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2015-03-12 03:17刘耀谦邓思然
科学中国人 2015年26期
关键词:媒介辅导员政治

刘耀谦,邓思然

1西南交通大学利兹学院;2西南交通大学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新形势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刘耀谦1,邓思然2

1西南交通大学利兹学院;2西南交通大学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博、微信等各类手机应用层出不穷,高校大学生几乎百分之百成为了网民。面对新形势,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一是要建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二是要提高网络传播和大学生媒介素养;三是辅导员要加强自身学习,迎接幕课挑战。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互联网技术已经走过通讯革命和浏览器革命阶段,进入到SNS(社会性网络服务)技术发展阶段,个人信息已开始大于政府信息。中国的全媒体时代的数据告诉我们:国内现存1900余家报纸、9000余家杂志、940余家广播电台和2000余家电视频道,而网站数量高达330万个,微博用户多达3亿,网民增至6亿,手机用户突破11亿。网络改变大学生获取新闻和咨询方式的同时,也改变了他们的处事方式和行为习惯。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每一个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当思考的问题。

一、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只有紧密结合现实生活,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九零后大学生总体上思想活跃、个性突出、乐于表现、喜欢接触新鲜事物,他们已经能够熟练使用网络和社交媒体实现获取咨询、交友、交流、购物、表达诉求和分享经验等目的。在这种情况下,靠以往面对面教导、灌输的方式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很难为其所接受,因此顺应网络时代的发展要求,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占领网络这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阵地显得尤为重要。

二、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1、建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应该融入学生的日常管理和生活,辅导员可运用网络博客、微信、微博等与学生实时沟通。高校可建立一站式网络平台,自动抓取并更新学校各类信息网站公告,为学生提供天气、课表、搜索等实用功能,开设线上党课团课、形势与政策、心理咨询、就业指导、社会实践、创新创业板块,让学生在获取咨询的同时也能随时浏览到教育内容。同时线下活动和线上活动相结合,推广线下活动在线上投票比拼、抽奖等形式,吸引学生参与和互动。此外,还可构建虚拟吉祥物,用虚拟身份与学生沟通,使学校管理机构和学生间的距离有效拉近。

2、提高网络传播与大学生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即媒介受众对各种媒介信息的接受能力、解读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判断能力、选择能力、生产能力、传播能力等。高校应该开设“媒介素养”课程,让学生了解基础的媒介知识及如何使用媒介,学习判断媒介讯息的意义和价值,学习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知识和技巧,了解如何有效利用大众传媒发展自己。除开设课程外,学校还可以采用讲座、讨论、学术报告等方式通过对国内外不同媒介对同一新闻事件的不同报道进行综合分析,通过差异的发现与分析,让学生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异,差异的背后隐藏了什么。这一分析过程能够让学生了解大众媒介的传播过程,提高信息辨别能力。其次,还可以让学生加入高校新闻宣传工作,参加学校新闻的采访、编辑等工作,更好地了解新闻传播的过程。

3、加强学习,迎接幕课挑战

幕课(MOCC),即大规模在线课程,是教学资源的分享平台,是优秀课程的展示窗口,更是未来教育的深刻影响者。幕课对当代高等教育提出了三大挑战,它把教学时空从整体切成碎片,让教学课堂从固化走向流动,使教学内容从一元变为多元。辅导员如何在幕课环境下如何吸引学生,上好通识课程?目前,辅导员能够参与授课的课程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课、职业生涯规划、党课与团课等。辅导员在设计课程时首先要考虑课程受众。90后大学生具有明显的分众化和同质化趋势,有强烈的自我意识,追求信息的真实性和实用性,对社会流行文化的接受和参与程度高。辅导员要关注学生的内在需求、情感取向和兴趣趋势,把深邃的理论用平实质朴的语言讲清楚,把深刻的道理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说明白。然后,考虑课程内容。面对学生多样化、多元化、平权化,追求创新性、自主性的学生兴奋点,构建教学流程与受众注意的内容感受性,要努力使形而上的抽象内容活化为可感知的形象记忆,更要使可感知的形象记忆深化为可认同的价值建构。其次,授课者自身修养。授课者的学识底蕴与鲜活形象是教学特色发展的安身之基。辅导员要具有广博的社会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知识,加强在某一专业领域的学习和研究,在不断的学习中积淀自己。辅导员通识课程要在关注时尚中引领流行,在研究趋势中强基固本;把鲜活生动的形象感受深化为自觉内省的关于道路自信的心理感动;将即使短暂的体验感受升华为知行合一的关于理论自信的情理感佩;让灵活参与的互动感受扩展为群体认同的关于制度自信的哲理感染。

三、结语

网络是大学生原生态情绪的倾泻地,是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这个无国界、跨地域的空间改变着他们的学习、思维和生活模式,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网络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必将极大地拓展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天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主动顺应网络时代的变化和要求,搭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媒体平台,提高自身媒介素养和新媒体运用能力,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模式,让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成长成才。

[1]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陈坤,曹良韬.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概念探析与界定[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年第4期

[3]蒲伟,许佳辉.增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08年第6期

[4]唐亚阳,杨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探析[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

猜你喜欢
媒介辅导员政治
和辅导员谈谈节日活动的策划与组织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辨析与判断:跨媒介阅读的关键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书,最优雅的媒介
竞选作文辅导员发言稿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