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中国画的意象造型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表现

2015-03-12 10:02徐慧安徽建筑大学安徽合肥230001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13期
关键词:平面设计中国画

徐慧(安徽建筑大学,安徽 合肥 230001)

解构中国画的意象造型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表现

徐慧
(安徽建筑大学,安徽合肥230001)

摘要:意象造型是一种表达作者的主观思想和情感的造型艺术,是神与物游、物我两忘的主客观结合的产物,体现着中国画“不似之似”的美学特征.意象造型的法则一直是传统中国画的主流,是东方造型艺术中意象思维模式的代表.作为设计艺术中的一种创意方法,意象造型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演释已远远超越了视域所能见的客观物象而向主观本体的心灵深处无限延伸.

关键词:中国画;意象造型;平面设计

有人用超写实的手法画葡萄,描绘得细腻逼真,真实得令人垂涎三尺,但就如同摄影图片,并不能像徐渭的葡萄那样令人难忘和感动.究其原因,前者是在模仿和重复对象,机械地再现自然,仅局限于表面如实的刻画而遮蔽了对象之神和主观之意;而后者是对客观物象经过变形、提炼、概括而成的一个创造性的过程,用极强的概括性、简练性的线条来表现物象,用奔放淋漓的笔墨来描绘对象,强烈追求客观物象的自我表现意识,其中蕴含了画家对客观物象内在精神的深刻把握,体现了中国画注重主观表现和精神内涵的艺术思想.

“当一片叶子使你落泪时,它已经不是一片叶子了.“(马尔克斯《百年孤独》)“月出惊山鸟”,那惊飞的不仅是鸟,还有诗人的心.中国画作中的每一个形,一根线,一片色,一块墨都是经过心灵过滤后而生发的情感符号.中国古代的画家,即使是画一个草虫,一块石头,几根竹子,几只水鸟,都要表现出整个宇宙的盎然生机.

1 中国画的意象造型

郑板桥在其画论里提出的胸中之竹不是眼中之竹,眼中之竹又不是手中之竹的说法从另一侧面肯定了立意的重要性,将“眼中之竹”的客观物象变成“胸中之竹”是观物取象的结果,而将“胸中之竹”转变为“手中之竹”则是立象尽意的结果.

石涛曰“画者从于心者也”.即画家在创作时,虽已客观物象为依据,但不是被动机械地模拟对象,而是在视觉、想象、情感的理性综合作用下融凝于理智,最终表达出理性造型的思维观念.意象造型即是一种表达作者的主观情思的造型艺术,是神与物游、物我两忘的主客观结合的产物,体现着中国画“不似之似”的美学特征.所谓意象造型,指的是主体与客体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体现在中国画绘画过程中的一种造型方式,是一种主客观结合的造型方法.“意”是指审美观照和创作构思时的感受、意味、情思;“象”是指蕴含着主观思想感情的经过艺术加工改造后的形象.具体来说,就是画家对自然界的客观物象以“意”取“象”,融入画家本人主观构想的需要,经过理想化的加工、夸张变形后根据自然物象进行再创造的一种造型方式.

意象造型的核心是既尊重客观物象的外在面貌,又不被其外貌所束缚,是在对客观物象形神兼备的总体把握中寻求自身审美情趣传达的形式表现,是画家通过对客观物象的观察、认识后,舍弃了许多表面的、非本质的、次要的形象要素,经过主观概括、提炼、取舍、加工所寄予的情感、意念及精神价值取向在造型过程中物化后的成果.

意象造型在传统绘画中的规迹随处可见,浪漫主义的意象追求是我国传统的美学观和思维模式的体现.例如,文人墨客对自然界中的花草梅、兰、竹、菊倾注以情感,化为忧伤喜乐而雕琢成“四君子”的形象.被誉为“岁寒三友”的松、竹、梅也正是文人们见其三者傲然于严冬,不惧风雪,卓然不群,于是赋予其人格精神而寓之物外的表现.传统绘画中常表现的荷花题材,画家多取其“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正直,或取“和”的谐音,和谐、和美、以和为贵之意.再如,牡丹因其雍容华贵的丰姿被文人们视为大富大贵的象征,藤萝又多取其“同乐”之谐音而为画作题识寓意,喜鹊立于梅上即是喜上眉梢之意,将牡丹配上蝴蝶与猫是富贵的象征,凡此等等,传统绘画中的意象造型比比皆是.

2 意象造型在平面设计中的演释

中国画的意象造型在现代平面艺术设计中,表现为不满足于对客观物象的简单模仿,而是在全面深刻理解客观物象的基础上进行主观思考,其中主观认识以及情感的渗透所占的比例远远超出了客观物象,从而达到抒情表意的目的.

