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冷漠”问题救治的形上之思:基于诺丁斯的关心理论

2015-03-17 08:05王聪
关键词:冷漠关心伦理

摘 要: “道德冷漠”实质上是人与人之间道德关系的分离,表现为对他者持怀疑、抗拒、冷漠的态度。在关心伦理视阈下,“道德冷漠”缘于自我责任感的丧失、伦理理想的衰退,以及对原则的过分崇拜。缓解并救治“道德冷漠”,应维持并提升关心,建立关心关系。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3910(2015)04-0037-04

DOI:10.15926/j.chki.hkdsk.2015.04.007

收稿日期: 2015-02-15

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3YJA720018)

作者简介: 王聪(1991—),女,河南濮阳人,硕士生,主要从事关怀伦理研究。

近几年,“道德冷漠”现象日益剧增,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一时间,“道德冷漠”、“道德滑坡”等说法充斥于社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道德冷漠”进行学术阐释和反思,以期找到救治的良方。道德是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但“道德冷漠”并不是指道德规范、准则的冷漠,而是指人际关系的冷漠、自我与他者的分离和断裂。作为关心理论的首创者,内尔·诺丁斯(Nel Noddings)提出,仅以逻辑性的道德理性路径解决道德问题是片面的和狭窄的,应从内在视角出发,领会他者的现实,体会他者的感受,保持感觉和情感上的关注,保护并提升关心,使自我与他者共处于关心关系中 [1]14-15。

一、关心:“对他者的责任”之伦理确证

道德冷漠表现为对他者的痛苦和灾难无动于衷,以一种冷漠的态度对待他人的困境和苦难。这一态度会导致事态恶化甚至悲剧的发生。最具代表性的“小悦悦”事件,以及2015年1月份破获的山东黑产房贩卖婴儿案,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道德反思。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本应和谐、友爱,却被怀疑、抗拒、远离代替,每个人成了孤零零的个体,与关系中的他者渐行渐远。关心伦理旨在从人们的内在情感需求出发,呼吁最本真的内心渴望,彰显其真实的伦理价值。关心,指对人或事物的境况及发展表示重视,并给予爱护 [2]。可以看出,道德冷漠是人们对他人没有足够的重视,缺乏关心的一种表现。

关心(caring)是人(或)动物内在情感的反映,即对某人或某事的喜爱和重视,促使我们产生去保护、去关心的内在冲动。关心本身就代表着感情上的渴望、喜欢、尊重,以及隐含的责任。关心某人,就有责任促进他人的成长和幸福。米尔顿梅洛夫(Milton Mayeroff)认为,帮助他人成长和实现他自己是关心他人最重要的意义 [3]。可以看出,关心是一种从被关心者的需求和利益出发的实践。尊重并重视他人利益,对关心而言至关重要。当然,在关心视阈下所提出的他人利益均是合理、可被认可的,并非其他意义层面。

在关心中,关心者与被关心者构成完整的关系体,作为关心者的自我与作为被关心者的他者,在道德关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般而言,每个人都希望自我可以成为被关心的对象,得到关心是人们的本能情感需求。显然,在关心和道德关系中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他者,渴望从他者那里得到关心。但是,假若人人都成为被关心者,那关心将不复存在,社会必将陷入单向的冷淡的生活轨道。在社会关系中,每个人都扮演着关心者和被关心者两个角色。在很多事情面前,同理心显得非常重要。在关心伦理中,同理心不是先指向他人,而是先接受他人。自我应首先作为关心者关注他人的现实,接受他人传递的一切信息。真正的接受不是与标准的吻合,而是来源于自我的感觉。在关心中,感觉处于本质地位,敏感是关心实践的必备前提。这种情感-接受模式旨在让我们生存于关系世界,以平静与内在的声音和画面为特征,以全神贯注和感知上的集中为特征,构成一种专注于听、看、感觉的模式 [1]22。听、看、感觉是主观上的意识,可以引起内心的情绪波动或关心冲动。当我们听到由于自然物理运动而葬身于地震中的受难者的新闻,不禁潸然泪下,内心充满悲伤;当我们看到受灾现场,更会刺激内在的关心冲动,伸出援手。正如孟子所言,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 [4]。在听和看中蕴含着感觉的取向,并能及时有效催发自我道德敏感性,产生去关心的真实实践。同时,听与看暗含着一种责任,尤其在看的层面,如孟子所指“见孺子将入于井”,只有“见到”,才能对看到的情形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和实际行为。“见”本身对道德之心又具有一种激发作用,它能够使我们由于长期“不见”而变得有点麻木不仁的“不忍之心”变得生动活泼起来,从而主动地去为他者承担责任,去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5]。此外,西方他者伦理的代表勒维纳斯,把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关系看作是一种面对面(face to face)的关系。面貌(face)在勒维纳斯看来,不只是我们所看到的他者的表情,更是不可见的一种外在无限。他认为,当他者与我相遇,为我呈现面貌,与我交流,我便必须作出回应,也就意味着我应对他者负有责任;我与他者之间建立起一种责任关系,面貌因此具有了伦理内涵,通过“面对面”的“见”而蕴含了责任的根本所在 [6]。在关心伦理中,关心者见到被关心者的所处情境,追求对被关心者的当下责任,对情形的当下责任,以及对她和被关心者所规划的可预见的未来的责任 [1]29。

