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牛布鲁菌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2015-03-18 07:48黄文明尕松代吉李增魁
中国兽医杂志 2015年6期
关键词:布鲁菌布病青海省

黄文明,尕松代吉,李增魁

(1.青海省同德县畜牧兽医工作站,青海 同德813200 ;2.青海省玉树州畜牧兽医工作站,青海 玉树 815000;3.青海大学农牧学院,青海 西宁 810016)

布鲁菌病(Brucellosis)简称“布病”,是由布鲁菌(Brucella spp)引起的以家畜为主要传染源的人畜共患传染病。本病呈世界范围流行,在全球的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大约170 多个国家和地区报告了人、畜间布鲁菌病不同程度的流行,给畜牧业生产带来严重危害并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布鲁菌病呈人、畜双重性危害,对于家畜生产来说,主要表现为产肉、产奶、使役能力降低等生产性能损害;同时还直接影响家畜优良品种的改良和推广,感染家畜表现为流产、不孕、空怀、繁殖力降低、仔畜存活率降低,从而致使牲畜的数量减少[2]。人的感染途径主要因吃未煮熟的肉、奶或接触染有布鲁菌的畜产品所致;此外,人感染该病后常因误诊而转为慢性,反复发作长期不愈,影响身体健康[1-3]。

布鲁菌病曾猖獗一时,然而由于世界各国均采取了有力的防制措施,截至20 世纪80 年代布鲁菌病疫情已经趋于平稳,甚至美国、瑞典、丹麦等国家和地区达到消除的状态。我国的人畜布鲁菌病疫情于20 世纪80 年代末期下降到有史以来的最低点,且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陕西省、辽宁省、吉林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省等8 个省市区先后达到我国规定的人畜布鲁菌病控制标准[2]。然而出乎意料的是自20 世纪90 年代开始,我国人畜布鲁菌病疫情开始逐年上升,特别是在1995 年后几乎所有的过去有布鲁菌病流行的省区皆出现了疫情反弹,在东北和西北的近10个省区内尤为突出[3]。据卫生部2011 年报告,人布鲁菌病发病数38 151 例,相比2010 年增加12.45%,有逐年上升趋势,且动物发病数更达到惊人数目,这给人类健康和畜牧业带来严重危害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我国的布鲁菌病现况与结核病相似,均被列为再度肆虐的传染病。青海省地处我国西北地区,畜牧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全省牧区均以草原牧业为主,拥有较大的牛羊存栏量,同时由于牛布鲁菌病疫情又有上升趋势,因此进行布鲁菌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防制措施分析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血液样本采集 2012 年5 月至2013 年8 月选取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HX)、海南藏族自治州(HAN)、黄南藏族自治州(HUN)、果洛藏族自治州(GL)和玉树藏族自治州(YS)5 个市县的大型牛场、规模化养殖户及农户饲养的未经免疫牛进行血液采样。采血针采取牛颈静脉血5 mL 置于灭菌离心管中,待血液凝固析出血清后,以2 500 r/min 离心5 min,分离血清,-20 ℃保存备检。

1.2 牛布鲁菌病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T)分析我们对采集的牛血液进行血清分离后,根据《动物布鲁菌病诊断技术》(GB/T18646—2002)进行布鲁菌病的血清学分析[4]。我们首先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进行初筛,在阴、阳性血清对照成立的条件下,对被检血清进行判定。受检血清在4 min 内出现肉眼可见凝集现象者判为阳性(+),无凝集现象,呈均匀粉红色者判为阴性(-)。布鲁菌病RBT 抗原,购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研究所;布鲁菌病标准阴、阳性血清,购自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

1.3 牛、羊布鲁菌病动物布病试管凝集试验(SAT)分析 采用动物布病试管凝集试验(SAT)对牛血清进行定量复筛诊断,参照比浊管,按各试管上层液体清亮度进行结果判读:(1)++++菌体完全凝集,100%下沉,上层液体100%清亮;(2)+++菌体几乎完全凝集,上层液体75%清亮;(3)++菌体凝集显著,液体50%清亮;(4)凝集物有沉淀,液体25%清亮;(5)凝集物无沉淀,液体均匀混浊。我们以牛1∶100血清稀释出现“++”以上凝集现象时,受检血清及判定为阳性;牛1∶50 血清稀释出现“++”以上凝集现象时,受检血清判定为可疑反应。对于可疑反应家畜经3~4 周后重检,如果仍为可疑,该牛判为布鲁菌病血清学阳性。SAT 抗原,购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研究所;布鲁菌病标准阴、阳性血清,购自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

1.4 数据分析 不同地区间布鲁菌病患病率差异采用SPSS16.0 软件进行Chip-Square统计学分析;P<0.01 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P<0.05 表示差异显著,P>0.05 表示没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牛布鲁菌病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T)检测结果 我们于2012 年5 月至2013 年8 月对青海省5 个市县的大型牛场、规模化养殖户及农户饲养的未经免疫牛进行了血清学流行病调查,共采集牛血液样品2 734 份,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调查结果显示,青海省牛的布鲁菌病阳性率为3.51%(96/2734);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HX)、海南藏族自治州(HAN)、黄南藏族自治州(HUN)、果洛藏族自治州(GL)和玉树藏族自治州(YS)地区牛的布鲁菌感染率分别为2.87%,2.78%,2.20%,6.13%和2.98%,不同地区间的布鲁菌病患病率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1)。

