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拾希望建家园

2015-03-11 00:18谢毅
昭通文学 2014年3期
关键词:帐篷灾区村民

谢毅

火德红:帐篷暖饭菜香

秋天的乌蒙山区可谓“一场秋雨一场凉”。8月23日,鲁甸县普降小雨,气温明显下降。牛栏江红石岩堰塞湖淹没区火德红镇受灾群众吃、穿、住怎样?有病能否得到医治?有没有干净水喝?记者驱车从鲁甸县城出发前往火德红镇探访,一路上山雾弥漫,冷气袭人。

在火德红镇中学临时安置点,受灾群众正在学校食堂排队打饭,热腾腾的饭菜香味扑鼻而来。

“大米、食用油、矿泉水、方便面都有,吃得比我们家平时还要好。”李家山村受灾群众李兴英满脸笑容。红烧土豆、洋葱炒肉、蒸南瓜、白菜汤,记者细看,安置点的群众中午饭一共三菜一汤。

“要不是有党委和政府管,我们吃的、穿的都没有。我穿的这件衬衣和外套是前几天爱心人士送来的。”61岁的刘静香老人告诉记者。她回忆说,地震震垮了他们家的房屋,红石岩电站水位上涨,眼看就要淹到房屋,他们就赶紧往山上跑,什么都来不及拿,身上只穿件短袖。

一旁的火德红镇党委副书记阮孝辉说,火德红镇昼夜温差大,进入秋天经常是阴雨绵绵,镇政府给每位受灾群众都发了件棉大衣和两套衣裤。

“9月1日学校开学,这个临时安置点拆除后,受灾群众怎么办?”记者问阮孝辉。

“我们现在已经选好了分散安置点,正在平整场地和填充松软土基,想方设法尽快让受灾群众得到分散安置,家家户户能够分散生火做饭,能够用上干净水,能够有充足的物资供应,确保实现过渡安置‘六有目标。”

据火德红镇党委书记臧尔方和镇长王小虎介绍,鲁甸6.5级地震造成火德红镇6个村(社区)107个村(居)民小组6535户23800人受灾(其中李家山村、火德红社区和银厂村3个村、社区受灾严重)。截至22日,全镇因灾死亡52人,失踪12人,受伤243人,民房因灾倒塌2752户(包括堰塞湖淹没622户)12386间,严重受损3783户17026间。全镇共紧急转移安置6535户23800人,其中被堰塞湖淹没及受地质灾害威胁需转移安置的群众共4个村16个村民小组801户3321人。全镇共设集中安置点6个,仅火德红中学安置点就安置堰塞湖淹没区李家山村红石岩受灾群众331户1258人。

“目前,红石岩堰塞湖淹没区火德红受灾群众全部得到临时妥善安置。全镇受灾群众每家有一顶帐篷,5人以上的帐篷面积32平方米、5人以下的帐篷面积12平方米。”阮孝辉说,随着灾区气候渐凉、渐冷,现有的120顶棉帐篷只能优先考虑老人和高二半山区的受灾群众。灾区急需棉帐篷,让受灾群众温暖过冬。

23日,记者来到火德红镇。刚进集镇,就看到受灾群众在细雨中排队领取救灾物资。

“电饭煲、炒锅、水壶、碗筷齐全,现在我们煮饭不用愁了。”领到炊具的火德红镇南筐村王家村民小组受灾群众宋富敏高兴地说。

“水壶是‘耐用王,碗是‘玉兰牌,炒锅是精品不锈钢,党委、政府为我们受灾群众考虑得很周到。”南筐村夏家湾村民小组受灾群众夏文正喜不自胜,边往背篓里装炊具,边仔细看商标。

106套炊具发放完毕,南筐村王家村民小组长黄跃聪和夏家湾村民小组长夏开兴累得满头是汗。

“黄组长和夏组长家也受灾严重,家里的财产全被埋了。”看见两手空空的黄跃聪和夏开兴,领到炊具的村民有点“过意不去”。

“我也想要一套炊具煮饭,但是,我们必须先保障受灾群众。困难面前,我们村干部要冲在前;救灾物资发放,我们在最后。”黄跃聪说。

地震造成火德红镇许多群众房屋被毁,锅碗瓢盆被埋在地下。尽管已领取了大米、油等救灾物资,却苦于缺乏炊具。火德红镇党委、政府及时将爱心人士捐赠的炊具发放给房屋倒塌、房屋被堰塞湖淹没的受灾群众。