二、建构理想:消除道德冷漠的必然路径

自我应作为关心者与他人道德的相遇,对他者负责。面对他者的困境,自我有责任去帮助、去保护、去关心,而不是冷漠旁观、无动于衷。因此,现代社会中频繁出现的道德冷漠现象,是一种缺乏关注、接受、责任的行为表现。需要注意的问题是,我们无法关心每个人。责任在关心中是有限的且受关系的限制。责任暗含着帮助他人实现的可能性和道德的“我必须”。所以,自我与他者之间现存关系的现实性或潜在性,以及在动态关系中成长的可能性,似乎制约着我们的责任和义务。正如我们无法真正对非洲难民实现关心,我们与远距离的非洲难民没有建立真实的关系,且不具有成长或发展的可能性。我们或许产生关心的情感,却无法将这种关心在他们身上实现,责任与义务便随之断裂。从这里可以看出关系对于关心之责任的重要,关系是基础性的因素。

关系的建立,使我们必须以关心者的身份与他者相遇,但很多时候,关心不能自然发生,必须由伦理本身唤起,因为关心不只是物理自我的需求,还有伦理自我的视角。我们也会关心那些无法使我产生天然情感的人,这便是伦理关心的发生。自然关心,可以说是天然的最初的直接的感觉;伦理关心相比自然关心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来获得,它是在自然关心基础上对自我的最好感觉的一种关心态度。伦理关心并不优越于自然关心,而是依赖于后者。因为强烈的道德渴望来自于更为基本和自然的存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存与发展都依赖一种天然的状态,我们将这种状态看作善。在关心伦理中,善与快乐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它们潜在地指引我们思考并采取正确的伦理行为。当然,建立在关心之上的伦理一些人可能觉得不切合实际,但它确实与我们每个人的伦理理想有关。伦理理想,可以理解为最好的自我愿景,基于事实和亲切的记忆,并与道德敏感有紧密联系。我们都有与他人保持密切关系的意愿,有向往“善”的天然需求。在休谟看来,德性属于人的心灵品质,只有对社会、对他人有用的德性才能称其为美德,并且动机的不同产生的德行不同,德性也就具有了相应的类型划分 [7]。不同的是,关心者的伦理理想体现的美德建立在关系之上,与美德条目抽象论述不同。它在与他人的关系中成长并可以提升关心。

伦理理想是伦理行为产生的源泉,指导着道德实践。一个充满伦理理想的人,是热情的、友善的、充满关心的。在面对道德问题时,并不会形式化地去处理,而是尽可能地接近真实情境和将他人的现实作为自己的可能性,以内在真实的情感反映面对他者,对道德困境中的他者给予关心和援助。这是关心理论所坚持的女性路径,以女性视角描述关心。女性视角并非女性主义理论的全部,而是代表一种实践的类型,植根于包容、相关、责任,关注真实情境,反映真实需求。它不同于建立在原则之上的男性路径,不受逻辑规律的控制。当然,这并不是说女性的关心抛弃或疏离于逻辑,也不是说女性不能理性地分析问题,男性不具有关心的情感,而是面对道德问题时女性更关注问题的细节和发生的过程,更希望找到一条最贴近道德情形的解决路径。

现代社会是一个理性高度自觉的时代,人们总是以不同的法律规范和原则规律分析事情,这是一种进步,亦是一种退步。对科学发展来说,这种分析逻辑不可或缺,是一种不断的进步,而对伦理生活来说,却是一种严重的滞后,因为道德的生活或伦理的行为在本质上不同于理性原则的运用。人们在面对他人困境和痛苦之时的无动于衷,是伦理自我的丧失,是伦理理想的衰退。此时的人们被固定的原则规范框定起来,并深受生活经验的影响,而忽略了美好的自我愿景。正如“小悦悦”事件中的18位路人及周围的旁观者,他们并不是不具有关心的能力,并不是真正的“冷漠无情”,而是被理性蒙蔽了内心的情感释放,道德敏感性降低了。或许是害怕惹祸上身,或许是对某种原则的屈服,大家最终选择匆匆而过。拾荒老人的自发举动,温暖了亿万人的心,湿润了亿万人的双眼。这是最自然的关心实践,不需逻辑分析的道德行为,是伦理自我的最好展现,是伦理理想的升华,是无声的最贴切的道德示范。从小悦悦身边走过的第一位旁观者,懊恼痛苦地表示“若有重来一次的机会,绝不会撒手不管”,或许这正是伦理理想的自我唤醒。因此,伦理理想作为促进伦理行为、道德实践的来源,在“道德冷漠”问题的分析救治思路中尤为重要。对原则、理性的过分崇拜,势必造成伦理理想衰退、关心伦理缺失、冷漠感产生。

