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失能老年人社区照护现状调查

2015-03-15 01:12李晔皮红英王玉玲张曼秀胡梦梦李晓真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15年6期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生活质量老年人

李晔,皮红英,王玉玲,张曼秀,胡梦梦,李晓真

(解放军总医院护理部,北京 100853)

·论著·

北京市失能老年人社区照护现状调查

李晔,皮红英,王玉玲,张曼秀,胡梦梦,李晓真

(解放军总医院护理部,北京 100853)

[摘要]目的了解北京市失能老年人的社区照护现状。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应用社区资源需求与利用情况调查表,对北京市社区950名失能老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75.7%的失能老人选择居家照护,失能老人对社区卫生服务需求居前四位的分别是:定期体检(85.7%)、紧急救护(81.2%)、建立健康档案(78.7%)、医护人员上门服务(70.3%)。对10项社区服务项目利用率居前4位的是保姆∕钟点工(26.0%)、家庭医生(25.7%)、老年活动中心(22.0%)、居家服务(10.8% ),总体呈现高需求、低利用态势。结论失能老人社区资源需求与利用之间存在不平衡现象,应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失能老人社区长期照护体系建设,以全面提高失能老人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卫生服务需求;生活质量;老年人

社区将是失能老人长期照护的主战场,注重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对改善其生活质量起着重要作用[1]。失能老人对社区资源的需求与利用是长期照护的重中之重[2-3],本文对失能老人的社区资源需求与利用状况进行调查,为提高失能老人的生活质量及社区开展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提供参考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北京市社区950名失能老人。纳入标准:(1)年龄≥60周岁的失能老人(采用WHO推荐的ADL量表进行筛选);(2)神志清楚,有认知判断能力。排除标准:(1)认知功能低下,意识障碍者;(2)急性疾病或慢性病急性发作者;(3)有严重躯体或精神障碍不能正常交流者。

1.2方法

1.2.1现场调查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2013年5月至12月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

1.2.2调查工具参考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及有关文献的基础上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包括:(1)失能老人对长期照护方式的选择意愿。(2)社区卫生服务需求:定期身体检查、建立健康档案、医护人员上门服务、紧急救护、转诊介绍与协助、心理咨询、饮食指导、用药指导、照护者指导、慢性病护理、康复训练与指导11个方面。(3)现有社区资源利用:共10个方面,涵盖3项社区卫生服务(家庭医生、家庭病床、社区老年病房)及7项社区服务(日间照护服务、保姆∕钟点工、上门服务、老年人康复器械租赁、交通接送服务、老年活动中心、志愿者服务)。在正式调查前进行预实验,测得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别为0.722和0.753,说明该调查问卷具有有效性和可靠性[4]。

1.3统计学处理采用Epidata3.1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数据录入和校验,用SPSS18.0进行统计学处理,进行频数分析。

2结果

2.1长期照护方式选择大部分失能老人选择居家照护,为75.7%;社区照护占6.4%;机构照护占17.9%。

2.2社区卫生服务需求失能老人对社区卫生服务需求居前4位的分别是:定期体检(85.7%)、紧急救护(81.2%)、建立健康档案(78.7%)、医护人员上门服务(70.3%),见表1。

表1 北京市失能老人社区卫生服务需求情况(902例)

2.3社区服务利用失能老人对10项社区服务项目利用率居前4位的是保姆∕钟点工(26.0%)、家庭医生(25.7%)、老年活动中心(22.0%)、居家服务(如上门理发、洗浴、老年饭桌等)(10.8% ) 。未使用率居前4位的是康复器械租赁(91.9%)、老年病房(90.2%)、志愿者服务(88.9%)、交通接载服务(87.1%)。未使用社区服务的原因,除费用高外,相当部分老人表示从未听说过或无此服务(表2,3)。

3讨论

3.1失能老人多选择居家照护,应在尊重老人养老意愿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社区照护本调查发现大部分的失能老人选择居家照护(75.7%),其次为机构照护(17.9%),选择社区照护者最少(6.4%),原因可能与失能老人长期的养老观念以及经济状况有关。然而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四二一家庭”,核心、空巢家庭的增多[5],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正在削弱,生活不能自理的失能老年人完全依靠家庭照料已显得力不从心,迫切需要外界力量的支持。有研究认为,机构照护尽管专业化、职业化较强但容易造成社会疏离,还有一部分老人由于经济承受能力的限制,无法进入机构接受照顾[6]。目前联合国及发达国家所强调和支持的养老服务模式是社区照护[7],同机构照护相比更体现人性化的要求,比家庭照护更符合经济的原则,社区照护体现了社会的整合、服务的个性化、选择性和独立性。社区照护具有许多天然的优势,如活动半径小,需要长期照护的老年人可以随时就近接受护理服务,数量和质量能够得到切实的保证;能够发挥社区卫生服务的优势,有效地利用自身的资源;覆盖面广,相对稳定,能够比较准确地预测并合理配置社会资源[8],因此社区长期照护服务将是家庭非正式长期照护的最有力补充和后援支持,是我们长期照护服务体系中最核心的内容。

表2  902例失能老人社区服务利用情况[例(%)]

表3 902例失能老人社区服务未使用原因分析[例(%)]

3.2失能老人社区卫生服务需求度高,应针对失能老人需求的特点,提供不同层面的医疗服务 老年居民属于健康脆弱人群,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普遍高于其他人群[9],失能老年人尤其如此。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失能老人对社区卫生服务需求位列前四位的分别是:定期体检(85.7%)、紧急救护(81.2%)、建立健康档案(78.7%)、医护人员上门诊疗服务(70.3%),与倪荣等[10]的调查结果略有不同。失能老人由于慢性病患病率高(97.64%),同时通过报纸、电视或网络等各种宣传途径了解到健康的重要性及慢性病的保健知识,因此对定期体检及建立健康档案,开展对慢性病长期规范治疗的需求较为迫切。而失能老人由于身体和疾病的原因,看病就医不便,因而对医护人员上门诊疗服务的需求较为迫切,这与Lee[11]得出观点一致,认为上门提供长期照护服务是最经济的选择。

