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4年基层医院孕妇4种传染病检测结果分析

2015-03-16 06:57黎红娟陈波波罗小娟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5年13期
关键词:梅毒基层医院母婴

黎红娟,陈波波,罗小娟

(1.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澜石医院 528000;2.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528000)



·论 著·

2011~2014年基层医院孕妇4种传染病检测结果分析

黎红娟1,陈波波1,罗小娟2

(1.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澜石医院 528000;2.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528000)

目的 回顾性分析2011~2014年基层医院孕妇4种传染病检测结果。方法 选取基层医院2011年(1 750例)、2011年(1 900例)、2011年(2 000例)、2014年(2 200例)孕妇的临床资料,作为临床研究对象,统计每年孕妇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抗丙型肝炎病毒(抗-HCV)、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HIV)和梅毒抗体(TP-Ab)阳性率。结果 2011~2014年孕妇HBsAg阳性率分别为6.86%、6.84%、6.00%、5.20%,抗-HCV的阳性率分别为0.69%,0.53%、0.40%、0.27%,逐年降低;而2011~2014年抗-HIV阳性率分别为0.0%、0.05%、0.10%、2.61%,TP-Ab的阳性率分别为0.51%、0.63%、0.75%、0.91%。结论 对孕妇4种传染病检测有助于降低母婴垂直传播风险,为临床合理治疗和早期干预提供依据,完善公共预防卫生体系。

基层医院; 孕妇; 传染病

产前检查是一项针对母婴垂直传播、预防传染性疾病的重要措施,其主要内容为在孕妇产前完成孕妇的血清感染性标志物的检测,帮助尽早确诊携带传染病病毒的患者,控制孕产妇的病情发展,降低母婴垂直传播和新生儿传染病发生率,对医源性传播和医院感染可及时避免和预防,同时也可规避医务工作者发生职业感染,也是优生优育的重要内容之一[1-2]。据文献整理记载,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病毒和梅毒均可通过母婴传播感染,梅毒可导致胎儿的全身感染,甚至畸形胎、流产、早产或死胎儿,受到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孕妇,会使婴儿成为病毒的隐形携带者或感染者,威胁胎儿的发育和新生儿的正常生长,因此需有效干预,并将作为孕、产妇传染病检测的4项主要内容[3]。本次研究中,选取2011年1月1日至2014年1月1日佛山市基层医院孕妇的临床资料,并对4种传染病检测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基层医院2011年(1 750例)、2011年(1 900例)、2011年(2 000例)、2014年(2 200例)孕妇的临床资料,作为本次的临床研究对象。产妇年龄20~38岁,平均(30.8±12.9)岁。试验要求[4]:(1)所选的孕妇均为空腹状态下搜集4 mL静脉血,并于2 d内接受相关检测;(2)乙肝表面抗原(HBsAg)、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2抗体、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排除单次检验阳性标本,阳性检测标本要求需符合临床确诊标准;(3)经医院医学伦理会批准后,对临床资料进行搜集和汇总分析。

1.2 方法 选取厦门英科新创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HBsAg、抗-HIV、梅毒抗体(TP-Ab)、抗丙型肝炎病毒(抗-HCV)检测试剂,判读选用芬兰雷勃mk-3全自动酶标仪,采用日本富士生物公司提供的梅毒螺旋体乳胶凝集试验。要求所选试剂均经过卫生部的生物鉴定所批示,且处于食用有效期内,试验过程中均严格遵循试剂盒的说明书完成操作。其中HBsAg和抗-HIV的检测方法为ELISA,抗-HIV的检测方法为酶联免疫双抗原夹心法并需疾病控制中心遵循“全国HIV检测管理规范”进行确定,TP-Ab检测方法为酶联免疫双抗原夹心法,先行确定后再通过TPPA试验确认。阳性率(%)=阳性检查结果数/标本检测总数。

