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问题情景 激发物理兴趣

2015-03-17 22:45广东省五华县华城镇华东中学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5年21期
关键词:创造性物体情景

广东省五华县华城镇华东中学 黄 颂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呼唤大批物理学专业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关键在于教育。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纵观科学发展史,几乎每一次质的飞跃都从问题开始,可见问题是科学创新的起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尤其是刚开始学习的时候,如果能成功地创设问题的情景,引起学生有效的认知冲突与碰撞,让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主动地提出疑问,进而想解决疑问,就能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所以,教师必须首先要把握教材的要求和特点,然后从学生的认知结构入手,善于创设能引起学生好奇或怀疑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问题的情景可以从几方面进行创设:

一、创设问题情景,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思维是活动的核心,而思维一般都是从问题开始。在学习活动中,创设问题的情景,有效地激发学生认知冲突和碰撞,就能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发挥。如在浮力的教学中,教师可提出问题:“为什么有时候浮力大到可以托起一艘万吨巨轮,而有时候又小到托不起一片薄薄的铁片?”,简单的一句话,却可以引起学生的疑问并进而提出问题:“浮力的大小究竟跟哪些因素有关?”,并进而提出可能会影响浮力大小的一些因素,引起激烈讨论。可见,学生有了思维活动,学生就能更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二、创设问题情景,引发学生好奇心

初中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成长时期,学习情绪容易波动,学习的持久性差,注意力很难长时间地集中,如果课堂上问题的情景能引发他们的好奇心,引起他们的注意力,就能为创造教育的实施奠定基础。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初中物理的教学中,可以用实验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实验的设计要依据教学内容,直观、醒目、新颖。如在平面镜成像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把几块大的平面镜互成直角放置,再放置一个红色的苹果放在其中的一块平面镜上,结果有多个像出现,马上就引起了学生新奇的感觉。再如,教学初二电路时,让学生画出班级中两个电键、六盏日光灯之间的连接,让学生自由的画到黑板上,只要你有与黑板上不同的连接方法,就可以画到黑板上,结果学生无拘无束,共画出了十二种连接,最后我再作评讲,并一一演示给学生看。甚至请学生上去把其中一盏日光灯去掉,看另一盏或另二盏灯同受一只电键控制的情况。这样,通过对问题情景的科学创设,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情绪。

三、创设问题情景,发展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思维

创造性想象不是想入非非,它必须要沿着一定方向、目的而展开,必须接受抽象思维的指导和调节,创造性思维的新颖性就有创造性想象的成分。在学习了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后,我向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小鸟为什么能飞?不同的鸟的翅膀张开后的形状可能有怎样的共同特点?”在这一问题情景下,学生自然会联想到飞机,联想到飞机升力的产生,联想到机翅的形状,这样通过联想,问题便可迎刃而解;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后,我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当突然消失一切外力作用的时候,物体将:一是马上停下来。二是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三是运动一段路程后慢慢停下来。四是运动状态不能确定。由于我们常见的物体是外力作用时的状态,在物体不受外力时,物体的运动状态如何?在这一问题情景下,学生依靠创造性想象,产生各种猜测,思维着物体存在的状态,最后,会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在教师的适当点拨下,通过科学推理,一步一步把自己的想象统一到科学的结论上。

四、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敢以否定已有的不科学的经验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往往对一些现象习以为常,如“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近大远小”的现象,“冬天室外的金属比树木摸上去冷”等,如果在教学中能巧妙地创设问题的情景,使学生否定自己原先对这一现象的理解,那么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就能进一步得到发展。如在运动和力的教学中,教师用力推动讲台上的粉笔盒使它运动,当手不再推它时,粉笔盒停住了,然后提出问题:“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一定运动,无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一定静止对吗?”在平面上成像的教学中教师可追问一句:“我离你越近,我真的就会变大吗?”或者在温度和热现象的教学中提问:“冬天室外的金属真的比树木的温度低吗?”类似的问题的确能诱使学生对已有的一些观念积极地进行思维,并自己发现问题,从而使学生对自己原有的一些不科学的经验进行否定,培养了学生敢于对传统的或经验性的认识提出质凝,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良好思维习惯。

创设问题情景,是在物理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首要步骤,是调动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主动创新的基础,“学起于思,思源于凝”,以创设问题情景为基础,引发学生提出问题,完成探究,使教学内容和师生思维活动形成一个动态的有机的整体,这是物理科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时代的需要,更是为国家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需要。

猜你喜欢
创造性物体情景
情景交际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深刻理解物体的平衡
关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几点思考
石化企业情景构建的应用
我们是怎样看到物体的
楼梯间 要小心
把美留在心里
为什么同一物体在世界各地重量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