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心耳封堵术预防心房颤动血栓栓塞围手术期护理

2015-03-18 01:22曾章芳陈蓓蓓张敏月林新丹
护理与康复 2015年11期
关键词:心耳华法林栓塞

曾章芳,陈蓓蓓,张敏月,林新丹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浙江温州 325000)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血栓栓塞是心房颤动所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血栓栓塞性脑卒中,发生风险1.9%~18.2%[1]。文献报道[2],心房颤动患者5年内卒中发生率达20%。因此如何预防或减少因心房颤动所致血栓栓塞成为热点。经皮左心耳封堵术(percutaneous closure of left atrial appendage,PCLAA)是通过使用特制的封堵器使左心耳闭塞,从而达到预防血栓栓塞的目的[3]。此技术为微创,具有操作损伤小,易恢复,安全可靠,术后无需长期服用抗凝药等优点,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栓塞风险高危以及不适合应用华法林抗凝的患者提供治疗新的选择。2014年10月,本院心内科成功为4例心房颤动患者行左心耳封堵术,效果较好,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4例,男2例,女2例;年龄65~79岁,平均72岁;阵发性心房颤动2例,持续性心房颤动2例;其中1例有脑梗死病史18年和癫痫史18年。4例患者心房颤动病史2~3年,高血压病史2~8年,CHADS2-VAS[4]评分≥2分,HAS-BLED[4]评分≥3分,服用华法林、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均排除各种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患者均为耐受手术者,经医生详细讲解后自愿接受手术并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

1.2 手术方法 PCLAA 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的引导下进行,根据患者的耐受能力选择局麻或全麻。本组全部采用全麻方式,常规股静脉穿刺,建立静脉通道,在TEE 引导下行房间隔穿刺后,送输送鞘至左心房,进入左心耳,从两个不同的体位右前斜位30°+头20°、前后位用猪尾巴导管进行左心耳造影,根据造影及食管超声测量左心耳的大小及形态,选择合适规格的Watchman封堵器,适量肝素静脉注射,使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250s,回撤输送导管和穿刺隔鞘,露出封堵器,释放封堵器使其膨胀,填充左心耳,心脏彩超多角度及造影观察封堵器有无完全覆盖心耳及有无侧漏。

1.3 结果 4例患者均采用Watchman封堵器且手术成功,其中1例患者术后3d行永久起搏器更换术+希氏束起搏升级术;4 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未见并发症,均康复出院,平均住院7~32d。

2 护 理

2.1 心理护理 心房颤动患者多有病程较长且经常反复发作,有药物治疗失败史,加之对新技术PCLAA 治疗的了解不深,担心手术预后,术后存在术侧肢体制动、在床上大小便等问题,患者多有紧张、忧虑情绪。因此,护士加强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尤为重要[5]。首先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手术过程及具体的操作程序,告知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症状,详细介绍相关知识,嘱患者阅读相关宣传图画,特别是该技术的微创性、疗效和优点,使患者充分了解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注意事项,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各种疑问,增强患者对手术的信心,消除紧张与忧虑,保持情绪稳定。经心理疏导,本组4例患者均能以积极的心态应对手术。

2.2 完善术前准备

2.2.1 完成各项术前检查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及粪便常规、生化全项、凝血功能及甲状腺功能、术前四项(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影像学检查包括食管超声检查心房有无附壁血栓形成、心脏彩超、胸片等,完善既往病史的系统回顾,详细的体格检查及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等专科检查。

2.2.2 患者准备 因术后需平躺6h,因此术前训练患者床上大小便,避免因术后体位改变及创口疼痛导致的排尿困难[6];术前3d每12h 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1次,但术晨暂停注射低分子肝素1次,避免术中出血[7]。术前1d为患者行手术区常规清洁备皮,备皮范围为双侧腹股沟部及会阴部;做碘过敏试验,并准确记录;嘱患者术前1d晚餐饮食清淡,0点后禁食禁水;术前晚保证患者充足的睡眠,因紧张不能入眠者,遵医嘱给予镇静剂;术晨予左上肢留置静脉留置针,建立静脉通道。于手术前30 min 遵医嘱预防性地给予抗生素1次。

2.3 术后护理

2.3.1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术后给予持续心电、血压、脉搏氧饱和度监护,严密观察患者意识,监测体温、心律、心率、呼吸、血压、脉搏氧饱和度,每15min 记录1次,连续记录4次,生命体征平稳后每小时记录观察,特别注意心律、血压的变化。重视患者主诉,询问患者有无胸闷、心悸等不适,若出现胸闷、出冷汗、血压低、心率快、奇脉、心音低等异常情况,警惕并发症的发生[8],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本组1例术后主诉胸闷,呼吸费力,报告医生,查床旁心电图,予3~5L/min 鼻塞给氧后胸闷缓解。