三、关心关系:人际道德关系的应然性走向

原则是固定的、程式化的,对被关心者需求的回应不能及时变通。这样驻足于程式化原则的应用,无疑忽略了被关心者的真实需求,也忽视了与被关心者关系的存在。道德问题是人们的关系问题,关系的走向便引领了道德的走向。道德冷漠的出现是人际关系冷漠的必然结果,人们处于“我—它”关系世界中,把周围的在者-他者,当作与“我”相分离的对象,与“我”相对立的客体,通过对他者的经验获得对他者的认识,以便为我所用。其中,包含了对原则的运用,对利益的向往,他者成为满足自我之利益、需要、欲求的工具,却忽视了关系的真正含义。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在关心伦理中,关心本就意味着一种关系,表现为两个人之间的连接或接触。自我与他者处于关心的关系中,他者不再与我分离、相对立,而是与我息息相关,是完整的“我”的世界的一部分。与此同时,“我”也是“他者”完整世界的一部分。自我与他者在关心视阈下均可以成为关心者或被关心者,在关心中建立关系,维持并提升关心关系,从而相互关注、相互接受,而非冷漠以待。

道德冷漠现象缘于缺失的责任感、衰退的伦理理想以及对原则的过度崇拜,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分离、抗拒。说到底,道德冷漠是关系的僵化和排斥。由此可见,关系问题是道德冷漠问题的根源,一种和谐的道德关系内含着责任与使命,激发着最美好自我愿景的实现,以最真切的情感回应着对原则的恰当运用和变通。把关系建立在关心的基础上,人际关系将趋于和谐,道德冷漠也会随之消解。因此,建立关心关系是人际关系远离冷漠的应然性走向,更是社会生活稳定发展的必然前提。

关心关系作为伦理生活的基础,则重视关系双方和双方对关系的贡献。关心关系的双方为关心者和被关心者,人人都是其中角色的扮演者。关心者在一定情境下产生了对被关心者的关心冲动,对被关心者的需求施以援助,被关心者的需求得以满足,及时反馈、回应关心者的关心,此时关心关系得以正式建立。也就是说,关心者对被关心者的帮助和支持,使关系初见端倪;当被关心者真切感知关心并心怀感激,对关心者作出关心上的回应,关心关系才得以圆满,关心关系正式完成。关系并非单向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是互惠的。因此,被关心者作出积极回应,不仅是对于关心者的赞成,更是对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更重要的是可以促进关心行为的永续实现。世人皆有同感,当我们对他者施以关心,他者作出回应,自我将会获得心灵上的赞同感和认同感,认为关心不仅是应该的,而且是必要的。反之,当自我所关心的他者没有作出相对的回应,自我就会陷入失落之中,认为关心不值得去实践,逐渐远离关心,此刻便是冷漠的开始。需要注意的是,对关心的回应不是像方程式一样固定的行为方式,而是源于关系的一种真实情感反应。恰如关心的实践并非一种功利主义的策略,也不是泛爱主义的指向,而是建立在一种深刻关系上的爱的行为。

此外,关心关系的建立不代表对原则性客观思考的绝对否定。虽然在关心伦理中,情感关注相对抽象的理性更为重要,但对问题的客观思考有时也会提升关心。在特定的无须更改的关心情境下,理性的客观可以促进自我对他者进行关心的承诺的关注,减少一些鲁莽的举动,有益于关心实践的完成和关心关系的提升。因此,在关心中,我们不可以从感觉和情感上的关注彻底转向客观思考,那将会导致进入抽象的迷雾,远离关心而走进没有人情味的领域,但也不可以将客观思考与关心隔绝,应将客观思考与关系相联系,在维持关心关系永续和谐发展的同时,让客观思考帮助自我行走在关心道路上不致偏颇,从而持续关心他者。

关心关系的建立离不开关心者和被关心者的共同努力,离不开关心者持续的关注和被关心者及时的回应,离不开客观思考对自我的引领。在道德生活中,要使自我与他者共处于关心氛围中,建立关心关系,在关系中坚定责任,守护理想,不固守于抽象,让内心最真切的情感需求和情感回应流转于关心关系中,这是关心的要义,更是关心实践的理论奠基。但是,解决道德冷漠问题不是一朝一夕之力,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因此在完善社会制度、培养公民道德情感等践行路线的同时,融入关心伦理的分析视角具有深远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总之,在关心伦理视阈下,让关心融入人际道德关系之中,人与人才能相互关怀、相互援助、相互理解,才能避免孤独,远离冷漠。

猜你喜欢
冷漠关心伦理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突然之间
东霞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长大不是变得冷漠,而是变得温暖
开心与关心
回答
医改莫忘构建伦理新机制
婚姻家庭法的伦理性及其立法延展
关心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