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中小鞋企“人才保障与提升”对策的专题研究①

2015-03-12 04:55
中国商论 2015年33期
关键词:温州市温州转型

温州中小鞋企“人才保障与提升”对策的专题研究①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时尚设计系 史丽侠

温州鞋业高素质技术人才严重匮乏,这一现状已经严重影响了温州制鞋业的发展。为寻求从根本上解决温州制鞋业人才缺失的对策,本文主要从扩大融资渠道;对产品进行重新定位,提升设计水平;加强管理,引进人才,改变家族模式;提高工人福利,增加幸福感指数;建立人才保障机制;鼓励温州高校扩大办学规模并进行政策扶持等六个方面,进行了专题研究。

转型 人才 提升 保障 对策

1 引言

制鞋业在温州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行业,根据市政府2010年提供的资料显示,年产值超过了700亿元左右,是温州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经过多年发展与调整,温州制鞋企业已由高峰时期的6000多家降至现在的2600余家。温州鞋企在不断消失,消失的主要是中小鞋企。中小企业近年来不断消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人才队伍水平不高是主要的原因,员工素质低下与人才短缺是温州中小鞋企发展的软肋。

温州的大型企业已经在开始探索创新之路,科技创新已成为许多企业的发展动力,近两年通过新设备、新技术、新材料的运用,不但提升了鞋类产品的档次和技术含量,同时也为企业节约了人力和成本。但是温州大部分中小企业还在沿袭以前的思路,2015年的制鞋行业,中小企业面临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订单急剧减少,利润十分低下,招工困难重重等因素使得企业举步维艰,很大一部分小企业不得已只能停工,提前放假。眼观前景,困难并没有缓解的迹象,而是会更加艰难。因此温州中小制鞋企业必须要进行产业转型升级,维持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健全人才的保障与提升体系,这才是温州中小制鞋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

2 温州市鞋业转型升级人才现状研究

中国企业至今原创性极少,温州企业是靠模仿起家的,科技创新是企业生产第一生命力,高技术人才普及,科技创新氛围浓厚才是温州中小鞋企转型升级所需要的区域环境。温州高层次人才,尤其是掌握高新技术的高层次人才群体规模过小,学术氛围不浓,学术信息交流不畅。使得部分人才难以掌握本学科的前沿研究动态而对温州忍痛割爱。另外,温州的城市品位还不是很高,文化生活还不是很丰富,造成了人才难留的问题。

2.1 温州市鞋类行业人才保障与提升政策研究现状分析

就目前情况看,具体就温州制鞋人才问题的研究比较少见。2012年12月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赵海东在《企业转型升级是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文中提到了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制约因素,但未就中小企业转型升级与人才提升之间的关系进行阐述。

2009年1月温州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在《中国发展》杂志发表了《金融危机背景下的温州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策略研究》一文,文中提到了企业转型升级需要调整产业布局,但未涉及影响企业发展的人才问题所在。

2011年6月温州市政府举行了《温州市鞋业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实施方案》论证会,温州政府就引进高级人才等方面,制定了相关政策。推行了人才住房、子女就学、户籍迁移等激励措施,还实施在外温商“回归工程”,推动海内外温州人企业的引进,这些激励政策的效果还未能显现出明显的效果,制鞋企业较高水平的设计师、管理人员依然紧缺,现有的高素质人才流失严重,跳槽、转行情况严重,大学生就业率很低,而转岗率却和离职率却居高不下,主要原因是鞋企环境差、工资低、工作时间长。目前为止仍未能有较好的解决办法。

2.2 温州市鞋类行业人才现状原因分析

温州市政府虽然出台了一系列人才方面的优惠政策,但是效果不够明显,其中包括以下几方面原因。

(1)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还未深入人心。温州市大部分民营企业家的素质不高,对待人才有急功近利的思想,品牌意识不够强,投机意识浓于投资意识,鞋企从业人员包括设计人员,大部分工作就像一台周而复始的机器,休息时间少,一个月只休息一天,每天加班到很晚。根本得不到充分休息及学习的机会,综合素质很难提升。(2)温州城市品位不高,对人才的吸引力,凝聚力不强。这个问题表现在人才难引和人才难留上,尤其是后者。(3)人才市场的服务功能还显得比较单薄。目前,温州市人才市场的主要功能还是人才交流,像人事代理、人才测评等衍生服务业务,起步后步伐还不快,其他的衍生服务业务几乎还是空白,鞋企从业人员保障机制很差,很少有相应的“五险一金”的保障机制。(4)温州高校对于鞋业人才的培养总数虽然有很大发展。但笔者作为一名高校老师,通过近几年接触自己带过的毕业生调查发现,大学毕业生在鞋企的就业率本身就低,学生不愿意从事比较辛苦的设计和管理岗位,长期从事鞋业岗位的人员也少之又少,跳槽率和转岗率很高。主要原因是鞋企环境差、工资低、工作时间长,造成了大学生就业率低、转岗率和离职率居高不下的现状。