2 结 果

经统计后发现,HBsAg和抗-HCV的阳性比逐年降低,抗-HIV和TP-Ab的阳性比逐年升高;孕妇的检测结果见表1。

表1 孕妇的检测结果比较[n(%)]

3 讨 论

由本研究结果分析得出,由于一次性注射器的广泛使用和群体义务献血的推广,乙型肝炎病毒、HCV、梅毒和艾滋病病毒已经成为4种主要通过母婴传播的传染性疾病,也是优生优育政策实行的重点内容,需加强临床实施力度[5]。国内的梅毒发病率和艾滋病的携带率均明显提高,威胁胎儿的正常发育,易造成患儿宫内感染[6]。因此,本次研究中对4种传染病的检测结果进行了临床分析,并为临床处理和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提供一定依据。

我国作为乙型肝炎高发区的人群感染率高达9.09%,乙型肝炎母婴传播方式包括宫内传播、分娩期的产道感染和出生后母婴的日常接触传播,婴儿的感染概率极高,携带乙型肝炎病毒的孕妇所生婴儿,如未接受免疫预防措施的单项HBsAg 阳性孕妇分娩的婴儿中,有40%~50%在6个月内为HBsAg转阳,乙型肝炎e抗原和HBsAg同时阳性孕妇分娩的婴儿中,有90%在6个月内为HBsAg 转阳,在孕娠晚期对HBsAg阳性的孕妇应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被证实可明显避免乙型肝炎病毒的母婴传播[7-8]。本次研究中,4项传染病检测中,HBsAg在2011~2014年的阳性率均为首位,但是随着医疗保健内容的推广,近几年的阳性率有所下降,提示应进一步宣传和推广乙型肝炎的预防健康知识及乙肝的预防接种。

丙型肝炎是一种由HCV感染引发的全球性传染病,具有极强的隐匿性的高危性,被誉为医源性感染的隐形杀手,且HCV感染患者均会引发系列不良结局。据调查,75%~85%的HCV感染患者可能转为慢性,约25%的HCV感染患者将转为肝硬化和肝癌,对患者危害较重[9]。本研究显示,2011~2014年的HCV的感染率正逐年降低,表明已初步获得临床控制。近几年来,我国不断完善输血制度,对HCV进行有效筛查,杜绝了输血相关的传播途径。同时,有70%~80%的患者可经早期治疗后获得治愈,均有助于进一步控制母婴传播。然而由于约有2%的抗-HCV阳性母亲可能传播给婴儿,需加强检测。

多项分析表明,自从我国于1985年发现首位HIV后,HIV的感染率正逐年攀升,包括高危人群和普通群众,其中约有90%的HIV感染儿童为母婴垂直传播的结果,另约有40%的HIV感染胎儿发生畸形和死亡。本次研究显示,2011~2014年的HIV的感染率同前期调研结果一样为逐年升高,需采取有效措施。美国专家指出,抗反转录病毒药物同剖宫产、非哺乳喂养等综合措施,可将HIV感染孕妇的母婴垂直传播概率降为2%,有着重大的临床意义。此外,本次研究中的HIV感染率仅仅为2.61%,仍为低发区,这需要在成为高危病区前加大HIV防治的相关宣传和教育活动,并对孕妇进行相关内容的防治教育。

梅毒螺旋体在检测中,由于梅毒螺旋体在机体感染后的两种抗体分为非特异性类脂质抗体和特异性抗体螺旋体抗体。由于较多干扰因素可影响非特异性抗体的检测,因此临床要求同时做酶联免疫双抗原夹心法筛查试验和TPPA确证试验,确保试验的准确性。多本医学杂志指出,梅毒螺旋体感染比正逐年增高,于本次研究结果相符合,提示应提高对相关内容的重视,避免不科学性交带来的传染。同时应建议孕妇于早期行梅毒的血清学筛查,有助于对梅毒病毒的早预防、早确诊和早治疗,阻碍梅毒的传播。

综上所述,2011~2014年基层医院孕妇乙型肝炎病毒、HCV、梅毒和艾滋病4种传染病检测结果的分析可帮助相关部门更好掌握其的变化趋势和变化规律,并为早期筛查和检疫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和数据支持,同时进行合理的早期干预从而降低这4种传染病的母婴传播风险,是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的重点实践内容之一。

[1]陈军,李自兰,刘世秀.陕西省安康地区3 200名孕妇4种传染病检测结果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4,30(20):3193-3194.

