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构筑生活化课堂 引领学生回归生活世界

2015-03-18 12:42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水口中学张启聪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5年1期
关键词:品德课思想品德情境

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水口中学 张启聪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新颁布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就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强调的是把生活引入课堂,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其实,教学回归生活、回归社会是思想品德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而时下的思想品德课内容普遍存在着与初中学生生活实际相脱离的现象,忽视了学生对生活的理解、体验和感悟。我们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更重要在于要培养会生活、会适应社会变化的人。因此,在教学中要紧紧抓住“生活”这一主题,将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构建学生感兴趣的生活课堂,把生活世界提供给学生去体验,让学生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

一、新课导入生活化内容,引领学生感悟生活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们在新课导入过程中,要从学生所熟知或感兴趣的生活话题入手,引导学生在活生生的例子面前说出自己的感受、表达自己的主张,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例如,在讲授《孝亲长辈我本分》时,我让学生欣赏歌曲《常回家看看》,让他们在优美动听的旋律中体会孝敬父母的感受。接着启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实际,各自谈谈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孝敬父母的,由学生自己来评评谁最孝敬父母。经我这样一动员,学生的学习兴趣马上就来了,纷纷述说自己在家中是如何孝敬父母,惟恐自己落后。这样的新课导入,说的正是学生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也是学生关心的问题,一下子就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精神饱满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去。

二、创设生活化情境,引领学生参与生活

课堂是小天地,不能替代现实世界,课堂又是大天地,可以再现现实生活。教材呈现给我们的只是一个话题或者一段材料,生活才是学生的真实世界。从生活中选取的情境,可以引导学生在真实的场境中思考、辨析、提升、回归,将真实生活中的“活水”引入课堂,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从而达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把生活搬进课堂,用生活情境再现教学内容,选用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的,与课堂教学的内容有着内在联系的材料来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学习。例如,在讲授《珍爱生命》时,我不把“生命存在的重要意义”这一理念强加给学生,而是通过学生编织生命网这种生活化情境的创设,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和感悟生命体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讲述《一个女孩与丹顶鹤》的故事,进行配乐渲染,使学生情感得以升华,让学生感到生活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课堂生活化”“生活课堂化”。通过这种生活情境的创设,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置身于特定的教育环境中。

三、善于捕捉生活素材,引领学生探究生活

课堂是生活的课堂,它所探究的问题是从生活中来的,学生的问题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社会生活千姿百态、丰富多彩,有着各种各样的人、事、物,这就为思想品德课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生活素材,成为教材知识的必要补充。生活中处处有教学需要的素材,学生身边的生活实例是学生正在感受和经历的日常生活,一般对此感触颇多。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着手,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身边的生活素材,把生活中的资源引入到教学中来,将丰富的生活素材融入思品课堂,解决学生的生活问题或情感问题。这样不仅体现了教学内容和生活经验融合在一起,激发了学生参与热情,而且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形成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例如,在讲授《调控情绪》时,我设计了“情绪天气图”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就近期感受最深的情绪和当时的情景,画一画脸谱,写一写情绪词语,说一说对自己的影响,体会情绪对人的影响。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使情绪不再是不可捉摸的、抽象的概念,而变成了一张张鲜活的情绪脸谱和一个个熟谙的情绪词语,学生对情绪的认识大大感性化,情绪对人的影响也便了然于心。 生活是最好的教材,生活处处是课堂,我们要做到尽力挖掘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围绕学生生活实际中的问题,引导学生对他所面对的世界进行不断的感悟和理解。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思想品德教育才更具有教育意义。

四、立足现实生活,引领学生回归生活

我们不仅要从活生生的实际生活中寻找教育源泉,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应该将学生、课堂、教材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把鲜活世界提供给学生去了解、理解和体验,使他们在与生活世界的接触与沟通中感受生活的崇高。教育家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指出,“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因此,思想品德课要回归生活本源,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回归学生的世界、回归生活的世界、回归现实的世界,打破封闭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将思想品德课堂与现实社会相接轨,让学生通过课堂认识社会,感受人生,发展自我。例如,在讲授《磨砺意志》时,我设置各种学生管不住自己的生活情境,然后引导学生研究“管不住自己的原因”,促使每个学生真正的动脑、动口、动手,参加到学习探究、创意构思中去。在学生广泛的讨论的基础上适时的抛出问题“怎样才能培养和锻炼自己的意呢?”再次指导学生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最后学生自主制定“培养意志力的行动方案”并记录计划和方案的执行情况。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七嘴八舌议论开了。就这样,学生带着在生活中发现的问题走进课堂,在活动中学会学习,在活动中实现交际。

五、鼓励学生参与社会活动,引领学生热爱生活

课外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是中小学德育的重要载体,也是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总结出知识的有效手段。教师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社会的需要,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向校园、走向家庭、走向社会,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引导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为学生设立形式多样的体验“岗位”,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感悟学习的真谛,为上好思想品德课引入源源不断的“活水”。因此,在教学中可以有目的地通过开展社会采访、调查、访问等形式的实践活动,拓展活动的空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实现从教室到社会的转移,让学生有意识地将课本内容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帮助理解知识。

例如,在讲授“网络交往新空间”时,我先让学生做了一个社会调查:要求学生去调查社会上经常上网的人,调查他们上网的目的是什么,他们是如何看待上网的。然后安排学生根据调查采访的资料,写一篇《中学生应如何文明上网》的调查报告。学生通过实际调查采访,使他们认识到网络是把“双刃剑”,更清醒地认识了上网的利与弊,从而也明确自己今后该如何去上网。学生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能力,而且还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思想品德教学的源头之水,生活中的教学资源无处不在。教师要随时从学生熟悉的现实文化生活和社会实际中选取为学生所关注的话题,把沸腾的、变幻的生活及时纳入课堂中,将课堂上的生活与课堂外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做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积极引领学生回归生活世界。也只有这样,思想品

德课教学才会有旺盛的生命力,才能充分发挥其德育功能,才能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品德课思想品德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融入法制教育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护患情境会话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解题技巧
在思想品德课中教师如何以“惰”督“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