甘家寨灾民:小寨是我们温暖的家

距离龙头山镇20余公里的龙泉村甘家寨是地震中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山体滑坡几乎将这个小村子全部掩埋,全村61户人家中50多人失踪,至今仅10多人的遗体被找到,房屋和土地几乎全部损毁。

灾难终将过去,生活还要继续,生者的勇气是对死者最大的告慰。如今,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悉心关怀下,甘家寨大部分受灾群众已被安置在小寨镇红旗社区,衣、食、住、用、医等得到全面保障,他们重建着家园,也重建着希望。

“房子没有了,人也没有了。”张国安蹲在甘家寨的废墟上喃喃自语。

25日,地震后第23天,张国安第一次回到甘家寨子,面前乱石嶙峋、满目疮痍。“就在那边,我大哥一家9口,被埋了7人。”他远远指着半山腰上的一个地方。

昨日,四弟张国荣找了辆车从县城返回甘家寨,准备把家里还能抢出来的东西拉走,张国安一起过来帮忙。

原本除了大哥家建在靠近山顶,张国安、张国红、张国荣兄弟仨的房子都并排盖在一起,昭巧二级公路从村下通过,交通方便,村里人靠种花椒、核桃、洋芋,日子过得平静而安逸。

每年夏末的八九月,正是花椒采摘的最佳季节。3日下午,张国安背起背篓翻过山梁子去地里干活。突然,脚底轰轰作响,他顾不上细刺扎在手心里钻心的疼,死死抓住花椒树枝才站稳。

“是地震!”等回过神来,张国安拼命地往村里跑,翻过山梁,他一下惊呆了,甘家寨子被半座山滑下的土石完全淹没,到处是巨石树枝、残垣断壁。回家的路没了,他顾不上危险,从松动的碎石上连跑带滑往家的方向奔去。跑到崖子边,才看见自己和老三家的房子已经被沙土、滚石冲进了牛栏江,没了踪影。

四弟张国荣家的房子被滑坡体顺山势向下推移出20多米,“幸运地”停在崖子边上。如今,这所孤悬在悬崖上的建筑,是人们寻找甘家寨子位置的唯一“地标”。

张国安的儿子被随后赶来的救援人员从废墟里救出,紧急送往鲁甸县人民医院,现在又转到了昆医附一院救治,张国安和其余家人则搬迁到20公里外的小寨镇红旗社区统一过渡安置。

今天,张国荣和媳妇、兄弟、侄子回家找找有没有可以用的家什。床、床垫、坐垫、棉絮、太阳能热水管,很快皮卡车车厢就被塞得满满当当了,“人能好好的,就是最大的幸运,不管发生了什么,日子总是要过下去。”他说,去世的人终是离开了,活着的只有选择坚强。

走进小寨镇红旗社区安置点,几名施工人员正在搅拌水泥,旁边的洗澡室已初具雏形。

穿过排列有序的帐篷,寻着一阵笑声,张国荣的一双儿女正围在乒乓球桌旁看小伙伴打球。哥哥张正超13岁,妹妹张正蝶11岁,他们现在的新家编号为“12”。

走进帐篷,81岁的奶奶连忙起身往里让。老人忍不住念叨老家的灾难,不时用手抹抹眼睛。孙子懂事地替她擦干眼泪说:“奶奶,别难过,等我们长大了,一定会对你好。”老人枯瘦的手抱住孙子,默默地往怀里搂了搂。

马上就要开学了,张国荣听说为保证灾区孩子不因灾辍学,县城的中小学校全部开放接收孩子们借读。两口子合计好到城里租房子,让兄妹俩继续读书。

“我妹妹原来在光明小学,她要去县三小,我去县二中读初一。”哥哥说起话来一点也不发怵,倒是妹妹有些羞涩。

为了在县城尽快安顿下来,张国荣把安置点发放的大米食油、锅碗瓢盆、棉被床垫统统都搬到城里,帐篷里显得有些空荡荡。

父母为未来的日子悉心筹谋,小兄妹却更喜欢留在安置点。这里有图书室、儿童活动室,还有熟悉的小伙伴,开学用的书包、课本、文具盒、笔统统已经准备好了,都是四面八方的好心人捐来的,“我妹妹成绩可是年年第一的。”哥哥自豪地说。