[2]王来栓,倪锦文,周文浩.先天性梅毒的流行病学和诊断治疗现状[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10,5(1):64-70.

[3]宋莉,杨青,张伶俐,等.2 076例HIV感染孕产妇流行病学分析[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0,19(2):1106.

[4]闵宗素,唐斌,周里.妊娠期妇女乙型肝炎梅毒和艾滋病检测的必要性[J].现代医药卫生,2012,28(9):1434-1435.

[5]胡伯胜,郭劲松.8 280例孕妇4种传染病检测结果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35(6):705-706.

[6]杨慧.孕妇4 199例4种传染病感染指标检测结果分析[J].上海预防医学,2013,25(1):17-18.

[7]魏红,周敏,曾丽,等.36例妊娠合并HIV感染孕产妇母婴阻断措施的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1):399-400.

[8]兰海宾.艾滋病母婴传播阻断模式及运转机制研究分析[J].中外医疗,2012,31(35):181-183.

[9]肖丽华,金海菊.孕产妇艾滋病感染状况及母婴阻断的干预效果研究[J].浙江预防医学,2011,23(10):22-23.

Analysis on testing results of 4 infectious diseases among pregnant women in primary hospitals during 2011-2014*

LIHong-juan1,CHENBo-bo1,LUOXiao-juan2

(1.LanshiHospitalofChanchengDistrict,Foshan,Guangdong528000,China;2.FoshanMunicipalFirstPeople′sHospital,Foshan,Guangdong528000,China)

Objective To retrospectively analyze the testing results of four infectious diseases among pregnant women in primary hospitals during 2011-2014.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pregnant women from primary hospitals in 2011 (1 750 cases),2012 (1 900 cases),2013 (2 000 cases) and 2014 (2 200 cases) were selected as the clinical study subjects for conducting statistics on the HBsAg and anti-HCV positive rates,anti-HIV and TP-Ab positive ratio.Results The HBsAg positive rates among pregnant women during 2011-2014 were 6.86%,6.84%,6.00% and 5.20% respectively,the anti-HCV positive rates were 0.69%,0.53%,0.40% and 0.27% respectively,showing decrease year by year;while the anti-HIV positive rates were 0.0%,0.05%,0.10% and 2.61% respectively,the TP-Ab positive rates were 0.51%,0.63%,0.75% and 0.91% respectively,showing increase year by year.Conclusion Detecting 4 infectious diseases among pregnant women helps to reduce the risk of mother-to-infant vertical transmission and provides the basis for rational clinical treatment and early intervention as well as perfects the public preventive health system.

primary hospital; pregnant women; infectious disease

广东省佛山市医学类科技攻关立项项目(201108108)。

黎红娟,女,大专,主管技师,主要从事医学检验的研究。

10.3969/j.issn.1672-9455.2015.13.003

A

1672-9455(2015)13-1824-02

2015-02-28

2015-03-20)

猜你喜欢
梅毒基层医院母婴
微生物检验在基层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
点亮婴儿房,母婴灯具搜集
喜忧参半的母婴产品“海淘热”
基层医院腹腔镜肝切除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附52例报告)
高龄老年混合型神经梅毒1例
循序渐进式健康教育在基层医院卒中病患者中的应用
梅毒螺旋体TpN17抗原的表达及纯化
尿布师:只卖纸尿裤的母婴电商
探索大医院帮扶基层医院新路
IgM捕捉ELISA法对早期梅毒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