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 大海之中采南珠

2015-03-16 20:44
云南画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合浦丝绒珍珠

广西合浦珍珠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公元前100多年的汉代,从徐闻县至合浦县濒临北部湾一带就盛产珍珠。当时徐闻县(辖境为整个雷州半岛)和合浦县均属合浦郡,故历史上也把这一带地方生产的珍珠称为合浦珍珠。在清朝康熙中期《广东新语》一书中有“南珠自雷、廉、至交趾,千里间六池”的记载。

北部湾海域自然环境得天独厚,方圆百里无污染,洁净的水质、丰富的无机盐、浮游生物和温和的气候条件孕育出合浦珍珠特有的品质,自古便有“东珠不如西珠,西珠不如南珠”、“珍珠入药,以南珠为上品”之说。合浦的南珠不仅产量大,而且有凝重结实、浑圆剔透、晶莹光润、色泽经久不变的特点。因此,南珠历代都被誉为“国宝”,并且从汉朝就成为贡品。

到北海旅游的人,没有不带回几串珍珠去的。但如今,不用到北海,即使远在内陆的云南,也能在家门口就欣赏和买到货真价实的合浦珍珠了。本届南博会上,广西省所展示的商品就以珍珠著称,优质的南珠吸引了大批的参观和购买者。

在南博会的广西展馆内,看着躺在红丝绒上放着乳白色光泽的珍珠,高贵、典雅、大方,人们争相购买,但有多少人知道“珠与蚌”的故事。珍珠的蕴育,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人们用摄子把异物(组织)放进蚌的肉下,这个异物就成为结晶中心,开始了珠的蕴育过程。蚌在一种强迫的状态下,畸形、痛苦的发育着,经过漫长的孕育,在蚌的体内,一颗圆润的珍珠被它用自己的营养、精力、苦痛孕育出来。一颗闪着柔和光辉的珠子,被从蚌的体内再一次强行取出,经过打磨、加工,钻出小孔,穿成一串,被珍贵的托在红丝绒上,映照在独特的光线下,成为一串耀眼的“明珠”。 每一颗珠子都有一个培育它成为“珍珠”的母亲蚌,可能珠们都不曾记得自己成长的过程了,只是无比尊贵地躺在丝绒上,享受着贵宾级的待遇,待价而沽,期待成为爱美之人脖颈上的宠儿。而蚌的身体已然划破,再无任何用处,被无情丢弃,没人再会想起它曾用自己毕生的痛苦和精力,奉献出一颗耀眼的明珠。这就是“珠与蚌”的故事。

这个凄美的故事,并没有影响2014年南亚博览会广西珍珠的销量,相反它带给人们的是对美更高的理解与追求。

猜你喜欢
合浦丝绒珍珠
复古又美好的丝绒风
“种”珍珠真神奇
丝绒主场阳光下的温暖感
丝绒雾唇
最早记载合浦的文献之我见
你知道或不知道的合浦
雨珍珠
取珍珠
合浦还珠
山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