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指缺损再造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2015-03-18 03:14林少虹韦平欧
微创医学 2015年5期
关键词:供区危象移植物

梁 妮 林少虹 韦平欧 罗 翔

(广西贵港市人民医院骨科,贵港市 537100)

随着社会经济和工农业发展,高能量手外伤导致多指缺损的病例日益增多,应用足趾游离组织瓣移植再造手指,是恢复患者手功能和外形有效可行的方 法。同时多指再造涉及两个以上游离组织瓣的切取移植,手术难度大,术后发生血管危象几率高,并可能出现连锁反应[1],由单个组织瓣迅速发展到多个组织瓣。围手术期护理质量对再造指存活起到关键的作用。2012年6月至2014年12月,我院在数字医学技术辅助下行11例33指单手多指再造手术。现将护理工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1例患者共33指;其男10例,女1例;年龄18~52岁,平均32岁。左手7例,右手4例;致伤原因:齿轮碾压伤3例,重物砸伤5例,机器切割伤3例;合并掌骨骨折1例、手掌皮肤脱套2例;单手二指再造5例,三指再造2例,四指再造3例,五指再造1例。

1.2 手术方法[2]术前应用64排双源螺旋CT对患者进行双足、双手扫描,获得皮肤软组织、骨关节及血管的三维模型;根据健侧手的镜像和“手足同源”的原理,通过手术仿真操作,测量出伤指的实际缺损部分,设计足部供区切取的方案和修复方案,并使用3D打印机打印出再造指模型。11例患者均选择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手术时间8~21 h。再造方法:游离踇甲瓣移植再造9指,游离第二足趾移植再造6指;带足背皮瓣的踇甲瓣加第2趾甲皮瓣再造6指,第3足趾趾腹皮瓣再造1指,第2、3足趾带足背皮瓣移植再造8指,带足背皮瓣的踇甲瓣加第2、3趾联合移植再造3指;同时行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手掌皮肤缺损2例。足部供区修复方法:行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1足,同侧小腿内侧轴型皮瓣修复7足,取腹部全厚皮片移植修复9足,直接缝合5足。

1.3 结果 再造11例33指,存活30指,坏死3指。移植物发生静脉危象2例2次,经间断拆除缝线后缓解;发生动脉危象5例7次,经使用红外线取暖器增温解除1例,调整体位解除1例,行手术探查3例5次。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疏导 患者担忧手外伤致残而影响今后生活,往往有强烈的再造拇手指意愿;但由于担心手术失败和切取足趾后导致足部残疾,同时也对再造指的功能恢复存在疑虑。本组中6例出现犹豫和焦虑的情绪,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3]评定,4 例评分53 ~59 分,2 例分别为62、67分。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及家属交流,了解其的心理顾虑,详细解释手术后足部功能、再造指的功能恢复程度;结合数字化手术设计方案和3D打印模型,讲解手术修复的方法和效果;并请病区内同类手术成功的患者演示再造指功能和行走,树立患者及家属对手术成功的信心,减轻心理负担。通过积极的心理疏导,患者犹豫、焦虑情绪得到有效缓解,术前一日,上述6例患者中5例SAS评分<50分,1例患者54分,以较好的心态接受手术。

2.1.2 皮肤准备 多指再造手术患者术前有外伤创面,细菌容易定植,并可因手术时间长、失血多导致体能消耗增加、机体防御能力下降,而增加手术后切口感染几率,而一旦发生感染就会直接威胁移植物的存活。本组中2例手掌皮肤脱套伤患者创面有大量黄色渗出液,分别于手术前5 d、3 d接受了创面清创及负压封闭式引流手术,以清除坏死组织,促进肉芽生长;9例行伤口换药处理。在手术前一日,修剪患者健指的指甲,用温水清洁创面周围皮肤,尤其是指缝、指背皮肤皱褶部位,除去血污后更换创面敷料保持清洁。2例患者皮肤残余有机油,应用松节油清除后再用生理盐水清洗。11例均行腹部、会阴、双下肢剃毛、清洁皮肤以备切取髂骨、皮瓣或取全厚皮,禁止在双下肢输液、抽血,避免局部血管和皮肤受损。双足在温水中浸泡软化后修剪趾甲,用软毛刷清洁趾甲缝,搓去足底足跟老化的角质层,以减少皮肤暂存菌降低手术后感染风险。

