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众银行怎能单刀赴会?

2015-03-13 17:41张曙光
中外管理 2015年2期
关键词:微众小贷难题

张曙光

指望微众银行挽救小微企业是不现实的。

微众银行因为李克强总理的到访而声名鹊起。

1月5日,李克强总理视察腾讯等十家公司共同出资的微众银行,给借互联网金融浪潮兴起的民营银行站场助威,表现出对金融市场改革更为积极开放的态度。

客观地说,微众银行类金融机构兴起无疑能使中国金融市场增加活力,使长期处于资金饥渴的小微型企业多了一个融资渠道,但要说能解决中国小微型企业困局还言之尚早。

阿里小贷公司的标秆意义

去年9月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出台一系列新政大力扶持小微企业,推动大众创业。新政包括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加大税收支持、加大融资支持,推动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等等。

现在人们看好微众银行类金融机构,一是看好其民营性质,二是看好其互联网背景。先说金融机构的性质。民营性质的金融机构就能解小微企业融资之困吗?这个假设逻辑上就很难成立。

微众银行类金融机构业务表述是“小存小贷”,支持小微企业。可小微企业多、小、弱、散的特点必然使针对其服务的金融机构面临经营成本高、风险高的难题。如果让微众银行类金融机构无条件地去支持小微企业,就很可能重蹈当年农村信用社的覆辙,让商业银行去做政策性银行的事。再说什么性质的银行与其经营能力也没有必然联系,农村信用社就是民间金融,当年德隆也是民营资本进入金融领域,其经营风险未必就比其它性质金融机构低。

所以要真指望微众银行类金融机构担负起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的责任,一是要有切实可行的政策支持;二是其本身要独特的经营能力。如阿里利用平台业务和支付宝积累丰富的中小企业数据库和信用记录,分析研究客户信用水平和还款能力,成功解决了小微企业融资风控难题,使阿里小贷成为“最赚钱的小贷公司”。

小微金融解决不了小微企业的全部难题

再说互联网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互联网的兴起对传统银行业的经营模式确实产生了冲击。但互联网只是一种信息技术,并不能构成行业壁垒。传统银行业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同样可有作为。2013年上海市辖区内银行网银交易金额占比达到95.85%,电子交易笔数替代率从56.95%上升到71.11%。

据《中国银行业发展报告(2011-2012)》提供的信息,当年工商银行电子银行业务在全部业务量中的占比已超过70%。光大银行成立了“网络分支行”,交通银行推出全国首台全新“远程智能柜员机iTM”,使自助机实现“远程智能柜面服务”等等,这些都可以说是普惠金融的一部分,但如果说互联网金融只是针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则不够准确。

目前小微企业、中小企业面临的困难很多,国家扶持政策还应增加力度。2013年国家为支持中小企业,减税规模超过1400亿元。但中国社科院等研究机构曾建议,我国年减税规模至少应达到6000亿元。这显然这与中小企业的期望值相去甚远。

不久前《中国企业家》杂志发布的“减税调研报告”在对全国100家企业进行抽样调查后发现,超过9成受访企业直言国家现行减税政策不到位。近60%的长三角地区小微企业认为,当前的税费负担占到企业实际经营成本的10%以上。而且一些税收优惠受益面太窄,如最新的政策是对月销售额不超过2万元的小微企业暂免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这只让部分个体经营者受益。

市场不景气,经营环境差,税费多,人工成本激增(五险一金占人员工资的一半以上)等等都是中小企业、小微企业遇到的难题,仅指望微众银行类金融机构单刀赴会恐难当重任。管理

(本文作者系前《中国经营报》副总编辑)

责任编辑:周颖

猜你喜欢
微众小贷难题
借调难题
难题大作战
微众银行总算能松口气了
微众银行推吸金利器互联网银行依然面临成长阵痛
“新规”将出台,小贷公司喜忧参半
小额贷款公司的规范化出路
健康难题征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