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知识生产视域下的大学模式变迁

2015-03-17 21:16
关键词:技术型高素质转型

蒋 平

(1.绵阳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四川 绵阳 621006;

2.南京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知识生产视域下的大学模式变迁

蒋平1,2

(1.绵阳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四川 绵阳621006;

2.南京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210097)

摘要: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学说由来已久,既与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密切相联,又与高校发展的内在规律休戚相关。以知识生产为视角,辨析大学模式变迁与知识生产方式转变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厘清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内在理路。国家政策导向客观反映出近年来地方高校千校一面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成为转型发展的基本依据。而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重心在于以创新创业教育为突破,开展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知识生产;大学模式

文章编号:1671-1653(2015)01-0087-05

中图分类号:G648.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1-1653.2015.01.015

Abstract:The theory of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local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s been established for a long time, which is not only closely linked with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rend, but also intertwined with the internal law of develop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perspective of knowledge production, differentiating and analyz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llege mode change and the way of knowledge production will help to clarify the inner logic of the development and transformation of local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National policy guidance objectively reflects that there exist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mode of thousand school side of the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recent years, which is the main basis of the transform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The focus of the development and transformation of local undergraduate colleges lies in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s a breakthrough to cultivate and develop high-quality technical talents.

收稿日期:2014-11-12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KYZZ0202);区域公共管理信息化研究中心项目(QGXH14-05);四川省教学改革研究项目(Sc-mnu1406)

作者简介:蒋平(1979-),男,四川南充人,绵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12级比较教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比较教育与教育改革发展研究。

The Development and Transformation of Local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iversity Mode Chan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Knowledge Production

JIANG Ping1,2

(1.College of Eductional Science, Mianyang Normal University, Mianyang 621006, China;

2.College of Eductional Science,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7, China)

Key words:local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knowledge production; mode of university

2014年3月25日,全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上,教育部鲁昕副部长通报了地方本科高校与高职高专院校发展现状,再次强调“升本”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趋势与必然。由此,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炒得“沸沸扬扬”、“扑朔迷离”,但毋庸置疑的是转型发展势在必行。其实,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之说并非近年来“兴风作浪”,稍许查阅报刊资料或是搜寻政策文件,便可发现国内外学者、专家早有论及,或曰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目前,对于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探讨,主要集中于经济发展转型说或是产业结构调整说,还有部分论及到职业教育体系“断层”说、国外应用技术大学发展模式“借鉴”说等。然而,无论哪种论说,一定程度上都可以用于解释或指导地方本院校转型发展的原理或规则。笔者认为,纵观大学发展演变的历程可见,高等教育总是与知识生产密切相联,随着知识生产方式的转变,大学模式发生相应的调整或改变,譬如国内外教育领域正在发生的MOOC革命,由虚拟网络空间引发的“世界3”知识形态的存在,可能会导致新的知识生产模式下实体大学受虚拟大学日益盛行的影响而逐渐消亡。为此,以知识生产为视角,厘清大学模式变迁的趋势,有助于论证并指导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方向。

一、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内在理路:知识生产方式与大学模式变迁

作为知识生产主要场所的大学,担负着知识传播与应用不可替代的神圣使命与责任,与知识生产方式转变可谓一脉相承,相互制约。正是因为知识生产方式与大学改革发展的本质联系,既促使新的知识生产方式对大学发展模式做出新的要求,又让大学不得不调整或改变办学定位来应对知识生产方式的变革。D.J.普赖斯在《小科学,大科学》一书中指出,先前的大学是“小科学”知识生产模式的大学,大学的责任与使命是“为科学而科学”,主要依赖于大学里科学家或研究者个人的志趣;而后的大学是“大科学”知识生产模式的大学,大学的责任与使命是“服务社会”,主要采取跨学科、跨地域和跨机构的合作研究。[1]约翰·齐曼也在《真科学——它是什么,它指什么》一书中指出两种不同知识生产的模式,一种是学院式的知识生产,偏重于“为知识而知识”的纯学术研究,另一种是后学院式的知识生产,强调“共有主义”,反对知识私有化,倡导科学知识的社会经济功能。[2]特别是迈克尔·吉本斯,他提出知识生产模式1犹如“小科学”或学院模式,强调纯学术性的知识生产;而知识生产模式2好比“大科学”或后学院模式,注重知识生产的应用性。[3]