2.2 术后护理

2.2.1 病房环境 将患者安置在独立安静的病室,绝对卧床休息7 d。调节室内温度为23°~25℃,湿度50%~60%,应用60 W反光灯持续照射局部,保持再造指及皮瓣温度恒定,避免因外界温度波动而诱发血管危象。1例患者手术后4 h再造指皮温持续较健肢低,指腹干瘪灌注不满意,判断是因体温低可能发生血管痉挛,予床边应用红外线取暖器增温1 h后皮温逐渐上升,皮瓣颜色转红润。对1例有长期吸烟史的患者劝其戒烟,病房内绝对禁烟,以免吸入烟中尼古丁引起小血管痉挛。

2.2.2 体位安置 再造手术后安放肢体位置以不增加血管吻合口的张力为原则。医护沟通,了解游离组织瓣血管吻合口的位置和轴型皮瓣血管蒂的走向,对实施体位护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本组病例中,均将腕关节、掌指关节固定于功能位,维持血管吻合口在松弛位置,避免关节活动幅度过大而增加吻合口张力;1例患者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左足供区,手术后8 h足部自然松弛屈曲,导致血管蒂受牵拉,供区皮瓣出现颜色苍白、皮温冷、毛细血管返流消失,经调整将左踝关节置于中立位以减轻吻合口张力,观察30 min后皮瓣颜色转红润。6例7足供区应用小腿内侧轴型皮瓣修复的患者,应用高分子夹板固定踝关节于背伸位,未出现体位安置不当而引起的不良后果。

2.2.3 血管危象的预防 正常情况下再造指和皮瓣颜色红润,皮温与健肢温度接近,比正常组织稍肿胀,指腹饱满有弹性,毛细血管返流时间在1~3 s。观察时注意将移植物充分显露至缝线边缘,避免敷料覆盖,以利于观察评估。手术后72 h是血管危象发生的高峰期,尤其是术后24~48 h是多发时段[4]。手术当天30 min观察1次;术后第1天每1 h观察1次;之后每2 h观察1次,直至移植物血液循环稳定7 d。积极去除诱发血管危象的因素,禁烟、止痛、保暖、保持情绪稳定、绝对卧床休息;了解患者术中情况;对手术中喷血试验不满意、出现血管痉挛、吻合血管通血不佳的患者加强监控,采取预见性防范措施、观察到位早诊断、出现异常早处理。常规应用连续静脉自控镇痛,对应用数字疼痛评分法(NRS)评分≥4分的患者及时给予镇痛处理,避免疼痛诱发血管痉挛。在手术后7 d内,保持每天3 000 mL以上的输液总量,24 h匀速输注,以维持有效循环血量,预防血容量不足导致微小血管痉挛。若再造指或皮瓣的颜色由红润变暗紫、肿胀明显甚至出现张力性水疱,应警惕静脉回流障碍,有发生静脉危象的可能,应报告医生,予提高肢体、适当拆除切口周围缝线处理,观察1 h颜色无好转,用肝素盐水(生理盐水100 mL加肝素12 500 u)擦拭切口边缘持续放血。若移植物出现颜色苍白、干瘪,皮温冷,毛细血管返流缓慢等提示发生动脉危象,应积极查找原因,应用罂粟碱抗痉挛治疗。一旦发生血管危象,经积极处理60 min无效要积极做好手术探查准备。