兄妹俩时常去看书的活动室,这天是市图书馆馆长吴明俊值班,“我们的轮值表一直排到了11月,保证天天开门有人管理。”

在每一间帐篷里都贴着日历,两条金色的大鲤鱼围着正中一个“福”字,这是吴明俊的得意之作,“在这里,老人、孩子们没有时间概念,我就想做个日历,让他们过得清清楚楚,知道时间宝贵。”他说,“也是祝福大灾之后的人们,从此平平安安、年年有余。”

安置点旁,小河水声叮咚,不停奔流向前。

龙树和水磨:团结一心,什么困难都不怕

10多天过去了,受灾群众住得怎样?吃得怎样?有病能否得到医治?有没有干净水喝?15日一大早,记者驱车从鲁甸县城出发,深入地震重灾区龙树、水磨两镇探访受灾群众过渡安置以及恢复生产情况。

8日,记者曾随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野战医院到龙树和水磨开展洗消防疫和灾后卫生知识宣传。昨日,穿行在灾区,灾区的面貌和受灾群众的精神都有了很大变化。

倒塌的房屋旁,受灾群众正在地里收洋芋,安置点旁大家开始串门、聊天,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这样的状态,得益于各级党委、政府的救助及社会各界的援助,更得益于受灾群众自救精神。”龙树镇镇长蔡寿义说。

记者赶到水磨镇营地村五里牌临时安置点时,正赶上吃午饭。热腾腾的饭香扑鼻而来,村民们有说有笑地吃着饭菜。

“大米、食用油、方便面、矿泉水,吃的喝的不用愁。”农家妇女周文仙快人快语。她家与徐廷美、周廷彩3家人共同搭建了一个彩条布帐篷,一起做饭吃。前几日,他们在垮塌的房屋废墟里刨出来一块腊肉。周文仙今天又去地里摘了青辣椒,中午饭加了一道菜:青椒炒腊肉。

虽然饭桌上多了一份青椒炒腊肉,可是大家吃饭时都不去夹。“刘奶奶家房屋全部倒塌,屋里的东西一样也没刨出来,她已经好几天没吃肉了。请她来我们帐篷里吃饭,她硬是不肯,我一会把这盘青椒炒腊肉给她送过去。”周文仙说。

鲁甸县政协副主席郑大琴介绍,地震发生后,水磨镇党委、政府组织人力在当晚就搜救出全部失踪人员。目前,全镇共下发棉被9570床,彩条布1830卷,衣服12190件,折叠床3855张,方便面13565箱,大米147.55吨,食用油10290升,矿泉水5614件,食品1512件,实现了重灾村群众全覆盖,保障了受灾群众有帐篷住、有饭吃、有衣穿、有水喝、有病能治疗。

汽车从水磨镇出发,一直沿着蜿蜒的公路向上爬。在营地村公路旁的一块空地上,35顶蓝色救灾帐篷齐刷刷分列公路两旁,这里是营地村五里牌临时安置点。每顶帐篷都编了号,张贴着挂钩联系党员的姓名和电话。帐篷里的木板或木床上放着崭新的棉被。

“地震第二天晚上,我们就住进了帐篷,睡了个好觉。党和政府对我们很好,帮我们考虑得挺周到,我们吃饭、喝水、睡觉都有保障。”五里牌村民雷天贵说,地震当晚下起了大雨,村民们连个躲雨的地方都没有。第二天,救援官兵、镇村干部及时送来了帐篷。村里的党员、青壮年劳动力自发与救援官兵一起搭帐篷。6日,村干部发现村民们居住的山上有新的裂缝,就把大家转移到现在的临时安置点来。

“你们这个帐篷外的排水沟要挖深一点,遇到下大雨,水就会漫进帐篷里。”昭通市委书记刘建华正在营地村五里牌临时安置点查看受灾群众的过渡安置情况。在安置点,刘建华挨家挨户了解受灾群众生产生活情况。他告诉记者,当前,在继续抓好抢险救援的同时,工作重点向受灾群众过渡安置转移。灾区干部正想方设法尽快让受灾群众家家户户能够生火做饭,能够用上干净水,能够有充足的物资供应,确保过渡安置“六有”目标实现全覆盖。

