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网情舆论生态特点及对策研究

2015-03-18 00:04王伟燕孙慧范彩萍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5年8期
关键词:河北省舆论生态

□王伟燕 孙慧 范彩萍

一、2014年河北省网上舆论生态特点:主旋律更加稳固、正能量更加强劲、网络空间更加清朗

(一)2014年国内与省内的大局大势。刚刚过去的2014年被媒体称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放眼全国来看:这一年,顺应时代和群众期盼,各领域改革攻坚克难、高潮迭起;这一年,中国梦、法治中国、顶层设计、新常态等时髦热词深入人心、频现网络;这一年,零容忍打老虎拍苍蝇,政治生态不断改观,党委政府公信力持续提升;这一年,中国外交横跨欧亚、联通世界,主场外交优势尽致展现,中国形象坚毅真诚……对此,有媒体评论称,往年是激昂与沉思同行、迈进与踟蹰交织。而审思2014年,更多的是奋进和快慰、奔放与畅想,展现了中国气场、改革气质。纵观全省来看:这一年,河北省与中央同频共振,维护中央权威,以改革造福人民,以反腐夯实执政基础。既有贯彻中央全面深化改革、惩治腐败等各项重大工作部署,也有法治中国“河北版”的落地,新常态同样贯穿体现在河北省政治经济生活的各领域。

(二)2014年河北省网上舆论生态的主要特点。2014年,国内政治经济生态的根本改观,有力挤压了网上舆论泡沫,平和理性的网上舆论态势正在深入形成。受全国网上舆论生态持续好转的影响,河北省网上舆论生态也发生了积极可喜的变化,主要特点是:主旋律更加稳固,正能量更加强劲,网上舆论生态总体向好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网络负能量明显下降,网上舆论斗争形势转守为攻。和往年相比,涉冀负面舆情在数量上没有太大变化,尽管有个别负面舆情引发较大炒作,但全年累计炒作量级和炒作态势明显下降,网上舆论生态更加清朗。

二、2014年河北省十大网络舆情事件

(一)京津冀协同发展蹄疾步稳,全年高热。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全年发展态势良好,网络舆论持续关注。网媒和网民普遍认为,河北省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定位准确、主动融入、措施得力,引发民众和网民对河北省未来发展的诸多期待。同时,部分有关协同发展的非权威信息在网上流传,形成了一定的噪音、杂音,但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舆论对协同发展的关注。

(二)省内经济新常态引关注,消极言论偶有出现。2014年,经济新常态在河北省表现明显,并引发网络舆论较大关注。网上主流舆论认为,“三个河北”、“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提出和实施,是河北省主动适应新常态的战略思维。但由于经济结构调整的阵痛,加之经济增速和部分群体收入下滑等客观事实,境内外网站看衰河北省经济的论调仍在某种程度上存在。

(三)项目建设掷地有声,跨越发展氛围更浓。2014年,河北省抓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全省各级党委政府贯彻“有中生新”、“无中生有”发展战略,广大党员干部奋发有为抓项目,干干净净促发展。在三期叠加、任务艰巨的形势下,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新成绩,为稳增长、调结构、治污染、惠民生提供了支撑。舆论普遍对河北省将创新、绿色等理念融入项目建设的做法表示赞赏。

(四)全省深化改革工作全面展开,群众期待。2014年,全省深化改革的“重头戏”始终唱得不松劲、不懈怠,改革红利不断转化为发展动力和民生福祉。从网上舆论看,主流网站对河北省全面深化改革的举措、进展和成效等均给予较大关注,并看好河北省全面深化改革的长期利好效应。与此同时,因改革带来的矛盾和问题开始显现,质疑言论在网上偶有出现。

(五)法治河北建设全面开启,衍生舆论不容忽视。省委八届九次全会审议通过了全面推进法治河北建设的实施意见,开启了河北省法治建设新征程。从网络舆情角度看,虽然聂树斌案等个别存在争议的司法案件成为了网络关注热点,但也反映了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的期盼。不容忽视的是,其中部分言论借机攻击河北省公检法等政法机关。预判认为,因法治建设衍生出的涉法涉诉类舆情在未来一段时间仍将呈高发态势。

(六)作风建设和反腐提振民众信心,个案引炒作。2014年,河北省扎实推进作风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18,534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9,715人(位居全国第二),党员干部作风建设根本好转、政治生态持续改观,进一步提升了党委政府公信力,提振了民众信心,引发网民点赞和舆论好评。值得注意的是,网上关于河北省反腐的猜测性和爆料性信息有所增多,客观上削弱了反腐的政治性和权威性,个别案件引发网络炒作。

