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手机,理想与现实“一步之遥”

2015-03-16 06:42邬雪艳
通信世界 2015年2期
关键词:厂商信息安全用户

安全手机,理想与现实“一步之遥”

蓝戈智库 | 邬雪艳

蓝戈安全调查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移动互联网应用的普及,手机已从单纯的通话工具变成个人信息终端,用户的个人基本信息、隐私信息、财产信息等都与该终端相连,手机安全已上升至空前重要的高度。但目前我们使用的手机存在着非常严重的隐患,各种手机病毒层出不穷,破坏力巨大。2014年“七夕”前后,一个大学生因炫耀技术而作的“超级手机病毒”一天之内就让全国上百万用户手机被感染。更令人震惊的是,目前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已形成了制造、售卖等一条龙式的专业级手机木马产业链。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广大手机用户对于安全手机究竟有着怎样的期盼?相关安全领域的企业要怎样做才能真正赢得用户的青睐?蓝戈智库特对此进行了调查。

调查机构:蓝戈智库

调查执行:蓝戈调查团队

调查对象:通信、IT、媒体、军人、教育、医疗、广告、银行、餐饮等行业从业人员以及高校学生、自由职业者,覆盖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安徽、福建、广东、湖北、黑龙江、江西、江苏、内蒙古、山东、山西、浙江等地;受访对象覆盖了各个年龄阶层,其中20~45岁的占80%左右。

调查时间:2014年12月4日~2015年1月3日

调查方式:在线调查、邮件调查、面访

有效样本:2120个

第一,垃圾短信最常见,信息安全最受关注。

在蓝戈调查对超过2000名用户的调查中,所有用户都或多或少地遭遇过手机安全问题,其中排名前三的分别是垃圾短信、骚扰电话、自动弹出通知栏的广告,分别有80%、75%与64%的用户在使用手机的过程中遭遇过这些骚扰;另外还有一部分用户遭遇过更为严重的无故耗费流量、通讯录和密码等个人信息被盗取、手机病毒等(详见图1)。

可见,手机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广大手机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非常普遍的现象。

不过,只有48%的用户对手机安全非常重视,并愿意耗费时间与金钱研究这些隐患、提高手机安全性能;49%的用户是遇到了问题才去研究但并不在意;还有3%的用户对手机安全隐患持无所谓的态度(详见图2)。这说明用户对提高手机相关安全性能有着明确需求,但是这些需求还需加以引导,特别是有关解决方案的引导。

比较有意思的是,尽管垃圾短信是用户遭遇最多的骚扰,但是如何防止通讯录、密码等个人信息被盗取才是用户最关注的问题,有超过五成的用户认为这是相关手机安全情境中最需要重视的问题(详见图3)。其原因也很好理解,因为这对用户人身财产安全最具破坏性,关系到用户的实质利益。

整体而言,手机用户最常见的两大类安全问题是语音安全和信息安全,公务人群和商务人群对语音安全要求更高,而更多的普通手机用户对语音安全并不关注,但对信息安全需求旺盛。因此,对关注手机安全的企业而言,以此为切入口无疑是最能获取用户青睐的选择。

第二,四成用户欲购安全机,信息安全需多方联动。

由于手机安全特别是手机信息安全的普遍性和重要性,绝大部分手机用户都会采取相关措施以提高手机安全性能。在这些措施中,下载安全保护软件成为用户使用最广泛的方式,在蓝戈智库的受访者中,有超过一半的用户都是用这种方式保护自己的手机信息安全;另外有超过四成的用户会通过拒绝下载不明来源的信息、选择安全的运营商网络、不登录不可信网站等自我约束性措施,提高手机的安全性能;只有40%的用户会选择购买具有安全性能的手机(详见图4)。

同时受访用户认为,操作系统开发商应对手机信息安全负首责,因为通过系统软件防止恶意泄密行为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其次,电信运营商和手机厂商也应该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保障用户的信息安全(详见图5)。此外,APP软件提供商也应多提供安全保护类软件、行政主管部门也有责任保障用户手机使用安全、消费者更要提高手机安全意识。

事实上,由于手机信息安全保护涉及多方因素,并且安全措施也是相对且呈动态性的,随着技术的发展,任何解决方案只能解决现阶段的问题,期望一劳永逸并不现实。因此,国家主管部门必须肩负首责,加强各种法律法规的建设,提高犯罪门槛,加强惩治力度。其次在手机行业里的每一个元素都需各负其责,网监部门需全方位监管,严查非法网络信息盗用者;手机厂商需源头切断隐患;软件商要担负研究信息安全的使命;用户在使用时要有安全意识,自我约束。

第三,国产厂商主导安全机,华为/酷派受青睐。

其实,用户对手机信息安全的担忧早已引起了以中国电信为主的电信运营商的关注,并提上中国电信的工作日程。前不久,中国电信特联合了酷派、华为、中兴等国内知名手机厂商,共同打造数十款全网通安全手机,并将陆续上市。

显然,这是符合用户的期待的:在对受访用户的调查中,安全手机口碑排名第一的是华为(详见图6),其按压式指纹传感器,在敏锐度、便捷度以及灵敏性上均优于刮擦式指纹识别传感器,受到用户青睐。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华为Mate7并未将“安全”作为首要卖点宣传,但却获得最多用户选择,我们认为这是得益于Mate7手机整体影响力,该机自2014年9月上市以来已畅销三个月多。