为此,知识生产方式变革理论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提供了内在理路,促使地方本科院校发展不能一蹴而就,必须与时俱进。按照知识生产方式与大学模式变迁的内在逻辑,新的知识生产方式打破了原有大学知识垄断地位,多部门联合互动的知识生产作用日益加强[4],地方本科院校功能转型正在发生。产业化和官僚化使地方本科院校传统知识生产模式边缘化[5],知识生产方式与大学发展模式形成内在的互动关系[6],正如王骥认为的,“以知识生产方式为依据,大学演变模式可划分为‘书斋型’、‘实验室型’和‘企业型’”,而地方本科院校当前所经历的阶段,正是从“书斋型”、“实验室型”向“企业型”过渡,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特别是知识生产“模式1”向“模式2”转型中大学与产业之间由传统的“赞助支持者”转向“合作伙伴者”的新型关系[7],加剧了对大学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质疑,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将成为一种必然。[8]

二、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基本依据:面临现实问题与国家政策导向

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呼唤地方本科院校培养更多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和全球化教育开放性对地方本科院校传统办学模式带来重大冲击。第一,结合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各省市区相继制定地方性的发展战略任务,新一轮省域、市域或区域内的建设规划深入推进,要求地方本科院校更好地发挥人才培养、科技研发、社会服务和文化引领的作用。为此,地方本科院校必须适应国民经济各行业对掌握新技术、具备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加快改革创新、转型发展步伐,全面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进程。第二,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从横向上看,职教普教“断绝”;从纵向上看,高职之上“断头”。[9]近年来,高职院校努力争创“国家重点示范性高职院校”,试图冲破重围向“升格”本科目标迈进。并且这一现象几乎成为“普本”、“三本”和“普专”院校发展的惯性思维。但其违背了高等教育分类化体系发展的原则及规律。为此,引导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变既符合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又有利于地方本科院校在与研究型大学和高职高专院校竞争中具有特色优势。第三,近年来地方本科院校专业老化现象较为严重、新兴专业发展空间受限、师资配备不完整、生源质量偏低、教学基础建设薄弱。加之与同类院校学科专业结构类似、人才培养目标一致,从而导致“三低”问题十分突出,即就业率低、专业对口率低、就业质量低。因此,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无疑是解决上述现实问题的有效途径。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壮大创新人才队伍,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政策建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指出,“着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着力改革体制机制,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围绕国家教育发展战略部署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省级或市级地方人民政府相应提出,“优化人才培养结构,着力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大力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如,四川省人民政府在颁布《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指导意见》时指出,“引导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型转变,切实加强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探索技能人才系统培养途径”;绵阳市人民政府狠抓创新创业促进转型升级,相继成立科教创业园区,联合地方本科院校,以创新创业基地建设为重要载体带动科技城发展。由此可见,上述国家政策导向成为地方本科院校向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转型的基本依据。

综上所述,无论是地方本科院校面临的现实问题,还是国家政策导向,其本质上都反映出知识生产视域下的大学模式变迁规律。随着知识生产地位及权力的演化,知识不仅是高校特殊享有的学术权力,政府开始加大对高校经费的投入力度,并逐渐确立控制和干预高校管理的权力,市场也通过对高校发展的资助与供求关系的影响形成了制约作用,迫使高校必须改变原有的知识生产方式。为此,政府、高校与市场三股力量在知识生产权力的博弈之间形成“三角协调关系”模式,正如高校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更多来自于市场的力量,而政府不得不做出某种宏观调控,采取政策导向的改革方针,引导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中知识生产方式的需求。

