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市场运行报告

2015-03-11 11:45
银行家 2015年2期
关键词:结构化理财产品收益

四季度,商业银行发行理财产品1.85万款,募集资金规模12.2万亿元。2014年,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和资金规模平稳增长,截至6月末,银行理财余额达12.7万亿,在国内财富管理市场中保持着领军地位。从定价水平来看,2014年,人民币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出现趋势性反转,进入下行通道。伴随发行量的膨胀,理财业务粗放式发展带来的隐忧也逐渐显现,受累于房地产及基础设施建设行业的不景气,信托兑付危机频现,某些商业银行也陷入泥潭。在“栅栏”原则基础上,探索银行理财业务服务实体经济的新产品和新模式,促进理财业务回归资产管理本源成为2014年理财业务监管的主旋律。鉴于降低社会融资成本依然是当前货币政策的重要内容,传统的固定收益型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难有起色,伴随着国内股票市场迎来上涨行情,结构化产品在国内银行理财产品市场中的地位有显著提升。

2014年四季度,银行理财产品发行市场持续平稳增长,185家商业银行共发行理财产品6.85万款,募集资金规模约达12.2万亿元人民币,产品数量环比增长4.0%,资金规模上升9.8%,环比增长率基本与三季度持平。相比2013年同期,数量和规模分别增长28.4%和21.4%。参见图1。总体来看,2014以来,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持续下行,随着各项银行理财监管政策逐渐落实,以及较为宽松的资金流动性环境,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趋于平稳。从四季度银行理财产品数量和规模的发行机构分布来看,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售动力强劲,发售数量和募集资金规模占比分别为21.2%和45.9%,发售数量和资金规模较三季度分别增长4.7%和34.4%。上市股份制银行的产品发行数量微幅增长,募集资金规模下降了7.0%。

收益率曲线继续下行,年底收益反弹。回顾2013年,在“调结构、去杠杆”的政策背景下,融资环境趋紧,市场利率高企,尤其是下半年以来,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节节攀升,并出现“钱荒”现象。进入2014年,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出现趋势性反转,进入下行通道,主要缘于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同业业务的收紧。伴随着以恒丰银行为代表的兑付危机事件的发生,金融机构的风险偏好明显下降,对于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设计和风险管控也更加严格。鉴于国内经济存在下行压力,央行采取多种措施引导利率下行,9月18日,公开市场14天期正回购中标利率降至3.50%,9月30日央行推出房贷新政,降低居民首套房和改善型需求购房的成本,产生了在房地产领域定向降息的效果。2014年11月22日,央行宣布下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存款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为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继续下行奠定基调。

2014年四季度,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曲线继续下移。图(b)展示了关键期限银行理财产品的趋势变化,2014年11月份,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创年内新低,1个月产品的平均收益率为4.40%,3个月产品的平均收益率为4.92%。令人意外的是,降息后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不降反升,12月份,理财产品收益率出现反弹,1个月期和3个月期产品收益率环比分别提升54BP和19BP。一方面是年末效应的体现,另一方面,股市向好对商业银行形成“存款外流”压力,商业银行希望通过提升产品收益留住客户资金,同时股票挂钩结构化产品收益普涨也带动了银行理财产品收益上扬。

2014年12月份到期收益:“成”也平安“败”也平安。2014年12月,共统计到109家商业银行的2646款产品到期,其中人民币产品有2615款,平均到期收益为5.22%。12月有10款产品的到期收益率不低于7%,其中,获得最高收益的产品为平安银行发售的结构化产品——“平安财富-结构类(100%保本挂钩股票)2014年123期人民币理财产品”,该产品挂钩三只港股:南方富时中国、建设银行及中国银行,投资期限为1年,每季度观察一次,于第二个观察期,股票价格上涨,发生触发事件,产品提前到期,到期收益率为8%。获得最低收益的产品为平安银行发行的汇率挂钩结构化产品——“平安财富-结构类(100%保本挂钩汇率)2014年259期人民币理财产品”,该产品挂钩欧元兑美元汇率,由于投资期限内欧元兑美元汇率下跌,达到触发水平,该产品到期年化收益率仅为0.5%。

猜你喜欢
结构化理财产品收益
顾丽英: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的实践探索
借助问题情境,让结构化教学真实发生
深度学习的单元结构化教学实践与思考
左顾右盼 瞻前顾后 融会贯通——基于数学结构化的深度学习
勵駿首季收3.5億跌3.7%
建设银行利增6.1% 日赚6.2亿
12
非保本理财产品
保本理财产品
非保本理财产品保本理财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