3 温州鞋类行业人才保障与提升对策研究

本文从温州中小企业面临的人才方面的困境出发,着重分析“温州区域文化及其经济特点”与“中小鞋企业转型升级之人才的提升”的结合点,结合团队近期对温州制鞋企业所做的调查报告和温州鞋企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总结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温州中小鞋企人才保障与提升方案,希望有利于帮助温州中小企业培养、引进、留住适合自己企业的高素质人才。

3.1 扩大融资渠道

企业内部融资相对现在风险较大的外部融资对于中小企业更为合适。这种方式比较适合鞋类这种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性企业,内部融资便于加强企业内部集资管理,但注意要将集资活动引向健康发展的轨道,单位内部职工中以债券或股份等形式筹集资金。也为了能使企业留住人才,可以让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技术骨干等企业员工购买企业股份,或者对作出突出贡献的员工奖励企业股份,或者对高层经营管理人员实现股票期权制,分散企业股份,通过股份形式留住人才。这样不仅解决了资金短缺问题,同时变员工为老板的举措,还可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留住优秀人才。

3.2 对产品进行重新定位,提升设计水平

温州鞋类技术人才的匮乏以及管理者的目光短浅,使得产品设计能力滞后,品牌开发仍以模仿为主。少数温州中小鞋企为追求短期利益,进行来料、来样加工和贴牌生产或是抄袭、复制大企业款式,品牌个性尚未形成。对产品进行重新定位,引进或培养创新能力强的设计师,企业管理者也应引导设计师从产品舒适性、美观性、安全性、功能性方面加强设计和研发的力度。提高产品的设计品位,展现产品文化将是企业管理者和设计师看重之所在。

3.3 加强管理,引进人才,改变家族模式

温州市的制鞋企业大部分是家族模式。创业初期,这种模式对温州鞋业的企业发展发挥了其独特的优势和极大的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的发展和形势的转变,这种模式的弊病也日益凸显,已经不利于企业的科学决策,不利于员工积极性的调动,不利于企业的向前发展。另外,温州鞋企产权结构的不清晰、财务制度的不透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不健全,也制约了温州中小鞋企的发展。因此引进高水平、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人才,改变现有家族经营模式,运用科学的管理模式是温州中小鞋企的发展重点。建立善于经营、敢于决策的领导班子,使企业的权力机构、监督机构和执行机构之间职责明确。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促进企业治理机构创新,使温州中小鞋企管理走向社会、走向成熟、走向科学。

3.4 提高工人福利,增加幸福感指数

现代企业经营日益复杂,对各种人才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只有重用人才、留住人才,才能使温州中小鞋企长期可持续发展。为了切实提高员工的归属感、幸福指数,建议采用以下方案:(1)聘任确实有才能的员工担任管理层,老板尽量少参与产品设计开发;(2)聘请高级职业经理人,让拥有较高管理水平和高科技的人才,由他们来负责企业的决策、管理;(3)选派有潜力的员工继续培训、学习深造或到国外长期学习先进的技术,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同时让员工感觉到企业的重视,预见自己的发展前景;(4)提高工人福利,改善居住环境,关心员工困难,减少工人工作时长,提高员工的幸福感指数。

3.5 建立人才保障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对于鞋企技术人员要解决劳动保障措施,比如协助购买“五险一金”制度。尊重员工,善待员工。对于在岗人员或引进的人员要建立一套适合他们的劳动保障体系和个人职业发展规划。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要帮助建立利于他们发展的平台,安排专业人员协助其适应岗位,同时要对其专业技术进行培训帮助其成长。

3.6 鼓励温州高校扩大办学规模并进行政策扶持

针对人才难引、人才难留的现象,鼓励温州高校培养本土人才,并针对高校毕业生容易转岗或离职的现象,要求企业加大培养人才力度,政府也应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

4 结语

温州鞋业鞋类高素质技术人才严重匮乏,主要以低学历、低综合素质的人员构成,这一现状已经严重影响温州制鞋业的发展。要寻求从根本上解决温州制鞋业人才的保障和提升机制,来解决温州制鞋业现存人才流失严重和大学毕业生不愿意进入鞋企工作的现状。本文的意义主要在于为温州的制鞋业转型升级储备人才、留住人才、提升人才做出合理的建议,这一方案决策希望对温州鞋企的管理者有一定的帮助。

[1] 石亚军,于江.大部制改革:期待、沉思与展望——基于对五大部委改革的调研[J].中国行政管理,2012 (07).

[2] 卢星远.中小企业校园招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08).

[3] 孟宪辉.民营企业招聘人才模式研究——以淄博得益乳业有限公司为例[D].中国海洋大学,2009.

[4] 张轲,王璐,焦阳.民营企业人才招聘问题研究[J].中国科技纵横,2009(11).

[5] 朱维究.走向法治政府[J].研究生法学,2009(06).

[6] 程驰光.人力资本与人本管理理论视角下央行员工培训创新路径选择[J].武汉金融,2009(7).

F276.3

A

2096-0298(2015)11(c)-137-03

温州市2015年公益性科技计划项目——温州制鞋行业转型升级之“人才保障与提升”专题研究(R20150039)。

猜你喜欢
温州市温州转型
浙江省温州市籀园小学
温州市神鹿种业有限公司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温州,诗意的黄昏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