在龙树镇,星星点点的帐篷散落在乌蒙大地。此次地震造成龙树镇房屋成危房的人员有1856人,镇党委、政府对受灾群众全部进行分散安置。

记者在龙树镇龙树社区小海子村民小组看到。这是一个苗族群众聚居的村寨。在一大块水泥场上搭建了3顶帐篷。村民朱光强正带着老伴吴忠芬和儿媳刘健花在水泥场上碾燕麦。

“前几天一想到地震就担惊受怕。有党和政府的关心,我们生活有保障了,但是也总不能坐着等,荒废了地里的庄稼。”朱光强边忙活边对记者说。这时,几个村民背着几箩洋芋向我走来。村民王德英说:“趁着天不下雨赶紧挖地里的洋芋。地震震垮了房屋,不搞好生产,损失更大。”其中一个村民插话说:“村里的党员刘炳才带着几名外出务工赶回来的小伙子正在帮我们挖洋芋,大家一起挖,损失会更小。”

“大家相互帮助,什么困难都不怕。”“大难见真情,每个人的心里都是暖暖的。”“领导一拨拨来看望我们,干部一拨拨地给我们送吃的,用的……”返城的路上,灾区群众的话一直在我耳边萦绕。温情、感恩、希望、信心、决心,灾区人民会变得更加坚强。

新街镇:不等不靠重建家园

22日,是鲁甸6.5级地震第20天。记者走进受灾的鲁甸县新街镇,一棵棵比成人还要高的玉米齐刷刷地排列在地头,头顶的花穗随风摇曳,腰间一个个颗粒饱满的玉米棒子深藏于绿色的帏帐中……

镇长李亚品告诉记者:“当前,干部群众纷纷振作精神,怀着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直面震灾,不等不靠,投入到紧张的生产自救之中。”

在新街镇酒房村、坪地营村,一顶顶帐篷散落在公路边、山坡上、树丛里、田地间。此次地震,新街镇组织紧急转移安置587人,其中,投亲靠友192人、借住房屋240人、搭建帐篷和简易房155人。

昨日中午,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坪地营村石棚子村民小组的12顶救灾帐篷里几乎看不到一人。

“眼下洋芋该挖、苦荞该收割,很多受灾群众都忙抢收去了,为了多干点活,中午很多人干脆就在地头休息一下。党和政府这么关心我们,我们老百姓也应努力干活,尽量把损失夺回来。”村主任邓廷云对记者说。

正说话间,邓廷普、邓廷高等几个村民背着几大箩筐洋芋从帐篷前经过。邓廷高说,他家的房屋在地震中垮塌,这几天在村干部和邻里乡亲的帮助下排危,人不能住,但是烤房还可以用,他得赶紧把地里的洋芋、苦荞抢收进烤房。

“村里地少人多,劳务经济是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邓廷云说,“灾后我们还要组织一批村民外出打工,增加群众收入。”

在返回镇政府的路上,记者看见两个村民正在路边的苦荞地里抛撒化肥。走近细问,其中一个村民温树银说,地震中家里的房子严重受损。地里是他家种植的秋苦荞,这几天在清理财产、拆除危房的同时,来给地里的秋苦荞施肥。

“地震已过去一段时间了,无论遭遇多大的灾难与不幸,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与险阻,生命最为可贵,生活还要继续……”温树银满脸自信。

“生意还不错,来赶集的人很多,一天不到就卖了1000多块钱,准备明天到县城里进货,要不就没得东西卖了。”在新街镇集镇开超市的孟世巧乐呵呵地告诉记者。

昨日,正逢新街镇赶集天。大街上,熙熙攘攘,人流涌动,各种叫卖声、吆喝声此起彼伏。地震后的一个多星期,街道上比往常冷清。而现在,又恢复了往日的喧闹。灾区乡亲们地里种出的新鲜水果、蔬菜,重新摆在了摊位上。

来市场买卖东西的,还是乡亲们熟悉的面孔。不同的是,乡亲们在集市里相遇后,都会关切地互相问候。“你们家地震没伤着人吧?”“埋在房子里的东西都刨出来了吗?”“地里的洋芋挖完没有,需不需要帮忙?”