紧随其后的两款国产安全手机分别是酷派铂顿和中兴天机。酷派铂顿手机安全性体现在手机安全、网络安全、应用安全三个方面,具有双系统硬件隔离、芯片硬加密、一键硬关闭等高等级安全配置。铂顿手机在2014年11月26日上市,短短时间品牌传播效果明显,在调查中取得第二名成绩属于难能可贵。

“十防”则是中兴天机最主要的卖点,它主要是从用户体验的角度出发,具有防窃听、防泄密、防跟踪、防盗、防吸费、防诈骗、防病毒、防骚扰、防流氓、防卡慢等十项功能,天机公众版安全手机采用软硬结合的方式,将“十防”安全功能根植于系统底层,无需开放root权限,从安装开始到手机使用。中兴天机较早打出“安全牌”,因此也获得较多用户关注。

第四,安全机不是“救命大餐”,而应是“餐后甜点”。

既然用户对安全手机有着强烈的需求,那为何市面上主打“安全牌”的手机销量并未出现爆发式增长?蓝戈智库的用户调查发现:安全手机安全模式不够灵活、设计感不强、用户不知其价值成为排名前三的主要因素(详见图7)。

那么,消费者心目中的安全手机究竟是怎样的呢?蓝戈智库的调查显示,66.5%的用户心目中安全手机需要“安全性能够强大,百毒不侵”;其次,分别有48.9%、45.6%、43.7%的用户希望配置够高、高中低档都有、价钱合理且经济实惠;另外还有近三成的用户对手机外型有需求,希望超轻、超薄、超有型,有够炫!(详见图8)

图1 用户常遭遇的手机安全问题排名

图2 用户对手机安全隐患的重视度

图3 用户最关注的手机安全隐患排名

图4 用户保障手机信息安全的常用措施

图5 用户认为应对手机信息安全负责的机构

图6 用户最看好的安全手机排名

可见,即使用户对安全手机有着强烈的需求,但理性消费者并不希望降低对手机终端的其它要求,手机厂商在推出安全手机时,若抱有仅凭“安全牌”就能吸引用户的投机心理,显然是错误的。安全手机不应是手机厂商的“救命主餐”更合适作为“正餐后赠送的精美甜点”。

第五,安全牌虽有用,还需厂商用心打。

正因如此,用户期待的安全手机除了要具备打电话、发短信等基础功能外,还需具备许多特别的安全功能:有70.9%的受访用户希望安全手机具骚扰拦击功能,遇见垃圾信息后能够主动防御;66.1%的受访用户希望安全手机具私密模式功能,可以一键切换到安全模式;65.8%的受访用户希望安全手机具备病毒查杀功能,可以拦截大部分病毒和垃圾应用;65.4%的受访用户希望安全手机具备安全上网功能,可以拦截大部分假冒网站和恶意网站;60.1%的受访用户希望安全手机具备防盗功能,可以对手机远程跟踪定位,以便时刻保障手机安全;还有45.7%的受访用户希望安全手机具备手机体检功能,可以自助对手机体检预防(详见图9)。其实,只要本次调查员涉及到的安全防护情境,都得到了大量用户支持。

可见,用户对于安全手机的具体安全性能需求属于厂商引导型,即只要厂商提供了安全防护功能并能让用户理解,用户都会考虑自己是否需要。蓝戈调查显示:有超六成的受访用户表示购买手机时会考虑手机的安全防护功能,特别是工作岗位有相关需求的;近三成受访用户表示虽会关注手机的安全防护功能,但不会成为其选择的必然要素(详见图10)。并且,用户既然选择了安全手机,就希望手机厂商是踏踏实实地在手机安全方面做出了持续努力,提供的安全手机确实具有很强的安全防护性能(详见图11)。另外,1501~3000元价位的中档机成为用户选择的热门(详见图12)。

因此,手机厂商在推出安全手机时,既然打了“安全牌”,就必须重点关注手机的安全性能,不能因为是“赠送的餐后甜点”就不认真研发。事实上,手机的安全功能越是实际有效、方便可行越能打动用户,只有让“安全牌”成为手机终端真正的亮点才能最终赢得市场。

总之,作为信息安全领域的相关厂商、服务商、运营商等,虽面临广阔的市场空间,但更应肩负起保护信息安全的责任。面对信息安全市场的种种机会,只有真正从对用户负责的角度出发、踏实地专注信息安全技术,并将这种技术有效地应用于市场,才能获得用户青睐。

图7 用户对现售安全手机的看法

图8 用户对安全手机的需求点

图9 用户对安全手机功能的期盼

图10 用户购买手机时对安全性能的需求度

图11 用户选择安全手机的标准

图12 用户可接受的安全手机价位

猜你喜欢
厂商信息安全用户
玩具厂商及合作机构新年进步
基于三级等级保护的CBTC信号系统信息安全方案设计
厂商对北京卡车市场不抱希望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
高校信息安全防护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电视厂商与好莱坞公司将制订超高清标准
如何获取一亿海外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