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要认真践行“三严三实”推进作风建设

2015-03-18 17:35炊红霞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5年18期
关键词:三严三实严三实敬畏

□炊红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要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三严三实”要求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内在规律、本质要求、基本原则的基本遵循,充分彰显了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政治品格、行为准则,是新形势下党员干部加强自身建设的新要求、新标杆,体现了党对干部作风建设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党员干部认真践行“三严三实”,对推进党的作风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要始终把“三严三实”作为修身之本,做到心中有党,恪守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

“三严三实”要求党员干部对党忠诚,做到在党为党、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护党。践行“三严三实”要求,一是要抓根本,坚定理想信念。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之“钙”。党员干部在战胜“四大风险”、经受“四大考验”面前,必须要把坚定的理想信念作为安身立命、修身立业的终身政治追求,要以“三严三实”为标杆,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做到信仰不变、立场不移、方向不偏,永远记着自己是党的人,心中想着党的事,铸就共产党人的“金刚不坏之身”,增强政治定力,使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真正入脑入心。二是要抓关键,加强党性修养。讲党性是党员干部改造主观世界的终身必修课。要以“三严三实”为准则,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做到不折不扣地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三是要抓基础,提升道德境界。道德价值是共产党人的行为底线,要以“三严三实”为操守,常修忠诚坚定的政治品德,勤政务实的职业道德,情操高尚的社会公德,仁孝礼仪的家庭美德,带头引领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唯有如此,党员干部才能在大是大非上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上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上立场坚定,在关键时刻靠得住、信得过、顶得上。

二、要始终把“三严三实”作为为政之道,做到心中有民,牢记为民服务的宗旨情怀

“三严三实”深刻揭示了为官从政的内在规律,是党员干部履职用权的行动指南。践行“三严三实”,就要牢记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改革的动力在群众,稳定的基础在群众,发展的潜力在群众,党员干部只有做到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才能推动本地区、本部门各项事业健康发展。因此,一是要树立正确权力观,坚持秉公用权。我们共产党人的权力观就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一切权力为了人,权力的来源和归宿都是人民群众。权力是人民的信任、重托,更是为民的责任。党员干部要找准自身定位,正确处理个人与群众,个人与组织的关系,在思想深处真正解决“我是谁”、“依靠谁”、“为了谁”这一根本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坚守宗旨意识,筑牢为民用权的思想防线,确保手中权力的行使不偏向、不变质、不越轨、不出格。二是要带头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保证廉洁用权。信任不能代替监督,失去监督,必然导致权力腐败。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自觉接受组织监督、舆论监督、社会监督,把在监督下行使权力,在监督下开展工作作为干部工作作风的“新常态”,让权力在阳光下规范运行,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不断增强免疫力,永葆公正清廉的本色。三是要强化法治思维,做到依法用权。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做决策、办事情要多考虑法律的依据、法定的程序、违法的后果,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自觉当依法治国的推动者、守护者。因此,党员干部要破除“官本位”思想,强化“依法用权、规范用权”意识,在法律的框架范围内履行职责,开展工作,真正实现自觉守法以正身,秉公执法以成事,理直气壮正党风。

三、要始终把“三严三实”作为成事之要,做到心中有责,强化敢于担当的实干精神

“三严三实”对党员干部谋事创业提出了明确要求,指明了努力方向。党员干部要以“三严三实”为“镜子”,一是要在求真务实上下功夫。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既要吃透中央精神,及时学习上级方针政策,准确把握政策导向,主动对接;也要摸准下情,多渠道调查研究,了解群众意愿,准确把握本地实际情况;还要做好上级精神和本地实际结合这篇文章,增强谋划决策的科学性和创造性,因地制宜,创新改革,最终使工作方案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不脱离实际,走出一条符合本地特点的发展路子。二是要在本职工作上下功夫。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增强责任意识、精品意识。责任意识是党员干部必备的基本素质,是做好工作的原动力,责任体现的是一种态度、一种胸怀、一种作风,是为官之本,更是党员之职。有责任,才会有坚守;有责任,才能积极进取。党员干部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任何工作都不能回避问题、绕着矛盾走、混日子、图清闲、怕辛苦,要把本职工作当作学问去研究,当作事业去追求,当作责任去落实,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业绩。三是要在敢于担当上下功夫。勇于直面改革发展稳定矛盾,善于解决突出问题,稳妥应对复杂局面,敢于承担急难险重任务,大胆改革创新,积极出思路,想办法,定举措,抓落实,力破改革发展稳定难题,坚决不做不敢作为的庸官、不愿作为的懒官和不会作为的昏官,把为人民谋发展增福祉作为最大责任,主动作为、敢于担当。

四、要始终把“三严三实”作为正己之基,做到心中有戒,坚守个人干净的政德底线

古人说:“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偶有逾矩,亦不出大格。”心中有戒,就要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就是要懂规矩、守底线、拒腐蚀、永不沾。一要心存敬畏,必须讲纪律守规矩。这是对一个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告诫我们“心存敬畏,手握戒尺”。这把“戒尺”,就是党纪国法和各种制度规范。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到党的纪律面前人人平等,自觉做到敬畏群众、敬畏组织、敬畏责任、敬畏法纪,真正用《宪法》、《党章》约束规范自己的言行,任何时候都不越界、不越轨,只有这样,才能上不愧于党、下不愧于民,坦坦荡荡、无怨无悔。这不仅是一种原则,更是一种政治上的成熟、清醒与坚定。二要心中有识,必须明底线、知红线。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党员干部要牢记党员意识,自觉意识到什么事情不可做,什么利益不可得,什么场所不可去,什么人等不可交,什么好处不可拿,什么红线不可踩。必须净化朋友圈、同学圈、生活圈,要按照习总书记要求的那样,做到君子之交淡如水,交往有道,相敬如宾,不搞勾肩搭背、不分彼此。三要戒除贪念,必须求克己严慎行。就是要有慎独精神。要慎初,坚决不做第一件坏事;要慎微,“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要慎终,严格自律做到前后如一,善始善终。心中有戒,并不意味着党员干部不食人间烟火,也不是让他们成为没有七情六欲的超级“圣人”,而是避免使他们成为“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历史罪人。要以“吾日三省吾身”的精神时刻提醒自己,保持警惕、保持警觉、保持警醒,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坚决抵制腐朽没落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侵蚀,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

猜你喜欢
三严三实严三实敬畏
一些敬畏
敬畏一粒米
敬畏先烈
简析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的“严”与“实”
践行“三严三实”要把“修为”落到实处
践行“三严三实”要念好“六字经”
在“反躬自省”中践行“三严三实”
“三严三实”的“三个讲清楚”
敬畏 果决 笃信