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2015-03-17 22:45吉林省图们市第三中学李环英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5年21期
关键词:优秀生学习成绩信心

吉林省图们市第三中学 李环英

在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常常会遇到学困生。如何帮助这些学生脱“困”,是摆在每位教师的面前的难题。本文主要对初中生物教学中出现的学困生学习困难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转化对策。

一、学困生出现的原因

一是学生对自己信心不足。在经历多次考试失败后逐渐对自己失去信心,失去学习兴趣,久而久之变成学习上的学困生。

二是老师的教学方法不当。在教学中,很多老师是面向中等生和优等生教学,很少考虑学困生,学困生在吃得少或吃不着的情况下,放弃了学习。

三是老师和学生对学困生漠不关心。学生一旦学习成绩不好,老师给予更多的是批评,同学们也会慢慢远离他,这无疑是让学困生逐渐自卑和封闭,对老师的教学就会出现抵触,不爱和同学交往。虽然每个人的智力水平都不相同,但从普遍性来看,初中生的智力在整体上不会有太大差别。因此,大多数学困生并不是智力低下,主要还是由于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在平常的学习过程中出现了不理解和自己不会内容时,他们又不爱问老师或同学,问题没有及时得到及时解决,学习上困难越积越多,就成了学困生。

二、转化学困生的策略

1.保护学困生的自尊心

学困生由于学习成绩较差,在教师眼里是差学生、坏学生,说他们是“朽木不可雕”,还会受到同学们的白眼、冷遇,这样严重地伤害了他们的人格和尊严,他们就会自暴自弃。更加不爱学习,甚至有的学生逆反、抵触老师的管教。教师要想把这些学生转化过来,就应该经常去关注他们的学习、生活,他们感受到被关注,从而树立起自尊心。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对这些学困生尽量做到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不在全体学生面前大声训斥、批评他们,对这些孩子尽量做到多鼓励、多交流、多夸奖,少批评、少斥责、少惩罚。这样,学生在老师的关爱中树立自尊,他们的人格得到充分的尊重,学困生才能有真正的内动力,做学习的主人。

2.树立学困生的自信心

美国思想家爱默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纵观所有的成功者,无不是信心满满,信心能够创造奇迹。而学困生恰恰最缺乏的是自信,学困生的学习成绩一般不理想,他们不爱表达、保持沉默。作为老师,重要的是让这些学困生重拾自信,树立成功的信心。在教学中,由于学困生往往自制力较差,缺乏毅力和恒心,可能会出现3分钟热血的情况。要想将学习成绩提高上去,彻底摘掉“学困生”的帽子,往往会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经历太多的失败,害拍失败,对自己信心不足。这时,老师需要不断地鼓励他们“你能行”、 “你真棒”、“你一定会成功”等。要细心抓住他们身上的一个个小小的亮点进行鼓励、表扬。对于学困生,有时需要用放大镜去捕捉孩子的优点,用缩小镜去看待孩子的缺点,从而帮助他们建立起自信心。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点滴进步,鼓励他们每个人取得的成功之处,多创造机会让他们展示,利用他们的优点促进其他方面的发展,切忌“你真笨”“你行不行”“没出息”之类丧失信心的话语。当他犯错误时,教师要多一些耐心,不要在全班同学面前对他点名批评,而是课后与他个别交谈,耐心帮助他明辨是非,发自心底地真正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主动改正错误。一个人只要体验到一次成功的欢乐,那他就会激起无数次追求成功的愿望和努力。其实,每个孩子心底都有一股强烈的胜利欲望,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或认可。有时教师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赞许的微笑,都能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热情,对自己充满了信心。

例如,有一名学生,学习基础太差,学习成绩班级倒数第一,经常遭到老师的训斥、批评,同学也疏远、嘲讽他,一个学习小组的同学因为他总给小组扣分,其他组员都埋怨、厌弃他,哪个组都不爱要他。因而该同学长期在自卑、压抑中生活,不爱说话,性格孤僻,躲在小组的一角从不参与学习、讨论。这种情况下,教师在教学中,就应首先注意到他,上课时,时不时用眼光注视着他,让他感觉到被关注。当他取得一点小小的进步,教师应不失时机地给予表扬,鼓励。有时教师还可以把他的身上小小的闪光点都放大了进行表扬,经过几次的表扬和鼓励,你会发现该同学上课时,头能高高地抬起了,眼里放出自信的光芒。对于学困生,只要他在学习上、纪律上取得一点进步,教师也可以给他们所在小组予以双倍加分,这样,极大地增强了学困生成功的自信心,也能为小组做贡献,而不是拖后腿了,教师会看到各个学习小组都争着抢着要他,他也愿意和他们一起学习,从此不再是躲在小组一角的那个学生,每天脸上都会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可见自信对学生来说是多么重要。

3.让学生感受教师的爱心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教师给予学生真挚的爱,就会鼓舞学生,使他们感到母爱般的温暖,从而激发学困生追求上进、成为优秀学生的愿望。实践证明,爱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教师的爱可以温暖一颗冰冷的心,可以激发一颗上进的心。当学生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浓浓爱心和殷切期望时,他们就会自然而然地变得“亲其师而信其道”。给学困生多一些爱,让师爱的阳光温暖他们,让师爱的雨露滋润他们,才能实现后进生的转化。所以教师对待学生,特别是学困生切不可挫伤他们的情感,随意训斥、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要倾注全部的爱心,对他们的教育要像雨润农田一样。

在平常的学习中,教师应该多关注学困生,尽量多安排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课前帮老师拿实验器材,帮助教师收、发作业本、打开电脑、播放课件等。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注意优秀生和学困生合理搭配,优秀生帮学困生,带领学困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简单的问题多让学困生回答。使学困生真正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感受到爱的力量,不由自主地迸发出学习的愿望和成功的信心,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于学困生的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努力,牢记以上“三心”,即“自尊心”“自信心”“爱心”,对学困生不抛弃,不放弃,就一定会让越来越多的学困生加入到优秀生的队伍中来。

猜你喜欢
优秀生学习成绩信心
信心和山
Study Of ShiJie Control Thought
恢复信心比给猪刷脸更重要
名落孙山
小组合作学习中怎样发挥优秀生的作用
KX5的耐心与信心
关注优秀生的心理健康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
关注“优秀生心理综合症”
掐断欲望的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