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变则生 不变则死

2015-03-16 20:49吴自标
书画艺术 2014年6期
关键词:印中字典篆刻

吴自标

甲骨文是殷商时代用刀刻在龟骨和兽骨上的文字,也叫“契文”“卜辞”“殷虚文字” 等。是殷商王朝占卜吉凶的内容的古汉字。最早研究和发现是清末王懿荣,而最早的以甲骨文入印的是简经纶。“简氏以甲骨文入古玺,以章草治侧款,实是民国印坛开先河 ……”(孙洵《民国篆刻史》)。后有王雪民、易大厂。杨仲子等人。甲骨文可认识的字很少,姚孝遂等编制的《甲骨文字形总表》,收入的总字数只有3691字(包括部分合文),其中公认可识字有1000字左右。所以,在书法篆刻创作中有很大难度。

甲骨四堂之彦堂董作宾是研究甲骨文的专家,他在谈到甲骨文书法创作时说:“……现在甲骨可识的字虽有1500字。可是不绝对可靠的还不少,即如可靠,古今用法不同,有此字须借用初文,有些字又须利用假借,有些字只从一家之言……若严格地加以指责,使书家们不敢下笔了”(董作宾《甲骨文书法》)。是的,1000字左右的字在书法篆刻创作中是远远不够用的。那么如何解决在创作中遇到字不够用的情况呢?我在创作甲骨文印用字恪守“六书”即:象形、指示、会意、形声、假借、转注之原则。刻甲骨印不是单纯把字典中的字机械化的拿来用,根据自己的审美合理使用。不去盲目杜撰、拼凑。

我取法大篆的笔意去刻甲骨文,避开单刀直入直出,尖头尖尾。我较喜欢武丁时期那种浑圆遒劲,转折处方圆并施,注重线条的笔墨趣味,与同时期的方笔风格有很大差异,与商周铜器铭文较为接近。线条取婉转活泼,又不失甲骨文那种刚直的气息,取甲骨文神。舍甲骨文貌,追求古雅稚拙的意趣。

我在甲骨文印创作中常用的工具书有《甲骨文字典》《新甲骨文编》《新编甲骨文字典》《古文字类编 增订本》《殷墟甲骨文实用字典》《甲骨文书法鉴真》《常用甲骨文字形表》《甲骨文字学纲要》《古字通假会典》《古文字通假字典》《汉语大字典 缩订本》等。有些书收录字较全面,有时会根据几家工具书收录的字进行比较去选用,书越多越好,选择字的空间就越大。我用字通常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象形字的应用

《说文解字序》中记载:“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中国的文字注重在形体,表示一个物体的词,就是这个物体的图形。”(吴玉章《新文字与新文化运动》)象形的造字方法即是把实物画出来。不过画图更趋于简单化、抽象化,成为突出实物特点的一种符号,代表一定的意义,有一定的读音……甲骨文中有很多的字以象形图画出现(也有的字渐渐被去象形化),象形字在甲骨文字典中也很多。如:马、鸟、虫、鱼、虎、鹿、龟、山、月、日、目等等。我在创作时也灵活应用于作品中,如“春鸟秋虫自作声”印中的“鸟”字,“龙虫并雕”印中的“龙”字,“沉鱼落雁”印中的“鱼”字,“月下听蝉”印中的“蝉”字,“门无车马喧”印中的“马”字,“玉壶买春”印中的“壶”字等都取象形字。但一印中最好不要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象形字,不然图案化太浓与篆刻意义相去甚远。也可根据印面章法需要选择不同形态的象形字。一字多体在甲骨文中也较多见,怎么样应用于创作这就根据每个人审美需要来选用。

二、本字的应用

什么叫本字?古文字学家所说的本字,就是某个字的最初的字形,故又叫作初文。本字大多是独体字,可以是象形字,也可能是指事字、会意字,加形旁后形成一批形声字(徐畅先生《书印创作中本字的应用》)。一个字通行的写法与原来的写法不同,原来的写法就称为本字。在创作中如没有需要用的字可以取借用它原来的字。如“删尽浮华”印中“浮”的本字为“孚”,“暮土雨朝云相见少”印中“暮”的本字为“莫”,“小楼一夜听春雨”印中“楼”的本字为“娄”,“门无车马喧”印中的“喧”本字为“宣”等等。