三、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路径选择:创新创业教育与应用人才培养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既要遵循知识生产方式与大学模式变迁关系原理,又要贯彻教育部、地方政府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指导意见。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在知识生产模式1向知识生产模式2的转变过程中,跨学科性与应用性成为最显著的特征,因此,地方本科院校在探寻转型发展的道路上,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及途径十分重要。笔者认为,以创新创业一体化教育为突破口,开展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更符合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变和教育部、地方政府的政策文件精神。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过程中,强调跨学科性和应用情境中的知识生产;我国教育政策文件强调在知识生产模式转型中的政府、市场与高校三者协调互动关系。为此,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在人才培养定位上不再局限于单一学科化专业人才培养,而应重视跨学科、复合性人才培养,不应只强调纯学术、理论研究型人才培养,而应注重应用性、技能型人才培养,而创新创业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对于人才培养的途径而言,高校不再是人才培养的唯一场所,还应发挥政府与市场的合力,构建人才培养协同机制,通过校内外人才培养平台建设,有效整合一切社会资源,开展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改革与培养工作。具体如下:

(一)实施创新创业一体化教育的教学管理改革

实施教学管理体制革新,整合学校、职能部门、教学院系及专家团队的力量,提升创新创业一体化教育整体工作水平。由高校成立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和统筹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一体化教育工作。在招生管理方面,实施“二次选拔”的招生管理体制:一是创建人才培养改革试验中心,由人才培养改革试验中心牵头,面向全体大学生选拔5%~10%的优秀生源组成创新创业实验班,针对性地定点培养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二是由学校各二级学院内部选拔10%~15%的优秀生源组成创新创业实践班,结合专业特色培养个性化的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定点择优向人才培养改革试验中心推荐优质生源进行综合化培养;三是由全校教师自愿申请,推荐符合人才培养改革试验中心开设的创新创业实验班招生条件、愿意接受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优质生源。在教学管理方面,由人才培养改革试验中心成立专家指导委员会,遴选经验丰富、动手能力强的校内外专家和教师,辅导大学生开展专利申报、学生科研、学科竞赛、课外创新实践、创业教育与实践活动。在学分管理方面,实行互认学分制度,鼓励大学生通过创新创业获得理论与实践学分,并与学制学分进行互换互认。

(二)推行创新创业一体化教育的教学模式改革

按照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规格和要求,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推行创新创业一体化教育的教学模式改革。针对人才培养改革试验中心创新创业实验班的大学生,高校可以从课程体系、教学资源、教学方式及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教学模式改革。[10]

一是增设适应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的模块化课程体系。针对创新创业实验班的大学生,建立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位一体的模块化课程,即在理论课程模块中,增设人文、社科、自然、工程等领域素质型课程,为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奠定必要的基础;在实践课程模块中,构建“分层次、模块化”的实践课程体系,以验证型、设计与综合型、研究型以及认知、综合、创新多层次模块化的实验教学项目为主,形成比较完整、科学的基础实践课程;在创新创业课程模块中,增设项目管理、企业管理、风险投资等创新创业类课程,单列创新创业指导课程,适度增加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学时数,将创新创业类课程与专业课程体系有机融合,突出强化大学生创新思维训练和创业意识培养。

二是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学资源建设以及教学改革。高校应以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研究为重点,以提高对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教学能力和育人水平为目标,加强课程资源、应用型教材资源、教学案例资源、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实践教学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完善教学资源体系,满足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需要。特别是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以改革大学生学习方式和提高大学生学习效果为目标,加强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如引入MOOCs),构建校内外创新创业类网络课程资源为主要内容的网络教学资源服务体系,将大学生创新创业和职业生涯发展指导纳入学校统一的教学计划和学分管理,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和方法改革,鼓励教师运用案例式、探究式、情景式、拓展式等教学方法,紧贴学生特点和需求,让他们学到创新创业的知识和技能。