2.2 牛布病试管凝集试验(SAT)检测结果 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作为《动物布鲁菌病诊断技术》(GB/T18646—2002)规定的牛布鲁菌病诊断方法具有快速、简单及易操作的优点,然而为了进一步确诊复查牛的布鲁菌病,我们采取《动物布鲁菌病诊断技术》(GB/T18646—2002)规定的动物布病试管凝集试验(SAT)对牛血清进行定量复筛诊断,结果显示,5 个不同地区的牛血清样品布鲁菌阳性率分别为2.29%,2.62%,2.20%,5.00%和2.46%,平均感染率为3.00%(82/2734)。经Chip-Square 统计学分析,不同地区间的布鲁菌血清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1)。

表1 青海省不同地区牛布鲁菌病感染率

3 讨论

布鲁菌病是一种呈世界性分布的人兽共患病,20 世纪80 年代末期,我国的布鲁菌病疫情下降到有史以来的最低点,甚至多个省、市、区达到我国规定的布鲁菌病控制标准。但是20 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的布鲁菌病人畜感染率逐年上升,特别是在1995 年后几乎所有的过去有布鲁菌病流行的省区皆出现了疫情反弹,在东北和西北的近10 个省区内尤为突出[3、5-6]。2011 年卫生部报告人布鲁菌病发病率相比2010 年增加12.45%,呈逐年上升趋势。此外,动物发病数更达到惊人数目,给畜牧业发展带来严重危害和巨大的经济损失,并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因此布鲁菌病被列为再度肆虐的传染病。

青海省的布鲁菌病流行于解放前,危害严重。解放后全省对于牛、羊布鲁菌病的防治先后经历了检疫、免疫、免疫效果考核及疫情监测4 个阶段,截至1997 年青海省牛、羊布鲁菌病的阳性率逐渐下降至0.32%和0.33%,显著低于建国初期的22.89%和17.88%,疫情达到可控状态,促进了青海全省的畜牧业发展及经济发展[7]。然而,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青海省牛的布鲁菌血清阳性率为3.00%~3.51%,显著高于1997 年的布鲁菌感染率,提示我们青海省牛的布鲁菌病患病率出现了显著的反弹。现代化养殖业的发展,牲畜流动和交易的频繁等可能是布鲁菌病患病率出现反弹的原因。

我们采用布病试管凝集试验(SAT)对青海省的5 个市、县及区进行布鲁菌病的血清学调查,结果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青海省牛的布鲁菌病患病率为3.51%(96/2734);布病试管凝集试验(SAT)的复筛分析结果显示,青海省牛的布鲁菌病患病率为3.00%(82/2734)。上述结果表明,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检测到的布鲁菌血清阳性率高于动物布病试管凝集试验(SAT),经统计学分析并没有显著性的差异,提示我们作为我国使用最广泛的标准布鲁菌病诊断方法,可信度较高。但是,有研究报道,在布鲁菌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中采用OIE 标准方法iELISA和cELISA与RBPT 和SAT 同时进行检测,OIE 标准方法的检出阳性率均低于国标方法,提示我们RBPT 和SAT检测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能低于iELISA和cELISA,有假阴性及假阳性结果的出现[4]。然而,由于RBPT 和SAT 作为我国的官方布鲁菌标准诊断方法,在我国的布鲁病诊断调查中依然是具有参考性的。

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青海省牛的布鲁菌病患病率出现了显著的反弹,布鲁菌阳性率显著高于布病可防可控的标准,因此为了更好防制本病今后要加强疫情监测,制定综合防制措施。

[1]卫生部地方病防治司,农业部畜牧兽医司.布鲁菌病防治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3-4.

[2]农业部畜牧兽医司.中国动物疫病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106-118.

[3]尚德秋.布鲁菌病再度肆虐及其原因[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01,16(1):29.

[4]Mangalgi S,Sajjan A.Comparison of three blood culture techniques in the diagnosis of human brucellosis[J].JLab Physicians,2014,6(1):14-17.

[5]Xulong L,Hailong Q,Zhaoyang B,et al.Seroprevalence of Brucella infection in yaks(Bos grunniens)o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of China [J].Trop Anim Health Prod,2011,43(2):305-306.

[6]Chen Z,Zhang W,Ke Y,et al.High-risk regions of human brucellosis in china:implications for prevention and early diagnosis of travel-related infections[J].Clin Infect Dis,2013,57(2):330-332.

[7]傅义娟.青海省海东地区牛羊布鲁菌病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治效果分析[D].兰州:甘肃农业大学,2005 .

猜你喜欢
布鲁菌布病青海省
江西省布鲁菌分离株的鉴定及分子特征分析*
青海省高速公路集中监控运营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
引种牛羊时布病防控策略
布鲁菌基因缺失株ΔVceA的感染特征研究
人物志
布病的危害诊断及其防治
图说:2019 青海省政府工作报告
青海省海南州诗歌作品小辑
布病的危害诊断及其防治
布病的危害、诊断及其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