三、通假字的应用

“本无其字,依声托事”。(许慎)通假字,在中国古书中应用很多,“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先秦以前古书中普遍使用通假字,是造成中国古书难读的原因之一。因甲骨文可用字较少,在书法篆刻创作中如为了甲骨文的文字纯粹性那么创作就受到局限,也不利于甲骨文艺术的发展。所以,通假字在甲骨文书法篆刻创作中的运用也是不可少的方法之一。但所用的通假字都要字字有来历,不可随意杜撰。如:“弃我去者昨日”印中的“昨”与酢“通”假《周礼·春官·司几筵》:“昨席莞筵纷纯。”郑注:“昨亦读曰酢。”昨与酢通假。昨又与胙、秨、昔相通(见《古字通假会典》)。“相思一夜窗前梦”印中“思”字与“囟”字通假(见常用甲骨文字形表949页)。思又与司、斯、夷、惟(见《古字通假会典》)。“拥有自我”印中“拥”字与“雍”相通,《汉书.夏侯婴传》:“面雍树弛。”颜注:“雍读曰拥。”拥又与邕、壅相通(见《古字通假会典》)。“煮茶迎客月当户”印中“当”字与“尚”字相通,尚又与傥、上、掌、常、尝相通(见《汉语大字典》缩印本237页)。

四、大篆甲骨化的应用

有些字是后起字,好多甲骨文字没有那么就要选择早期的大篆,特别是商周时期的字形结构与甲骨文比较相近。把这些大篆进行甲骨文“印化”处理后再使用,但一方印中这类甲骨文“印化”处理的字不易太多,多了就失去甲骨文的意趣。如“闲多反笑野云忙”印中的“闲”字,取周晚时期的大篆进行甲骨文“印化”处理,“香焚古寺前”印中“寺”字取春秋时期的大篆进行甲骨文“印化”处理,“行已也恭”印钏的“恭”取战国玺印中的大篆进行甲骨文“印化”处理。从甲骨文专家的作品中看这种类型的字应用较少,如遇甲骨文中没有的字一般都采取通假字和本字的应用,以使甲骨文作品的纯粹性。

有些字如没有也可以使用甲骨文研究专家的“一家之言”,如郭沫若、董作宾、罗振玉、王国维、丁辅之、丁佛言、商承祚、叶玉森、王雪民、简经纶、王经纬、裘锡圭、徐中舒、曹锦炎、王宇信等等。用他们用过的字虽说是一家之言,但这些专家在甲骨文研究上都有所建树,用字也都很严谨一般不会有错。现在随着出土文物不断被发掘,一些疑难字也逐渐被古文字专家所破译和认可。这也需要我们这些甲骨文爱好者在平时不断地去关注,特别是多关注一些甲骨文专家的论文,这更加有利于我们对甲骨文作品的创作。

甲骨文印用字较为复杂,字典中有的一字有多种写法。有些字一字有多种不同的含义和用法,虽然说现在专家对甲骨文用字有一定宽容,“……于各家书中未经考释而列为‘存疑 、‘待考 、‘待问 、‘附录,不臆造,不武断,也不妄自菲薄,老老实实地据形释义,反复参稽,不能不许我‘千虑一得”(潘主兰谈甲骨文书法)。但这都需要我们在创作中去认真研究,可根据章法和字意的需要灵活应用,认真对待应避免闹出笑话。所谓:“变,变则生,不变则死”(齐白石语)。怎么变都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体会。“违而不犯,和而不同”(孙过庭《书谱》)是我创作甲骨文印的追求。

猜你喜欢
印中字典篆刻
字典的由来
印度期待印中领导人会晤
莫迪:印中边界40年没开过一枪
大头熊的字典
正版字典
本 期 导 读
印度的外交政策与印中关系
养生八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