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生态之路

2015-03-18 10:44罗伊莫里森
关键词:生态

[美]罗伊·莫里森

(美国新罕布什尔南方大学 可持续发展研究部,新罕布什尔 曼彻斯特 03106)

陈伟功 译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法政学院,北京 100024)

中国的生态之路

[美]罗伊·莫里森

(美国新罕布什尔南方大学 可持续发展研究部,新罕布什尔 曼彻斯特 03106)

陈伟功 译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法政学院,北京 100024)

我们的目标是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积极主动地建设生态。中国必须面对共同的全球性问题,建造我们走向生态未来的前进之路。中国已确定了一个基本的发展路径,它以经济增长转型为致力于生态建设之基础,这种模式具有广泛的国际适应性,即通过修改可以适用于不同地区。中国的发展轨道是,利用技术手段继续以经济增长和生态改善为中心。经济增长与生态改善在理解上并无矛盾,它必须成为所有未来的经济生产活动的本质属性。

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生态转型;碳排放;超级电力网;生态消费税

在未来走向生态文明的大路上,中国将面临着许多共同的全球性挑战。通向生态世界的主导要素因国家和文化的不同而不同,但它们都表现了共同的主题。

一、21世纪的生态之路

显然,排放污染的工业产业通常是不可持续的。如果继续走高污染之路,我们将面对的是一个全球气候变化、农作物歉收、饥荒、海平面上升、海洋酸化、渔业崩溃、流行病、铤而走险的大规模移民、抢夺资源之战、内战和政府衰弱的世界。最为根本的选择应当是积极追求生态文明,否则,就会走上崩溃和毁灭之路。

在21世纪,最根本的挑战是,既要不断追求经济增长,同时还必须进行生态建设。

对于我们自己和后代子孙来说,根本问题不是“限制增长”,而是要停止进一步的污染、消耗和生态破坏。我们的目标是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积极主动地建设生态,这意味着在一个可持续的全球生态文明中将结束全球性贫困。

我们必须创造财富并消除贫困,同时,在一个以高效、可再生能源为动力的系统中,使所有输出最终转变为输入,在这样的产业生态学指导下,我们要追求所有产品和服务的零消耗、零污染的可持续生产。

二、生态转型是可持续发展的经营战略

生态转型是最好的路径,它并非主要作为一个限制性的规则体系,而是在不断扩大的全球市场中,要为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和主导而提供一项长期经营战略。生态文明作为一种经营战略意味着,生态良好的高增长领域将会取代和替换工业产业的高污染行为和产品。

如何引导我们在追求生态之未来中进步?这里的问题是:经济增长是否意味着生态改善,同时提高了自然资本的健康质量,即没有进一步地造成生态破坏?

货币值或产量的增加并没有让我们感受到生态方面的快乐。只有减少污染、消耗和生态破坏,进而增加收入和财富来提高产量才是出路。通常经营状况下的产业增长在总量上是一个零的博弈,因为它以破坏生态来换取盈利。生态增长必然意味着收入的增加和生态状况的改善。以一个有效的可再生能源系统取代高污染的化石燃料能源系统,是一个利润丰厚的通往生态路径的极好事例。这就是21世纪的经济,其生态系统、产地和自然资本都将得到保护和恢复,其效率尤其是热力学第二定律意义上的效率提高了五分之一或十分之一,或者更多。

生态文明可以减少物质化产品,它通过信息贸易,以有效的可再生资源为动力,将产品转化为信息流,使用无毒、有机和可重复使用的输入来定制3D打印。定制的生态产品将包括我们生活需要的所有方面,例如,3D打印机可生产最平常的东西和定制专门为个人设计的人体器官。

三、生态系统是可持续发展的系统

生态系统是一个可持续的发展系统,它通过生态市场规则和价格信号的指引,使所谓的外部性污染内在化,且通过生态税收制度如生态增值税,并利用价格体系为可持续发展发出信号。可持续的产品和服务会变得更便宜,更有利可图,且获得市场份额。不可持续的产品和服务变得更加昂贵,利润减少,从而失去的市场份额。

在影响消费、生产、投资决策的新市场规则和生态消费税指引下,价格体系令明智的企业成为生态企业。数万亿美元的污染和自我毁灭性的基础设施,必须由数万亿美元的可持续发展的设施所替代。必须以数万亿美元的可持续的收入来更换从污染、消耗、破坏过程和能量中获取的数万亿美元的这种不可持续的收入。

令人非常高兴的消息是,作为可再生资源、可持续产品和服务的成本迅速降低,同时,不可持续产品和服务的成本在迅速提高。生态税收系统为可持续性发送价格信号,这有助于迅速打破平衡,引导可持续且盈利的生态增长。

信息已经是21世纪的高额利润中心,提供数字化信息的工具有:软件、娱乐、书籍、金融工具,各种各样格式的知识、产品、服务,以及在全球网络的环境下社会和商业的关系。这就是21世纪的世界,在这里,运用可再生动力的全球网络,其增长的生态成本趋于零。