3.3失能老人对社区资源利用率低,加快相关设施建设及提高医疗保障水平,促进对社区资源的利用调查发现,一方面是失能老人对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较高,另一方面是社区资源的利用率普遍较低,产生这一矛盾现象的原因可能主要有三个方面:(1)目前社区失能老人照护服务从内容、规模到质量与失能老人日益增长的需要还有较大的距离,此次调查对一些服务项目相当部分老人表示本社区无此服务也证实了这一点。如:为了应对快速增长的人口老龄化,2001 年北京市开始启动“社区老年福利服务星光计划”,到2006 年底,共建设完成2335 个城市社区“星光老年之家”,新建或改建了279 个山区“星光老年之家”[12]。但是根据调查[13-15],这些社区内的服务设施并未考虑到失能老人的特殊需求和异质性需求,多是针对自理的老年人设置的,对于失能的老年人来说,帮助不大。(2)对社区服务项目宣传不够,方式、方法有待改进。本调查表明对社区服务项目闻所未闻的失能老人不在少数,这与研究结果[16-18]一致。(3)经济原因。本研究对未使用社区服务的原因调查显示,相当多的失能老人选择费用高为主要原因。

失能老人对社区服务总体表现为需求度较高,但利用率普遍较低,应从形式、内容、从业人员队伍培养及制度保障等多方面入手,深入研究,建立完善的失能老人社区长期照护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侯蔚蔚,王玉环,冯雅楠.居家非正式照护者与失能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比较[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5):1115-1118.

[2]徐勤,汤哲.我国长期护理的现状与趋势[J].人口与经济,2007,28(2):6-12.

[3]闵瑰,胡晓莹.南昌市某社区老年人长期护理需求的调查[J].护理学杂志,2010,25(20):85-87.

[4]方积乾.卫生统计学[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74-276.

[5]何芸,李建权.家庭结构变迁对养老模式的影响[J].社会工作(学术版),2007,(1):33-35.

[6]张勘.失能老人长期照料的现况分析和政策建议[J].上海医药,2010,31(1):8-11.

[7]倪荣,刘新功,朱晨曦.城市失能老人长期照料现状及对策[J].社区经济研究,2010,28(7):39-41.

[8]孙启泮.老龄化社会老年长期社会照护服务的探讨[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8(3):87-88.

[9]应桂英,杨淑娟,甘华平 等.四川省老年居民卫生服务需要与利用情况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1,32(5):390-399.

[10] 倪荣,刘新功,朱晨曦.社区卫生服务在城市失能老人长期照料体系中的作用研究[J].全科护理,2010,8(5):1134-1135.

[11] Lee TW.Economic evaluation of visiting nurse services for the low- income elderly with long- term care needs[J].Taehan Kanho Hakhoe Chi,2004,34(1) : 191- 201.

[12] 北京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北京市2006年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R/OL].2007.http://www.beijing.gov.cn/zfzx/gzbg/yjbg/t891740.htm

[13] 朱微微,郭岩.老年人长期护理需求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12):57-60.

[14] 孙敏,刘丹萍,李宁秀.高龄老人社区卫生服务需求及影响因素的调查[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2,16 (1) : 49-51.

[15] 吕探云,杨英华,曹育玲,等.上海市社区老年人的长期护理需要[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8):565-567.

[16] 王静,吴明.北京市某城区居家失能老年人长期护理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8,11(12A):2157-2160.

[17] 黄燕,王倩,李昌琪.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J].现代生物医学进度,2010,10(14):2795-2800.

[18] 王海彦,刘苹,韩广营,等.城市社区老年人健康状况与长期护理需求调查研究[J].昆明医学院学报,2012(2):147-150.

The survey of the community care for the disabled elderly in BeijingLiYe,PiHongying,WangYuling,ZhangManxiu,HuMengmemg,LiXiaozhen(NuringDepartment,ChinesePLAGeneralHospital,Beijing100853,China)

[Abstr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status of community care for disabled elderly people in Beijing city.MethodsA questionnaire research were conducted by investigating the need and utilization of community resources among 950 disabled elderly people over 60-years-old lived in two community in Beijing.Results5.7% elders preferred to be cared in home. The top fourth demand of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s were periodical physical examination(85.7%),emergency rescue(81.2%),establishment of health files(78.7%)and home health care provided by medical personnel(70.3%).The top fourth utilization of community resources were housemaid/hourly employee(26.0%),family doctor(25.7%),recreation center for the aged(22.0%), and home service(10.8% ).ConclusionsThe demand and utilizatoin of community resources for the disabled elderly are imbalance.Long-term community care system should be developed to improve the QOL of the elderly.

[Key words]Community health services;Health services needs and demand;Quality of life;Aged

(收稿日期:2015-09-02)

Corresponding author:Pi Hongying,Email:colourleaf@163.com

通信作者:皮红英,博士,主任护师,Email:colourleaf@163.com

作者简介:李晔,主管护师,Email:colourleaf@163.com

基金项目:北京市科委2012年度科技计划重大项目(D121100004912004)

中图分类号:R473.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6790.2015.06.006

猜你喜欢
社区卫生服务生活质量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浅析我国城市空巢老人就医现状
浅析我国城市空巢老人就医现状
膳食纤维制剂对老年便秘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哈尔滨市新华社区卫生服务站全科医疗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前瞻分析
上海市某区社区卫生服务绩效考核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