轴线方向应为桩径的±1/6,其他情况桩位的施工允许偏差应为桩径的±40%;桩身的垂直度允许偏差应为±1%。本工程为筏板基础,桩位允许偏差为±40%桩径,即偏差在±160mm范围内。

CFG桩复合地基设计参数 表1

图1 (CFG桩位上下偏移距离)

图2 (CFG桩位左右偏移距离)

但是,本工程的CFG桩复合地基施工完成,基础开挖,截取护桩,清理保护土后,发现施工桩位与设计桩位偏差过大,且两个方向均有偏差,偏差距离约20mm~600mm之间,一半以上都远远大于规范允许的偏差160mm。根据现场量测桩位偏移距离见图1、图2。

图3 设计与施工桩位对比

图4 最不利置换率处

CFG桩复合地基整体设计桩位与施工桩位对比布置图见图3;设计桩位的置换率m=7.44%,而实际施工桩位选择桩位偏差最大、置换率最不利的位置如图四,实际置换面积为图4中四边形面积:Ae=2.615m2,由单桩面积Ap=0.125m2,可得实际置换率m=Ap/Ae=4.81%,比设计置换率降低了约35%。施工现场实景桩位见图5。

4 工程检验与分析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和《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对CFG桩复合地基施工质量检验验收内容的相关要求,在CFG桩复合地基施工完成后,应进行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和CFG桩单桩静载试验。但是本工程由于施工桩位与设计桩位偏差较大,受其影响部分区域面积置换率较小,在最不利置换率位置桩间土发挥的作用要大于其他部位,基于复合地基是桩和桩间土通过褥垫层将上部荷载传递至复合地基,桩与土共同发挥作用,因此,需补充桩间土浅层平板载荷试验,以进一步验证地基承载力。

4.1 复合地基增强体单桩静载荷试验

该试验按照《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附录C的要求进行。CFG桩施工结束28d后进行检验,承压板采用直径为0.4m的圆板,单桩试验桩数为4根,单桩最终加荷为1300kN,分10级加载,每级加载130 kN。当Q-s曲线呈缓变型时,取最大加载量对应的沉降量s与40mm相比较,如果比40mm小,则表明满足设计要求,如果小的多,则表示有一定的富裕量。根据现场试验,实际设桩长均17m左右,经试验,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的平均值为Ra=712 kN,满足要求。

图5 施工现场桩位

4.2 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

该试验按照《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附录B的要求进行。CFG桩施工结束28d后进行检验,复合地基检验点数为4点。试验承压板所用尺寸为1.3m×1.3m(面积为1.69m2)的方板。最终加载量为1403kN(相当于830kPa),分8级加荷,每级加载175.4 kN(相当于103.75kPa)。在加载时,加载至最终荷载,压力-沉降曲线是平缓的光滑曲线,按相对变形来确定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本工程桩身范围内以黏性土、粉土为主,取s/b(s为载荷试验承压板的沉降量,b为承压板的宽度)等于0.01即s=1.3×0.01=13mm对应的压力值p,试验表明p=1403kN时,沉降量为9mm小于13mm,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满足设计要求。

4.3 桩间土浅层平板载荷试验

该试验应满足《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附录C的要求。承压板采用边长0.5m的方板(面积为0.25m2)。试验点取3点,各试验点设计的最大加荷量为75kN(相当于300kPa),分8级加载,每级9.375kN(相当于37.5kPa)。所得试验结果显示p-s曲线呈缓变型,沉降量s=6mm时,最大加载量为80kN大于75kN。满足此假定,说明桩间土的承载力特征值满足设计要求。

5 偏位处理

依据文献[4]的相关结论:CFG桩复合地基增强体偏位对基础底板沉降影响较小,而对基础结构的内力有一定的影响。结合本工程相关试验和实际情况可得出该工程CFG桩偏位处理方案为:为提高基础的整体刚度,降低CFG桩偏位的不利影响,结合现场条件,加大筏板厚度至1.4m,配筋不变。

[1]GB50007-20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2]JGJ79-201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3]GB50204-20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

[4]卢萍珍,于东晖,等.CFG桩复合地基增强体偏位影响分析[J].建筑结构,2014(20).

猜你喜欢
桩间偏位桩位
成都膨胀土深基坑桩间土破坏模式及原因分析
膨胀土地铁车站深基坑桩间土失稳特征研究
传力杆偏位对机场道面水泥混凝土应力的影响
步履式顶推分体宽幅钢箱梁横向偏位局部应力分析
建筑工程中深基坑开挖施工技术探讨
路堤下CFG桩-筏复合地基桩土应力分析及地基反力模型探讨
浅析偏位预应力管桩竖向承载力的影响因素
Hepatitis C virus eradication with directly acting antivirals improves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浅论高层建筑竖向钢筋偏位的防治对策
如何保证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