诚然,为13亿中国人建筑可再生能源和网络基础设施,具有生态上的重要意义。这个巨大的投资和盈利增长的结果是可持续的,如,在第1,999,999,999个人之后与第20亿个人共享一个PDF文件的生态成本实际上为零。

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政治和经济,而不是技术。假如必要的政治决策和适当的市场规则为可持续发展发出价格信号,向生态转型意味着对生态目的的追求可以以惊人的速度发生。

在20年内可以发生巨大进步。在40年之内,我们可以从根本上改变未来的前景。当然,“可以”并不意味着“将要”。在这个划时代的转变过程中,根据我们的兴趣和能力,我们每个人都应起到一定的作用。

中国的前进之路与美国和印度所面临的挑战在细节上会有所不同,但必须应对几乎涵盖了我们生活各个方面的共同挑战,这包括但不仅限于能源、工业、农业、渔业、水产业、林业、生存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健康生态。

在塑造市场价格体系、市场规范和生态税收中,政府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并且通过其投资决策和政策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中国政府有助于领导世界从往常的工业产业转型为以可持续经济增长为特征的生态之未来。

这篇短文章表明,中国已确定了一个基本的发展路径,它以经济增长转型为致力于生态建设之基础,这种模式具有广泛的国际适应性,即通过修改可以适应于不同地区。

四、生态的挑战

地球上现有的生命是承受了周期性的大灭绝并存活下来的。这种能力必然被理解为可持续性行为的最重要的表现,生命的这种应对所有影响并与生态圈共同进化的能力,有助于创建并维护最有利于生态圈生存的条件。可持续性并不给予任何物种包括我们自己在内以任何特权。这里有一些最坏的情况,可以断言,通过工业过度发展将会带来的噩梦有:温度上升、海洋酸化、海平面上升、冻土融化和甲烷水合物及大量甲烷释放成为最强有力的温室气体,以及海洋温盐环流的崩溃。

现在,可持续发展的过程要受到这个生态圈中人的行为与意识的根本影响。在21世纪,建设一个生态文明的愿望是对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极其深刻的表述。对于人类来说,通过工业技术加速了生态改变和破坏的步伐,而对工业过度的修正则代表了人类整体行为的关键转折。中国有机会领导朝向生态文明的发展。

五、中国的生态之路

中国的政策在大体上是明确的。中共18大将“生态文明”写入党章,无疑向世人明确表达了走生态文明之路的决心和意志,代表了人类对未来生态和文化的共同追求,而政治和技术则是促进这一转变的手段。中国奉行积极的出口政策,在世界工厂的背景下发展经济,中国在范围广泛的生产活动中成了全球的领导者,最近主要表现在光电池和风力生产方面。同时,作为经济增长的后果,中国已经成为一个主要的污染者。生态转型作为手段和目的正在进行中,生态钟正滴答作响,中国必须面对共同的全球性问题,建造我们走向生态未来的前进之路。这里一定有着政治、文化、经济和巨大而复杂的技术挑战。

(一)技术和市场主导的生态途径

中国的发展轨道是,利用技术手段继续以经济增长和生态改善为中心。经济增长与生态改善在理解上并无矛盾,它必须成为所有未来的经济生产活动的本质属性。

在一个大国的范围内,将以煤和石油为基础的严重污染性的能源系统替换为高效而以可再生能源为动力的超级电网,这对于经济增长同时也是生态建设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样板。这样的系统将最终取代煤和天然气,电力车将消除汽油、加热与冷却的建筑以及动力工厂。同样,污染性的生产系统可以为生态产业所取代,一个过程的输出会成为另一个过程的输入,这是一个零消耗、零污染的生产系统,其整体经济效率会增加五到十倍。

由乡村到城市生活的每一方面,从农场到森林再到海洋,必须遵循生态规范和新的生态调控以及市场规则,它们给整个经济发送可持续发展的价格信号。生态消费税可以使所有产品和服务保持可持续的低成本,它将获取市场份额并盈利更多。同时,不可持续发展的成本会更高,会损失市场份额并变得越来越不赚钱。

(二)中国应采取的两个关键步骤

我想强调两个关键举措,若采取以下两个关键措施,中国就可以果断地建立减缓生态掠夺步伐的基础以及建立生态未来的基础。

1.建立东亚超级电力网。首先要完成和紧迫的转型是,从石化燃料转到高效的可再生能源。大陆规模的高效可再生能源电网能够完成对所有石化燃料和核能源的替换。在20到40年内,可再生的电力可以取代所有工业、家庭和为车辆提供热、光和动力的煤、石油和天然气。这种利用高压直流(HVDC)从产地到消费地传输的大陆规模的可再生能源,一年可达8760小时。就一个地方而言,可再生能源常常具有间歇性,有时往往变化很大。但是,大陆规模可再生能源的电网是可靠的。例如,西风虽然停下来了,但东风还在刮。高压直流输电网将与城市规模地运用当地分布式发电和蓄电的直流微电网对接。电能存储将包括大规模的资源,如水电站,也包括大量小型蓄电设备,如在机动车电网(V2G)中的数以百万计的电动汽车的电池,也包括家庭车辆(V2H)高峰负荷时间从电网充电并提供能力的设备。