平面设计中的意象造型主要体现在图形表现方面,经常运用意象造型的创造理念和方法来表现图形.图形中的意象是设计师对客观物象深刻理解后产生了主观想象,是由设计师与解读者的想象力和情感意蕴所共生的一个再造图形空间,是主观思维和客体思维互相联系和渗透的思维创意过程,其中意象造型的演绎已经远远超越了视域所能见的客观物象而向主体的心灵深处无限延伸.正因为这些艺术图形蕴含着意象得以产生的传统民族文化和人文精神的代码,这就要求在解读图形时须对图形的本体含义及其表现意义进行破译,通过视域所观与心中所想来正确解读图形的意象空间.

在传统艺术中,先辈们曾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对自然界的客观物象加以抽象地概括与提炼,融意象的境界和宇宙的虚空为一体.如在青铜器、漆器、陶器等器物中,其形体意象如夔龙纹、凤纹、鸟纹、饕餮纹、虎、象、鱼等纹饰的意象布设,就是对自然物象的美化和神化.意象布设时常采用象征和寓意的手法来寄予客观物象一定的情感和愿望.诸如“喜鹊登梅”、“龙凤呈祥”、“松鹤延年”等象征着广大劳动人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的这些造型形象经常被当代一些慧眼独到的设计师应用于包装的外观设计上,既彰显出了地域民族特色,又顺应了人们对吉祥、幸福的追求.

3 意象造型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分析

图1《春江水暖鸭先知》

意象造型作为中国画创作中一种重要的造型方式,作为设计艺术中的一种创意方法,在现代平面设计的诸多领域,如图形设计、标志设计、招贴设计中都有很好的体现和广泛的运用.意象图形的生发性越强,所表现出的张力就越大,其意象思维的空间也越广阔.为此,我亦做了一些前沿性的尝试探索,诸如我设计的招贴作品《春江水暖鸭先知》,将传统水墨元素运用到平面设计中,其中以横向的墨线与彩点为背景来暗示春江的形象,以篆书的笔法描绘出“水暖鸭先知”,“水暖”二字构成了岸边柳树的抽象形象,将“鸭”的偏旁部首进行拉伸,形成了正在戏水的雏鸭形象,而“先知”的字体通过斜线与曲线的运用构成了一个在岸边放鸭人的形象.整幅作品运用笔墨的变化寻找一种更接近于象形文字的图示语言,趋向于绘画性而又不同于传统绘画,是作者对传统水墨艺术的意蕴与精髓深刻把握后在平面设计中的意象表现(见图1).

系列招贴作品《东方智慧》中,其中这件作品以率真、粗放的写意性笔法将中国花鸟画中博物、清供这一题材的静物画运用简约的点、线、面构成方式直觉呈现.画面右端的兰花通过柔美的线条交错叠加,形成了向画面四周伸展的张力;左边的瓷盘以粗放的线条来表现,宛如“六”字;“上善若水”四字竖细横粗,与画面中粗细线条形成调和;画面融敦实、稳重与轻盈、飘逸的线条为一体,画面上方大面积的留白,传达出幽雅、空灵的意境,体味到象外之象,画外之画,在有限的空间中体会无限的意蕴(见图2).

图2《东方智慧》

4 总结

中国画对现代平面设计的意义和价值在于它为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平面设计提供了一种思路.它对于现代平面设计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提供了如经营位置、散点透视、虚实疏密、计白当黑、笔墨程式等形式和表现手法上的借鉴价值,更为重要的是它为我们解释了中国人对图形和构成的审美方式以及为现代平面设计提供了内蕴性的气韵、意境、修养、意象等美学价值.意象造型的方法源于意象思维,作为设计艺术中的一种创意方法,设计师为了给欣赏者留有足够的想象再创造的余地,对图形中形象的表现是非完形的,让观者在图形有限的符号中体会无限的意象空间,体会“言外之意”,想象“象外之象”.

参考文献:

〔1〕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2〕尹定邦.设计学概论[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01.

〔3〕李砚祖.视觉传达设计的历史与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4〕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8.

中图分类号:J5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7-0181-02

猜你喜欢
平面设计中国画
中国画
中国画的终结
中国画之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远方》中国画
《岁有长又长》(中国画)
基于Photoshop环境下的平面设计刍议
平面视觉语言中的艺术创作和形式表达
行走在本土与全球化之间
平面设计的创意与审美研究
刺破青天锷未残(中国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