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银匠

2015-03-13 23:50龚为
中华手工 2015年3期
关键词:像章银匠银丝

龚为

“吹火”的分寸非常难以拿捏,全看银匠师傅的把握。

燃烧着幽蓝火苗的小炉子,小小的像过家家似的锤子、锥子、秤,满脸沟壑的老人低着头,将眼睛凑近工作台。这是我对手工制银的所有记忆,孩提时似乎还戴过长命锁,出自某个老银匠布满老茧的大手。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手工银饰逐渐淡出视野。今年中秋,意外在江苏兴化沙沟镇遇见年逾古稀的手工制银师傅黄寿朋。

黄师傅的店铺在一条小巷后,人迹寥落。店铺被工具和银器挤得满满当当,更显狭小。那些工具五花八门:煤油灯、吹火管,各式各样的锥子、钻子,超迷你的小秤、玛瑙刀,甚至有现代化的设备——钻床,让人目不暇接。

银饰的花样就更多了,耳环、手镯、长命锁,几乎所有传统样式在这里都可以找到。

自幼学习手工制银,长大后去上海闯荡,在外多年,他也不曾放下过手里的银器活儿。退休后才回到家乡,他便开了这家店,一门心思做银饰。

黄师傅“拉丝”、“打眼”、“刮平”样样精通,“吹火”的本领更是一绝。

“拉丝”是细活、慢活,更是体力活,需要两个人共同操作。“拉丝”时,他在前面控制银丝从抽丝板上大小不同的孔中经过,徒弟在后面用力转动铁葫芦上的铁索,银丝就从抽丝板的孔中慢慢走过,出来的银丝,又细又亮又均匀。

正惊叹,黄师傅又开始“吹火”。先在模具上加工好银质像章,然后在银质像章的外面包上一层极薄的金箔,举起吹火管,轻轻巧巧地吹动火苗。“吹火”的分寸非常难以拿捏,火大了金箔就会熔化,火小了金银就无法熔合,全看银匠师傅的把握。黄师傅吹一吹,停下来看一看,接着继续,几分钟后,金箔和银像章便完全熔合。

拿着像章,突然想起《留住手艺》中的一句:“当没有了手工业以后,我们才发现,原来那些经过人与人之间的磨合与沟通之后制作出来的物品,使用起来是那么适合自己的身体,它们自身都是有体温的……”

猜你喜欢
像章银匠银丝
中江挂面:银丝飘香九百年
春天的雨
收藏毛主席像章
肖氏银匠百年传承 经典再现火爆招商
红像章
银丝飘飘人年轻
—— 陕西榆林清涧老年大学校歌
银匠和铁匠
银匠和铁匠
邹银匠
碘在银丝上的吸附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