2.2.4 血管危象的处理 本组2例分别在手术后12 h、28 h再造指组织瓣进展到Ⅲ°肿胀,出现张力性水疱,予间断拆除切口周围缝线后症状得到控制;1例修复左足供区的股前外侧游离皮瓣出现动脉痉挛,经调整踝关节位置后解除;1例左手四指再造患者,术后16 h出现小指组织瓣颜色苍白、毛细血管返流消失,立即报告医生,判断发生动脉危象,紧急手术探查发现动脉血栓形成,取出血栓重新吻合动脉后好转,于取栓手术后第4天再次出现动脉危象,保守处理无效再次手术探查再造指存活;1例行右拇、示指再造患者,手术后8 h示指动脉血栓形成,行探查取栓手术后曾好转,但于第二次手术后20 h再次出现动脉危象,行手术探查无好转,因动脉栓塞再造示指坏死,拇指存活;1例右手三指再造患者,行右踇甲瓣再造拇指、左踇甲瓣加第2趾甲皮瓣再造示、中指,在术后14 h、15 h,再造示、中指的游离组织瓣及修复左足供区的小腿内侧轴型皮瓣,相继发生动脉栓塞,经手术探查发现动脉内长段血栓形成,动脉无法再通,予将再造指解脱,示、中指残端行腹股沟皮瓣修复,左足供区行反取皮全厚植皮修复,再造拇指存活。

2.3 早期功能康复 早期康复工作的重点是预防慢性水肿、肌腱粘连、关节僵硬,为开展后期功能康复做准备。术后10 d内,是血管内膜生成期,指导患者完成患侧肩、肘、腕关节伸屈活动2次/d,每次5~10 min。术后第11天,再造手指存活,逐步开展再造指非固定关节的主动伸屈运动和对掌对指训练[5]。患者卧床期间保持踝关节功能位,防止足下垂;鼓励行股四头肌收缩运动和髋、膝关节主动屈伸活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供区皮瓣成活或拆除植皮加压包后,逐步站立行走。3例5足同时切取2、3趾患者,下床时间延迟到手术后2周,以免过早负重引起疼痛。做好出院指导,交代患者按时回院复诊,待再造指骨性愈合拔除克氏针后,开展个性化的功能康复训练。

通过CTA技术的应用和计算机辅助设计多指缺损再造手术方案,应用3D打印技术,实现手术方案可视化[6],对护理人员了解手术方案、开展心理疏导、前瞻性保护供区血管、掌握游离组织瓣血管蒂的位置和走向有极大的帮助。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并结合数字化医疗技术,再造指外观已接近正常指[7];单手多指再造手术患者涉及多个游离组织瓣移植,移植物可反复多次发生血管危象,实施连续动态的护理观察,利于及早发现移植物的细微变化、评估血液循环的发展趋势;及时发现和处理血管危象,可以提高再造指的存活率。

[1] 陆 琴,李 红,石玉岚,等.复合组织移植治疗手部复杂性损伤的护理体会[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31(18):53-54.

[2] 莫勇军,谭海涛,韦平欧,等.数字化设计辅助多手指缺损再造的应用价值[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4,37(4):338-343.

[3] Zung WW.A rating instrument for anxiety disorders[J].Psychosomatics,1971,12(6):371 -379.

[4] 陈淑琴.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多因素分析及预防[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12):1075 -1077.

[5] 梁 妮,罗 翔.早期康复训练在拇手指再造患者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4,12(3):210 -211.

[6] 罗 翔,江建中,谭海涛,等.CT血管造影在拇、手指再造术对足部供区血供评估与作用[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3,36(3):305 -307.

[7] 罗 翔,谭海涛,杨克勤,等.数字化技术在手指部分缺损修复中的应用[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2,35(6):495-497.

猜你喜欢
供区危象移植物
髂腹股沟接力皮瓣修复股前外侧皮瓣供区
游离前臂皮瓣术区闭合方法的研究进展
本刊常用的不需要标注中文的缩略语(二)
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相关危险因素
富血小板血浆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移植物成熟度影响的临床研究
游离股前外侧肌皮瓣术后供区并发症及功能评价的研究
股前外侧皮瓣供区创面处理的研究进展
伤科黄水预防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临床观察
疼痛控制在吸烟患者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护理中的应用
高龄老人须克服4大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