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宅春晓岸

2015-03-13 23:16安生
中华手工 2015年3期
关键词:红砖老宅老房子

安生

宅,可以是名字亦可作动词。建筑师王灏把父亲留在宁波春晓镇上的老房子,翻新重建,加入自己对建筑的理解,也融合进自己的气质。

用一个词就可以概括宁波春晓镇的地貌:平。镇子没有高点,非常平滑。举目远眺,视线可以延伸到很远,跟随大地舒展起伏……建筑师王灏的老宅,就在春晓镇上,从父亲传给儿子。“我父亲去世后,地和房子也就留给了我。我们农村有个传统就是儿子要把爸爸的房子重新再盖一遍。”接手后,王灏自然而然开始考虑老宅的重建工作。

专注而后修行

老宅的原貌是在中国任何乡镇都能看到的样子,贴合着生活,完全顺应着生活的需要。“1987年,我爸爸在春晓镇上修了这套老房子。当时是只有一层的平房,左右两边各有一间70平方米左右的房间,因为吃饭在另一套房子里,所以没有设计厨房。每到吃饭时间,我们一家人就在镇上飞奔,也蛮有意思。”对于老房子的翻修,作为建筑师的王灏对房子有更深更自我的认识,他认为,房子应该是用来修行的,而不是用来享受的。或者说一套好的房子,是有着高度私密性的,静谧安静的同时给与居者极大的庇护感。

有着这样想法的设计师大概会让很多业主头疼,大多数人都希望自己的房子既舒服,又好看。“太过舒适的房子,反而会丢掉房子的灵魂,失了房子的气质。”好在王灏翻新的是自己的宅院,既是出资的甲方又是出设计的乙方,“当初因为妈妈也打算在这里住,所以在房子翻修过程中,她充当着‘小工’的角色忙前忙后,房子修好后觉得一个人住有些害怕,又搬回老房子。这套房子就成了我的乡村工作室和周末带着妻女回宁波的第二居所。”王灏对老宅的使用功能有着多重考量,从2010年开始着手设计,花了大半年的时间才确定设计方案。2010年底开始施工,到2013年全部工程完毕,断断续续用了将近三年的时间。土地基础部分花费三十余万元,装修花了大约十几万元,总花费五十多万元,王灏完成了春晓镇上自宅的改造工程。

“也许和大部分中国人对住宅的理解定义完全不同,我希望住在里面的人,精神状态永远是高度专注的。”王灏指着狭长的楼梯说:“这种没有扶手的细长楼梯,在日本其实非常常见,但在中国对于有小孩的家庭来说大都不会被接受。我女儿两岁时,这套房子差不多可以使用了,她很喜欢这个楼梯,都是抱着楼梯一步步挪上去,又一步步挪下来。现在她五岁,上下楼梯已经非常灵活。我改建这套房子的目的是希望营造一个高度简约的空间,所以所有的设计都是围绕这个理念来服务的。”

房子修好后,春晓镇上的村民议论纷纷:“是缺钱装修吗?这样的房子能住人吗?”在村民心里,红砖代表着简陋和贫穷,对于大面积红砖材料裸露的房子,还不太能接受。

半宅半庙居自在

每个人都有对居所的审美,对于建筑师出身的王灏来说更是如此。他不喜欢形式上的东西,城市里的房子已经相当舒适,那么在乡村的第二居所就让它更贴合乡村的气度。对于村民的议论,王灏也无可奈何,毕竟审美、观点全然不同。也有村民进入房子后,表示出强烈的好感。因为功能区分明确,加上天井、光影的运用和引入,房子本身的气质就很独特。“这些细节,我认为进入过房子参观的村民是能够感受到的。我最初的设计是打算采用宁波当地的黑泥地做地面处理,后来改用水泥,这已经是我在设计上的妥协。”王灏说。

这套房子体量修长,有着近20米的长度,高度却不到6米,王灏用一道红砖围墙将其与镇上其他住宅分开的同时又显得低调而隐蔽。“当时我预算实在有限,没有多余的钱对材料进行优化,比如采用更好的红砖或者使用特殊工艺对红砖表面进行做旧或者粉刷处理。所以就在当地采购了部分红砖,再利用老宅拆除后留下来的红砖。红砖的肌理感是非常强的,所以根本不需要增加任何装饰,这也是现代建筑里一个很重要的命题,如何留住手工感,如何留住材料的情感。”王灏在房子的装修上,特意强调手工的痕迹:保留拉毛的墙面,没有刻意找平;水泥地面,全部人工打磨,痕迹明显;厨房的灶台和二楼的木地板,全都是木工现场制作;房子里的玻璃窗,采用乡下最简单的做法,每块玻璃像纸片一样被使用,不完全与墙密闭,甚至所有窗子都采用木头制作,“时间久了,木头会腐,会收缩,会有纹理的变化,但也会因为时间让它与砖墙越来越配。”王灏完全不排斥时间对房子的影响。

“半宅半庙”是王灏对房子的定义,他认为这是一套既有精神性,又兼具身体性的住宅。“虽说是定位修行,但其实房子里并不冰冷,反而很温暖。在整个房子的构造上,我采用了传统宅院同心圆式的构造方式,在中间打造了一处天井,充分引入阳光。每天24小时,每时每刻光影都有不同,必须长时间身处房间才能体会到它的美。而这种美和温暖感,也只有在厚重红砖包围下,才能实现。”王灏认为好的房子能让人更专注,这种专注并不是刻板,虽然房子里的沙发是用红砖堆砌而成,床板也用樟木板做成,但行走、居住其中却能时时刻刻感受到自在。

宅子的一层,面积有170平方米左右,开间很大,但王灏并不想用砖墙来做区域的功能划分,而是通过把梁的高度降低,将承重的柱子从墙里挪出来,放到特定的位置,在承重的同时又恰到好处区分了生活上的各个区域。虽然没有明确的分隔,但也会在使用不同空间时,产生“这里是餐厅,吃饭的地方;这里是客厅,休息的地方”的感受,且视线开阔,空间感受度高。

没有网络,少有电器,厨房里的油烟机还是老宅时留下的老器物,王灏给油烟机加上一个木壳子,继续使用。虽然脱离了大多数人对居住的定义,但来过这套宅子的人却因为在这里的停留,体会到生活里的各种微妙,仿佛是一场身体的修行。这也许就是王灏翻修老宅的意义之一:自宅自在春晓岸。

猜你喜欢
红砖老宅老房子
老宅旁的竹林
老宅
澳大利亚Tjuringa红砖之家
《老房子》
老房子
红砖白石五店市
红砖及砂浆强度试验方法探讨
老房子
老房子
苏州老宅 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