大街上,卖锅碗瓢盆的、卖水果蔬菜的应有尽有。卖家电、服装和百货、副食的小商铺,都开门营业。赶集的人群中,有不少买农用物资和日常生活用品的受灾群众。

新街镇200多个商铺的客流量、销售量基本上达到了灾前水平,灾区群众生产生活也逐步走向正轨。

两辆运送救灾物资的大卡车停放在镇政府大院里。几名机关干部和民兵正在忙着卸救灾物资。李亚品说,前段时间,各种救灾物资集中送往重灾区龙头山。在抗震救灾转入过渡安置后,社会各界送到新街镇的救灾物资开始多起来。镇党委、镇政府提出“不让救灾物资在这里过夜”,要求第一时间把救灾物资送到受灾群众手里。李亚品介绍,截至21日,全镇累计接收大米3吨、食用油1640升、矿泉水3681件、方便面3052件、食品1031件、生活用具1924件、移动厕所2套。

“酒房村付家营隐患点出现较大裂痕,该区域13户63人已经安全撤离,其中7户安置在救灾帐篷,6户选择投亲靠友,群众家里的财物已经安全转移。”镇国土资源所工作人员杨富志满头大汗,步履匆匆。小伙子刚从地质灾害隐患点回来,来不及吃饭便忙着向镇领导汇报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和监测情况。

杨富志介绍,为了防止震后地质灾害发生,新街镇国土资源所组织精干力量,加大力度监测和排查地质灾害隐患点,对已排查出的28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实行专人监测。同时,还向受地质灾害威胁的群众发放了地质灾害避险明白卡,清楚告知灾害体与住房的位置关系、日常注意事项、遇险撤离路线、救护负责人的姓名和联系电话等信息。

在感动中前行

这些天,在完成报道任务之余总想写点什么。可是,面对电脑屏幕却无法敲打键盘,地震灾区一幕幕揪心的画面、感人的场景和涌动的爱心,一次次让我忍不住泪流满面。

昭通无灾不成年。无论是在昭通日报社还是在云南日报社昭通分社工作,干了15年的记者,我从未离开昭通,经历了地震、洪灾、滑坡、泥石泥、冰凌雪灾等无数次自然灾害。每一次灾害采访,都是一次生命和心灵的洗礼,充满泪水和感动。每一个生命的逝去,都让人哀惋心痛。

作为云南日报社昭通分社记者,鲁甸6.5级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赶赴震中,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第一时间发出报道,这是我们的责任,更是无可推脱的使命。“忠诚、敬业、创新、良知”是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精神,“到重灾区去,到最危险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这是对一名党报记者的要求。肩负记者神圣使命,我和春城晚报记者申时勋、易科彦,云南经济日报记者鲁宽、云南法制报记者汪波,在分社副社长蔡侯友的带领下,冒着余震不断,山石滚落、泥沙下滑、公路塌方的危险,历经重重险阻,成为第一批赶到震中龙头山镇龙泉社区的记者。

奋战在灾区的日日夜夜,是我永生难忘的采访。忘不了,坐在骡马口广场的水泥地上,我用手机照着电脑发图片,一次次的余震让人心都快要跳出来;忘不了,暴雨如注,我们只能站在雨中浑身淋透;忘不了,饿了一天多终于啃上半块面包喝上矿泉水;忘不了,四天三夜没找着地方睡觉;忘不了,5日上午,我跟随共青团成都应急救援队徒步挺进龙头山镇龙泉社区左家湾村民小组,路过一滑坡地带时,险些被落石砸在背脊上……

“我们记者在龙头山最大的困难是电力、通讯中断,无法写稿、发稿。”这是6日,集团副总编辑谭晶纯到震中龙头山看望集团一线采访记者,我向她倾诉的困难。奔忙在灾区采访,的确很苦、很累。但,与那些痛失亲人、家园被毁的灾区群众相比,我们这点苦和累微不足道。在灾区采访的日子里,在这样艰难的时候,相比那些已经做出来的报道,灾区留给记者的,是这些普通的人们带来的深深感动。

“为什么我的眼里饱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从手拉着手的那一刻起,就再也没有人会无助地哭泣。“泪水、温暖、感动、行动”,我的采访本上写着这样8个字。灾难更显现了新闻工作者的责任,灾难更强烈地触动了新闻工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与灾区人民同命运、共呼吸,让你的痛走进我的痛,让我的心温暖你的心。正是这份深情促动着我和我的同事们临危涉险,奔赴每一个现场,饱蘸深情,挥洒文章。

猜你喜欢
帐篷灾区村民
走进苏村,共赏苏村民歌
盏盏路灯照亮村民“幸福路”
帐篷
带上帐篷去旅行
非暴力
地球村民们的笑容
在户外过夜
花溪区委离退局积极为云南鲁甸灾区捐款献爱心
灾区笑脸
好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