三是构建校内外一体化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模式。高校应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践教育资源,构建符合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模式,科学制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计划。通过组织大学生申报国家、省市、学校组织的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或参加创业大赛,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教学活动有机结合,促进创新创业设计项目转化;通过创新创业实践训练、社会专业机构培训及用人单位现场实践等多种方式,提升学生识别创业机会、开创公司、经营和管理企业等方面的基本能力;通过开展创业素质拓展活动、创业主题沙龙活动、模拟创业训练和创业设计大赛,丰富学生的创新创业知识和体验,促使更多大学生将创业想法付诸实际行动;通过发挥学校人才和资源优势,建立大学生创业园、孵化园、科技园等,让有意愿的大学生了解创业、尝试创业,借助创业平台和项目展开创业行动,实现创业梦想。

(三)健全创新创业一体化教育的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机制

高校应以“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为方向,推动开放办学,整合社会资源,加大校企合作办学力度,以体制创新为动力,放大现有的办学模式,建立由地方高校、行业协会、公司企业等利益相关机构的代表组成的协同人才培养机制,组织研讨“校地”和“校企”多方办学机制,协同制订符合各方利益的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充分发挥创新创业教育的促进功能,明确创新创业教育助力专业教育的职能定位,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与手段,构建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产教融合、多元立交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增加以创新创业教育为方向的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内容,使创新创业教育、科学文化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融合、相互渗透,淡化学科界限,注重学科间的交叉性和渗透性,积极探索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新模式,使“专业融入产业,教学融入企业”,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力、竞争力和创新力。[11]

(四)完善创新创业一体化教育的创新创业就业平台建设

高校应立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利用在信息技术、电子商务、生态安全、环境保护、地理测绘、生物制药、新型材料和现代农业研究等方面具有的应用专业学科优势,以应用技术型人才为导向,整合同类专业,调整院系设置,平衡应用型学科专业结构,逐步试点一批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学科专业群,形成稳定的专业办学模式并制订应用技术型专业标准、人才培养规格,形成以二级学院为办学主体的两级专业建设体制,按照“学科相近、行业相近”的原则,组建由行业企业、高水平院校、科研院所、用人单位和政府机关等专家与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教授、专家及优秀学生所组成的学科专业建设委员会,搭建“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平台,科学化开展学科专业建设,增强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服务地方的能力。通过探索产学研一体化基地建设,以校企共建合作育人为抓手,促进校企深度融合,创建一批校内外合作示范基地,为大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训练场所,把生产、实习、科研、创业和就业有机结合,使之成为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

参考文献:

[1][美]D.J.普赖斯.宋剑根,等,译.小科学·大科学[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2.2.

[2][英]约翰·齐曼.曾国屏,匡辉,张成岗,译.真科学[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92.

[3]Michael Gibbons, etc. The New Production of Knowledge: The Dynamics of Science and Research in Contemporary Societies[M].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1994.1~16.

[4]杨一鸣,朱小蔓.新知识观与现代大学的功能转型[J].江苏高教,2001,(2):17~20.

[5]洪茹燕,汪俊昌.后学院时代大学知识生产模式再审视[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6):93~97.

[6]冯典.大学模式变迁研究:知识生产的视角[D].厦门:厦门大学,2009.220~221.

[7]王骥.中西方传统大学知识生产方式:庙堂型与书斋型[J].高等教育研究,2009,(10):91~96.

[8]韩益凤.知识生产模式变迁与研究型大学改革之道[J].高教探索,2014,(4):22~30.

[9]夏建国,易丽.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之路[N].中国教育报,2014-04-21(10).

[10]文丰安.我国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理性审视[J].河南社会科学,2011,(2):212~214.

[11]曹明.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中国大学教学,2011,(11):35~36.

猜你喜欢
技术型高素质转型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基于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有机化学教学改革
全国高素质农民超1700万人
打造辽西技术型标杆案例 锦州城南新区7.2.4全景声影院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转型
创新德法兼修高素质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转型背景下应用技术型高校思政课创新建设探讨——以西安思源学院为例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