(七)全力建设燕赵美丽乡村,“乡愁”引共鸣。2014年,河北省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强力推进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工作,加快建设记得住“乡愁”的新农村再引网络共鸣,并成为网民热议关键词。舆论普遍认为,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顺民意、惠民生,期待相关工作常抓不懈、久久为功,让农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生活。

(八)大气防治和生态修复强力推进,百姓关注。2014年,省委省政府对大气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工作高度重视,全面启动山水林田湖生态整体修复、铁腕治污、集中攻坚。山清水秀的河北渐行渐近,天空越来越蓝,河水越来越清,民众心头的雾霾渐渐被驱散。网上舆论虽有质疑和抱怨,但更多的是夸赞与期待。

(九)联合申奥激发民族情怀,负面言论遭“冷遇”。2014年,京张申办冬奥会的激情满、信心足、措施硬。河北省成立申奥办,并全方位助力京张申奥。网民认为,京张联合申奥不但提升了张家口和河北省的国际形象,而且不断激发着燕赵儿女乃至华夏子孙的民族自豪感。在此情况下,舆论质疑京张申奥和抹黑中国的言论渐遭“冷遇”。

(十)“善行河北”等主题活动异彩纷呈。2014年,河北省继续深入开展“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扎实开展“中国梦·赶考行”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活动,推出了一系列既“接地气”、又“扬正气”的主题活动。不但持续凝聚着网络正能量,而且在潜移默化中塑造着网民平和理性、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三、进一步改善河北省网上舆论生态的对策建议

(一)创新网上舆论引导的载体和平台。一是实施网上正能量巩固提升工程。建议河北省以正在组织开展的“网聚河北正能量”宣传实践活动为基点,坚持网上网下相结合,不断下移重心、丰富载体,突出营造弘扬主旋律、唱响正气歌,实现网络正能量的再提升。二是创建网宣精品工程。建议在结合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和舆论热点开展宣传报道和引导工作基础上,实施网宣精品工程创建活动,创新网上正面宣传工作载体,打造网宣品牌栏目,不断提升正面宣传的影响力。三是提升“两微一端”影响力。建议抓住微舆论场快速发展有利时机,进一步巩固提升河北省媒体融合发展成果,加大对省内有影响力的政务微博、微信账号和重点新闻客户端扶持力度,充分利用“两微一端”传播优势,打造数个有影响力的“两微一端”账号,占领网络微传播制高点,最大限度扩散网上正能量。

(二)积极创新网络文化建设。一是整合省内网络文化资源。建议省网络文化协会借鉴首都网络文化协会的经验和模式,有效整合河北省网络文化资源,加快构建河北省网络文化新阵地、新格局,推出一批优秀网络文化作品,推动河北省网络文化发展壮大,不断提升河北省网络文化的影响力。二是强化行业自律功能。建议省网络文化协会进一步发挥行业社团组织功能,建立完善业界自律机制,制定行业经营规范,推进文明办网,助力良好网络传播创建。三是积极传播文明健康上网理念。建议省网络文化协会充分发挥非官方社团组织优势,搭建政民网络互动新平台,提高网络舆论引导艺术,积极开展丰富多样的群众性活动(如“争做燕赵好网民”、“网络文明共创建”、“大家说网德”等),传播文明上网、依法用网的理念。

(三)加快推进依法治网管网进程。一是壮大互联网执法队伍。2014年8月,国务院授权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工作,并负责监督管理执法。建议河北省进一步壮大互联网执法队伍,细化执法流程,不断适应新形势下加强网络监督执法工作的需要。二是适时出台网络管理地方法规或部门规章。建议河北省积极贯彻中央部署和要求,探索并加快推进依法治网管网进程,尽快出台河北省互联网管理的地方性法规或部门规章,进一步规范网络空间行为。

(四)尽快组建河北省网络智库机构。日前,互联网领域的国际一流新型智库——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已由中央网信办、国家网信办正式组建。建议河北省参照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的模式,结合实际,紧抓省委宣传部与河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共建新闻学院的有利契机,整合省内网络舆情、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的研究机构和专门人才,组建河北省网络研究智库机构,更好服务领导决策。

(五)加大培训力度,持续提升党委政府执网能力。建议将网络舆情应对、互联网思维培育等相关课程列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的干部培训计划,加大培训力度,使全省广大党员干部主动适应网络新常态,积极参与互联网变革的时代进程,持续提升党委政府执网能力,不断夺取网上舆论斗争主动权,更加有效掌控网上舆论主导权。

猜你喜欢
河北省舆论生态
2020年河北省对外经济
国家开发银行河北省分行
河北省
“生态养生”娱晚年
河北省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