中国已经在建立许多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主要用来传输大规模的来自太阳能和风能的可再生能源,其目的地是北方和沿海高负荷、高污染的城市。遗憾的是,目前这些配置更多的是点对点传输,而没有设计成一个有助于大量可再生能源方便传输的网络。我们需要致力于建设一个大陆高压直流输电网,由特大规模的传输节点支持来传输特大量的可再生能源。这种容量的节点可以使用诸如厄尔尼诺地下传输管道的设计,它以流水线结构提供了非常大的传输容量,它具有大量的输入和输出点,有助于城市微电网的建造。中国国际工作组(CIWG)已建议在东亚开发一个超级电力网,其正在酝酿中,详情可参见我们的网站www.ciwg.net。[1]

2.征收生态消费税。中国特别适合采用生态税收系统。中国税收超过三分之一的是通过增值税的收入。[2]生态增值税(EVAT)将提高不可持续产品和服务的税率,同时降低可持续产品和服务的税率。目的是利用市场通过供应链发送生态价格信号,从而影响生产、消费和投资决策。中国国际工作组(CIWG)将在未来提出一种总体的生态增值税收分期方案。

六、结 语

在21世纪,同整个人类一致,中国也面临一个基本的选择。我们或者可以尝试像往常一样继续经营和污染,面对不确定和悲惨的后果,或者积极寻求生态路径。现在,是该做出选择的时候了。

生态规划与行动必须是全面的,正如我们所见,它不仅包括工业,也包括农业、林业、渔业、水产养殖方面,即人类与之相互作用的无所不包的生态圈。万事都有风险,都会不同程度地受到惩罚并承担责任。

建设生态文明的同时继续破坏生态,这是一个不断变化的、相互影响和不断演化的难题,它不遵循线性变化,而是在不能准确地预测的、远非均衡的状态下,它遵循混沌力学并发生突变。

最近《自然》[3]杂志上的一项研究预测,气候变化的差异是很大的,不仅取决于人类碳排放总量的步伐,而且最重要的是取决于全球位置。而且令人遗憾的是,南半球与全球贫困人口对气候变化、污染排放应负最少的负责,但将遭受碳排放带来的最多和最直接的后果。我们正在争取更多的时间。

应立即采取行动、减少碳排放和追求生态目标,减缓和拖延全球气候变化和生态破坏所带来的最糟糕的后果,在提供时间、空间、资源来应对和缓解问题的同时,我们要不断追求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在此过程中,最高层的领导尤其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未来事情的形成既非线性的,亦非可逆的,未能采取果断行动将会导致我们生存环境的全面崩溃。我们必须现在就采取行动,以拯救自己。

[1]Roger Faulkner, jennifer Wells, Roy Morrison . A China-East Asia Efficient Renewable Supergrid[EB/OL]. China International Working Groups. [2014-04-18]. http://www.ciwg.net/files/74235701.pdf.

[2]Robert Smith . A look inside China’s VAT system[R/OL]. Ernst & Young: Indirect Tax Division 2013 [2014-04-18].http://www.ey.com/Publication/vwLUAssets/China_VAT_system_en/MYMFILE/China_VAT_system_en.pdf.

[3]Camilo Mora, Abby G. Frazier, Ryan J. Longman, Rachel S. Dacks, Maya M.Walton, Eric J. Tong, Joseph J. Sanchez, Lauren R. Kaiser, Yuko O. Stender, James M. Anderson, Christine M. Ambrosino, Iria Fernandez-Silva, Louise M. Giuseffi, Thomas Giambelluca . The projected timing of climate departure from recent variability [J]. Nature, 2013,502(7470):183-187.

(责任编辑 文 格)

China’s Way to Ecological Development

Roy Morrison

(OfficeforSustainability,SouthernNewHampshireUniversity,ManchesterNH03106,USA)

Translated by CHEN Wei-gong

(SchoolofLawandPolitics,BeijingInternationalStudiesUniversity,Beijing100024,China)

Our goal is to transform the economic growth pattern to actively construct ecology. China will face common global problem, and build our ecological way toward the future. China has identified a basic path of development, it with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growth as the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of the foundation, this model has extensive international adaptability, that is to say, it can be adapted to the different areas by modifying. The development orbit of China is that we continue centering on economic growth and ecological improvement through technologies application. There is no contradiction on the economic growth and ecological improvement in understanding the both, it must become all the essential attribute of economic production in the futur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ecological transformation; carbon emissions; super power grid; the ecological consumption taxes

2015-04-19

罗伊·莫里森(1946-),男,美国中国国际事务组主任,美国新罕布什尔南方大学可持续问题研究部前主任,西方世界“生态文明”概念的提出者,主要从事可再生能源和智能电网以及相关税收政策研究。

译者简介:陈伟功(1972-),男,山西省太原市人,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法政学院副教授,哲学博士,主要从事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思想研究。

X171;X3

A

10.3963/j.issn.1671-6477.2015.06.0001

猜你喜欢
生态
持之以恒抓实乡村生态振兴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生态之旅
生态之旅
大营镇生态鸡
生态之旅
高山生态扶贫搬迁
“知”与“信”:《逃逸行为》的生态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