2.3.2 穿刺部位护理 本组患者穿刺点均选择右桡动脉、右股静脉,因术前、术后均需抗凝治疗,且手术时间长、肝素代谢慢,容易出现创口出血及血肿,延误患者康复。手术完毕拔管后右桡动脉予动脉止血器加压止血6h,观察桡动脉搏动,指端血循环及感觉、活动,观察穿刺点敷料是否干燥,有无渗血,穿刺点周围有无皮下血肿,若无渗血及血肿,2h后逐渐松解止血器同时观察有无出血。股静脉穿刺点拔管后协助医生局部以手指按压止血10~15 min,直至确认穿刺点无渗血后以无菌纱布覆盖穿刺点,再用弹力绷带以“8”字交叉法给予穿刺点加压包扎,并以1kg 沙袋压迫穿刺点,嘱患者平躺6h,术侧肢体制动12h,避免过早活动。定时观察创口敷料情况,如有慢性渗血及时报告医生给予处理,并密切观察;如有大量渗血,立即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压住穿刺点,配合医生再次用弹力绷带给予加压包扎,同时定时观察制动肢体的颜色、温度,并触摸足背动脉搏动情况,以了解肢体供血情况;12h后患者穿刺处无渗血,无头晕不适等症状,生命体征平稳,鼓励其下床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血栓,嘱其改变体位时动作宜慢,避免发生体位性低血压。本组1例患者右桡动脉穿刺点有较多渗血,医生予换药后未再出血,其余患者未见穿刺点出血及皮下血肿;患者在制动时间到后,逐渐由床上过度到下床活动,无意外事件发生。

2.3.3 应用抗栓药物的护理 术后6h 遵医嘱给予依诺肝素钠注射液0.6ml每天皮下注射,及华法林2.5mg 每天1次抗栓治疗,并且监测出凝血功能,尤其是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期间密切观察有无出血倾向,如牙龈出血、皮下淤斑、消化道出血等,如有以上症状出现及时报告医生给予对症处理。当INR 升至2.0以上,遵医嘱停依诺肝素钠注射液。本组患者住院期间未见出血倾向,术后3~5d遵医嘱停依诺肝素钠注射液。

2.3.4 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PCLAA 常见的并发症有心包填塞、心包积液、血栓栓塞、封堵器血栓形成、左心耳撕裂等。心包填塞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可危及生命,早期表现为胸闷、烦躁、气促、心率和血压突然下降、意识模糊、X 线表现心影搏动减弱和透明带等。心包积液症状多出现在术后当天至次日,表现为胸痛、气促,超声心动图检查可确诊。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并重视患者的主诉,一旦患者主诉不适,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本组患者术后均没有发生心包填塞,术后当天及次日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均未见心包积液;经过术前充分抗凝,术后严密监测患者意识、足背动脉搏动及术侧肢体的血循环,术后12h鼓励患者下床活动,未发生血栓栓塞;复查TEE 未见封堵器血栓形成。

2.4 出院健康宣教 指导患者出院后注意休息,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劳累及剧烈运动;饮食清淡,保持大便通畅;严格遵医嘱服药,不可随意自行停药,服药期间如出现鼻出血、牙龈出血、皮下淤斑及黑便等要及时复诊,检查出凝血功能,以便医生根据检验结果给予调整用药,不可自行调整;出院后1周门诊复查INR 并调整华法林用量,华法林服用45d并监测INR 调整至2.0~3.0[9]之间,45d后门诊复查TEE,若无血栓可停用华法林改用阿司匹林0.1g+氯吡格雷75 mg 联合抗栓6个月,之后单用阿司匹林0.1g服用终身。术后45d、半年、1年 各 随 访1 次,1年 后 每5年 随 访1次,如出现异常情况可随时就诊。

3 小 结

由于PCLAA 是一项新的治疗技术,护士不仅要详细掌握心房颤动治疗及PCLAA 的专科护理知识,熟悉专科操作技术,为接受PCLAA 治疗的患者提供准确、有效的护理措施,还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技巧与患者交流沟通,从始至终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使患者对这项新的治疗技术认可,为患者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做好穿刺处的护理,注意抗栓药物的护理,积极预防各项并发症;出院时给予充分详细的健康指导并跟踪随访,使患者出院后能做到自我监测,提前预防。

[1]European Heart Rhythm Association,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Cardio-Thoracic Surgery,Camm AJ,et al.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trial fibrillation:the task force for the management of atrial fibrillation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ESC)[J].Eur Heart J,2010,31:2369-2429.

[2]余飞,刘书旺,郭丽君.左心耳封堵术在心房颤动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心血管杂志,2013,18(6):409-411.

[3]汪喜梅,刘强.心房颤动卒中预防的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2(5):611-612.

[4]申江.欧洲心脏学会(ESC)心房颤动处理指南(2010年版)新增要点简介[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1,10(5):329.

[5]何璐,张玉顺.经皮左心耳封堵术预防心房颤动血栓栓塞的应用前景[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3,34(5):604-607.

[6]王珏,张瑜.射频消融迷宫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伴左心耳血栓心房颤动15 例的护理[J].护理与康复,2013,12(7):648-649.

[7]陈忠秀,白文娟,饶莉.经皮左心耳封堵术预防心房颤动患者血栓栓塞的研究进展[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13,21(4):248-250.

[8]唐萌,刘岩华,陶莉.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早期复发患者电复律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2011,26(21):48.

[9]王琳,李文静,居维竹.房颤患者行射频消融术围术期抗凝药的应用及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2):51.

猜你喜欢
心耳华法林栓塞
药师带您揭开华法林的面纱
左心耳的形态结构和舒缩功能与血栓形成的研究进展
水蛭破血逐瘀,帮你清理血管栓塞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心房颤动行左心耳封堵术中的应用
心房颤动患者左心耳切除与左心耳封堵的随访研究
华法林出血并发症相关药物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中药影响华法林抗凝作用的研究进展
介入栓塞治疗肾上腺转移癌供血动脉的初步探讨
体外膜肺氧合在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
一例心房颤动患者经皮左心耳封堵术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